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驚蟄二候——倉庚鳴

七十二候是我國最早的結合天文、氣象、物候知識指導農事活動的歷法,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是我國的文化瑰寶。2018年9月26日,翼城歷山被國家氣象部門授予“曆法之源”稱號。2019年7月18日,被授予中國“天然氧吧”稱號。

物候:惊蛰二候——仓庚鸣

驚蟄第二候“倉庚鳴”是七十二候中的第八候。《詩》所謂“有鳴倉庚”是也。《章龜經》曰:“倉,清也;庚,新也。感春陽清新之氣而初出,故名。”其名最多。《詩》曰黃鳥,齊人謂之搏黍,又謂之黃袍,僧家謂之金衣公子,其色鵹黑而黃,又名鵹黃,諺曰:“黃慄留黃鶯,鶯兒皆一種也”。春風和煦,陽光燦爛,倉庚從一條枝椏跳到另一個,唱著“春來到”。何為倉庚?黃鸝也,是最早感知春意的靈物,最為討喜。即這時候倉庚開始啼鳴,意味著初春陽氣漸生,氣候日趨暖和,但北方陰寒未盡,冷空氣較強,氣候變化大。所以,為了抵禦漸退的寒氣,人們又提出“春捂”。這在驚蟄期間尤為突出。

物候:惊蛰二候——仓庚鸣

七月(詩·國風·豳風)(節選):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東山(詩·國風·豳風)(節選):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

我來自東,零雨其濛。

倉庚于飛,熠耀其羽。

之子于歸,皇駁其馬。

親結其縭,九十其儀。

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

物候:惊蛰二候——仓庚鸣

在這個時節,應該注意滋腎陰清肝火,預防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精神病等多發疾病,以及舊傷復發。可以適當喝一些滋補的五穀粥、五豆粥,以補益氣血、調整臟腑功能。在這個時節由於氣候多變,可能會有“舊傷”,指的是以前因各種原因引起的軟組織的扭、挫、跌傷及手術後的損傷;這一時段氣候多變,造成損傷組織血液循環、壓迫和刺激,中醫稱之為經絡運行不暢,“不通則痛”。

物候:惊蛰二候——仓庚鸣

驚蟄二候花信風為棣棠花,宋代文學家董嗣杲曾這樣描述過:

綠羅搖曳鬱梅英,

嫋嫋柔條韡韡金。榮萼有光傾日近,

仙姿無語擊春深。盛傳覆弟承華喻,

別紀遺恩芾木陰。晚圃甚花堪並駕,

周詩明寫友于心。

棣棠花,別名蜂棠花、黃度梅(江蘇高淳)、金棣棠梅、黃榆梅(因為它的葉子像榆樹葉)、金碗、地藏王花(浙江安吉)、麻葉棣棠、清明花、山吹花(日本)。棣棠花是落葉灌木,枝葉翠綠細柔,金花滿樹,別具風姿。宜作花籬、花徑,群植於常綠樹叢之前,古木之旁。配植人工草坪,尤為雅緻,野趣盎然。花除供觀賞外,藥用價值也很高。

物候:惊蛰二候——仓庚鸣

棣棠花是落葉灌木,高1—2米,稀達3米。小枝綠色,圓柱形,無毛,常拱垂,嫩枝有稜角,枝條折斷後可見白色的髓。葉互生,葉柄長5—10毫米,無毛,托葉膜質,帶狀披針形,有緣毛,早落;葉片三角狀卵形或卵圓形,長2—10釐米,寬1.5—4釐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圓形、截形或微心形,邊緣有尖銳重鋸齒,上面無毛或有稀疏柔毛,下面沿脈或脈腋有柔毛。花兩性,金黃色,直徑3—4.5釐米,大而單生,著生在當年生側枝頂端,花梗無毛;花直徑2.5—6釐米;萼片5,覆瓦狀排列,卵狀三角形或橢圓形,邊緣有極細齒,先端急尖,有小尖頭,無毛,果時宿存;花萼片花柱與雄蕊等長。花瓣5,寬橢圓形,先端下凹,比萼片長1—4倍,黃色,具短爪。雄蕊多數,排列成數組,疏被柔毛;雌蕊5—8,分離,生於萼筒內;花柱直立。瘦果倒卵形至半球形,褐色或黑褐色,表面無毛,有皺褶。花期4—6月,果期6—8月。

物候:惊蛰二候——仓庚鸣
物候:惊蛰二候——仓庚鸣

(篆刻倉庚鳴:張木奇)

審核:閆 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