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首件检查,保证首件检查的有效性?

精益到家


首件检查一直是制造型工厂制程品质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首件检查可以避免产生批量的品质不良,造成不必要的物料报废和返工工时浪费。

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在执行首件检查,但是很多企业没有达到有效的执行,没有起到首件检查的效果。

首件、首件检查的概念

什么是首件和首件检查?

首件:生产条件发生变更后产出的第一个或者前几个产品均可以称之为“首件”,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变更,

  • 生产的产品型号切换
  • 白夜班交接换班
  • 物料变更
  • 设备和工装夹具变更
  • 人员变更

首件检查

:专职人员对于首件按照检验标准进行核对确认,一般需要检查连续的3-5个产品,可能需要执行破坏性实验,确保生产条件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首件检查对于企业制造生产的意义有哪些?

讲首件检查的意义之前先分享工厂存在几种情况,

  • SMT贴片等到最后成品检查才发现上料出错,导致线上生产产品重工或报废
  • 激光焊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结合力不够,存在品质风险
  • 测试通过产品在出货检查发现指标不达标,整批次需要返工
  • 组装完成的产品在后段测试过程中才发现前段有混料、来料不良

上述情况都是因为生产前没有执行首件检查或者检查不到位造成的,通过有效的首件检查可以达到下面几个目的。

  • 保证物料的一致性,避免因为混料、错料带来的返工
  • 保证工装、设备设置参数的准确性,例如烙铁温度、电批扭力、测试电压、焊接能量和时间等等
  • 保证人员符合上岗要求和指导文件的正确性,例如员工的上岗资质、指导性文件的正确性、匹配性和有效性。
  • 变更和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性,例如临时变更参数变更、作业方式的改进的有效执行

最终的目的是保证生产各要素的一致性和有效性,避免产生批量不良品,带来不必要的物料报废、工时浪费。

首件检验执行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首件检查的频率和人员

  • 首件执行通常由产线员工或者工程技术员执行,其中设备参数设置主要有技术员执行,有的企业每天换班的首件全部有技术员提前上班来执行。
  • 当符合前面提到的产品切换、人员和物料变更、设备和工艺变更等情况是就需要执行首件。
  • 首件检查必须有专职人员进行,一般是由IPQC人员进行确认和签字。

2、首件检查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 人员:培训和上岗资质,关键岗位和特殊岗位的考核,可以通过上岗证和培训记录来核对
  • 物料:根据产品物料清单中的物料号和实物包装标识料号进行核对;有些作业指导书有物料信息和物料图片。除了主要生产物料还需要核对生产辅料。
  • 设备参数的设置:主要有温度、扭力、时间、能量、气压等,主要通过和作业指导书上参数要求进行核对,设备型号的准确性也需要核实,可能存在外观相近的设备。
  • 标准设置和程序的选用:随着人工智能程度增加,很多设备都需要编辑固定的程序,判断的标准直接设置在数据库,这些都需要进行核对。
  • 产品的外观:首件做完后的外部品质检查很重要,例如划痕、脏污、缝隙等都可能是制程存在潜在问题,同样会带来批量返工和报废。

3、首件检查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 IPQC负责首件检查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熟悉检验业务和流程,掌握设备使用,能准确的判断不良和发现问题
  • 首件的数量要符合要求
    ,不同产品、不同工位根据风险等级不同可以规定不同数量,不一定就是3个或者5个,最终是要能发现问题。
  • 首件检查需要经过作业方和检验方签字后才能执行批量生产,不能以赶产量、赶出货作为借口。
  • 标准件的有效性需要经过确认,是否在有效期,否则会出现测试结果偏差,
  • 对于小数量产品的首件检查需要灵活,不然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人员和设备闲置,
  • 生产、工程、品质等各部门要有首件意识,共同维护和切实执行首件检查,不能搞特殊性,可以不断优化检查方法,但是不能随意跳过首件检查

以上是如何开展首件检查,保证首件检查的有效性?分享,希望回答能够对你有一定的帮助,欢迎大家留言讨论,精益到家将持续给大家带来生产运营和精益改善相关的文章,

如果你喜欢请点赞、转发支持一下,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