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养子防老,多子真的多福吗?对此你怎么看?

用户6670811148520


这个还要看家庭教育,孩子成长过程中有没有养成好的素养。不能一慨而论。


四川杨哥


我在遗嘱库工作,经历了太多多子非多福的故事,讲其中一个吧

一个79岁老爷子,6个儿子,自己有7套房子,分别给他们6个儿子每人一套,自己住一套,那时候给儿女说,老了去儿子们家轮流转着住。

老人目前膀胱癌症晚期,6个儿子,老大说不在本地,让弟弟们照顾。

二儿子说老大不管我也不管。

三儿子说,我的房子最小。你们拿大房子的为何不照顾

四儿子说,你们都不照顾,我下岗了。

五儿子说…

六儿子说…

老人在我们这里完成幸福留言,我们给老人开玩笑出主意,写一份裱墙上:每天陪着说200句话的,可以分我这套房子多少,每个礼拜带肉带水果来坚持多久分多少,带孩子媳妇来分多少…

老人没有哭,笑着说,早认识你就好了。

太多故事,有孝顺的,我不否认,但我想说,人性,就是换作你我也好不到哪去。

等真的老了,来不及了。早早安排打算是预防人性。


翟玮翟玮翟玮


都说养子防老,多子多福,我不敢苟同。

我以前常听母亲说,六七十年代,母亲连续生了四个女儿。村里有一户人家生四个儿子,他便向父亲显摆:“你看,你家4个丫头,长大都要嫁人,等于白养了。我家4个儿子,长大了,每天每人挣1元,一天就是四元。”父亲比较封建,为这事没少找母亲的麻烦,哪怕生女孩不是母亲说了算。

后来四个姐姐长大嫁人后,逢年过节,每个人大包小包往母亲家提东西。父母有事,姐几个都上前帮助。

再看那四个儿子,盖房子,娶妻生子,全是老人出力出钱。不说给老人东西,从老人家拿少了,还嫌弃老人偏心。帮谁家干活少,儿子媳妇还不高兴。

所以说养子不一定防老,多子也不一定多福,也可能多受累,多受气。

什么事物都有两面,也有多子多福的。

我四姐夫家,有弟兄好几个,这几个兄弟特别和睦。一家有事,另几家出钱出力献计策。

平时这几个兄弟一个比一个孝顺,把父母伺候的舒舒服服的。

这就属于多子多福的。

所以说养子防老,多子多福不是绝对的,要看孩子的孝顺程度。儿子不一定养老,女儿不一定不养老。



卿本娘娘命


养儿防老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做父母的总有一天会老的,要人照顾了,就需要儿子在身边照顾。但多子就未必多福了。

前几天,我回乡下探望公婆,家婆对我讲了一条让我震惊不已的消息:村中最长寿的老人二叔公喝农药自杀了!我张大了嘴,不敢相信家婆的说话,因为我不久前回乡还偶遇他,见他担着一担青菜赶去墟市卖。家婆继续说二叔公的事,听完,我终于相信了这是事实。

二叔公是同我丈夫的爷爷同辈的人,村中同辈的人都先后离世了,还剩二叔公一人。二叔公年逾九十,身体硬朗,性格有些孤僻,不喜欢同人来往,不善言辞,别人问一句就答一句,从不主动说话,他的老伴也于十多年前去世了。

他一生养育了三个儿子,但每个儿子成家后都自立门户,所以等三个儿子都成家后,而老伴又离世了,只剩他一个人孤苦无依地在老屋生活。二叔公一生勤劳节俭,身体非常棒,九十多岁还种菜卖,也不舍得花,所以手头上或多或少也有些现金。

一次,他的三儿媳向他借了三千元急用,说等他丈夫揾到钱后才还他,二叔公二话不说,拿了自已从牙缝里省下的三千元血汗钱借给了三儿媳。

过了不久,他借钱的事被二儿媳知道了,二儿媳不问青红皂白把二叔公骂了一顿,说他有钱借给三儿媳,为什么前次自己问他又不借。其实,二叔公不借给她是有理由的,她二儿媳好赌,是借去赌的,且以前都试过有借无还,且这钱也是自己辛辛苦苦节省出来的钱,都九十多了,说不定随时都会病,考虑到这就不借了。

谁知他的二儿媳不屈不挠,还唆使老公向二叔公借三千,说要他一视同仁。可怜的二叔公身上实在无钱,想借也借不了,于是二儿子二儿媳一齐上场,辱骂二叔公,可怜的二叔公气得花白胡子颤颤的,说不出一个字。

三儿媳气不过,替家公说了几句公道话,又遭到二儿子夫妇的谩骂,三儿子随后也加入了战斗,骂声惊动了住得不远的大儿子大儿媳,大儿子也因有病借了二叔公600元,此时听说三儿媳借了三千元,觉得自己借少了,亏了,于是两公婆加入了二儿子夫妇的阵营,一齐辱骂二叔公偏心,不得好死……脏话一大堆。

三儿两公婆又与大儿、二儿两公婆开战,双方互不相让,都骂对方贪钱,专骗老人钱。一时间,三国鼎立,七国大战。

看着这混乱局面,邻居看热闹的越来越多,面对众人,二叔公羞愤不已。想到自己一生勤勤恳恳,节衣缩食,养大了三个儿子,帮他们娶回媳妇却忘了爹娘,一个也不孝顺,九十多了还要种菜卖,儿子平时不给钱用也就算了,就连自己千省万省下来的钱也要想尽办法剥削,家门不幸啊!

当晚,二叔公自己穿戴一新,对着亡妻的遗像泪流满面说:“我下去陪你了!”说完,拿起平时杀虫用的农药一饮而尽!

多子未必多福!多穷的父母都可把七八个儿女养大,但七八个儿女就养不了父母。儿子多的还会因养育、成家抽干了父母,这样家庭的父母就更不幸了!村里有对生了八个儿子的老夫妇,连春节都是自己过,但他们是儿孙满堂的呀!原来他们的儿子都认为他们会去别的儿子家过年。

在前几年,大概是16年吧,电视上有新闻报道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叫李素珍,去三个儿子家吃“转转饭”而被二儿子拒绝,忍无可忍告上法庭的事。

还有一则在网上看到的新闻报道:江苏省泰兴市永新村一个九旬老太太,她因被儿子拒之门外,在儿子屋外睡了6天后,绝望而死!悲哉!她可有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的呀。

类似这样的新闻层出不穷,痛心哪!多子未必多福,家有孝子女才多福。


木子说情事


养子防老,多子真的就多福吗?未必。

按着优良传统,养子防老,多子就真的多福。

当下社会,养子防老,多子多福的有,但多子没福的也有不少。

现举一个例子,我的邻居一位老人,过去是地主家少爷,从他爷爷辈就人丁不兴旺,到他成了单传,还好自己娶了媳妇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姑娘,他那最小的小爷爷高兴地直夸孙媳妇旺家,孙子有福。

如今这位老人八十多岁了,原本生活滋润,可自从三年前老伴走了后,整个人生都变了。自己有退休金,虽然被个别孩子惦记着帮着花,他的钱也还是花不了,就这样的能自给自足而且还很硬朗的老人去年竟然被儿子送到养老院了。虽然养老院的条件很好,但老人接受不了,一下子就没精神头儿了,成天想着要回家,寻死觅活的。只有二女儿和小女儿心疼老爸,可又无能为力,二女儿是低保户,有病不能自理,小女儿一个人一无所有,勉强能生活,想照顾老人又不敢说,怕哥哥姐姐以后都不管老人了。什么是孝顺?有孝心顺从老人才是孝顺。

老人从小到大到老一直都有优越感,尤其是在同龄人面前,村里好多个曾经是他家里的下人,放羊的,长工短工的,如今的落差怎能接受得了。

六个孩子却没能让老人在家享天伦之乐,这能说是多子多福吗?

愿天下老人吉祥安康![祈祷][祈祷][祈祷]



犟眼子不犟了


认可多子多福,可惜我们这一代人大部分只有一个孩子。

我是60后,我们这一代兄弟四五个的不在少数,我们的父辈一代就更多了。

我爸爸哥六个,他行大。我们兄弟姐妹三个,二叔家五个,其他叔叔至少两个,我的堂兄弟姐妹一共19个,现在最小的也已经结婚生子了。

我们这个大家庭非常和睦。爷爷奶奶善良纯朴,我的妈妈作为老大媳妇,对兄弟们谦让照顾,受叔叔婶婶们尊重,一大家人有点事齐心协力。

前几年我的四叔叔罹患胃癌,住院期间每家出一个人,轮流在医院守护。我大哥条件不错,住院期间吃的喝的用的,都是我大哥给准备的,三叔叔女儿离得医院近,经常给他们送饭。四叔的儿子深有感触,无助之时大哥弟弟们就是他坚强的后盾。

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我是认可多子多福的。

老话说的好,家和万事兴。大家和睦相处,家庭才能美满幸福!


王赵旺


我个人比较喜欢孩子,多子多福是对的。孩子是生命的延续,希望和未来。

养子防老也是有道理的。不是说现在的孩子不孝顺,是压力太大,工作,学习,生活都是在多变中。孩子们是有心无力的。如果是独生子女,就更累了,有一个老人住院,就完全可以让孩子生活乱作一团。我个人有体会,我母亲一年一次住院,白天晚上都是我一个人陪护。我是打工的,公司给假,就休假,不给假就辞职。

但是如果个人经济条件允许,政策允许,多生两个也是好的。分解孩子压力,父母年老时,能够轮换着。毕竟上有老人需要照顾,孩子也有孩子需要呵护,是不容易的。


幽悠子涵


都说“养儿能防老”,多少年来我也一直坚信这个观点。可是等我们真正长大了,觉得,这句话是不对的。拿我们的家庭来说吧。父母就我和弟弟两个孩子,我长弟弟一岁,虽然弟弟只是比我小一岁,但是心智成熟确实比较单纯,呵呵。虽然,弟弟是很优秀的,很孝顺的,但是在体贴的方面,确实不如我来的到位。爸爸妈妈的衣服,生活中的日用品,甚至是带着他们体检,都是我主动给办的。而弟弟呢,因为工作原因,在北京,电话其实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我的爸爸妈妈总是经常来我家过,反而不太去北京。呵呵,以后等弟弟有了媳妇,估计,相处起来更让我妈妈费心思了。

但是养儿能防老,在那个靠手工靠体力劳动赚钱的年代确实正确,只是拿到现在来看,并不一定就正确了。老了,老了,还是需要近距离的体贴的。


爱电影520


“多子多福”我不这么觉得。

现在的“多子”我见得最多是人到古稀没人管,一个娘能养几个孩子,到老几个孩子无人愿意养生他们,养他们的老娘!

我们村有个老人生了五个儿子,含辛茹苦的养大成人,娶妻盖房,本想着到老能安享晚年,可惜的是没有一人愿意接老娘过去,依然住着那个几十年代的老房子,老人有哮喘,走上几步就喘的不行,没办法,饭还是要自己做,有时想去买点东西,就会拄着拐棍,坐在门口,看有路过的人没,凑人家车去买点吃的,她的“子”不多吗?可我没看到有“福”

当然,也有“多子多福”的,作为子女呢,我觉得应该“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阿娇生活录


俗语说养儿育女防备老,但多子未必就是多福。

我们老家有一户,一共9个孩子,7个儿子2个女儿,他们家孩子最多,他们家最穷,家里什么都没有,去割韭菜借镰刀,去挑柴禾借扁担。

父母艰难地养育着他们,他们可可怜怜长大,都没有读过书。

后来姊妹九个成人后都成了家,两个八成女儿给其中两个儿子换了媳妇。

剩余那五个儿子,有两个是自己凑合着娶个残疾不健全的女人过一家,那三个有毛病的一直单着。

他们家始终都是住过去的牛棚,后来简易改造成了房子。

一对父母积劳成疾早早双双瘫痪,孩子们都没有能力管,邻居们说那俩老年人最后都是可怜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