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创造出闪电战,对德国贡献很大,为何战败后却只被判三年?

寒风


二战时期,战场上有一个标志性进攻场景,就是天上飞机飞,地上装甲车在前,后面是成千上万的步兵跟随冲锋。

这种在作战中大量而集中使用坦克,坦克与飞机密切配合的进攻战术,是德国陆军大将古德里安提出并加以实施的。

用这样的战术,二战初期德军成功闪击波兰、闪击法国、闪击苏联。正是由于古德里安提出的""闪电战""理论,德国才能在欧洲战场上所向披靡,在极短的时间内占领大半个欧洲。

古德里安是德国陆军大将、军事家、""闪击战""的创始人,历史学家赞其""闪击战之父"";也是装甲战、坦克战的倡导者,被誉为""德国装甲兵之父""。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年6月17日出身于东普鲁士的一个军人世家,1954年5月14日因心脏病去世。

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著名的德国陆军将领之一。与曼施坦因、隆美尔一起,被后人并称为二战德国三大名将,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帝国之鹰""。

在他的指挥下,德军制造了无数的杀戮,夺走了近百万人的生命,但为何战败投降后却只被判处了三年?

有书君觉得是因为他自己的行为决定的。

1、从不烂杀无辜

古德里安是德国国防军将领,不是纳粹党员,他虽然参与了法西斯侵略战争,但非策划者,只是身为职业军人执行国家命令。

德国纳粹在二战中对犹太人进行残忍迫害,屠杀了近600万。古德里安不是纳粹党员,曾对种族屠杀表示了公开反对。

在反抗无果之后,他命令自己手下的士兵绝不参与到屠杀之中,希望能尽量减少犹太人死伤。

作为一个不关心政治的、纯粹的、正直的军人,他为德国而战,却设法让自己远离纳粹的暴行。

他所率领的装甲兵团,几乎从未出现过屠杀平民和虐待战俘的事件,他从不允许士兵随意打骂战俘。这使他不仅获得了众多德国士兵的尊敬,甚至也赢得了对手的尊重。

曾在上级命令他必须杀掉苏军政治委员和指导员的情况下,他表示这些人只是失去战斗力的普通战犯,自己无法执行命令。这一点,成为了审判中帮他减刑的项目。

战后审判,对于像古德里安这样既没有参与屠杀平民和虐待战俘,又不是纳粹成员的职业军人,一般都不会判重罪。

2、坚持自己观点

像隆美尔一样,古德里安是一位正直的将军。他在履行职责时,没有牵涉到纳粹暴行中。他为德国尽忠,却没有绝对听命于希特勒,遇上观点不符实际时,能坚守自己的底线。

因与元首的战术思想有很大偏差,为战略战术上的分歧发生多次争吵,后来元首解除了他在装甲部队的职位。古德里安从此彻底离开自己奋斗了大半生的装甲部队。

英美等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苏联红军又展开了大规模的夏季攻势,德国岌岌可危时,德国内部危机加剧,爆发了刺杀希特勒事件。

希特勒在一时无人可用的情况下,于任命古德里安为德国陆军总参谋长,但此时的德军失败已成定局。

战争后期,接近崩溃边缘的希特勒再也无法忍受古德里安的反对,就以""身体欠佳""需健康疗养为由,罢免了古德里安总参谋长的军职,再次将其贬入预备役。

就在东线的盟军进入了大反攻的最后阶段,德国元首希特勒下达了实行""焦土政策""(斯大林在希特勒进攻莫斯科之前使用过)。

命令德军必须在盟军攻入德国之前,摧毁德国一切民用和军用设施,不能给敌人留下任何可以利用的资源。

命令下达之后,生产部长施佩尔和古德里安都对这个命令表示了极力反对。在古德里安的积极支持下,施佩尔冒着生命危险抵制了这个毁灭德国的命令。

在他们看来,苏联地大物博,而德国国土太小,工业本来就是德国的立国之本,假如真的执行了""焦土政策"",不仅阻止不了苏联人的进攻,反而会将德国推向毁灭。

最终,在他们两人的共同努力下,德国的民用和工业设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全,要不然德国就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了。

当时古德里安做出这种违反元首命令的决定,带有浓郁的人道主义色彩,所以,这成了审判中帮他减刑的项目。而且,这个行动也在审判中救了施佩尔一命。

3、推进现代战争

古德里安被称为纳粹德国机械化部队的""总设计师和总建筑师"",可到二战结束时,他也没升为元帅,只是一名大将。

有许多军事史家认为,二战初期德军的胜利,并不主要是因为有先进的武器,而是先进的战术和指挥官对先进设备的运用。这其中,古德里安功不可没。

古德里安早就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只是在步兵部队中配备几辆坦克几门大炮,而应该建立专门的规模庞大、能快速推进、协同作战的摩托化部队、装甲部队、火炮部队、无线通讯部队,加上步兵部队。

他认为,现代化战争,高效地集群作战是关键。

古德里安在莫斯科会战中,与希特勒关于撤兵问题发生激烈冲突,他被调离了前线指挥岗位。莫斯科战败后希特勒又重新起用了古德里安,任命他为坦克兵总监,让其负责装甲部队的发展训练。

古德里安建议成立一种装甲和装甲步兵混合单位的新型兵种,并创建和训练了装甲和装甲步兵混合单位的新型部队,实践了机械化部队为主体,各军兵种密切协同的战术思想。

曾经希特勒信奉的机动、进攻、迅速的""闪击战""理论,被古德里安欣然接受。装甲兵总监这个职务,使古德里安得到了把自己的战略战术思想付诸实践的机会。

战场上装甲车横冲直撞,锐不可当,显示出装甲部队的优越性。他曾写过诸多军事专著,其中有《注意—坦克》、《坦克-前进》。

古德里安的理论早就受到了各界的追捧,也有成功的战争实践经验,因此影响力极大。在新的局势下,特别需要古德里安这样既有理论又能付诸实践的专业人才。

上将古德里安因战争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没有被定为战犯,他在纽伦堡后续审判期间被关押了3年,于1948年无罪释放。

20世纪50年代早期,古德里安作为军事顾问之一,帮助西德军队建立了防御体系。

作为纳粹德国最重要的将领之一,古德里安发明的闪电战使欧洲生灵涂炭,但这样的人不仅没有被送上绞刑架,反而被无罪释放让人颇感意外。

但这意外却在必然之中。一个有原则、有能力的人,做了对世界有贡献的事,没有在战争中施行暴行,这就是他被无罪释放的必然。

有书君觉得,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你的行为体现出你的素质,你的命运里藏着你做人做事的结果。

真正有原则的人不会为了利益放弃自己的底线,能遵守自己的原则的人就能赢得世人的尊重。如果说隆美尔是赢在了人品上,那么古德里安则跟自己的有才能分不开。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古德里安没有被判三年,他最后是无罪释放的。在1945年到1948年间,他主要是作为德军高级将领接受调查,而不是审判或者获刑,这中间是有很大区别的。

作为一个不关心政治的、纯粹的、正直的军人,他为德国而战,却设法让自己远离纳粹的暴行。古德里安并没有虐待俘虏,也没有屠杀平民,更没有参与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这是当时国际法庭认定战争罪犯的最主要标准。

他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停地与希特勒和他的同僚们争论,哪怕被下课,也绝不做违心的事。他经常和希特勒争论,更不用说其他人了。所以,虽然他被称为是纳粹德国机械化部队的“总设计师和总建筑师”,可是到二战结束时,他连元帅都不是,而只是一名大将。

有人认为,古德里安是恐怖年代里的一位非凡将领,还是二战初期德军成功闪击波兰,闪击法国,闪击苏联的重要人物。如果没有他,德军的历史和二战的历史,都要改写。

早在1929年,古德里就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只是在步兵部队中配备几辆坦克几门大炮,而应该建立专门的规模庞大、能快速推进、协同作战的摩托化部队、装甲部队、火炮部队、无线通讯部队,加上步兵部队。他认为,现代化战争,高效地集群作战是关键。

同样早在1933年,古德里安就认为,机械化部队的指挥官们,不但必须与总部、同僚之间能随时联系,还要能时刻了解下属部队的情况。每辆坦克之间,也能随时联系。他坚持每一辆坦克都必须有通讯设备和通讯员。

所以,有许多军事史家认为,二战初期德军的胜利,并不主要是因为先进的武器,而是先进的战术和指挥官对先进设备的运用。这其中,古德里安自然功不可没。

也因为古德里安的正直和坚持原则、不肯谄媚的个性,虽然战功赫赫,却依然不受希特勒待见。莫斯科战役之后,他就被调离了前线指挥岗位,在重组坦克部队、国防军总督察长、总参谋长之间不断转换角色。

1944年7.20事变后,他被任命为国防军总参谋长。但这依然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角色。此时的然特勒,几乎听不进去任何不同意见,大战略小战斗都由他亲自指挥。即便如此,古德里安依然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最后于1945年3月被免去总参谋长的职务。

古德里安于1948年获得自由后,经常被邀请到英国和美国,在军事院校办讲座,进行二战的战役分析。他帮助组建了西德国防体系,并长期担任西德国防军顾问,直至1954年故去。


世界真的很大


我感觉这和他是不是国防军没有关系,从他的履历来看,他也没有必要被判这么多年。

熟悉二战的朋友都知道,古德里安是二战中最著名的坦克指挥官,在1939年到1941年之间,他的坦克纵横欧洲,所向披靡,直到他被免职。

我想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明白,古德里安在早期并不是纳粹的决策层,他只是一名冲锋陷阵的将军。不仅如此,作为坦克指挥官的古德里安在打仗的时候讲究速战速决,他根本不会和敌人进行过多的纠缠,一旦突破防线就继续深入。法国战役期间古德里安甚至不会理睬马路两旁溃败的法军士兵。

在前线期间,古德里安没有机会宣布什么能让他牢底坐穿的命令,因为他一直在进攻,他连俘获敌军都不感兴趣,会进行其他的什么吗?那些被判多年的军方高层,比方说曼施坦因,他是因为实行焦土政策才被判这么多年的,是数罪并罚的结果,古德里安可没有这么多罪状。

战争中后期,古德里安出任装甲兵总监,也就是管理德国坦克部队的专业人员,这种情况下他能犯什么罪,顶多也是间接虐待战俘。

随后,他在战争的最后时期担任了德军总参谋长,这个官职只管部队怎么行动,和别的根本没关系。显然,这一时期他也没法犯什么罪。

总结一下,古德里安被判三年是相当合理的,如果他要被判了个25年,那整个德国就没有人可以避免牢狱之灾了。


看球人


二战时期的德国军队体系里存在着着两种敬礼方式,一种是党卫军的纳粹抬手礼,一种是国防军正常的敬礼方式。而苏联人、美国人、英国人对待德国国防军和党卫军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国防军的敬礼方式


党卫军的
纳粹军礼

德国国防军是由国家领导指挥,听命与国家机器,在战场上以服从国家为天命。而党卫军建立之初只是为了牵制国防军而设立的,完全听命与党和党的第一把手。

在二战中国防军主要是将对方的国防军队体系作为打击目标。而党卫军则是以平民作为管理目标,具有非常强的警察性质,特别是在执行反犹太政策。所以在战场上有时你也许会看到国防军在村庄里救人,也有可能看到党卫军将国防军救下的人杀死。



德国王牌坦克车长—卡尔乌斯,他参加的是国防军,虽然在战争中他是盟军的恶煞,但是德国战败后他没有受到牵连,甚至还开了一家药店
晚年的卡尔乌斯

虽然德国国防军在战争中侵入别国领土,但是作为职业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又保留了一定的人道主义,而这些军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值得人们尊敬。与日本的全民皆兵不同,德国更多的是领导人的决策问题,所以身为战败国国防军的将领,关三年只是象征性的一种惩罚而已。但是党卫军就没有这种待遇了。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我不知道谁告诉你古德里安被判刑三年了,古德里安确实被美军关押了3年(1945.5-1948.6),但是是作为战俘(Prisoner of War)而不是战犯(War Crimes)被关押,古德里安也没有受到审判。



古德里安逃脱审判的原因也很简单,级别不够,权柄不够,入侵波兰法国时古德里安不过是前线军长,入侵苏联时也只是一线的装甲集团军司令,而且满打满算在东线也就半年多时间就被撤职了,之后再出山担任的装甲兵总监和陆军参谋长职务,更多的是一种顾问和生产协调的性质,所以古德里安没有执掌过策划战争的权柄,这使他能够远离策划战争罪行的指控,而短暂的东线经历有主要是担任最前线装甲矛头指挥,这使得他在很大程度上跟东线那些骇人听闻的战争罪行撇清了关系,同时也使得苏联对审判他不是势在必得。至于闪电战,那就是一种战术,一个工具,谁审判过马克辛了?


DDG的老船坞


纽伦堡审判之前,美苏英法四国对怎么处理纳粹德国的问题有很大的分歧。

苏联和英国都认为对罪大恶极的战犯,直接给他们定罪处死就行了,所有穿过纳粹制服的德国人都应该枪毙,最起码也应该让这些人到西伯利亚服苦役。这样可以尽快给那些受纳粹迫害的人们以安慰。

但是美国代表不同意,他认为那些所谓的德国战犯仅仅只是被告身份。他们是不是战犯要通过法庭审理才能确定。否则的话,粗暴的采用直接处死的结果,只会是让德国人不服气,对自己的错误没有深刻的反省。这就没有教育意义了。

最终,大家认同了美国代表的意见。于1945年8月8日在英国伦敦签订关于“控诉和惩处欧洲轴心国主要战犯”的协定,四国决定组成一个国际军事法庭,代表全体反法西斯同盟国对纳粹战犯进行审判。



有了法庭,那就还要有审判的依据。

当时,纽伦堡法庭对于纳粹战犯是否有罪的依据主要有四点:

第一: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战争罪。

第二:是否参与实施战争的共同计划罪。

以上两条罪行合起来被称为破坏和平罪。

第三:战争罪(特指是否有违反国际战争法规或者国际战争惯例)。

第四: 违反人道罪(即对平民的屠杀、灭绝和奴役等)。

在这四条大罪当中,前两条罪名和古德里安没关系。因为古德里安是个纯粹的军人,他所做的事情,全部都是服从命令。前期的法国战役就不用说了。即便是苏德战争,古德里安扮演的也只是冲锋陷阵的角色,没干过策划战争的工作。(曼施坦因就因为犯有这条罪,才被判了18年有期徒刑)


在这四条大罪当中,后两条罪名和古德里安没有直接关系。

这里首先要说明一点:党卫军罪大恶极,死有应得。但国防军也不是没有罪,国防军也一样犯有诸多的战争罪行。只不过国防军的战争罪行比党卫军轻一些。

古德里安作为国防军的高级将领,国防军干的那些龌龊事,跟他有间接关系。但是古德里安胜在一点——他没有任何的黑材料能被纽伦堡法庭当做制裁他的把柄。

纽伦堡审判时,曾经有人质问过他是否知道德军在苏联犯下的那些骇人听闻的惨剧,古德里安对此矢口否认,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一概不清楚。

其实,古德里安说他不知道,这明显是在口头撒谎。当时绝大多数在纽伦堡法庭受审的人都这么说,就连一直在西线和北非作战的隆美尔都知道东线德军的丑闻,在东线还待过一段时间的古德里安怎么可能会毫不知情呢?

但问题在于,盟军没有古德里安黑材料,无法认定古德里安直接下令迫害了苏联人或者犹太人,抓不到他的把柄。他说自己毫不知情,那法庭也就只能认定他不知道了。

并且,古德里安和希特勒、希姆莱、鲍曼和戈培尔那帮纳粹死硬分子的关系很差。他的形象比较正派。于是最后,古德里安就被无罪释放了。(1945—1948年期间以嫌疑人的身份被监禁了三年)

▼无罪释放后的古德里安▼



因此,古德里安能够被无罪释放,其实就是因为底细清白。西方法庭重证据,若古德里安这种底细清白的职业军人如果被定义为战犯,那么当年参加二战的所有德国人就都有罪。这么牵连甚广的定罪,极有可能引发德国人的二次报复心理,导致新纳粹势力的崛起。这显然不利用西欧的战后稳定。

另外,针对德国纳粹分子的惩罚,其实盟军做的并不彻底。有相关资料显示,二战后的西德政府、议会、法庭、军队系统中,充斥了大量的原纳粹分子。这些原纳粹党成员并没有受到惩罚,而是盖头换脸,继续在各个政府部门工作。

更有甚者,有些原本该被处死的纳粹党骨干分子也没有受到惩罚,而是受到了盟军礼遇,在战后依然是高官厚禄,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比如德国空军元帅埃尔哈尔德·米尔奇就是这样的人。

这人堪称是个极度不要脸的传奇人物。他的妈妈是容克贵族出身,标准的日耳曼人,父亲是个犹太人,很早就去世了。虽然按照犹太人的习惯,只有母亲是犹太人的孩子才能被视为犹太人,可是按纳粹德国的规定,只要有四分之一及以上的犹太血统就不能担任公职。米尔希眼看着要被解职。这时候戈林就给他出主意:“就算你米尔奇没有一个日耳曼血统的爹,也得制造出一个"。

于是,这位老兄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居然给自己父亲戴绿帽子,说他是自己母亲跟别的男人偷情所生的私生子。最终他就没有被界定为犹太人,得以继续在纳粹德国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

后来这位老兄受到了希特勒赏识,一路平步青云,在1940年就当上了空军元帅。(他不负责指挥作战部队,而是负责飞机生产)






为了报答希特勒的提拔之恩,他紧抓猛促飞机生产,在斯图卡飞机生产线上逼迫自己的犹太同胞超负荷劳动,累死累残数千人。甚至他还协助戈林搞各种邪门的活体实验,比如冷冻实验,烧伤实验,真空实验。

总之就是,这位犹太人的败类犯了很多令人发指的反人类罪。

后来德国战败,米尔奇因为强制劳役罪和非法进行人体实验罪,起先被纽伦堡法庭判处无期徒刑。

然而令人讽刺的是,由于美国看中了他组织飞机生产的能力,便协助他假释出狱,他是一天大牢也没有蹲过。

后来,米尔奇去到美国,利用自己手上掌握的大量飞机生产的机密,以及活体实验的秘密材料,让美国佬对他另眼相看,还专门给他在美国的航空公司谋了一个高薪带福利的职务(还是股东),把他养在美国继续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1976年,米尔奇在家乡杜塞尔多夫去世,享年80岁高龄。

就连米尔奇这样的战犯(空军元帅,犯有迫害犹太人的罪行)都能逍遥法外,像古德里安这种没有黑材料,没有把柄予人的职业军人,又凭什么不能无罪释放呢?


Mer86


古德里安创造出闪电战,对德国贡献很大,为何战败后却只被判三年?(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葛大小姐在这里纠正一下题主:1945年5月,古德里安投降后被英军关押在战俘营,后来转到纽伦堡监狱,1946年被送到英国的德国高级军官关押所,苏联想起诉他战争罪,但西方盟国不同意,没有将他列入战争罪犯,最终于1948年将其释放,所以,古德里安作为战俘被关押了三年,而不是判刑三年。

小知识:

1945年11月至1946年10月之间,纽伦堡国际法庭进行218天的军事审判,判处12个人绞刑、3个人无期徒刑、2个人20年徒刑、1个人15年徒刑、1个人10年徒刑、3个人无罪释放(弗朗茨·冯·帕彭、亚尔马·沙赫特、汉斯·弗里切)。


三个组织为犯罪组织:德国政治领袖集团、秘密警察和保安勤务处、党卫队。

四个组织未被宣判为犯罪组织:德国内阁、纳粹党冲锋队、参谋部、国防军最高统帅部。


作为纳粹德国的陆军大将,“闪击战”的创始人,德国的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的理论成果被希特勒充分运用到二战中,造成无数生灵涂炭,上亿人被无辜卷入战争,换句话说,正是古德里安的军事理论,德国才在欧洲战场上所向披靡,而古德里安本人也带领一支军队,参与多场战争,夺走数十万人的生命,发动战争的元凶都走上了法庭,接受正义的审判,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为什么唯独古德里安却被宣布无罪释放了呢?

古德里安其人

古德里安出生于军人世家,不满13岁就被父亲送入后补军官学校接受严格军事训练,并以优异成绩考入柏林中央陆军指挥学校,成为该校最年轻的学员。

一战中,古德里安当过步兵营长,参加过残酷的索姆河战役,对僵化血腥的堑壕战有着清醒的体验,对英军坦克轻松突破德军防线有着深刻的印象,战后,转任摩托化运输部参谋的古德里安全身心投入军事理论研究,尤其是英国的装甲战大师查尔斯·富勒将军的作战理论(严格来说,富勒才是机械化作战的创始人),古德里安经常在各大报刊发表坦克作战理论文章,这些理论根植于战术演习和兵棋推演,绝不是纯粹的理论,《军事周刊》杂志主编阿托克将军经常造访这位年轻的军官,古德里安很快引起德军高层注意,有了装甲兵战术专家之称,1931年出任摩托化步兵部队总监部参谋长。

普鲁士,弗里德里希大帝说过:“经验不被加以整理,也不打算运用的话,几乎是毫无价值的。”,现在,古德里安的理论日趋成熟,他在静静的等待一个人的出现。

1933年德国近代武器发展表演会上,看完古德里安亲自指导的摩托化部队表演后,希特勒情不自禁的说“这就是我所需要的东西”。

第二年,德国组建装甲兵部队,古德里安出任装甲兵总监,他的装甲作战和闪击战理论日趋成熟,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937年,他出版了《注意—坦克!》一书,充分阐述了德军的坦克战术,可惜的是,西方各国还沉睡在一战胜利的迷梦中,没有发现这本书透露出来的可怕信息。

实战表演

1938年,希特勒任命古德里安为机动部队总监,他带领两个装甲师两天内机动数百公里,创造了部队机动的新纪录。

1939年二战爆发,古德里安作为19军军长,开始了他的闪击战表演,36天占领波兰全境,这只是牛刀小试,对法国开展的“镰刀收割计划”才是最经典的闪击战,坦克纵深突击、分割包围,绕过马奇诺防线,39天征服法国,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歼敌25万,立下汗马功劳。

1941年,战争狂人希特勒入侵苏联,古德里安倍任命为第2装甲集群司令,担负莫斯科西南方向突击任务,节节胜利,一直进攻到距离莫斯科几十公里的地方,最终,冬季来临、苏军英勇抵抗和兵力过于分散等原因,苏军有了喘息之机,朱可夫成功守住了莫斯科,并全线反击。

古德里安成了战役失败的替罪羊,撤职后编入预备役,度过了一年多的闲散生活。

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后,希特勒不得不重新启用古德里安,任命他为装甲兵总监,负责装甲兵发展、组织和训练工作。古德里安扩大装甲部队编制,坚持将虎式坦克、豹式坦克投产,坦克生产量达到了惊人的每月1955辆,诺曼底登陆前,古德里安为希特勒整编出了10个装甲师和装甲步兵师。

希特勒不甘心失败,制定了攻占库尔斯克的“堡垒”计划,古德里安坚决反对,认为用装甲兵进攻防守严密的库尔斯克是一个愚蠢的决定,事实证明古德里安的判断是正确的,此次战役,德军损失了50万人,1500辆坦克,古德里安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装甲兵基本消之殆尽。

诺曼底登陆后,希特勒已经无人可用,古德里安被任命为陆军总参谋长,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古德里安也无力回天,他和希特勒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分歧不断,争吵不休,最终被希特勒以健康疗养的名义免去了总参谋长职务,再次编入预备役。

1945年5月10日,古德里安投降,关押三年后,于1948年6月17日被无罪释放。

释放后的古德里安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但一如既然的迷恋坦克,经常同英美坦克专家交换意见,为总结经验,他撰写了回忆录《一个士兵的回忆》和德国装甲兵发展和战术专著《坦克——前进》,1954年5月14日,心脏病去世时,这本书还没有完成,他的好友门泽尔将他生前资料整理编辑后,最终出版。

古德里安为什么没有被判刑

对于这一点,学术界的观点主要有三种:

其一是古德里安是一名传统的国防军军官,而不是党卫军,他坚守职业军人的职业操守,在他指挥的军队中从没有出现过屠杀平民和虐待俘虏的行为,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古德里安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我没时间俘虏你们,你们要放下武器,站到路边,免得挡道。”

他坚决反对种族屠杀政策,反抗无果后,只能命令自己手下的士兵不参与到屠杀行动中去,盟军反攻德国后,希特勒下达“焦土政策”命令,不留给敌人任何可以利用的资源,古德里安坚决不执行,他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虽然战功赫赫,却最终没有升为元帅。

其二是古德里安由于最后被解职,远离指挥一线,从而避开了与美军的作战,参与对苏联的作战也是初期的几场战争,因此在战后美苏主导的战犯审判中,对古德里安没有太多的恨意。

作为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在战场上,他只是战争的执行者而非决策者,他一方面配合希特勒的扩张政策,一方面却坚持正统军人的骑士精神,这就是德国真正军人的传统,服从命令但不过问政治,没有明显得政治倾向。

其三是古德里安的军事才能受到欧美等国的重视,他是一名技术性的军人,一流的坦克战专家,既是理论创新者,还是战场实践者,这样的人才不可多得,二战后,美国需要利用这些人来对抗以苏联为首的华约,比如曼施坦因虽然被判处18年徒刑,但很快就被释放并出任联邦德国国防部军事顾问,党卫军少校、德国“火箭之父”冯·布劳恩成了美军的航天之父和阿波罗登月计划设计师。

冯·布劳恩与肯尼迪相谈甚欢

这才是政治!

当我们对烽火往事津津乐道的同时不要忘记:和平,才是人类最难得的幸福!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读有趣的历史!


葛大小姐


很好奇,上面那些答主是怎么断定古德里安被判了三年的,而且又洋洋洒洒的给古德里安找了一堆证据说他为何只判了三年。实际上,古德里安压根没被判刑,甚至没被指控,纽伦堡审判之后,古德里安无罪释放了。



古德里安确实在盟军的监狱里待了三年,也确实是逮捕,但是,没指控,没判刑。审判结束后的古德里安,也就这么无罪释放了。


古德里安这个人呢,德国闪电战之父,为德国立下赫赫战功,从波兰战役开始,一直打到德国投降。甚至在法国战役的时候,古德里安率领的第19装甲军非灭了法国不可,德军统帅部让他停止前进,他都拒绝了。正是他的第19装甲军,在穿越阿登山脉的时候,迅速击溃了比利时卢森堡等国的军队,第19装甲军就是一把刀子,插死了法国。但是,这不足以让古德里安成为战犯,因为,他没犯啥罪。

认定一个人是不是战犯的时候,先看他犯过啥罪,有没有屠杀过平民战俘等无辜的人,古德里安没有。有没有指挥军队袭击过非军事目标?古德里安没有。而且他又不是德国元首。这也没有那也没有,给他定啥罪?压根就是无罪。



当过兵、打过仗,不是判罪的标准,他指挥作战,是服从命令,因为他是军人。这就是为啥一大堆战犯都在法庭上亮出自己军人身份的原因,为了服从命令,不是我的本意,然后,把罪推给希特勒,元首让干的,跟我没关系,我不干他杀我。

古德里安呢,我是军人,我好好打仗就行了,别的事情,我也不管了,说我有罪我就有罪,说我没罪更好,我消停都认了,态度也挺端正。记得,态度好坏,也是审判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标准,知错能改最好,轻点判刑。

其实,古德里安这个人,要是非得给他加点罪,判几年十几年,都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没人给他判刑。当初苏联要给他定罪,美国也没同意。一定程度上,没给古德里安指控,有政治方面的考虑。


最终呢,古德里安直接无罪释放,想来正常,要么轻判,要么不判刑。职业军人,不干别的,战后调查,也查不到罪行。纽伦堡审判,重点是针对纳粹,古德里安也不是党卫军。


军武文斋


简而言之就是罪行不大,同时还有一定的价值。而且严格而言,古德里安是在被俘后关押了三年,而且还不是以战犯被关押,最终三年之后其被被无罪释放。 首先是罪行的问题。古德里安本身不是高层,对于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是无力干涉的,因此战争罪并不适用于古德里安这样的将领,最终被判处战争罪的也是约德尔、凯特尔等德军高层将领,其中像约德尔就参与策划了巴巴罗萨计划等大量军事行动。此外像反人道罪等罪行,古德里安也没有触犯,其本身在战争期间也没有参与屠杀无辜等活动。所以作为一个听从高层命令的将领,古德里安罪行并不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服役时间。古德里安的辉煌战绩主要是在战争前期创造的,其在1941年莫斯科战役失败后就被撤职编入预备役,不在参与作战行动。即使是在1943复出后,也是担任装甲兵总监负责装甲部队的装备、训练等事务,已经远离了作战岗位,因此直接指挥对盟国造成的损失不大。 然后就是价值。古德里安可以说是一手缔造了二战中的德军装甲部队,并立下了赫赫战功,创造了大量装甲兵战术,而且其较为熟悉苏联军队的作战方式,因此其对于战后面临苏联威胁的美国等国而言,古德里安还是有不小的价值的,没必要让这样的人才一直蹲在监狱。
在释放之后,古德里安多次进入美国等国的军事院校讲课,并对西德国防军的建立产生了不小的帮忙。


战争之王


套用刚写的文章,针对问题的前一半,闪电战的创造问题,Karl-Heinz Frieser写了一本书,中文叫闪电战神话,把闪电战的来龙去脉以及这个词的词源及其发展,闪电战blitzkreig(德)这个词,二战最早出现是于国防军周报上,作为宣传用语。德国人后来在军事学里面把闪电战定义为以高速作战在敌人没有完全动员的情况下结束战斗,避免出现一战时期的消耗战和阵地战,从这个角度来看,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是比较成功的例子,但是这两场战斗无论是是指定作战计划还是战争理想的提出都跟古德里安没有太大关系。 平时被我们津津乐道的黄色方案镰刀闪击,阿登山脉一声吼,英法也要抖三抖,凭心而论居功甚伟的应该是曼施坦因。至于说的闪击苏联,这个根本就没有成功,最后成了消耗战,也逼迫戈培尔在1942年宣布德国进入了总体战(totaler Krieg)。意味着闪电战的失败。 而关于闪电战究竟是谁发明的这个问题,德国人普遍观点是很难去讲这个概念是谁发明的,单纯将作战有速度,并且以blitzkreig命名的战斗,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时期已经有这个说法了,一战也有。自古以来兵贵神速的道理就深深的扎根于各国军事家的心中。兵贵神速 出自《孙子·九地》,我们也很难说是孙子是闪电战之父。[图片][图片][图片] 如果放在二战的条件下,就是诸兵种协同作战,特别是陆空协同作战,并且是逐步成熟的,很难说是某个人发明的好比希特勒突然发明了词叫闪电战内容就是成熟的陆空协同,Karl-Heinz Frieser谈到,闪电战之所以出名,只是因为它打赢了,而不是因为作战战术本身。Karl-Heinz Frieser还谈到,之所以闪电战如此出名,还是要感谢英国人,尤其是李德哈特先生,李德哈特本身的政治态度就是同情德国的,与德国许多高级将领都有来往,德国将领也十分希望李德哈特可以多写一些溢美之词来讲述德国。 富勒(John Frederick Charles Fuller)在自己的书中第一次把古德里安称作闪电战之父,但是他在书中则写到闪电战的起源是法国的戴高乐,英法是大规模运用装甲部队的先驱。 综上所述,很难说闪电战的创始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