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安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需要注意的点都在这里了

整个隧道安全监测系统的建设包括底层传感设备的选型、布点、安装,通讯传输和远端的数据存储等等,那在系统数据传输过程有哪些关键点或者需要注意的点呢?岩联小编帮大家总结好了,一起来看看吧。

隧道安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需要注意的点都在这里了

在系统运行中,首先通过远程控制向现场的采集器发送采集命令,采集器以发送激振电压等方式控制传感器反馈传感信息,采集器将反馈信息量化成频率等数值,最后通过一定的传输方式将数据发送至监控室的终端,由终端进行数据处理后再决定是否预警。

该流程中有两处地方值得注意,首先是数据远程传输这个环节,它可以有多种选择方式,不同选择将会带来较大的差异,但一般都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另一处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预警的环节,预警的前提是数据要得到初步处理和判断,由此可以有两个地方选择发送预警信息。

隧道安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需要注意的点都在这里了

数据远程传输方式

1.有线传输。

该连接方式可以直接使用电缆线将现场的数据采集器与室内的电脑相连接,其优点是省去了发送或者接收主机及其通信的费用,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数据传输方便及时;缺点就是连接距离有限,特别是长距离的监测,购置电缆线的成本会增大,而要实现跨地区采集数据几乎不可能,另外就是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连接线被压断或者碾碎等。所以此种方式一般适合工程量较小,监测距离小于1000m的项目。

2.无线微波传输系统。

该连接方式同时需要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数据由专用的软件接收,其优点是不使用连接线,不耗费网络流量,即电脑是否联网并不影响监测的正常进行,数据采集后将由发送主机以微波的形式发送出去,接收主机则负责接收数据信号,可以实现在任何时间跨地区监测;缺点是可能出现数据采集或者接收延时,因为控制现场采集和接收数据都以微波信号传输的方式,而一旦信号服务遇到高峰期,则很容易出现延时情况,另外就是通信花费较高。此种传输方式适合在无网络地区对工程进行实时监测。

3.客户机/服务器网络传输系统。

该连接方式需要发送主机,数据将由这个发送至网络服务器,室内电脑通过域名访问的方式接收数据。其优点是利用了当今流行的Internet网络,容易实现数据共享,隧道安全监测量大时使数据库的开发也变得比较方便,而且数据的传输也较为及时,另外流量费相对也较低,缺点就是最先接收数据的网络服务器一旦瘫痪或者发生网络故障都将导致数据无法及时得到分析和处理,网速也可能会成为制约数据及时传输的因素,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这些事故的概率非常小,所以此种传输方式广泛适用,尤其是工程量大、远距离监测的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