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美人”之王昭君为何选择远嫁塞外?又为何会美名流传青史?


“四大美人”之王昭君为何选择远嫁塞外?又为何会美名流传青史?

我国古代有形容“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四大美女,分别为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四人身后都有一段传奇的历史典故:西施浣纱,鱼儿沉到了河底,故为“沉鱼”;昭君出塞,一首琵琶曲,大雁纷纷落于沙丘,故为“落雁”;貂蝉拜月,月亮躲进了云层,故为“闭月”;贵妃赏花,花儿羞愧而闭,故为“羞花”。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四人的美貌已到了惊世骇俗、连动物和草木都为之动容的地步。

美貌的背后都有一段凄美的历史故事。拿昭君来说,她本是汉家一名普通的平民之女,因貌美被掖庭官召致帝王之宫为待招掖庭,五年未得汉元帝临幸,后被赐于匈奴呼韩邪单于为阏氏(妻子的意思),从此过上了流离塞外的生活。

这段联结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政治婚姻又被称为“和亲”,而昭君出塞的伟大意义即在于它缓和了汉族和匈奴之间的矛盾,沟通了两者的关系,为匈奴融入了汉文化,使边疆得以安宁、国家得以和平近半个世纪,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四大美人”之王昭君为何选择远嫁塞外?又为何会美名流传青史?

一、待诏掖庭五年,未得临幸

据史料记载,汉元帝建昭元年(公元前38年),昭君以民间女子的身份被选入掖庭,成为待诏掖庭。掖庭为专门掌管宫女及各种伎艺人员的地方,待诏掖庭是种对女官的称谓,为等待皇帝诏见的宫女。

关于昭君入宫前的史料记载不多,《后汉书·南匈奴列传》“昭君字嫱,南郡人也。”短短八个字概括了昭君的前半生。再往后我们也只能根据史料来对昭君作一个概括:昭君,字嫱,生于汉宣帝后期大约公元前54年南郡秭归(今湖北宜昌兴山)的一个平民家庭,17岁汉元帝时进宫成为待诏掖庭,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22岁的昭君被汉元帝赐于呼韩邪单于为宁胡阏氏(yān zhī),大约于公元前19年汉成帝时期,年仅36岁的昭君病逝,葬于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又名“青冢”。

“四大美人”之王昭君为何选择远嫁塞外?又为何会美名流传青史?

汉元帝为什么五年没有临幸昭君?难道是因为昭君不够美丽吗?非也!在汉元帝举行赐婚盛会时,昭君出现在了盛会之上,这也是昭君入宫五年来与汉元帝的首次见面,汉元帝见到昭君后,非常惊奇后宫之中竟如此美人,自己却不知道,想要留下昭君,无奈已经许诺出去,只好作罢。

“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深藏后宫五年,竟未得与元帝见面,这还要从当时后宫所制定的规定说起。

汉元帝时,皇后为王政君王氏,她命令画工毛延寿为后宫妃子画像,然后拿给元帝看,元帝根据画像来选择妃子临幸。这就出现了宫人贿赂画工的情形,《西京杂记》记载“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而唯独昭君不愿赂画工,于是毛延寿故意将其画的不好,因此没有被汉元帝选入后宫之中。

“四大美人”之王昭君为何选择远嫁塞外?又为何会美名流传青史?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昭君的为人,性情直率,看不惯后宫中的弄虚作假、争宠之风,不愿同流合污,只愿做最真实的自己。这便是造成入宫五年未被临幸的主要原因。

而弄虚作假、收人钱财的毛延寿最终得到了他应有的下场。和亲后,元帝将毛延寿、陈敞等许多画工都杀了,抄其家产“皆巨万”。历代文人也将此典故写成诗文,借此进行隐喻。如陈志岁《昭君出塞》:“汉皇恨杀毛延寿,讵省根由在自身。”王安石《明妃曲》:“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等等。(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昭君又被称为明妃)

二、从民族大义出发,昭君选择了远嫁塞外

以上看来,昭君待在深宫五年,未得临幸,难免会心生悲怨。人有七情六欲,又值青春年华,如果有更好的机会,谁愿意做白头宫女、孤独到老呢?此时,正好一个机会来了,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愿婿汉氏”,愿意娶汉朝的女子,与汉通婚和好,昭君遂主动请求出行。此处我们可详作分析原因如下:

1.不喜欢争风。后宫佳丽无数,为能得到皇帝宠幸,人人争先恐后、想方设法寻找机会展示才艺,表现自己,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生性率直、不会曲意奉承的昭君显然是不喜欢这样做到;

“四大美人”之王昭君为何选择远嫁塞外?又为何会美名流传青史?

2.不愿意贿赂。对于后宫中有很多人贿赂画工,其目的无非是希望将其画得更好看些,能引起皇帝的注意,而昭君不愿贿赂画工,不愿弄虚作假、骗人骗己。一方面她还寄希望于画工,相信能秉公行事,另一方面她不愿同流合污,行贿赂之风,想做真实的自己;

3.借和亲转变命运。与其过这样悲怨的生活,不如抓住这次和亲的机会,或许是命运的一次转机。在当时都不愿意离开故土、远赴塞外的情况下,昭君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站在了国家和民族大义的利益上,主动向掖庭令请求出行,选择了远嫁塞外。

“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不得不说,昭君作出这样一个选择无疑也是将自身置于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但相比与自己格格不入的后庭生活而言,她更愿意选择后者,和亲之后,她的命运或许会改变,她的家族也会因此而获得荣耀,她的人生价值也会因此而大放光芒。

“四大美人”之王昭君为何选择远嫁塞外?又为何会美名流传青史?

三、和亲匈奴,昭君出塞

匈奴作为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在汉朝以来,就屡侵中原,成为威胁汉朝江山的一大难题。汉文帝时,刀兵止戈,与民休息,遂采取了和亲政策来缓和匈奴和汉之间的矛盾;武帝时,汉朝国力大增,汉三次大败匈奴,创造了封狼居胥的军事神话;汉宣帝时,匈奴发生了五单于之乱,“更相攻击,死者以万数,畜产大耗什八九,人民饥饿,相燔烧以求食,因大乖乱。”连年的内乱争斗也促成了匈奴寻求和平的迫切愿望。

于是,匈奴的其中一支以呼韩邪单于为首向南迁徙,逼近汉朝边塞,首次入汉称臣,以边疆和睦来保全自身实力,得到了汉宣帝的同意。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正月,呼韩邪单于第三次入朝,觐见天子,提出了“以尽藩臣之礼,并自请为婿”的请求,汉元帝于是将待诏掖庭王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

“四大美人”之王昭君为何选择远嫁塞外?又为何会美名流传青史?

从当时匈奴和汉朝的国家形势来分析,连年内乱,互相攻伐的匈奴更趋向于和平生活的追求,而汉元帝的“柔仁妇孺”、仁德之政正好与匈奴的求和不谋而合,是故促成了和亲,引出了昭君出塞的故事。这一年,为寓意边境安宁,汉元帝改年号为“竟宁”,而呼韩邪单于也称昭君为“宁胡阏氏”,表示永保塞上边境的意思。

四、平沙落雁,青史留名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这首出自昭君本人的《怨词》,唱出了她发自肺腑的心声。告别故土,一路向北,难以抑制的矛盾心理,茫然若失的惆怅心情,一首《琵琶曲》,引得南飞的大雁忘记了扇动翅膀,纷纷落在塞外的平沙之上,驻足停留。“落雁”之名,由此而来。

“四大美人”之王昭君为何选择远嫁塞外?又为何会美名流传青史?

昭君出塞的历史意义是伟大的。它作为了汉朝和匈奴之间和平使者的化身,以牺牲小我的精神成就了大汉的天下安宁,增强了匈奴和汉之间的文化和贸易交流,为后来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其一、和平使者的化身。昭君是汉匈双方长期战乱不堪情形下共同向往和平生活的象征,她的美貌、聪慧和多才多艺被匈奴看作成和平使者的化身。汉元帝也于不久后出兵帮助呼韩邪单于统一了匈奴各部落,两国从此和平相处近半个世纪,为汉朝边疆的安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其二、牺牲小我的精神。昭君虽然为自己的人生感到些许悲怨,但她却是站在国家和民族大义的基础上出发的。她以牺牲小我的精神换取了汉朝边塞的安宁,她以民族的大义促进了汉匈的和睦相处,她的历史价值意义重大。

“四大美人”之王昭君为何选择远嫁塞外?又为何会美名流传青史?

其三、促进了匈奴与汉的融合。昭君出塞不仅为匈奴带去了汉朝的礼仪和文化,而且还带去了汉朝的纺织、种植等先进手工业和农业技术,为匈奴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昭君之后,她的两个女儿和女婿也多次入汉,她的哥哥的两个儿子分别为王莽新政时期的和亲侯和归德侯,也都为汉匈的和平而奔走,作出巨大的努力。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边疆和睦,关系密切,呈现出“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的一片繁荣景象。

昭君出塞的故事后来越传越广,后世关于描写昭君的诗歌就有七百多首,戏曲、小说也近四十种,写过昭君故事的名人作者竟有五百多人。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白居易《昭君词》

“四大美人”之王昭君为何选择远嫁塞外?又为何会美名流传青史?

由于受匈奴的习俗制度,昭君在塞外先后嫁了两代单于。先与呼韩邪单于生活两年,生有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因王位继承问题被杀害。呼韩邪死后,又被迫嫁给了呼韩邪长子复株累若鞮单于,并生育有两个女儿须卜居次和当于居次,十一年后,复株累若鞮单于也死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9年,36岁的昭君病逝,葬在了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又名“青冢”。

结束

昭君出塞,平沙落雁,幽幽悲怨,昭昭汉匈。昭君从待诏掖庭到和亲出塞,彰显了她舍小我、求大义的精神美德,她的出塞不仅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乱,而且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昭君的出塞是成功的。她是建立在汉朝和匈奴共同期望和平的基础上的,是和平的象征和化身。通过和亲加强了汉朝和匈奴的关系,增进了双方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汉匈两族人民的和睦团结,她的美名和事迹在中国史上也经久不衰、流传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