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祠堂從來不上鎖,日日守護它的是村民

來往想要參觀十二里姜氏宗祠的人都會驚訝,這裡的祠堂既不會上鎖,也沒有請專人日日照看。

但即便如此,祠堂內外依舊保持著整潔肅穆,因為村民都知道眼前嶄新祠堂的來之不易,它曾經歷了多次的毀壞和重修,近年才在全村人的努力下重新恢復原貌。

這座祠堂從來不上鎖,日日守護它的是村民

據記載,十二里姜氏宗祠於明永樂六年由蘭溪遷入,清康熙年間開始修建,但正值先祖靈位入祠之際發生了閩變事件,遭兵燹劫難,剛修建好的祠宇遭到破壞。

到了康熙三十九年,損壞的祠宇重新修好。後來因為戰亂祠堂又遭到了戰火損壞和再重修。到了文革時期,該祠堂曾被改造為校舍使用過一段時間,隨後再被棄用,逐漸衰敗。

這座祠堂從來不上鎖,日日守護它的是村民

2017 年,在村民的強烈要求下,十二里村兩委討論定下了原地重修祠堂的方案。得知宗祠要保持原來格局,村民們都給予了大力的支持。

歷經一年,新的祠堂建起來了,它保留著原貌又有些不同,它的石頭臺階、側門門框、門口抱鼓石等各類構件都取材於村民。

這座祠堂從來不上鎖,日日守護它的是村民

沿著臺階推門而入,便可自行參觀嶄新的十二里姜氏宗祠。

冬日天氣寒冷,但站在宗祠裡卻感受不到。大概是老建築都帶有冬暖夏涼的佈局特點,在十二里村婦聯主任朱慧花的帶領下參觀完一遍,整個祠堂的佈局便清楚起來。

這座祠堂從來不上鎖,日日守護它的是村民

祠堂共分為三進,每進面寬五間,呈逐級抬升的樣式,第一進為五級臺階,大門為八字門,門內設有亭臺式戲臺。

朱慧花告訴我們,在重修之前,從門外臺階到第一進幾乎全部損壞,只剩下地基,在翻修的時候她便帶著人挨家挨戶的尋青石板,厚重的大青石板來之不易,均是村民的老房子上拆下自願捐贈的。

這座祠堂從來不上鎖,日日守護它的是村民

穿過上有穹窿形藻井的天井,走過一級臺階,來到了中廳,中廳進深7米多,正中供奉著姜氏祖先畫像,兩側為一些單開間,曾被用作學校教室,現在分別擺放有村民捐贈的各類舊農具、陪嫁等老物價。朱慧花介紹道,待收集到一定數量後,他們將進行分類整理,形成“一室一主題”的古物展覽。

這座祠堂從來不上鎖,日日守護它的是村民

中廳兩側單間盡頭處還設有樓梯,沿著樓梯上去可進入二層閣樓。二層閣樓很早之前也被損毀,也是最新重建的,如今堆放著村裡迎龍燈和文藝匯演等相關物品,過年迎龍燈的時候還可供表演者休息,具有實用功能。

這座祠堂從來不上鎖,日日守護它的是村民

穿過中廳沿著七級臺階,進入到已為清廉文化館的第三進。走進文化館,首先躍入眼簾的是裝飾牆上的“仁義”二字,原來十二里之前叫仁義裡。

據說因為姜氏素有仁義包容的家風,對逃難而來的外姓人家一律敞開懷抱,久而久之,該地就被稱為仁義裡。

不同於其他村莊,現在的十二里村除了姜氏外,還有許多其他姓氏,可見這一傳聞並非空穴來風。繞過仁義文化牆,在文化館內還有十二里村的榜樣人物、家規家訓和農耕文化等板塊。

這座祠堂從來不上鎖,日日守護它的是村民

祠堂的狀況大致於此,整體而言該祠建構考究,為歇山頂抬梁式建造風格,所有樑柱皆用石頭,特色明顯,每一處上的牛腿、雀替雕飾都很精美。

這座祠堂從來不上鎖,日日守護它的是村民

相較於祠堂風情,更令人動容的是,重修時每個村民的苦心探索和奔走奉獻。在領我們參觀時,朱慧花大到青石板、門框來處小到地磚鋪法、所植苗木來源和價格都能一一說出,可見以她為代表的村民對待村中古建築的用心之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