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的储存宿主-野猪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引起猪以全身出血、呼吸障碍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热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

非洲猪瘟的储存宿主-野猪

健康猪


非洲猪瘟的储存宿主-野猪

健康猪


非洲猪瘟的储存宿主-野猪

健康猪


非洲猪瘟的储存宿主-野猪

健康猪


一、ASFV的活性

1. ASFV室温条件下,血清中可存活18个月;

2. 冰柜内,冷冻的血液中ASFV可存活6年;

3. 冰冻肉尸体内ASFV可以存活15年;

4. 在37℃条件下,ASFV可在血液中存活1个月;

5. 在60℃条件下,加热30min ASFV可以被灭活;

6. 粪便中ASFV至少可存活11d;

7. 腐败的血清中ASFV可存活15周;

8. 腐败的骨髓中ASFV可存活数月;

9. 在0.5%石碳酸和50%的甘油混合液中,室温下ASFV可保存536d;

10. ASFV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只有少数消毒剂有效。目前,最有效的消毒药是10%苯及苯酚;

11. 急性期感染后存活猪数月内仍可以向体外排毒;

12. ASFV在冷冻肉食品中,至少15周仍具有感染性;

13. 在尚未经高温蒸煮或烟熏的火腿、香肠中,ASFV 3~6个月仍保持感染性;

14. ASFV对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1%福尔马林需要6d才能杀灭,使用2%氢氧化钠可于24h内灭活。

二、ASF流行病学

野猪和软蜱是ASFV的储存宿主,接触传播、经食物传播和软蜱叮咬传播是ASFV的主要传播途径。ASFV是一种虫媒传染的病毒。在非洲,软蜱分布广泛,是ASFV传播的重要媒介。猪科动物和脾类是ASFV的易感动物。ASF潜伏期一般为5~15d。

三、发病原因及途径

1. 尚未发生ASF的国家或地区常与来自疫区的国际航班或者轮船产生的猪肉制品废弃物的处理不当有关,带毒肉产品的流通是发生非洲猪瘟的重要原因;

2. 发病猪、带毒猪、被污染的猪肉、肉制品是主要传染源;

3. 野生动物迁徙和媒介昆虫等途径传播;

4. 健康带毒无临床表现的猪;

5. 病猪的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器官均含有病毒,是危险的传染源;

6. 短距离内可经空气传播,污染的饲料、泔水、剩菜、栏舍、车辆、器具和衣物等均可传播;

7. ASF不能通过空气从一个猪场传到另一个猪场,但可通过空气在一个猪场内传播;

8. 该病毒可在精液中存在,并能通过精液传播给受精母猪;

9. 兽医器具(尤其是针具),运输过病猪的车辆等都有可能传播该病;

10. ASFV感染野猪,但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四、防控:

1. 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制度和兽医卫生制度;

2. 避免家猪、健康猪与野猪和软蜱接触,定期用杀虫剂消杀软蜱;

3. 使用2%的次氯酸钠、氢氧化钠等消毒剂消毒污染场所,使用杀虫剂处理污染圈舍;

4. 对来自病区的车、船、飞机卸下的肉食品废料、废水,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

5. 不能从有病的地区进口猪和猪的产品,对进口的猪和猪的产品进行严格检疫;

6. 发现有可疑病猪时,应立即封锁,彻底消灭;

7. 场所、用具彻底消毒;

8.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成功经验证明,在扑灭本病的方案中,疫苗不是主要的;

9. 严禁从疫区进口活猪及其产品;

10. 从国外引进种猪、精液和胚胎时,进行严格检疫;

11. 禁止用泔水饲喂动物;

12. 中药预防,定期添加中草药,提高胃肠功能及机体免疫力。

方剂:黄芪、防风、白术、苍术、连翘、金银花、生姜、荷叶等按一定比例添加到饲料或饮水中,连用一周,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