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动物能在中国泛滥成灾?

姜大仙生活记


我是史忆小史官,对于有什么动物能在中国泛滥成灾?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自然界中,有些动物物种的出现会打破原来固有的生态循环系统,有时甚至给当地环境带来压力和灾难,造成生态系统退化。以下介绍了6个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种以及它们对环境所造成的坏。

清道夫

原产于南美洲的河流中。鱼体呈半圆筒形,尾鳍呈浅叉形,喜欢弱酸性软水,适宜水温20℃以上,成鱼体长达到30厘米,不能自然越冬,活动于水体的底层,具有适应性强、易饲养、杂食性、耐低氧、起捕率高等特点。然而他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生态的平衡,然而清道夫还会吃鱼卵,一天最多可以吃3000至5000颗鱼卵。而且繁殖能力强,生命力顽强,它的出现在某些淡水领域犹如没有天敌的存在,给其他鱼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而且一般大坝底下的大洞小洞都是它的杰作。现已将清道夫列为有害外来入侵物种。

鳄龟

鳄龟原产北美洲和中美洲,令人揪心的是,当这个家伙到了中国,就给本地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基本上也是没有天敌的存在,这个家伙的咬合力惊人,如果被成年鳄龟咬中的话,那后果不堪设想!鳄龟会捕食当地的一些物种,比如青蛙之类的,然后造成生态失衡,会吃掉大量本土水生动物,而且原生于北美的鳄龟,跟中国同纬度,所以气候适合他们生长,鳄龟甚至会吃其他龟的幼苗。有些人也把鳄龟当作放生的物种,有爱心是好的,但是我们要学会区分种类,不然就是杀生。

牛蛙


美国牛蛙原产于北美东部,但现在已经被引入全世界各地,并危害生存于低地的赤蛙族群。牛蛙成蛙会捕食其他蛙类,蝌蚪也会捕食其他原生蛙类的蝌蚪,牛蛙蝌蚪期可长达1-3年,所以对其他蛙类蝌蚪的影响相当大。

食人鱼

食人鲳,也称食人鱼,是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河中的一种鱼,是水虎鱼的一种。水虎鱼有近56种,属脂鲤科中的锯鲑脂鲤亚科,按食性不同,可分为:杂食性,肉食性两种。肉食性的食人鲳,正名红腹锯鲑脂鲤,即纳氏锯齿鲤。该鱼体长 30厘米(不计尾鳍)。值得警惕的是,已经有食人鲳侵入我国江河的记录。2012年7月,柳州市民张先生在柳江河边给小狗洗澡时,突然遭到3条凶猛鱼类攻击,其中一条咬伤其手掌。该鱼经水产专家鉴定,确定其为桑氏锯脂鲤,是食人鱼中的一种。为治理此类鱼的入侵,我国有关部门大力禁止饲养、买卖水虎鱼,并对全国范围内的“食人鲳”进行清理,包括水族馆中饲养的。

福寿螺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20世纪70~80年代引入台湾、广东等地,最初价值很高,颇受欢迎,但其肉质松软,缺乏本地田螺的香脆,致使销路大减,人们被迫弃养,福寿螺因此成为河道、水沟、池塘的野生生物。由于福寿螺食性杂、繁殖力强、发育速度快,很快便成为福建、广东、广西、浙江、上海等地的有害动物,福寿螺经常啃食水生植物叶片和茎杆,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在广西鹿寨县,福寿螺在稻田的发生密度高达16.95个/m2,水稻受害株率一般为7%~15%,最高达64%;福寿螺危害莲藕,幼螺从叶底啃食浮贴水面的莲叶,致使叶片成穿孔或缺刻,严重时叶片被啃食得千疮百孔,难以抽离水面;福寿螺还危害水仙花等其它水生植物。

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原产地为非洲东部,但已经广泛分布于亚洲、太平洋、印度洋和美洲等地的湿热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非洲大蜗牛的侵害对象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和同伴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种作物。“非洲大蜗牛”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食用则危害极大。

我是史忆小史官以上就是我对本问题做出的回答,欢迎留言讨论!


史忆小史官


比较严重的有

水生:莫桑比克罗非鱼、大银鱼、克氏原螯虾(小龙虾)、牛蛙、红耳龟、大锷龟、小管福寿螺

陆生:褐云玛瑙螺(非洲大蜗牛)、美洲大蠊(蟑螂)、草地贪夜蛾、马铃薯块茎蛾、红火蚁、米扁虫

是不是有不少似曾相识的名字?相信很多动物还是你食谱中的美味吧,罗非鱼、小龙虾、牛蛙、福寿螺在大中城市的菜馆可是极受欢迎的,小龙虾一条街、小龙虾之都、罗非鱼庄等频繁见诸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广大年轻人尤其青睐这类店

本问题下很多答主说中国不会存在动物泛滥成灾的问题,真是呵呵了,毕竟隔行如隔山。你以为仅仅靠吃货的味蕾就可以解决生物入侵这一世界生态难题?

为什么不能仅仅靠吃解决生物入侵问题呢?

一、你所食用的小龙虾、牛蛙、福寿螺、罗非鱼等都是养殖的,而不是野生的。

养殖种群的食用对控制外来种的入侵没有太大意义。

二、这些养殖的群体中早已有很多个体逃离了养殖场,进入了野外环境并建立了稳定的种群。这部分野外种群几乎已经遍布全中国,他们适应性极强,可以传播疾病;排挤本地的虾类、“田鸡”、螺类、鱼类或与它们杂交,极大降低了本地生物多样性。

有人说我们中国人可以去野外捕捞这些动物的野生个体,这样就可以控制它们了。但它们是“r对策”物种,特点就是产卵数极大,一次可以产下成千成万的卵,这样的指数传播速度你如何控制?

三、即便发动中国人去捕捞这些野生个体,能抓到的相对野外的全体也是杯水车薪,另外如何做到能精确识别这些入侵种而不伤及无辜的本地物种,如你去捕捉罗非鱼就能确认不会抓到本地的鱼?

(鲫鱼与罗非鱼)

四、这还只是能吃的,大部分泛滥成灾的动物不是吃多少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吃的问题了。比如农林生产业的各种病原菌,各种蚧壳虫,比如前段时间疯狂攻城略池的草地贪夜蛾,这么恶心的东西你敢吃吗?有人提议最近迁飞的沙漠蝗可以食用,要知道蝗虫迁飞体色变黄,是有很高的毒素的。

不能靠吃,那么我们普通人怎么做到减少入侵物种数量呢?这里给出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不要盲目放生,必要时报警。国内很多宗教场所如寺庙等都有放生池,我们如果看到一定要看清卖的都是什么动物,如龟类大多数都是红耳龟、鳄龟之类的,如果助长这样的入侵动物进入自然水体,将对本地生物带来不可估量的生态灾难。


徐奇


除了人,没有什么动物能在中国泛滥成灾,只能濒危。


预计或有望


喜雀就是泛滥成灾,对农业损失惨重,农作物播种,满地抛种吃,造成断种缺苗。后期庄稼未熟时就遭到袭击,像葵花就颗粒无收。所有的农作物都遭害,给农业造成减产损失。


love青春不老松


只有人,其它任何动物,都可以吃到衣绝。


用户7492262618562


猫狗太多啦


预测4466


麻雀能泛滥成灾,种一亩地的谷,不够麻雀三四天吃的


桐树花儿


我七十多了,去年种了一亩小麦,从刚出穗到收割我俩老伴轮流着在田间看守,那个鸟多啊,一群一群的来吃麦,想着都心酸。


手机用户6914596095


如果没有人捕杀,没有非瘟,野猪若泛滥将成为灾难,一晚上毁个千把斤粮食很正常,人猪争粮的画面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桃霞山的水


在中国只有无法食用的动物才能泛滥成灾,否则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