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寄語|疫去,山河無恙;春來,新綠有約

製圖/李煥菲

植樹節寄語|疫去,山河無恙;春來,新綠有約

驚蟄之後,春分之前

大地回暖,草木爭發

第42個植樹節如期而至

植樹,種下希望與生機

一兩瓢清水

三四捧泥土

五六道暖陽

七八縷春風

九十分呵護

靜待

幼苗長成蒼天大樹

蔭庇家園

祈願

疫去,山河無恙

春來,新綠有約

植樹節寄語|疫去,山河無恙;春來,新綠有約

在融水苗族自治縣杆洞鄉黨鳩村桂黔烏英苗寨,村民在植樹。資料圖/新華社

古往今來,中國人對“栽樹”懷著謎之熱情。

遠古時期,有逐日夸父在倒下前擲杖化林、造福後世的傳說。

先秦先賢有言: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植樹彰顯有德。

甚至在西周已有“林衡”“山虞”等專事種植、護林的機構。

而在秦朝,已開始提倡“道廣五十步,樹於青松”的城市綠化。

隋煬帝為使運河“夾岸綠陰千里”,親栽楊柳,並厚賞栽種者。

唐詩亦有云: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可見城鄉植樹風氣之盛。

植樹節寄語|疫去,山河無恙;春來,新綠有約

北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到了宋代,規勸百姓植樹成績卓著的官吏還可晉升一級。

馬可·波羅遊元大都見“滿植樹木,樹葉不落,四季常青”亦讚歎不已。

明清更為重視,乃至有頒發強制性法令、立碑銘記的做法。

植樹節寄語|疫去,山河無恙;春來,新綠有約

清代 沈源、唐岱《茹古涵今》局部

近代植樹節源自曾是黃沙漫天的美國內布拉斯加州。

1872年,農學家莫頓提議設立植樹節以動員群眾植樹。

這一提議被採納後,16年裡荒野漸變密林。

1885年,為表彰莫頓功績,特以其生日4月22日為州定植樹節。

植樹節寄語|疫去,山河無恙;春來,新綠有約

資料圖:1932年4月22日,美國郵政為慶祝植樹節60週年及植樹節創始人莫頓先生誕生100週年,在內布拉斯加州首發“植樹節”郵票,被稱為世界上第一枚植樹節郵票

而在中國,植樹節則與一生提倡植樹造林的孫中山先生密不可分。

1915年,北洋政府在孫中山的倡議下,定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

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週年將植樹節改為3月12日。

植樹節寄語|疫去,山河無恙;春來,新綠有約

廣州海珠湖公園放眼皆是綠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鄧勃 攝

1979年,第五屆全國 人大常委 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

1981年,《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通過。

自此,全民義務植樹在中國大地轟轟轟烈烈開展。

植樹節寄語|疫去,山河無恙;春來,新綠有約

1982年的植樹節,鄧小平在北京玉泉山上種下了義務植樹運動的第一棵樹。圖/新華社

眼下,疫情或會使往常揮鍬剷土、扶苗澆水的身影減少,

但為美麗家園添一抹新綠的行動並未缺席。

多地“雲植樹”已開啟:

廣東“網友植樹節”可線上領養、澆灌樹苗;

上海“愛的供養”可網絡認養樹木;

南京“雲直播”教植樹種花;

……

這個植樹節,你行動了嗎?

植樹節寄語|疫去,山河無恙;春來,新綠有約

眼下的武漢街頭花木繁盛、 綠意盎然。待疫情過去,相約去這座英雄城市看花看樹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湯銘明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審籤 | 鄭宗敏

實習生 | 張麗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