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在渊——从李渊崛起之路,看李唐盛世之开始

说起建国称帝,怎么也需要个三年五载,方可成久大事业。秦始皇嬴政,奋六世之余烈,统天下为一,花二十余年;汉高祖刘邦,取天下之统一,用了整整十四年;从女贞部落首领努尔哈赤1616年建立金,到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而1644年,清军才入关,顺治迁都北京,由清朝取代明朝,也花了二十多年。而李渊在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从太原一府起兵造反,自称天子,七月,李渊率军三万誓师,以“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名义正式起兵直趋关中,十一月便攻入长安,掌握关朝中局面,只用了短短数月之时,半年便建国称帝,拥有半壁江山在手。他又有何德何能,迅速称帝呢?

潜龙在渊——从李渊崛起之路,看李唐盛世之开始

李渊画像

一、出身高贵,幼袭国公之位,史公相面,命运非凡

唐高祖李渊,出身于北周关陇贵族家庭,祖父李虎,乃西魏八柱国之一,后北周受禅,追封为唐国公,父亲李昞,是北周的安州总管兼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李渊自幼便袭封唐国公,身份高贵。母亲独孤曼陀,是独孤伽罗的姐姐,深受隋文帝杨坚和姨母文献皇后垂爱,隋文帝受禅于北周静帝,建立隋朝,便任命李渊为禁卫武官,后又累转三州刺史,手握兵权,位居高位。

潜龙在渊——从李渊崛起之路,看李唐盛世之开始

李渊姨母,独孤伽罗皇后,剧中照

“其骨奇,必为一国之主,愿公自爱,勿忘鄙言。”——史世良

当时,善于面向的史世良,见李渊骨法非寻人之所长,日后定当有所成就,李渊便更有雄心。

二、雀屏中选,抱得美人归

李渊除了自己出身高贵,袭得唐国公之位,被他人预测命运非凡外,他的夫人窦慧,也是个出色的人物,二人有着“雀屏中选”的美言佳话。

“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毅大悦,遂归于我帝。”——《旧唐书·高祖窦皇后传》

潜龙在渊——从李渊崛起之路,看李唐盛世之开始

雀屏中选

李渊为人洒脱,性格开朗又十分仁义,武艺也十分精湛。窦慧是北周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之女,

窦慧从小便聪慧过人,才华满溢。窦慧6岁,舅父周武帝与和亲的突厥公主皇后不和,便劝说舅父与突厥公主亲近,以此减少战乱和国家的损耗,维护国家的安定;在隋文帝受北周禅时,窦氏一语惊人地大哭道:“恨我不为男,以救舅氏之难。” 此语令人震撼,虽为女子,也不让须眉。而窦慧的父亲窦毅常说:“这个女儿相貌奇特,又学识不凡,怎可随便嫁人呢!”于是画两只孔雀在屏风间,让求婚的各射两箭,他暗定谁能射中孔雀眼睛,就许配给谁。射的人超过几十人,都不合要求李渊最后射两箭射中孔雀的两只眼睛,窦毅便将窦慧嫁于李渊,二人也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他们夫妇琴瑟和鸣,李渊当上皇帝,窦慧也是功不可没。

三、起兵造反,并非一日之功

1、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李渊在隋炀帝登基初期,任过郡守、少监、少卿,后在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时,督镇弘化郡并兼关有诸军事,在此期间 ,广交天下豪杰,暗地里,扩充自己的实力。后,被隋炀帝猜忌,便以生病多次推脱,又多沉迷于饮酒作乐,收受贿赂,行官场之便,实则装傻充愣,保存性命。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击败农民义军,并收编至自己的军队里,扩充实力。

潜龙在渊——从李渊崛起之路,看李唐盛世之开始

李渊,剧中照

2、太原起兵,先发制人

“高祖子世民知隋必亡,阴结豪杰,招纳亡命,与晋阳令刘文静谋举大事。计已决,而高祖未之知,欲以情告,惧不见听。”——《新唐书·高祖本纪》

其子李世民,雄韬伟略,知道隋朝不得民心,统治阶级只知饮酒作乐,欺压百姓,百姓存于火生水热之中,苦不堪言,隋朝必亡,便暗地里结交英雄豪杰,招纳逃亡之士,揽尽天下之才。面对国家之势,李世明便找来贤臣谋事,制定好计划,但恐李渊不听,便于拉拢裴寂,劝李渊起兵造反。

潜龙在渊——从李渊崛起之路,看李唐盛世之开始

李世民,剧中照

大业中,历侍御史、驾部承务郎、晋阳宫副监。高祖留守太原,与寂有旧,时加亲礼,每延之宴语,间以博弈,至于通宵连日,情忘厌倦。时太宗将举义师而不敢发言,见寂为高祖所厚,乃出私钱数百万,阴结龙山令高斌廉与寂博戏,渐以输之。寂得钱既多,大喜,每日从太宗游。见其欢甚,遂以情告之,寂即许诺。寂又以晋阳宫人私侍高祖,高祖从寂饮,酒酣,寂白状曰……高祖曰:“我儿诚有此计,既已定矣,可从之。”——《旧唐书·裴寂传》

李渊同意造反之后,便在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割据马邑,自称天子。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李渊率军三万誓师,以“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名义正式起兵直趋关中。在发布的檄文里斥责隋炀帝的罪行,以匡扶正义为由,带着军队南下,一路上披荆斩棘,只迫长安,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禁军所杀,五月,隋恭帝便禅让于李渊,李渊定都于长安,并在此登基,改国号为唐,建元武德,史称唐高祖。

四、稳定国家,平叛乱匪,对国家进行改革。

建国初期,国家并未全面安定,便派三子前去平息战乱,武德元年(618年)灭薛举、薛果仁大军,平定西北地区;武德四年(621年),俘获窦建德,王世充;武德六年(623年),杀刘黑闼,平定河北地区;第二年,灭辅公祏,江南平息,最终国家统一安定。

潜龙在渊——从李渊崛起之路,看李唐盛世之开始

三省六部制

李渊还对国家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在隋朝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包括: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包括:吏、户、礼、兵、刑、工;地方上实行州和县。政治机构条理清晰,各岗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经济上,实行军田制和租佣调制,对服役的条件进行放款,不仅有利于从事农业生产,更加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发展;军事上,采取府兵制度,这种制度既可以增强战斗力,扩大兵源、兵力,还可以从根本上减轻国家负担。

李渊致力于国家稳定,对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着重大作用。

参考资料:《旧唐书·高祖窦皇后传》、《新唐书·高祖本纪》、《旧唐书·裴寂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