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是少数民族,为什么他们会用汉族的姓氏?

尚宫女史


今天的壮族只能叫现代壮族,真正属于原住民极少数,甚至大部分是汉人被“壮族”。



壮族的先祖有史料记载的,是来自于岭南地区的西越古国和骆越古国。西越人主要分布在广西一带,骆越人主要聚集在云贵高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大军征服岭南,其中骆越没怎么反抗,接受了秦统治和秦文化。

而西越人据不屈服、誓死抵抗,给秦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秦始皇一怒,下令大军对西越不分男女老幼一律屠杀。

结果导致广西血流千里,少部分活下来的都逃到了交趾(今越南)。秦始皇彻底征服西越和骆越后,让汉人大量移民到这两个地区。


为了加强统一,又把部分骆越人迁移到西越,其实总的意思就是同化。此后岭南地区就一直在中原地区的统治之下。

自五胡乱华后,中原连年乱战,大量的汉人又迁移到岭南地区。当时由于抢占了不少骆越人的土地,打斗在所难免。

骆越人战败后,被迫迁往交趾和秦朝时期西越后人融合在一起,后来他们一起建立了瓯雒国,所以现代部分越南人的祖先,就是西越人和骆越人。

而留下来的骆越人经过上千年,受汉文化影响及同汉族通婚,早已成了中国的一份子,这从唐代之后的对外战争都能看得出来,每一次壮族都是和汉族站在一起。


其实经过两千年的融合,真正还完全保留骆越血统的壮族人,应该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时至今日,壮族人和汉族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其他少数民族的情况也基本差不多,从全国来看,真正属于少数民族,还保留古老民族传统的是少之又少。

另外,在今天看来好像少数民族人还不少,其实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解放后,为了享受优惠政策而改了民族。

综上所述,今天的壮族和汉族已没有任何区别,查查族谱,老祖宗基本都是汉族人或有汉族血统,所以他们的姓氏都是汉姓就一点不奇怪了。其实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伟大之处。



花木童说史


在国内的众多少数民族中,壮族可以说是和汉族差异最少的民族了。

在广西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壮族拥有着和汉族一样的姓氏名字,大部分人的生活习惯、穿着、住的房子跟汉人是没什么区别的。

如果他们自己不说的话,那么大家绝对无法分辨出他们到底是不是壮族。

我以前就有不少同窗同学是壮族人,在平时一起学习的时候,我从未意识到过他们是壮族人,一直到即将毕业的时候,才从他们的资料中得知了他们的民族。

从这方面,我们就可以知道汉族人和壮族人之间几乎等于0的差距。

很早之前壮人就已经被汉化

而这汉化的高度融合并不是在现代才出现的,这种状况早在清末民国时期就已明显地凸显了出来。

在清末和民国时,清政府和孙中山分别提出过五族大同、五族共和的理念。

当时,他们所说的五族包括了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藏族等五大民族。


但与此同时,他们却把那个年代除汉族之外人口最多的壮族忽略在了大概名单之外。

至于要说他们为什么没有把壮族列在其中,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那个时候大部分的壮族人早已经和汉人进行了高度融合、大部分壮族人和汉族早已没什么区别。

因此在他们把壮族人当成汉人看待的情况下,他们就没有把壮人这当时的第二大民族排列到其中。

从这方面我们就可以得知,壮人的汉化其实是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出现的情况了。

壮族人的祖先

而我们提问中所说到的壮人汉姓也跟壮族人的汉化有关。

不过在说到壮族人的汉姓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一下壮族人的发展来由。

壮族人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越人身上。

在春秋战国时,我们南方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以及越南的中北部地区,各自生活着许多的百越人。



这些百越人中,则有两个群体生活在现如今的广西地区,这两个群体就是百越人中的西瓯人和骆越人。

在历史的发展中,西瓯人和骆越人分别演化出了众多的民族,壮族正是他们所演化出的民族其中之一。

而在西瓯人和骆越人中,壮族人的最主要祖先是西瓯人,其次才是骆越人。

值得一提的是,骆越人在是壮族人祖先的同时,也是越南主体民族京族人的主要祖先。



壮族人汉化

在和我们的中原王朝接触之前,壮族人祖先的文明程度非常原始,过的生活跟黄帝时代几乎差不多。

后来是一直到秦朝大军打下岭南之后,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他们才慢慢受了汉文化的同化、使用起了汉姓。

而不仅仅是壮族人,越南人的状况也是如此。

在秦末赵佗建立南越国控制了广东、广西地区的同时,他也派兵控制了越南的中北部地区。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越南中北部地区进入了我们的统治之中,一直到五代十国期间,他们才分离出去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而在那段时间里,越南也受到了我们文化的同化、使用起了我们的姓氏。

如果大家去越南的话,那么大家就会发现越南除了姓阮的人比较多之外,在姓氏方面其实是和我们差不多的。

当然,在开国后划分民族户籍、汉壮通婚的时候,也有不少人应该因为一些原因,把民族从汉族改为了壮族。


孤客生


首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多都是带有偏见的!

其次,姓氏跟什么民族的关系并不大!而且回答问题的都不是我们广西壮族人!

那么下面我最为一个广西柳州农村的壮族人给大家说说我们的姓氏!

我本人姓“莫”巨鹿堂的!

有人说我们壮族都是外来的,都是哪里哪里般过来的!并不是当地的土著!那么我就要说说,我们是什么民族,跟我们从哪里来的有什么关系吗?宁夏回族是土著吗?所以哪里来的没有关系!

那么我这里就发现我们这里是这样的!

一般讲壮话的都是壮族,讲客家话麻界话的都是汉族,其他民族就讲自己民族的话,苗族讲苗话,瑶族讲瑶话!柳州话是西南官话的一种,算是我们这里各民族的官方语言了,南宁往下到海边讲的基本是白话,当然了壮族人也少,比较多壮族人还是桂中,北,西北,东北等地区!

大家可能不了解,我们的壮话其实跟白话有点类似,跟越南话,柬埔寨语,泰国话,都是有一点点相似的!

所以我们民族的划分是根据我们的语言来的!

壮族的几个大姓基本都是中原地区过来的,我的先祖也是!

那么我们几个大姓,如韦,覃,黄,莫等都是讲差不多的壮话!

以前官方认可的壮话是南宁武鸣区当地的壮话,跟我们柳州柳州这里的不太一样,基本没有代表性,所以现在也不推广了!

我们基本都是过的农历节日,并没有自己民族的日历,只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三月三,但是也是农历节!但是我并不认为自己是汉化的壮族,而是民族融合了!因为我们基本是汉壮不分的,有的母亲是壮族有的父亲是汉族有的反过来,新生宝宝跟谁的民族都可以,所以壮族姓什么的都有!所以主要原因不是汉化不汉化的问题,而是民族融合的问题!


小莫哥哥


在广西,有很多的*塘镇,*里镇,*连村等等,这些都是以前各个王朝的驿站官站兵站。而且很多现在都是大镇大村。我本人也是壮族,可是族谱却明确写着我们是从福建那边官屯过来的。而且迁移多少个地方最后落户于此都写得清清楚楚。不过讲的是壮话。你说我是汉族还是壮族


弥勒165087775


我姓曾,是曾子的后人,由于战乱迁徙,我生活在广西西部壮族人最多的地方,从出生起就被划分为壮族,只要是说壮话的村庄都会被划分为壮族,然而在我眼里,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有华夏南北的差异,有一次我也写了这样的评论,结果被键盘侠喷,说我出卖祖宗,小心曾子从坟里跑出来等等恶毒的语言,其实这些外省汉族的键盘侠们,你们没有出生在民族杂居地,你们才是民族思维最狭隘的人,拿起你们的键盘,谁都是你们的敌人,其实在广西,民族的概念很模糊,不过就是有些民风彪悍罢了,我们都是中国人华夏人就够了,如果非要给人扣一个背叛民族的帽子,我背叛了么?来说说!


夜夜醉猫


我们都知道粟裕大将是侗族人,但是有意思的事情是粟裕将军却从来都不知道自己侗族人,直到将军去世,也一直认为自己是汉族人。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因为粟裕将军出生于湖南会同,而那一带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主席还特意问过将军是不是少数民族,将军说我是汉族人。但是,在将军去世的4年后,会同县的粟氏族人被认定为侗族,因此在经得将军家人的同意下,将军的民族从汉族改成侗族。



从这个小故事里面,我们可以看出,在南方一带的很多少数民族,除了一些特定的方面,其他的很多方面都与汉族没有什么区别。笔者的老婆是湖北恩施的土家族人,但是整体上和汉族没有任何区别,一口西南官话说的贼溜。

就像题目中所说的,壮族虽然是少数民族,但是姓氏全部是汉人姓氏,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壮族主要聚集在广西一带,而广西这一代在先秦时期属于百越地区的一部分,是古越族中西瓯和骆越两支聚集的地方。

注:百越之地,包括今天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主要分布着吴越、扬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等百越支系。

在先秦时期,广西一带与中原的交流很少,但是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遂将目光投向了百越之地。秦始皇派任嚣和赵佗率五十万大军经略岭南,设立桂林象郡进行管理。任嚣死后,赵佗自立,在岭南建立南越国,南越国的疆域包括了今天的两广和越南北部。

任嚣是河北人,麾下50万的岭南军团也是来自中原,以华夏族人为主体。这50万的岭南军团长期驻扎在岭南,不仅改变了岭南地区的人口结构,也同时将中原地区相对先进的文化带进了岭南。

而且,中原王朝的更迭,往往伴随着战乱,为了躲避战乱,又有不少中原人拖家带口的从中原地区跑到了岭南地区。

因为中原文明相比百越文明来说相对要先进,而且中原王朝在绝大部分时候都是东亚地区的霸主,对岭南地区进行了比较有效的管理,因此中原文明对于岭南一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岭南地区的统治者,要么本身就是汉人(华夏人),要么就是就是受中原文化影响比较大。因此现在生活在广西的壮族人用汉姓没有什么稀奇的。别说是壮族了,就连越南现在也是使用的汉姓。

实际上,在民国时期,采用五族共和的说法(汉满蒙回藏),别看现在壮族有1700万人口是我国第一大少数民族,但是在五族共和中压根就没有壮族,那个时候的壮族就被认为是汉人的分支。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进行了系统的甄别,僮族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后来僮族又被改为壮族。


小镇月明


我是壮族人,我手头就有壮族姓氏起源的资料,老一辈人跟我们说过。壮族本来没有姓,只有名,而且很多人重名。这样对人称呼就会混乱,于是效仿汉族取姓。于是就有一次由各个部落联合举行的有趣的取姓大会。

壮族的姓可不是汉姓。虽然同字,但来源天差地别。壮族的姓其实是壮音直译过来的。如以下的几个典型壮族姓氏。

1、黄姓,与汉族黄姓不同宗,直至今日,壮族人口,黄姓是最多的。来源于百越(古壮族前身)的统领部落,有皇族的权力,于是以汉姓黄为姓,皇黄同音。正史记载中,由黄氏承袭广西各地土司(土官或土王)有很长一段时间。

2、莫姓,来源于养黄牛为主的部落,壮语中的牛读莫,便以莫为姓。莫姓土司也不少,算是古壮族的一个贵族部落。电影《刘三姐》中的莫怀仁就是一个典型的豪绅。当然,那是一个反面人物,像他这样的人其他姓氏的人也有。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应该懂得分清青红皂白。

3、岑姓,今天我们都读cén,但在壮姓中我认为读qín更为贴切。因为岑姓部族在取姓大会中,专为大会掌厨。在其他都取得姓氏后,就欢声笑语,惟独他们还没有获得。有人气得一刀砍在砧板上,于是首领指着砧板说,你们就姓岑吧。壮语的砧板就读qín。岑姓在明代风光一时,多地土司都由岑姓承袭。其中就有明嘉靖年间的抗倭女将瓦氏夫人,五十八岁还率领几千狼兵奔赴东南沿海抗倭,战术灵活以少胜多十战九胜,如果不是政治原因,就没有一场败仗。后被封为二品夫人,名符其实的第一巾帼英雄。她的墓地就离我住处一公里左右。有人会问,不是谈岑姓吗?怎么说到瓦氏夫人?其实瓦氏夫人本姓岑,叫岑花,靖西人氏,后嫁给田州府土司岑猛。壮族同姓不避婚,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同姓联姻有背伦常,便下令改姓,以名为氏,但壮语花瓦不分,便得瓦氏。

4、其他姓氏,捕鸟部落,壮语鸟读陆,取陆姓;农(侬)姓,壮语音译,树林的意思;韦姓,壮语水牛的读音;罗姓,壮语箩筐的读音;句(勾),壮语藤条的读音……

正宗壮族姓氏不是很多,除了以上提到姓氏,还有覃、谭、蓝、龙等。只是列举,并非排名。无论你属于哪个姓,不管人多人少,只要不是大奸不恶,卖国求荣之徒,大家都是平等的。


南壮二哥


华夏族基因O3在汉族中占比70%,剩下30%为蛮夷血统,他们是通过五胡乱华安史之乱五代十国金女真蒙元满清入侵进入中原的,从此以后汉化改了汉姓,成为汉族。北方有C系的发源于东北的东胡鲜卑女真族,N系的来自西方波斯和突厥的暗白种人。南方有O2的苗蛮和O1的越蛮,四川地区有汉族和彝族藏族混血后代的D系携带有小黑矮人弱智基因,皮肤黝黑。李姓里有鲜卑突厥,刘姓里有契丹匈奴,金姓里有女真族,肖姓郎姓里有满族,高姓里有高句丽。汉族中有些学生数理化理科成绩差,他们是汉化的少数民族,不是真正的汉族。同样,少数民族里面有些理科成绩非常好的学生,是历史上的胡化的汉族,是汉人的后代,不是真正的少数民族。



洛神昆仑


我的家乡就是一个壮族占多数的地区,嫁到我们家当媳妇的几乎都是壮族的。而我们整个村子基本上都是讲客家话的,算是汉族。

壮族和汉族在体形,生活习性方面没有多大区别。在电视上,电影上或者是某些特别场合,壮族小姑娘和小伙子穿上的那些服饰,在我们平时是看不着的。

壮族和汉族都一样,没有那些要别人一定要遵守的规矩,相反,它们的共性是一样的,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所以从以上的角度来区分壮族和汉族是分不出的。

民族的区分往往是以语言作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的。我本人也会讲壮语,对状语的各种各样的规则也要很好的了解。我认为壮语跟汉语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首先壮语跟汉语在描述同样的东西,到时候它们的语音是不一样的。比如说鱼,在壮语中叫做bja, 肉在壮语中叫nuo, 我在壮语中叫gou,

总而言之,在最基本的指挥中,状语的词汇的读音跟汉语的词汇的读音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状语最少有六个调, 在一些地区的状语还不只六个调呢。这跟古代汉语差不多,但是跟普通话就差远了,因为普通话就四个调。

壮语的语法跟汉语的语法差不多。

基本的句式都是: 主谓宾。

但是壮语的定语是放后面的,这跟汉语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新衣服,在壮语中,说成: 衣服新。卖货的人,在庄里中要说:人卖货的。

记得以前我学英语的时候,遇到后置定语,我自觉的把它跟壮语相比我很容易就学会了。

如果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壮族划分为一个的民族,而不把它看成是汉族,是比较好的。

因为壮族和汉族处于一种深度的融合,所以文化之间相互的影响是肯定的,因此壮族汉族都会有相似的姓氏。不过我有几大姓氏则可能是壮族的,比如: 韦和覃。


许愿城英汉教学群


壮族用汉族姓氏吗?正好有个大学同学是壮族,通过他了解过一些壮人的事。他姓“牙”,(你没看错,就是牙齿的牙),这个姓应该是壮人独有,看到姓“牙”的基本上就是壮人了。

再看看更多的壮族比较有特色的姓氏吧:寸、牙、蓝、庞、莫、农、覃、岑、侬、冼、韦。看到这些姓氏,你就可以问问是不是壮人了。壮人性格大多比较直爽,相当好相处,跟汉人没有任何隔阂,你可以随便问的。

回到题目,壮人用汉人姓氏了吗?有这么几种情况:

有的壮人没有用汉人的姓氏,只是使用了汉字而已。开头提到的那些特色姓氏就是这种情况。现在虽然壮族是我国第二大族,壮语也印刷在人民币上,但是壮语的传承不怎么理想。

大部分壮人会说壮语,但不会写壮语,为了方便,只是用汉语起名字而已,姓氏还是人家特有的(比如姓牙、姓覃)。很多广西的壮人平常都是普通话、桂林话、壮语换着说,都说的很流利。

壮族的历史也很悠久,源头至少可以追到秦汉时期。姓氏的源流很多,同一个姓氏,很可能是各自传承,不一定就是谁用了谁的。

壮族其实跟汉族没啥区别,双方历史上到现在毫无隔阂,毫无成见,你要是不说,根本看不出广西的汉人和壮人有什么分别。千百年各种交流下来,肯定有很多用汉姓的壮人。

最后一种,就是有些汉人,为了享受少数民族的高考照顾,偷偷的改了户口上民族的,这当然是汉姓了呀。广西那边的情况不是很清楚,内蒙这边拿着蒙族身份证的汉人,是真的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