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天龍八部》:配角康敏的3種特性,揭示她的人生悲劇

我仍記得第一次看《天龍八部》的時候,對康敏的印象,就只是一個很壞的女人。但對她的行為背後,是因為什麼,什麼導致了她這樣子,沒有太在意。因為她是個配角,所以我放在她身上的目光少得可憐,只感慨喬峰等主角們的俠骨柔情與波瀾壯闊。

時隔多年再看《天龍八部》,有兩個版本讓我印象最深刻,分別是黃日華版和鍾漢良版的。再看的時候,除了喬峰等人的命運多舛,也深深注意到配角康敏的悲劇人生,苦苦索求而不得,最後死去。

康敏是金庸筆下,壞透了的女人,蛇蠍心腸這個詞,就好像是為她而生,她不擇手段,最後也得到了報應,悽慘死去。

她柔媚,愛撒嬌,為人七竅玲瓏心,狠的時候比男人更狠,她是一個女人為之忌憚七分,男人為之又愛又恨的人物。

我將用我個人的理解,從康敏的3種特性的分析,來了解康敏的人生觀,也一點一點地感受,康敏這個反面人物的悲劇人生。

金庸《天龍八部》:配角康敏的3種特性,揭示她的人生悲劇

雪梨(嚴慧明)版康敏

金庸《天龍八部》:配角康敏的3種特性,揭示她的人生悲劇

張馨予版康敏


01、美貌——既是幫助她的利刃,也是困住她的囚牢

康敏的出場畫面充滿柔美。美貌女子對鏡梳妝打扮,好似一幅仕女圖,讓人不禁沉醉。

突然,一隻蚊子飛到臉上,她一巴掌拍過去,蚊子死了,但剛剛畫好的妝容被破壞了一點。她抱怨時,突然眼睛一亮,就用一支筆,點了一顆美人痣,妝容更甚之前,多加了一抹風情。

康敏的確很美,宛如百花中的茉莉,香味最是濃郁迷人,從人群中走過,迷惑芸芸眾生。

金庸《天龍八部》:配角康敏的3種特性,揭示她的人生悲劇

張馨予版

她喜歡向別人展現她最引以為傲的美貌,她喜歡別人被她的美貌迷住的樣子,她喜歡男人們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的感覺。她享受這種成就感。

劇中有個片段,蕭峰他們剛剛刺殺西夏主帥,白長老受傷回到丐幫大堂的時候。她步步生蓮,走了出來,但是一屋子男人忙著給白長老療傷,旁人在擔心白長老的傷勢,沒有空閒站在一旁的她。

但可以從她的眼神可以看出,她非常想要蕭峰注意到她的美麗,但也知道當下嚴肅的情形,自己不能任性,不然會毀了自己知性溫婉賢淑的形象,所以表現得渴望又隱忍。

金庸《天龍八部》:配角康敏的3種特性,揭示她的人生悲劇

雪梨(嚴慧明)版,左邊為蕭峰

她對美貌太過在乎,甚至因為蕭峰沒有被她的美貌迷住,後來心生怨毒,破口大罵。

馬伕人罵道:"你是什麼東西?你不過是一群臭叫化的頭兒,有什麼神氣了?【那天百花會中,我在那白牡丹旁這麼一站,會中的英雄好漢,哪一個不向我呆望?哪一個不是神魂顛倒地瞧著我】?偏生你這傢伙竟連正眼也不向我瞧上一眼。倘若你當真沒見到我,那也罷了,我也不怪你。你明明見到我的,可就是視而不見,眼光在我臉上掠過,居然沒停留片刻,就當我跟庸脂俗粉沒絲毫分別。偽君子,不要臉的無恥之徒!"

她的美貌,不僅僅是讓別人欣賞她的美。她尤其擅長,將美貌化作利刃。

無論是勾引白世鏡殺死丈夫馬大元,還是勾引全冠清揭穿喬峰身世,亦或者在杏子林中,表現得楚楚可憐,讓武林中的眾多人士可憐她,偏信她,從而不知不覺中,引導大家的矛頭指向蕭峰,把蕭峰逼得無處容身。

金庸《天龍八部》:配角康敏的3種特性,揭示她的人生悲劇

張馨予版

康敏對容貌執念太深,是因為,她擁有的東西,都是靠她的美貌才謀奪得來的。可以說,美貌給了她安全感,用一個詞來解釋就是"體制的安全"

從本質來看,每一種能給我們提供一定安全感,同時又將我們的自由限制一部分的都可稱之為"體制"。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中對此有段極為經典的闡釋:

"監獄裡的高牆實在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的,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生存。這就是體制化。"

康敏對美貌的利用,達到了極致。她認為,美貌可以將一切想要的奪來,一切不如意的除掉。

美貌,讓她無往不利,也讓她執念於美貌,再也逃脫不得。成也美貌,敗也美貌。她最後因為容貌被毀,生生被鏡中的臉驚嚇而死。

馬伕人往鏡中看去,只見一張滿是血汙塵土的臉,惶急、兇狠、惡毒、怨恨、痛楚、惱怒,種種醜惡之情,盡集於眉目唇鼻之間,哪裡還是從前那個俏生生、嬌怯怯、惹人憐愛的美貌佳人?她睜大了雙目,再也合不攏來。她一生自負美貌,可是在臨死之前,卻在鏡中見到了自己這般醜陋的模樣。

金庸《天龍八部》:配角康敏的3種特性,揭示她的人生悲劇


02、扭曲——以自我為中心,得不到就要毀掉

康敏除了貌美,她的扭曲心理也是金庸筆下,非常典型的筆觸。

印象最深的,就是康敏說到她年幼時,剪碎了花衣裳時,暗含的瘋狂,陰暗與扭曲。

金庸《天龍八部》:配角康敏的3種特性,揭示她的人生悲劇

她沒有歇斯底里地訴說幼年的貧苦,但她的恐怖之處就在於,她就像用一副天使面孔在慢慢說著魔鬼般的恐嚇。這般強烈的反差,才是讓人毛骨悚然之處。

馬伕人星眼流波,嫣然一笑,說道:"我才不是偷新衣新褲呢!我拿起桌上針線籃裡的剪刀,將那件新衣裳剪得粉碎,又把那條褲子剪成了一條條的,永遠縫補不起來。我剪爛了這套新衣新褲之後,心中說不出的歡喜,比我自己有新衣服穿還痛快,也不去想明天大人們知道了之後會怎樣。"

可見,康敏的性格比較偏執,非常自私,以自我為中心。

金庸《天龍八部》:配角康敏的3種特性,揭示她的人生悲劇

"以自我為中心",是心理學中,三大非共情行為中,最氣人的一種。

共情,簡單地講,就是能與別人的情緒同頻,理解對方真實的感受,並儘可能給到對方想要的回應。

典型的例子之一,在綜藝節目《中餐廳3》中,被罵慘的黃曉明,"一切聽我的"已經成為了他的負面人設,被無數人調侃吐槽。

在當店長的期間,他提出了單人套餐的方式。結果讓大家工作量增大了,菜總是做不完,人手安排混亂,而另一邊客人則是等了好久之後,根本吃不完套餐裡的飯菜。

後來大家一起開會商討,都提出了這些問題。但黃曉明在蒐集了一通意見後,決定繼續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還是做套餐。

無論別人怎麼舉例證明此法不可行,還是執意一意孤行。最終雙方無法溝通,都被對方氣的要命。

金庸《天龍八部》:配角康敏的3種特性,揭示她的人生悲劇

雖說,每個人都以自我為中心,追求自己覺得值得追求的價值。但不能是一種無節制的自私和利己,無節制的讓他人為我所用。

而康敏,她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利己人。"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段正淳負了她,為了報復段正淳,於是牽扯許多無辜之人,包括阿朱的死亡;喬峰不迷於她的美色,她的愛意得不到回應,於是立馬由愛生恨,百般用計陷害喬峰。

金庸《天龍八部》:配角康敏的3種特性,揭示她的人生悲劇

這種類型的人,其實可憐又可憎。

他(她)不會聽取別人的意見,發現不了自己的盲點,當走錯路的時候,沒有人能幫他一把,甚至沒有人會幫他(她)一把。一個人,一個人越走越偏,甚至把路走得越來越黑,盡頭就是深淵。


03、命運——眾生皆苦,有情皆孽

"天龍八部"出於佛經,有"世間眾生"的意思,寓意象徵著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背後籠罩著佛法的無邊與超脫。

其實分析著每個人,仔細品味每個人的人生走向,可以看出每個人都在掙扎,每個人都無奈。

正是闡述了佛家文化中"求而不得"的思想:一切事物都在發生變化,就像每個人在生活中,並非事事都能如願一樣。

松下幸之助說:

命運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東西。雖人各有志,但往往在實現理想時,會遭遇到許多困難,反而會使自己走向與志趣相反的路,而一舉成功。

但康敏沒有成功。她的一生,求而不得,愛而不得。

金庸《天龍八部》:配角康敏的3種特性,揭示她的人生悲劇

想當王妃當不成,想當幫主夫人又未能如願。她親手殺死自己的孩子,卻只能嫁給馬大元一個副幫主,還是個老男人。被段正淳拋棄,對蕭峰愛而不得。

她不甘心地哭泣著:"就算我康敏有牽絆風情,萬般美貌又有何用?我要得到的永遠也得不到。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呀……"

金庸《天龍八部》:配角康敏的3種特性,揭示她的人生悲劇

其實從一開始,康敏扭曲的性格特性就有了呈現。

刺殺西夏大帥回到丐幫大堂,喬峰吐血吐到她臉上,康敏被這突然發生的事情驚到了,但是並沒有嚇到。

等丐幫的人扶著蕭峰進裡屋療傷的時候,她就沾著臉上的血,輕輕地放到了舌頭上,臉上還呈現出一種著迷的神色時,就可以看出,她是執又病態。

金庸《天龍八部》:配角康敏的3種特性,揭示她的人生悲劇

二十多年前的花衣裳的種種細節,她還記得清楚;跟段正淳,一邊深情款款地傾訴舊愛,卻也可以一邊拿刀子扎入胸口,更可怕的是,還咬了段正淳一塊肉下來。

從這種種可以看出,康敏已經扭曲得陰暗又病態了。

《天龍八部》裡面的人,都很無力,在屬於自己的"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之間反反覆覆,要麼死,要麼悟。康敏沒有悟,也悟不了,她沉溺"貪"中,種種所求,卻求而不得,最終溺亡。


04、結語

金庸《天龍八部》:配角康敏的3種特性,揭示她的人生悲劇

康敏的女性形象在金庸小說中最為獨特,令人印象鮮明、難以忘懷。

康敏這個人物,讓人忍不住去看她美麗的面容和動人的風情,但是又忌憚和鄙夷她的醜惡靈魂。

佩服的是,金庸用文字把康敏的精神弱點,脫除美麗冷豔、機伶嬌媚的外在包裝,嚴重扭曲變形的靈魂,一點一點地剝露出來,她成了一個血肉飽滿的人,讓人看到她的鮮活與複雜。

善惡之下,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有求而不得的人或事。

康敏也只是芸芸眾生中追求"貪嗔痴"一員。但她選了一條不歸路,也就註定了萬劫不復。



關注 ,有人物有成長,有觀點有態度,看人生百態,品人走茶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