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啼血的青春,父母的警示

《少年的你》,12月8日結束公映,票房15.45億,豆瓣評分8.4。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電影,無論是少年、青年還是中年,不論是孩子還是父母。

《少年的你》:啼血的青春,父母的警示

這部青春片與現實題材相結合的電影,聚焦了當今社會的兩大焦點:高考和家庭教育,將“校園霸凌”這樣一個殘酷卻不容忽視的問題,再一次攤開來,用淚水和鮮血震顫每一個心靈。

當孩子的生命力被看見的時候,它就會變成好的,比如熱情和愛;

當孩子的生命力不被看見的時候,它就會變成黑色的,比如憤怒、攻擊,是破壞性的。 ——武志紅

魏萊,就是那個生命力沒有被父母看見的孩子。因為第一次高考結果不理想,父親已經一年沒有和她說過一句話。父親這樣的“冷暴力”,帶給孩子的絕不僅僅是壓力感、被嫌棄感,更多的是一種被羞辱感。

十七八歲的女生,最是敏感的時候,正是她們人生觀和與異性交往能力形成的時期。不得不說的是,魏萊的父親做了最糟糕的示範。


《少年的你》:啼血的青春,父母的警示

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曾分享過這樣一個案例:一位在銀行做高管的父親,剛回到家看到兒子的試卷,就隨口說了一句“這是你考得啊?”接著電話響了,一邊打電話一邊就又出了門。等到他終於忙完工作準備再次回家的時候,卻意外接到了警方的電話,說他的兒子跳樓了,讓他回來確認一下。

這個父親跌跌撞撞回到家裡,看到的卻是再也不會開口的兒子,再也不會考得很差的兒子。等同事們得到消息來探望他時,往日那個意氣風發的領導者已經成了頭髮灰白、眼神發怔的頹廢的模樣。

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他本想和兒子好好談談成績差的原因,想跟他研究一下試卷失分的地方,想跟他探討下一步的努力方向……然而,一切都已經不再可能!

相比魏萊父親的冷漠,她的母親則更讓我們看到了母女關係的距離感。鄭易去到她家裡瞭解情況,得到的卻是她母親那一套養育“高貴女孩”的教育理念,她所獲得的各種獎項,除了讓我們看到母親對魏萊滿足和驕傲之外,更多的是魏萊那種“我想要一個蘋果卻得到了一車香蕉”的

黯然神傷


《少年的你》:啼血的青春,父母的警示

沒錯,她在物質上是充足的,甚至可以說是奢華的,那種相對陳唸的朝不保夕的糟糕生存狀態而油然生出的傲嬌感,也就不難理解。但是,她的精神世界卻是異常匱乏,她的父母沒有教會她善良,沒有教會她友愛,甚至沒有教會她對人最起碼的平等和尊重。

當她的內心沒有能支撐她積極、向上的力量,出現各種異乎常人的舉動就不足為怪了。這就是弗洛伊德所說的“一個人特異行為的背後,必定在潛意識裡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謎。”

作為母親,魏萊的媽媽從來不覺得自己的教育有任何問題,就更談不上對孩子已經偏執、扭曲的心靈加以匡扶了。如果她可以正視女兒身上的問題,正視自己在教育中的不足,能真正走進女兒的內心,瞭解她、理解她被父親傷害的心靈,可能結局就不會是那種生死相隔的結局。

陳念:在該被呵護的年紀卻努力長成了一棵樹

高考,是當今社會中最為關注的話題,高三生,大多被看成是家庭中“熊貓”一樣的存在。他們的飲食起居是所有媽媽最為關注的,他們的成績是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人(老師、家長)共同關注的。一些家長為了孩子節省上學路上的時間,不惜花重金租住在學校旁邊,甚至會為了孩子的高考從原本很好職位上隱退下來。

《少年的你》:啼血的青春,父母的警示

然而,這些都離陳念太過遙遠。她的媽媽為了躲債,跑到很遠的地方做著販賣三無面膜的工作,每天的吃飯問題都不好解決,但她仍然能夠從為數不多的錢裡留出來陳唸的生活費。在那樣惡劣的生存條件下,她們母女唯一能做的就是打電話“取暖”。


《少年的你》:啼血的青春,父母的警示

看似無情的一句話“你個小孩子,他們不能把你怎麼樣”,卻滿含著無盡的辛酸與無奈。


《少年的你》:啼血的青春,父母的警示

當別人家的孩子在教室裡刷著各自價格不菲、功能強大的手機,當別人家的孩子擁有各種高定款玩具、服飾,大把的鈔票慷慨地用來買飲料、玩遊戲,陳念有的只是一句支撐她堅持下去的話:“等你考上大學就好了!”

在本該被家庭寵愛、被老師關注、被社會和學校關愛的年紀,陳念卻

像牆邊冒出的野菊花一樣,倔強地綻開花朵,像一棵努力生長的樹苗,想為他人遮下一片蔭涼。

她給跳樓自殺的胡小蝶蓋上校服,為的是不讓別人看見她生命盡頭難堪的樣子,她向警察說出胡小蝶的死是因為校園霸凌;她被追債的人嚇得像受驚的兔子,縮在角落不敢吭聲,卻告訴媽媽自己很好,還叮囑她好好吃飯;她被魏萊、羅渺和徐婷三人堵在家門口不得不逃進垃圾桶,卻在鄭易電話打過來時說自己打錯了;她為素不相識、街頭被幾個混混群毆的小北報警。

《少年的你》:啼血的青春,父母的警示

自己身在低層、暗處,卻還在為他人著想。正是她英語書上寫的那一句——我們生活在陰溝裡,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


《少年的你》:啼血的青春,父母的警示

小北:東奔西突、野蠻生長的生命微光

比起陳念至少還有媽媽,小北則是一個被親人拋棄的隱形孤兒。如果父母是生病離開,要比知道自己被嫌惡、被拋棄好多少倍!

《少年的你》:啼血的青春,父母的警示

兩顆支離破碎的心、兩顆不向命運屈服的靈魂,無關物質、無關貧賤,只有年少的衝動與真摯。當陳念問“你可不可以保護我啊”,小北沒有回答,卻用行動做出了承諾。為了不讓其他人看見,小北戴起了帽子、低下了頭,遠遠地跟在陳唸的身後。

《少年的你》:啼血的青春,父母的警示

那點點滴滴的陪伴,從未言明卻不言而喻的歡喜,成為青春的晦暗中一簇微弱的光。

當小北看到被欺凌得不成樣子的陳念,默默地流著淚為她剃掉被剪得亂糟糟的頭髮,然後再剃掉自己的頭髮,心疼和自責全都隨著眼淚肆意流淌。

《少年的你》:啼血的青春,父母的警示

當陳念失手殺死了魏萊,小北替她收拾了屍體並打算為她扛下一切罪責;當他在破舊的院落裡撕破陳唸的衣服、咬破她的嘴唇;當他們在審訊室裡相見,陳念輕輕地一搖頭,小北微微地翹一下嘴角,他玩世不恭一句“那我們現在來認識一下啊”,無一不是對陳唸的愛與包容。


《少年的你》:啼血的青春,父母的警示

當女警官堅信“沒有人會為了另一個人,扛上強姦罪和殺人罪”,鄭易說的那句“我和你不會,但他們還是少年。”

成年人只談利弊得失,少年卻格外重情,同樣身處泥濘,我卻願意託舉你!

斯金納曾說:“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乎其出身,而在乎其所為。”小北這樣身在底層卻高貴的靈魂,不知道要比只會談錢、陰狠虛偽的魏萊要強多少倍。

“有韌性的少年感”,是少年最可貴的品質,卻也是父母最該反省的所在

導演曾國祥在講述創作初衷時表示,他想要展現的正是這種“有韌性的少年感”。少年的世界,比我們所知的複雜、多元,成長之路也註定不會一片坦途。在這個過程中,有陣痛,有磨礪,而陪伴他們身旁的父母則需要更多的理解與引導,讓他們少走些彎路,也遠離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傷害。

編劇李媛也說:“我很希望我們的作品可以給這個世界帶來一點價值和意義,不管它的反響到最後能有多大,只要看到它的觀眾能夠得到一點善良的信息,可以因此變得好一點點,我覺得我們的事情就沒有白做。”


《少年的你》:啼血的青春,父母的警示

如小北、陳唸的父母一樣的人們,請擔起為人父母的責任,讓本該在愛中成長的他們,少一些心傷。

“魏萊們”的父母,多一些思考和反省,這樣的孩子真的不是我們所希望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