古时妾室封了诰命,死后能从正门出丧能入祖坟吗?为何?

等待千年彼岸花开


这个得嫡长子同不同意了,

一般来说,妾室是不可能封诰命的,除非皇帝下特旨施恩。

中国古代非常讲究家族宗法,依照封建嫡庶制度,小妾在家里是没有地位的,只能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存在,小妾的孩子当了官,有了功名,也不能接受皇恩受封诰命,因为只有孩子的嫡母才有这个资格。

比如袁宫保,官大不大?权势滔天吧?他母亲是妾室,没有封诰,他母亲死了,他想把坟放入祖坟,他嫡兄死活不同意,他就是没办法,

但也有些例外,比如雍正皇帝封尹继善之母徐氏为一品诰命,赐诰命衣冠。

比如乾隆朝尹继善,他们家家规极严,尹继善生母徐氏为其小妻,当尹继善官至总督时,徐氏仍“青衣侍屏偃”。未得诰封。十年(1732)冬。尹继善因调任云贵,入觐,雍正问:汝母受封乎?继善免冠叩首,将有所奏,雍正道:止。朕知汝意,汝庶出也,嫡母封,生母未封,朕即有旨。尹继善拜谢而出。。。。。乃宣读曰:大学士尹泰非籍其子继善之贤,不得入相,非侧室徐氏,继善何由生?著敕封徐氏为一品夫人,尹泰先肃谢夫人,再如诏行礼。


南朝居士


当然可以入祖坟。

妾室获得诰命,一般有两种渠道:其一是儿子争气,成为朝廷大官,所以荣获诰命;其二是女儿出色,成为皇后或太后,自然也要荣封诰命。

例如,清朝大学士尹继善的生母徐氏就是他父亲尹泰的妾室。尹泰的家法森严,即便是尹继善官至两江总督,徐氏仍然“青衣侍屏匽”。屏匽者,庰厕也。也就是说,两江总督的母亲还要给人端屎端尿。

尹继善不愿生母受苦,就告到雍正那里,雍正看他的样子就知道怎么回事。当即封徐氏为一品夫人。

尹泰对此不乐意,雍正“击以杖,堕孔雀翎”,然后派宫女侍奉徐氏穿上诰命夫人的服饰,并羞辱尹泰道:

大学士尹泰,非藉其子继善之贤,不得入相。非侧室徐氏,继善何由生?著敕封徐氏为一品夫人。尹泰先肃谢夫人,再如诏行礼。

意思就是,如果不是因为皇帝看重你的儿子,根本不会封你做大学士。如果没有徐氏,你儿子从哪儿生出来的?直接先去给徐氏行礼,再接圣旨吧。

再说说因为女儿尊封诰命的事。

咸丰皇帝的孝贞显皇后,也就是慈安皇太后,她其实也是妾室所生。

慈安是穆扬阿的女儿,穆扬阿的嫡妻是克勤良郡王庆恒的孙女觉罗氏,而慈安的母亲则是穆扬阿的侍妾姜氏。

慈安成为皇后之后,无论是嫡母还是生母,都被朝廷就下令尊封为一品夫人,两者的地位自此相同。

无论是尹继善的生母徐氏,还是慈安皇太后的生母姜氏,自打接受诰命开始,她们就不再是侍妾了,而是地位和嫡妻平起平坐的一品夫人。

因此,入祖坟是必须的事情,根本轮不到谁来反对。


HuiNanHistory


在封建社会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下,妻和妾的地位有着天壤之别,妻妾几乎就是主仆之别,一般扶正妾室或者妾母凭子贵都是很难的,如果妻子亡故,丈夫可以续弦,但是不能扶正妾室,可见妾在家族中真的没有存在感,地位非常卑微。

古代如果家族中的正妻主母去世后,丧礼一般弄得很排场,从正门出丧,而且和丈夫合葬并且入祖坟,享受后代祭祀和香火。

既然正妻和小妾的区别很大,很多人疑惑,古代妾室如果被封了诰命夫人,死后能从正门出丧入祖坟吗?

诰命夫人一般都是由皇帝对各朝代高官的母亲或者妻子加封的,一般都是和自己的丈夫以及儿子的官职有关,有俸禄,但是没有实权,但是对于女性也算是无上的荣耀了。

虽然诰命夫人这个称呼代表着尊宠,但是一般都是正房妻子或者嫡母才有这个待遇,一般小妾生前地位卑微,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环境里,即便在死后,依然不会得到荣耀。

袁世凯的母亲刘氏之前就是袁府中的一个做饭丫头,被袁世凯的父亲看上收入房中,后来生下了袁世凯,因为生下儿子地位稍微提高了一下。

但是在刘氏死后,袁世凯当时已经是清政府的高官,时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要求自己的母亲入祖坟,可是却遭到嫡出的哥哥的反对,另外嫡出的哥哥还要求袁世凯母亲出殡那天不可以从正门出丧,更不能入祖坟和父亲合葬。

袁世凯万般无奈,但是他是个大孝子,于是他去请了慈禧太后的懿旨,慈禧太后下旨还赏封袁世凯生母刘氏为正一品诰命夫人,袁世凯捧着慈禧太后的懿旨却碰到了钉子。

不论袁世凯怎么努力,但是妾的丧礼不能从正门出,这个是千百年来的规矩,嫡庶有别,尽管袁世凯拿到了慈禧太后的懿旨,也无可奈何。

没办法袁世凯只能自己买了一块地,将母亲安葬,家里的嫡出的哥哥们真的伤了他的心,作为庶出,他在其中嫡出的哥哥面前没有尊严,因此发誓再也不回老家。

就是这样,古代妻妾有别,尽管自己的儿子位高权重,在封建礼教面前,也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在古代妾室终究是妾,不被封建宗法所承认,因此一般没机会得到诰命夫人的机会,死后也不能从正门出丧,更不能入祖坟,妻妾地位悬殊如此之大,也造成很多人家不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男子家做妾。


小聪历史客栈


先回答,可以。

有正式诰命敕命身份,说明国家政权是承认身份,给予礼遇的。

凤冠霞帔:

但这很难。

此外,管理家族的嫡支是否同意也是一个问题。比如著名的袁世凯,贵为从一品山东巡抚,但嫡兄只是一个乡下土财主,也坚持拒绝袁世凯生母从正门出殡。

所谓诰命,就是丈夫儿子当官,女人因此得到朝廷册封。

不过,妾真的很难得到诰命。

原因很实在:妾争不过妻。因为官员为家中女性请封诰命需要遵循规则:先嫡后庶。

一般男子当官有三个诰命/敕命名额,分别对应嫡祖母、嫡母、嫡妻。所以妾的儿子哪怕就算是当了宰相,甚至封王公,也不能为生母申请诰命。因为父亲的嫡妻就算死了也要占位的。

明白了吗?

只有少数几种情况特殊:

1、正妻拒绝诰命

比如明末清初的名妓顾媚,丈夫龚鼎孳正妻董氏拒绝清朝诰命,顾媚因此领受。

2、高级官爵者的庶子当官

比如红楼梦中的贾环。

我们假定,贾环当了六品官。

他的嫡祖母,超品国公夫人贾母不能接受六品安人,嫡母王夫人是五品宜人,也不会接受。所以,赵姨娘可得六品安人,贾环嫡妻可得。剩余一个大多不会申请。

如果贾环当了四品官,嫡母王夫人就会占位四品恭人。不过因为贾母名额依旧,所以王夫人、赵姨娘、嫡妻都可是恭人。

如果,贾环封王,也就是说庶子获得超越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官爵,则赵姨娘就会永远都得不到诰命。以礼,贾环前三代追封王,与自己的嫡妻合计就是四位嫡妻,分别占位王妃/太妃等。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庶子生母可能得到低于原配的低等敕命诰命,但不会得到婆家的尊重从正门出殡。比如袁世凯生母,因为袁世凯当到一品,远超越祖先的官爵,他的嫡祖母、嫡母、嫡妻分别占位一品诰命夫人,他的生母就没有诰命。

极其特殊的情况是,庶子无法律意义上的嫡母,比如父亲没有正式娶妻只有妾婢。或者这个家族本身是庶子父亲分立,没有其他嫡兄弟或宗族力量制约。


四川達州


在古代嫡庶有别,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界限。同样的,在一个家庭里面,正室夫人对小妾拥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小妾再怎样都是个小妾,在正室夫人面前只能够低着头,连死了都还低人一等。

也许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些小妾所生的儿子,因为最终寒窗苦读,成了大官,最终使自己的母亲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过这些情况一般都是小妾被扶正,成为了正室夫人,有了正室夫人的身份,自然就和以前的小妾不一样了。正是夫人能从正门出丧葬祖坟,而小妾是万万不行的。

最有名的就是满清末年的袁世凯了,袁世凯的母亲只是一个小妾,所以连带着袁世凯也只是个庶子身份。不过袁世凯能力强,本身也非常争气,所以最后当上了一品大员,可谓是位极人臣。在袁世凯母亲死后,袁世凯就想让自己的母亲像正室夫人一样风光大葬,但是他的嫡子哥哥却自始至终都不肯同意。即使慈禧太后下圣旨,让袁世凯的母亲成为了诰命夫人,最终也不管用。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古代的时候,嫡庶之间的差别还是相当大的,即使有皇命也不能够消除这之间的差别。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在古代大户人家纳妾是件很平常的事,而纳妾的目的有二个,一是为了家族能人丁兴旺,二是为了个人的生理需求,所以他们对于小妾的身份要求相对也会非常低,不需要门当户对,也不需要三姑六婆前去说媒,只需要将她们从后门带进家里即可!


小妾进门后在家里地位是非常低下的,所以她们生的孩子地位也会相对比较低下,因为在古代嫡庶有别,庶子在家族没有地位,在遗产继承方面也没有优先权,而最可悲的是,当小妾死后是不能从家里正门出丧,当然她们也是没有资格入祖坟的,按照迷信说法她们死后只能做个孤魂野鬼!

那么古时妾室封了诰命,死后能从正门出丧能入祖坟吗?

先来说说我的答案肯定是能的,接下来说说我的理由。

诰命也就人们常说的诰命夫人,一般都是由朝廷敕封,对于被封为诰命夫人的女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荣耀,而朝廷之所以要封诰命夫人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女子的丈夫官位极高,女子作为妻子被封为诰命!二是女子的儿子对朝廷有重大贡献,女子作为母亲被封为诰命!三是女子的女儿贵为皇后,女子作为母亲被封为诰命!

妾室能被封为诰命,只有后面两种情况了,也就是母凭子贵,她的子女虽是庶出但是已经得到了朝廷的肯定,这一点对于他的整个家族来说都是一种荣耀,所以妾室被封为诰命夫人死后自然能从正门出丧,也自然能入祖坟了!



在古代,作为大户人家的妾室看似风光,其实命运却很悲催,能母凭子贵成为诰命夫人的其实少之又少,这也许就是古代女人的命运吧!


唐古看今


如果真封为诰命夫人,死后出殡必走正门入祖坟

古代有五大,依次排开,叫天地君亲师,从蒙童教育起,这五大就被灌输在骨子里。相比于虚无缥缈不会说话的天和地,君、亲、师三者为实实在在,所以君实质上排名第一,而这君,是指帝王

正所谓天大地大皇帝最大

臣子妾被封诰命,即是钦点荣耀,试问,谁家的大门敢拦皇命?谁家的祖坟敢不迎诰命?

不过,媵妾封诰与礼不合

士大夫阶层有一妻多妾权力,所谓妻子加媵妾,人生极乐。但这个妻妾中的妻地位无可撼动,属于主,历朝历代都受到律法保护。媵妾仅仅是仆从婢女,比起普通婢女,也就多个以色娱主职能,即便生出庶子母以子贵,仍是仆,可打可卖,只不过奴婢下人们看在她儿子面上,当主子看待罢了

如此,身为封建礼制捍卫者的君,如何肯给媵妾封号呢?刘伯温的《春秋明经》中有这么一句话

夫媵妾不可以为夫人,未闻违礼立宫以祀之也

但是,历史那么长,总有例外

比如说郭子仪,战功滔天赏无可赏,皇帝不仅册封郭子仪老婆为霍国夫人,还册封为郭子仪生下儿子的王姓妾室为南阳夫人

再比如,北宋六贼之一的朱勔,这位爷谄媚奉迎双绝,把当时的宋徽宗拍的神魂颠倒,不知道怎么的就给媵妾拿了封号,不过后来清算,媵妾有封号也成了他罪名之一

……台谏极论朱勔肆行奸恶,起花石纲,竭百姓膏血,罄州县帑藏,子侄承宣、观察者数人,厮役为横行,媵妾有封号,园第器用悉拟宫禁……

还有,妾室所生庶子,入了皇帝的眼,老皇帝违反次原则下道钦令,也不是不可能,天大地大皇帝最大嘛

以上


灵石蕴珠宝


可以,但条件异常苛刻。

在古代的时候等级制非常的严,许多人一生的地位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的,就连死后的制度也是非常严格的。

对于一个家族里的人来说,死后能从家的正门出丧并葬入祖坟,那是最大的光荣。

可是祖坟也并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入的,在古代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可入祖坟人的条件,例如妾室死后就不能入祖坟。

除了不可以入祖坟之外,而且在出丧的时候也不能从正门出丧,所以说在古代的时候妾室地位还是很低。

但是却有一个特殊的情况,能够使得妾室在去世后也能够从正门出丧,并且死后还能入祖坟。

那就是被皇帝封为诰命夫人。

唐朝的《百官一》中明确的指出诰命夫人的严格分封制,大致是讲,在古代的妾室如果想要被封为诰命夫人的话就只有两条路能走。

要么是儿子显贵做大官,要么是女儿被册封为皇后或是太后,身为母亲自然能够分封为诰命夫人。

虽然诰命夫人只有俸禄没实权,但凭借诰命夫人这一身份,就会有许多的特权。

而在这些特权里面,死后能从正门出丧入祖坟,做到和正妻一样的待遇就是其中之一的特权。

在古时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最著名的莫过于尹继善的例子了,虽然尹继善是庶出,但是因为其文采过人帮助雍正治理国事,深得雍正喜爱。

最后因为其母亲因小妾的身份一直在家受到侮辱,所以尹继善为母请命,最后使得母亲徐氏获得诰命夫人的册封,从此在家中也有了地位。

虽然规定儿子或女儿显贵之后,其母可以被封为诰命夫人,但这其中也是有困难存在的。

这是因为一个男子只有三个可以被封为诰命夫人的名额,如果自己的嫡母为诰命夫人,即使自己的官位再大,也不能为自己的母亲申请诰命夫人。

除非正妻主动拒绝诰命夫人的分封,否则就是正妻去世,诰命夫人的名号还是落不到妾室上来。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妾室也可以获得诰命夫人的分封的,那就是自己的丈夫的官位也非常的高。

如果自己的儿子再能有大出息的话,诰命夫人也不是不可能的,而得到了诰命夫人的称号,就具有了一些特权,入祖坟当然是可以的。


楚国八百年


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因为诰命和妾室在家族中的地位属于两个系统。

妾室得封诰命,一般有两条路:要么扶正,要么有个有出息的儿子或者身为后妃的女儿。

1.扶正

正妻去世之后,男方可以选择扶正妾室,不过这种妾室一般属于贵妾,多半还有儿子,或者有个做后妃的女儿。这种情况下,因为在家族内部上了族谱,不管是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是继室,死后自然可以从正门出丧葬入祖坟。

至于诰命的问题,历朝历代的规定不一样,规矩严的朝代是没有诰命的,就算黑箱操作办下来了,只要查出来就会取消;规矩宽松的朝代倒是无所谓,不管是靠丈夫靠儿子还是靠女儿,都可以得到诰命。

2.有个有出息的儿子或者身为天子妃嫔的女儿

这两个基本是一致的。正常情况下是尊封嫡母,除非嫡母拒绝,才会轮到生母。如果嫡母去世,父亲没有续娶,才会出现并尊。除非女儿做了皇后,那么就算嫡母尚在,还是可以并尊。

或者像尹继善的母亲和袁世凯的母亲一样,因为儿子比较厉害,能说得动大佬,跳过嫡母尊封生母也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生母去世后是否可以从正门出丧并被葬入祖坟,那就要看家族内部的决议了。一般来说,家里是不会得罪有权势的庶子庶女的,但是也会出现袁世凯嫡兄那种情况,死活不同意,就算是袁世凯也没有办法,只能把母亲另葬他处。

不过,民国还出现过一个特例,那就是谭延闿的母亲李太夫人。

谭延闿也是庶子出身,因为他运气不太好,奋斗成功的时候已经是民国了,所以没办法给母亲请封诰命,结果导致太夫人是妾的身份去世的。

因为谭家在族祠的后面,灵柩出殡必然要经过族祠正门。可太夫人是妾,没有资格从出门出去,族人们就劝谭延闿不要破坏族规,而是让灵柩从侧门走。

谭延闿见状,气得直接躺在棺材盖上,大声喊“我谭延闿已死,抬我出殡”,李太夫人才得以从正门出殡。最终到底有没有葬入谭家祖坟,想必是十分艰难。


望舒楼主人


说起来大家可能不相信,但是中国古代真的是一夫一妻制,不过这个"一夫一妻"后面还要加上几个字,就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这样的婚配制度实际上就规定了,妾在家庭中毫无地位。

以明代的命妇封诰制度为例:

从上面一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配偶,有资格接受封诰的只有提到的"妻",并没有"妾"。

明代规定,“凡正妻在日 , 所娶侧室皆谓之妾 ; 正妻殁 , 诸妾不许再立为妻。”

只要正妻还在,那么娶来的侧室再多,也没法叫“妻”,只能叫做“妾”。而且妾的身份是不可改变的,即使是正妻去世,妾室也不能像小说中写的那样“扶正”转变为正妻。


即使是“正妻”,也并不一定都有被封诰的资格,洪武年间还规定:“例所封妻 ,不是以礼娶到正室, 或系再醮 、娼优 、婢妾, 并不许申请。”

也就是说,即使是正妻,但是如果不是明媒正娶的,如果是二婚、三婚的,是娼妓从良的,是侧室转正的,也都没有资格申请封诰。


即使是明媒正娶的,光明正大的娶回家的良家正室,也不一定有资格被封诰。像洪武十六年六月的时候,时任山东都指挥使的王德就向朝廷申请,自己的妻子王氏“温良恭俭让”,皇上给封个诰命呗。

结果朱元璋看到王德的申请书后不仅没有同意,还勃然大怒,大声骂道:“同姓为婚昔既非礼,今岂得受封耶!”

同姓结婚,也不再封诰资格的考虑范围内。


有妾被封诰命的吗?还真有,不过有点惨。

明代隆庆年间,南京掌中军都督府事、魏国公徐鹏举的小妾就被封了,什么情况呢?

原来徐鹏举的原配夫人张氏死的早,而且没有留下子嗣,所以徐鹏举就拿钱贿赂了当朝的权臣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严世蕃使出瞒天过海的手段,让徐鹏举的小妾郑氏被封为魏国夫人。

似乎很顺利,但是事情还是败露,或许是看在徐鹏举是大功臣徐达后人的面子上,没有太难为他,只是“郑氏追夺诰命”,撤了她的封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