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之後留下數億爛賬,最後是怎麼處理的?

Serena丶Du


自鴉片戰爭到義和團戰爭,從《南京條約》到《辛丑條約》,晚清的七十餘年,清政府與歐美列強、東亞日本乃至南美小國簽訂了大大小小諸多的條約,這些條約很多涉及了賠款問題,尤其是《辛丑條約》,賠款數量巨大——本息合計九億多兩白銀、賠款對象眾多——包含歐美亞十一個國家。

1911年辛亥革命起,革命黨人相繼建立湖北革命軍政府、南京中國民國臨時政府,為了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革命政權大多承認了清政府與列強已經簽訂的條約,並承諾新政府會繼續承擔相應的義務,這就包括了賠款。袁世凱竊取革命成果,在北京建立正式政府後,仍然承認舊有條約,但是已經開始修約活動,維護新政權利益。此後的北洋政府,更是利用一戰後的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等國際會議,積極維護中國利益,減少或停止賠款。

1927年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依舊承認舊有條約的合法性,但也繼承了北洋政府的外交活動,積極開展修約外交,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中國的東方戰場上的地位和作用愈發重要,南京政府以此得以更加主動與他國開展修約活動。等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則完全否定了舊有條約的合法性。至此,清朝留下的爛賬一筆勾銷了。


老照片


國際上沒有明文規定新朝要為前朝償還債務,清朝滅亡時,留下了數億的債務,民國成立後,孫中山為了獲得外國列強的支持,答應為前清償還債務。說實話,民國這時由於戰爭早已千瘡百孔,不過是拆東牆補西牆,繼續過著借款過日子,孫中山有鑑於此,他才決心搞實業救國,把黨務交給了宋教仁。



不論是袁世凱的北洋政府還是孫中山的南京政府,他們都離不開向洋人借款,一但不能及時償還,唯一辦法就是出賣國家主權,割地賠款開通商口岸,出賣土地,出賣鐵路和通信基本權利,這樣一來,列強就會逐漸控制中國,進而劃分和瓜分中國。

民國一直在償還債務,在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以來,中國止了對日賠償,儘管如此,中國已經共賠款白銀6.532億兩。



接下來蔣介石政府又向外國列強借了許多債,用於內戰。民國舊債沒還清又添新債。新中國成立後,對前朝所欠的債務一律不承認,毛主席有骨氣,不指望向外國人借債,中國靠自己的雙手創造了一個嶄新的國家。外國列強氣的牙癢癢,但也無可奈何,畢竟在朝鮮戰爭中和17國聯軍真刀真槍的交過手,外國人不服不行。


秉燭讀春秋


毛主席說: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



滿清政府留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清王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世界格局發生巨大變化的歷史時期,滿清王朝卻固守封建迷信落後的體制,不願睜開眼睛看一看世界的發展和變化,不願通過改革而實現從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從而滿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與世界列強差距越來越大。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啟了中國一百年的屈辱歷史。

而伴隨著戰爭所帶來的戰爭賠款一直都透支著中國的財政和成為壓在中國百姓身上的負擔。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廢除了所有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真正的實現了推翻壓倒在中國農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即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壓迫!



中國民國北洋政府選擇繼承不平等條約

1912年,隨著辛亥革命的進一步發展和南方數省紛紛獨立,以及滿清政府最後賴以依靠的袁世凱與革命黨人舉行了和談。滿清政府在全國革命的槍炮聲中宣佈告別歷史舞臺。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在皇太后裕隆太后的監護下宣佈遜位!中國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正式的成為了歷史。一個以民主共和制為國體的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然而為了促成袁世凱同意民主共和制,同意將清王朝送進墳墓的前提是:南方革命黨人願意將中華民國的大總統一職讓給袁世凱。這在南方革命黨與北洋軍閥袁世凱的和談代表協商時便已經確認。

隨後位於南京的孫中山先生宣佈辭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一職。並且推薦北洋軍閥,袁世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隨後在一場形式主義下的民主選舉中,袁世凱正式當選為中華民國大總統。

然而中國從一個封建王朝過渡到一個初步有了民主共和樣子的國家,這在國際上引起了很大的關注。而為了獲取西方列強國家承認中國所發生的這一切變化。為了使西方列強承認以袁世凱為總統的民主共和制的中華民國政府。袁世凱決定維持滿清政府與西方列強曾經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和維持西方列強在中國所擁有的種種特權。就這樣袁世凱的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才得到了西方列強的認可和支持。



曾經滿清政府因戰爭失敗而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均被袁世凱繼承了下來。其中包括1901年,滿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簽訂的《辛丑條約》。辛丑條約中規定滿清政府要向西方列強11國賠償白銀共計4億5000萬兩。這筆戰爭賠款分39年進行,算上利息總共需要賠償西方11個國家共計9億8000萬兩。這筆賠款在滿清政府1912年宣佈退出歷史的舞臺時依然沒有賠償完。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依然存在不平等條約

隨後以袁世凱為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北洋政府繼續向西方列強賠償戰爭賠款。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以勝利國的身份,結束了對一戰中戰敗國德國和奧匈帝國的賠款。隨後1917年,沙俄爆發了十月革命。新成立的蘇聯繼承了沙俄在華的利益,但是1924年,蘇聯宣佈放棄《辛丑條約》中的剩餘賠款。

其他幾個國家隨後也都開始選擇放棄,或者將賠款用於中國留學生的留學經費。而美國一直到1941年,為了促使中華民國能夠在亞洲戰場投入更大的兵力,來拖住日本的有生力量而宣佈放棄戰爭賠款。

值得一提的是,在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之後,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這期間中華民國雖說與日本之間劍拔駑張,日本的狼子野心已經昭然若揭,但是中華民國依然中國外國銀行向日本進行著戰爭賠款。直到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的爆發,中華民國才徹底的撕毀了對日賠款條約。

而在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又向西方列強不斷的借款,同時國內的經濟秩序被嚴重的破壞。

新中國真正廢除所有戰爭賠款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毛主席一個戰略家的眼光制定了新中國的外交政策。其中就包括一條:“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

這便就是要將百年來中國各個政府與西方列強簽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全部廢除。中國再也不是那個在大海上架起幾門炮,派出幾條船便可以欺負的國家!中國這才真正的實現了與其他國家平等的外交關係。


珞珈山的貓


清朝時期的鉅額賠款主要是《中日馬關條約》的2億白銀和《辛丑條約》的4.5億連兩白銀。再加上利息,要翻一番,比如《辛丑條約》本金加利息共計是9億多兩白銀。

清朝滅亡後,無論是袁世凱的民國政府還是孫中山的民國政府,為了得到歐美列強的支持,對於清朝時候簽訂的一切條約都給予承認,因此這些賠款由民國政府繼續承擔。

《中日馬關條約》賠款比較有意思,清朝滅亡後,北洋民國政府繼續賠款給日本,日本為了讓中國親日,借了不少錢給北洋政府用於建設工廠鐵路等等方面,當然北洋民國需要用部分主權來抵押,後來北洋政府垮臺,雖然馬關條約的賠款繼續由中國民國承擔,但是北洋政府借日本錢的相關條約中華民國居然不承認了,讓日本不僅惱火也很無奈,直至1941年,國民政府對日宣戰,賠款停止,但是據後來有人整理檔案發現,北洋借日本的錢比馬關條約賠款還多。

《辛丑條約》涉及到歐美日11個大國還有一些小國,因此相對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都比較重視,其中俄、德、法、英最多,日、美、意其次,比、奧、荷等一些國家最少。由於清朝滅亡後,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各國對中國賠款也採取的不同的對待方式。

美國:1907年一戰爆發,美國聲明庚子賠款一半作為美國損失收下,另一半資助中國赴美留學生,剩餘部分一直還至1943《關於取消美國在華之條約》庚子賠款結束。

英國:1917年一戰時期,英國聲明所有賠款用作向英國選派留學生的教育費用,因一直為實施,1931年退還了部分賠款,剩餘部分一直還至1943《中英新約》庚子賠款結束。

德國:1917年一戰時期,中國作為同盟國對德國宣戰,隨即停付庚子賠款。一戰結束後,德國戰敗正式宣佈放棄庚子賠款。

俄國: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隨即沙皇俄國滅亡,1920年蘇聯政府通知北洋政府庚子賠款作廢。

奧匈帝國:1917年一戰時期,中國對位同盟國對奧匈帝國宣戰,隨即停付庚子賠款。一戰結束後,奧匈帝國分裂,奧地利和匈牙利分別於1919年和1920年宣佈放棄庚子賠款。

法國:一直賠款到1947年,經美英協調,法國取消庚子賠款的賠償。

日本:一直賠款到1941年,民國政府正式向日宣戰為止。

其餘各國意大利、比利時、西班牙、荷蘭、葡萄牙、瑞典、挪威等等數額較小,基本都賠償到了1939年二戰全面爆發,於1946年1947年陸續簽署廢除關於《辛丑條約》的條約。


總之是沒有賠完。


曹老師xixi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也很沉重,辛亥革命成功後,清帝遜位,民國政府建立,為了爭取西方列強的承認和支持,民國政府承襲清朝政府的衣缽,全盤接受了清朝遺留下來的10多億兩白銀賠款債務。孫中山曾發佈了《大總統告友邦人士書》,裡面說提到了清政府以前與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和戰爭賠款的問題。告知中這樣說:

凡革命以前所有滿清政府與各國締結之條約,民國均認有效,至於條約期滿而止。革命以前滿清政府所借之外債及所承認之賠款,民國亦承認償還之責,不變更其條件。

意思就是,清政府以前籤的那些不平等條約,全部由民國政府繼續履約、繼續賠款,一直到條約期滿為止。

清朝政府一共欠了多少戰爭賠款?

自1842年到1911年清朝滅亡,清朝政府與外國列強簽訂了很多賠款協定,主要包括:

1、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賠英國白銀1890萬兩;

2、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賠英國、法國1300萬兩白銀;

3、1881年與俄國發生戰爭,賠俄國280萬兩白銀;

4、1985年甲午戰爭,賠日本23000萬兩白銀;

5、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賠八國合計98200萬兩白銀,賠外國商人2000萬兩白銀;

以上賠款合計126670萬兩白銀,也就是12.67億兩白銀。

民國政府的具體處理情況

上述賠款總額看起來十分驚人,但在實際情況中,由於財政十分困難,列強處於各種原因放棄賠款等原因,民國政府並沒有賠付這麼高的賠款。主要情況如下:

1.美國法國等國出於文化輸入的考慮,退還了部分戰爭賠款。其中,美國退款達2400多萬兩白銀,史稱“庚子退款”,指定用於建設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和協和醫院等項目。

2.憑藉戰爭國的優勢,取消了對德國和奧匈帝國的戰爭賠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作為同盟國的德國和奧匈帝國戰敗,作為戰勝國的中國,終止了對德國和奧匈帝國的戰爭賠款,一戰結束後,奧匈帝國解體,奧地利和匈牙利先後宣佈放棄對戰爭賠款的索賠。

3.美國英國俄國主動放棄戰爭賠款。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建立了蘇維埃政權,蘇聯宣佈放棄對中國的戰爭賠款;鑑於美英中三國在二戰中為同盟國,1943年,美英兩國宣佈放棄戰爭賠款。

4.對日本賠款問題。日本作為近代對中國索取戰爭賠款最多的國家,一直堅持不肯減免或放棄賠款,民國政府一直償還直至1939年民國政府財政部發布通告宣佈終止戰爭賠款。


滄海拾遺錄


1912年後袁世凱武力逼宮,末代皇帝溥儀退位,滿清滅亡,一個時代結束了。

滿清統治中國三百年,在思想、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深刻影響著後來的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那滿清究竟給後世留下了什麼遺產呢?

作者認為滿清留給了後世兩大遺產,一是廣闊的疆域,二是鉅額的爛賬。

一,滿清留下的廣闊疆域

中國曆朝歷代疆域中,清朝的版圖僅次於元朝,位居第二,巔峰時達到1300多萬平方公里,儘管後來被西方列強特別是沙俄蠶食鯨吞,但到清朝滅亡時,仍保有1100多平方公里,這是清朝留給後世最大的遺產。

清朝對我國領土的貢獻不僅限於版圖面積的大小,還在於它極大加強了對新疆、西藏、內蒙古、東北等邊疆地區的控制,對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做出了積極貢獻。

當然,相對領土而言,清朝留下的另一項遺產卻是後世不能承受之重。

二,滿清留下的鉅額爛賬

自從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清政府開始揹負上第一筆鉅額賠款。隨後的70年間,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和西方列強陸續簽訂了340多個大大小小的不平等條約。

根據這些不平等條約,清政府連本計息一共需要支付賠款摺合白銀13億兩!有些資料顯示,這些賠款甚至高達30多億兩白銀。

在眾多鉅額賠款中,最大的一筆是八國聯軍侵華後逼迫清政府簽訂的《辛丑條約》,僅這一筆條約賠款便摺合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也被後世稱為“庚子賠款”。

從賠款國家分佈來看,英、法、俄、德等傳統列強所獲賠款都最多,俄國佔29%、德國佔20%、法國佔16%,英國佔11%,新興帝國主義國家日本和美國各佔7%。

北極熊的血盆大口讓我們難以招架,但日本的胃口才是最大的,早在甲午中日戰爭以後,日本便逼迫簽訂中日《馬關條約》,規定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加上贖回遼東半島的費用3000萬兩、威海衛日本駐軍的費用150萬兩,共計2.32億兩,相當於清政府3年的財政收入!

藉助這些真金白銀,日本實現了國內工業化和經濟騰飛,取代了中國的東亞霸主地位,卻把晚景淒涼的滿清進一步推向深淵,把中國人民送進了暗無天日的人間地獄。

三,庚子賠款的退還

《辛丑條約》規定,庚子賠款要分39年還清,但從1908年開始,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提請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提案,把“多算虛增的庚子賠款部分”逐步退還給中國,但規定必須定向用於中國的教育事業經費,特別是讓中國派年輕留學生到美國學習。

很多人認為美國此舉是擔心清政府把賠款揮霍掉,並幫助中國建成了清華大學,但美國可不是慈善家,羅斯福的高參早已向他說明了美國此舉的真實意圖:

“哪一個國家能夠做到教育這一代中國青年人,哪一個國家就能由於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業上的影響取回最大的收穫……商業追隨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隨軍旗更為可靠。”

原來,美國的思想侵略才是最高明的方式,他們用中國人自己的錢,取得了對中國青年一代的教育權和思想控制權,順利培養了一大批精英親美份子。

相比來看,沙俄、日本赤裸裸的割地賠款實在太low太弱爆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中國向德國、奧匈帝國宣戰,對兩國的庚子賠款自然停止,一戰結束後,德國、奧地利、匈牙利分別放棄了其餘尚未支付的賠款。

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蘇俄成立後,為換取中國的承認和支持,1924年簽訂條約,放棄了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包括退還庚子賠款中尚未支付的部分。

在美國的帶動下,英國、法國、荷蘭、意大利等國也陸續退回了一部分庚子賠款。

日本退還賠款最為波折,無恥的日本人宣稱將使用退還的庚子賠款發展對華文化事業,但需要中國文化團體和赴日留學生申請,實際上和美國想法差不多,是要通過此舉影響和滲透中國的思想文化領域,但中國並未進行申請,因此實質上並未獲得日本退還賠款。

蔣介石政府對日本的賠款

滿清滅亡時,其他賠款已經償還的差不多,留下的窟窿主要是庚子賠款。

需要說明的是,列強退回的只是庚子賠款中“多算”部分,正常部分還是要繼續賠的。

儘管社會制度發生了翻天覆地額變化,但中國的綜合國力在這個階段並沒有實質改變,沒有實力,也沒有膽量和勇氣向列強說不,只得繼續勒緊褲腰,搜刮百姓來賠款。

無論是北洋政府,還是國民政府,都無力單方面停止支付庚子賠款。

蔣介石建立南京國民政府後,繼續履行對日賠款,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蔣介石也不敢做出中斷賠款的決定,依然老老實實履行,甚至到了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由於英美尚未對日本宣戰,蔣介石也未對日宣戰,並且依然履行對日賠款到1949年。

據統計,從1923年底到1937年的14年間,中國實際支付給日本的賠款額佔庚子賠款規定額的99%,幾乎100%完成了庚子賠款任務,真的是全球誠信第一家。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了,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重宣佈“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同時宣佈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

直到這時,中國人民揹負了數十年的鉅額賠款負擔才被徹底廢除。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首先來看一下晚清的外債情況:

晚清的外債開始於1853年二月,那個時候上海道臺吳建彰為了剿滅太平軍,向上海的洋商借款13000銀洋。在其後的58年,清廷的外債有208筆,債務總額為 1305888297兩。其中61%是清廷賠款借款轉化為了外債,29%是實業借款,6%是海防、塞防和抵制外侮,3%是行政經費借款、1%是鎮壓革命起義。

清廷大部分的外債都是用於軍事和彌補財政赤字,換句話來說債款本身並不能產生經濟效益。一旦外債達到一定規模,償還利息便佔到了財政中的較大份額,給財政帶來非常惡劣的影響。為什麼朝廷會有外債呢?其實晚清財政的弊端由於自身無法克服,形成了一種惡性的循環。下面這個圖便能夠很好的說明這一點:


清廷的外債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便是甲午戰爭。甲午戰爭之前,鴉片戰爆發,其後1851年又發生了太平天國起義,那個時候清廷的財政可謂是捉襟見肘。為了應對時局,朝廷開始舉借外債,主要分為了三個階段:初期外債、西征借款、中法戰爭借款。

早期的時候清廷對外借款還是非常謹慎的,規模並不大。比如1862年,福建巡撫向福州、廈門的英法商人借款40萬兩,其後又借了10萬兩。這在當時便引發了朝廷的注意和不滿,可見當時的人還是非常謹慎的。

等到了左宗棠西征的時候,情況就截然不同了。他前後借款六次,總額達到了1600餘萬兩。當然利息也是高得嚇人的,當時月息是1.5%,年息為18%,最低的的年息也有9.75%。

中法戰爭中清廷借款主要是為了籌集軍餉。其中,這次舉債還催生了中國近代第一批實業外債。

總的來說,甲午戰爭前清廷的外債有60多筆,總數為5300餘萬兩。這批欠款都還清了,並沒有積欠。


甲午戰爭之後,清廷的外債就再也還不完了。當時清廷賠給了日本高達2億兩的白銀,同時還支付了3000萬兩的“贖遼費”,甚至還每年要支付50萬兩白銀給威海衛的日本駐軍,駐軍至少三年,直到還清了賠款為止。此次鉅款真是餵飽了日本,日本當時的財政收入相當於4571萬兩銀子,這次賠款相當於日本四年的財政收入。

清廷為了賠這筆錢,先後對外借款三次,分佈以關稅進行償還:

另外,庚子賠款又使得清廷欠下了另外一筆巨大的外債。當時清廷賠款共計4.5億兩,39年還清。這筆賠款實際上一共賠了11億兩,所以便有了後來一些列強退還庚子賠款。因為當時的匯率波動,他們發現大清賠多了。

最後,地方外債和實業外債往往為人所忽視。此時的清廷可謂是風雨飄搖,外債一年比一年重。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以後,新政府自然無力籌款還債,不過外國列強自然不肯輕易放棄既得利益。為此,英國駐華公使組織國際銀行家委員會,對海關的收入進行分配和監督,以確保這些收入能夠償還之前的外債。畢竟當時的海關在他們手中。

1914年,袁世凱政府開始如期償還賠款。

北洋政府期間,民國還是接著賠款。後來因為加入了一戰,賠款還特意被延期了5年。後來,法國、意大利,比利時藉著“金法郎”又敲詐了6千萬元。

美國當時在庚子賠款中索取過多,後來發現他們錢收多了,還特意退還了一部分。當然,其他國家也有效法。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這筆賬一直還到1949年才結清!當然也不是說你想不還就不還了。當時的情況就是各國分別佔領了一個地方,然後就在這個地方收稅,把收上來的稅用來抵扣賠償款,除非能夠把他們強行趕跑,否則就得繼續償還下去。有些國家後來免除賠償並不是因為大仁大義,只是因為不到地方收不到款,反正他們也收不到一分錢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給免了。

庚子賠款本息總共接近10億兩,各國的分配率為俄28.97%,德20.02%,法15.75%,英11.25%,日7.73%,美7.32%,意5.91%,比1.89%,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奧匈帝國各1%左右。其中,德國跟奧匈帝國由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德國佔領的山東地區又被日本佔領,所以從1914年起,對德賠償就沒有了;俄羅斯帝國則因為被蘇聯推翻了,本來已經說好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但是後來列寧反悔了,蘇聯直到1924年才由斯大林廢除了中國對蘇俄賠償;

美國部分則爭議了許多,很多人以為美國人把賠償全部退回來支持搞教育,可是我們仔細一算,美國大約收了2500萬兩白銀的賠償,後來退回了1150萬兩左右,但是實際上還是拿走了盈餘1300萬兩左右;

比利時、荷蘭、瑞典、挪威、意大利、西班牙等國於1925年~1933年才分別宣佈廢除賠償,用來支持所謂的教育文化事業,但是問題是這些國由於沒有佔領我海關等財稅來源地區,本來也收不到錢;

日本方面則是全額拿到了賠償!由於日軍長期佔領我國東南沿海,所有海關收入全部歸日軍所有,日軍不僅拿走了所有的庚子賠款還拿走了所有日佔期間所有的海關收入。

英法兩國則一直大言不慚的拿著中國的賠償,一直到1935年由於擔心中國倒向軸心國才開始宣佈中止庚子賠款,但是問題是這個時候英法在1945年後捲土重來,竟然還向國民政府索要繼續賠償,完全是不要臉,直到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才廢除掉這些所謂的對英法賠償。


優己


清政府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當政期間,被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除了被要求割地賠償,還欠下了一筆鉅額賠款。有人就好奇了,清朝滅亡之後,留下了爛賬,最後都是怎麼處理的?

從1842年到1912年,清政府陸續簽下了「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30多個賠款條約。連本帶息,將近13億兩白銀。

其中,單與西方列強簽訂的「辛丑條約」就需要賠4.5億兩,雖說可以分39年還清,但算上利息,就得9.8億兩。如此鉅額的真金白銀,清政府直到滅亡,也沒能還清。

留下的爛賬,自然就轉移到了民國政府頭上。然而,當時的民國因為戰爭,日子也不好過。不時還得向外國人借錢度日,在賠了5億多兩白銀之後。

美國只能無奈宣佈,這錢我不要了。但是有一個要求,退還的賠款必須用在指定地方。比如建學堂、醫院、送學生去美國留學等。大家別以為美國人好心,其實是想走文化侵略路線呢!

在那之後,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國也相繼退回了部分賠款。而德國、奧地利等國,因為在一戰中戰敗,直接放棄了賠款。不過,對於日本的賠款,直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民國政府才真正停止。

等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所有戰爭賠款總算是徹底被廢除了。不得不說,落後就會捱打,強大的祖國,才是人民最堅強的後盾。祝願我們國家發展越來越好。


潘彩蛋


答曰:被民國繼承了。

從法理上來說,大清並非是被滅亡的,而是自己遜位的。

清朝以相對和平的方式遜位,將政權過渡到民國政府手中,用儒家傳統的說法就是“禪讓”。

民國從清朝那裡獲得了土地等不動產,自然也要繼承清朝的債務問題。

當然如果民國足夠強勢,自然也可以無視這些賠款。奈何當時民國弱的像是小姑娘,只能任由列強欺辱。

清政府總共欠了多少錢?

從一八四零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開打,到大清帝國滅亡,損失如下:

1.對英國兩次鴉片戰爭,賠款白銀兩千九百萬兩
2.對法國一次 戰爭,賠款白銀八百萬兩
3.對日本《馬關條約》,賠款兩億兩
4.《辛丑條約》,清政府向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

算明白欠賬之後,就要考慮怎麼償還了。

而民國的還錢方法,可謂是極為奇葩,極為無奈,極為可恥,極為廢柴了。

民國政府還賬大法:借新賬,還舊賬

從袁世凱政府到後期的各個民國政府,為了還錢,都在借錢。

比方說二次革命前夕,袁世凱政府與英、法、德、俄、日簽訂“善後大借款”合同。

借款總額兩千五百萬英鎊,借期四十七年,利息五釐。

借款合同規定如下:

1.錢的用途由五國銀行團指定。
2.五國銀行團指派外國顧問和會計,監督中國的財政開支。
3.這筆債是按九折出售,八四折實收,袁世凱政府只能拿兩千一百萬英鎊。
4.發放借款前,還要先扣除洋大人的舊債和賠款以及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

看看民國還錢大法,這群軍閥如果能把欠款拿來建設國家也還可以接受,但是他們把借款拿來打仗,搞的民國越來越窮,列強越來越富裕。

啥叫列強?

很多人好奇什麼叫列強,通過民國的借款,想必就知道了。

袁世凱政府借兩千五百萬英鎊,拿到手只有八百二十萬英鎊。為了這八百萬二十萬英鎊,中國人連本帶利要還六千七百八十五萬英鎊!

這就叫黑!這就叫恥辱!這就叫吃人不吐骨頭!這就是列強!

後記:

後來民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站隊成功,順利免了一半的債務。

而對日本的賠償款,直到日本正式侵華後方才停止賠付。國家資助敵國來侵略自己,堪稱中華民族千年未有之屈辱。


(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