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州城池的歷史變遷


華州城池的歷史變遷

華州唐代城牆(原華縣城關棉絨廠後面遺蹟)

一個村寨有自己的村寨牆,一個城有自己的城牆。在古代,城池對於一個國家非常重要,城池即城高與池深。華州城池(今華州城位置)在歷史上有多次的歷史變遷,大大小小共計約有十二次,下面作以簡要陳述。

第一次是唐朝永泰元年(公元765年),節度使周智光建華州城,元至正中平章公驢拓古城西北隅,修築周十七里一百五十步,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據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勘測記載,唐華州城的遺蹟共約8500米,周長約十七里,其規模是相當壯觀的。

第二次是明嘉靖乙卯地震,坍塌不堪,知州朱茹重修。此次修城,保持唐華州北城牆不變,而西、南、東城牆均向裡收縮,修有四個城門:東鎮潼,上有樓曰鎮華,西望安,樓曰挹渭,北帶渭,樓曰通渭,南見山,樓曰瞻華。明大地震後重建的華州城,周長約九里,比唐城牆縮小了近一半。

第三次是萬曆中知州邢振羽重修。

第四次是崇禎時知州史文楷築濬,環列女牆。

第五次是清康熙中知州馮昌弈葺四門樓,

第六次是乾隆中知州王二南重修土城磚垛,周九里三分,壕寬三丈,深六尺。

第七次是乾隆五十年知州汪以誠補其缺陷,並修理女牆。

第八次是同治七年,華州知州王贊襄在老城東南隅築修新城。當時老城幅幀寥廓,年久失修,居民鮮少,難資守禦,於是知州王贊襄在老城東南隅別築一城,新城西垣北桓三百八十九丈,高二丈至四丈不等,下寬二丈五尺,項寬一丈五尺。新修西門曰鎮乾,北門曰拱極,南門仍舊,共用錢一萬九千緡有奇。此次修城,周長四里一分,(西長600.5米,北693.25米,東767.6米,南333.2米,共長2394.55米)規模再次縮小,不及唐華州城的四分之一。

第九次是光緒元年,知州餘志敬增修東門曰延春。

第十次是二十一年,甘肅回變,知州李端榘於城外加修小圍牆,為固守禦計,南北東城門外,各築月城,(即甕城)。

第十一次是抗戰時北西闢警報門,久則無用,恐為盜匪出入之便,遂復封閉。

第十二次是三十六年九月,縣長李煥民調集各鄉國民兵二百餘名,土築女牆,下掘城根,作軍事佈置。

在古代,各大王朝都很重視修築城池,城牆曾對防禦外侵,保家衛國起到很大的作用。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其作用已逐漸消失,華州城牆的遺蹟僅在華縣城關棉絨廠北牆、鹹林中學校園北牆兩處有些珍貴遺蹟。


華州城池的歷史變遷

清代城牆(今鹹中北遺蹟)


源:摘自:華州志苑2018年第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