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三大參謀長”之一,死的很離奇,全身發綠,口吐白沫

上世紀40年代,日軍中流傳著這樣的說法。中國只有三人半的軍事家。第一位是蔣百里,他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寫了一本《國防論》的書。抗戰中影響很大。第二位是被稱為“小諸葛”的桂系軍閥白崇禧。用當年軍中流傳的話來說,白崇禧能入列“民國三大參謀長”

白崇禧,字健生,出身於廣西桂林,一個普通的回族家庭。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曾擔任“民國國防部長”,與李宗仁合稱“李白”。白崇禧在短短的三四年間,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營長一躍成為新桂系的首領之一。必須佩服他的手段。

“民國三大參謀長”之一,死的很離奇,全身發綠,口吐白沫

早在1919年,白崇禧就任桂軍模範營連長。當時廣西的匪徒隱患很重,用李宗仁說:沒有無山之處,沒有山沒有洞,沒有小偷沒有洞。政府在處理土匪時,一般選擇招撫,當時的廣西監督軍陸榮廷是土匪出身。

正因為有這樣的“傳統”,很多廣西人把土匪當作晉升的手段,佔領山作為王后,等著官吏當官。但白崇禧率兵討伐匪徒逮到了80多個匪徒。

白崇禧認同不輕易改變,不顧反對,堅決槍殺了80多名土匪。自那時起,廣西把鎮撫變為討伐,徹底解決了多年的土匪問題。

“民國三大參謀長”之一,死的很離奇,全身發綠,口吐白沫

其實桂系向來和蔣介石的關係都不好,早在1929年的時候,就爆發了“蔣桂戰爭”,不過最後是桂系失敗了,所以他們只能被迫逃走,他們逃到了越南呆了幾個月之後,又回來繼續策劃和老蔣對抗。

在解放戰爭的淮海戰役中,白崇禧就被降級了,從一個國防部長變成了剿總司令,這降的可不是一點半點,白崇禧自然也明白,老蔣對自己是個什麼態度,所以在這次戰爭中,他需要保留實力。

李、白二人也非常有意思,曾經三次逼迫老蔣下野,他們之間的關係,估計是無法修復的了。後來解放戰爭我黨勝利之後,國民黨人敗退臺灣,當時白崇禧的軍隊,也被我軍給擊敗了,於是他也只能到了臺灣。

也是因此,蔣一直都在努力的拆散李白兩個人,避免他們兩個在一起,形成比較大的地方勢力。一旦一個人要在中樞,另一個就必然在地方上,一個在地方上,另一個就必然在中樞,這樣便於分化控制。比如抗戰期間白崇禧在中央的時候,李宗仁在第五戰區擔任司令長官,解放戰爭時期李宗仁當選副總統,白崇禧就被外放到武漢擔任華中剿總司令。

去了臺灣之後,雖然老蔣也給了他一個職位,但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利,屬於是一個閒職,說白了就是,要把他踢出國民黨的核心部門,把他邊緣化,甚至還專門設立了監視站,就在他們家的對面。


“民國三大參謀長”之一,死的很離奇,全身發綠,口吐白沫

白崇禧的兒子白先勇口述說:"抗戰時期,父親白崇禧參加了很多戰鬥,打了很多勝仗。如臺兒莊、崑崙關、長沙大戰等.他一路上參與中央的事情,所以他不是桂系軍閥.他參加過辛亥革命,參加過北伐,參加過中日抗戰,都是全國性質的,並不是在地方。軍閥都是為了地方軍事利益,白崇禧是全國的。”

綜觀白崇禧一生,歷經陣戰無數,可謂一員傑出將領。但在實戰指揮上,白崇禧的優勢則更多地表現在參謀業務上。用當年軍中流傳的話來說,白崇禧能入列“民國三大參謀長”而不是“三大指揮官”,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以說,“小諸葛”之名名副其實

1966年11月16日,白崇禧慘死在家裡。死的時候,襯衫被撕成碎片,渾身都是抓痕,可見死時是多麼痛苦。而且他的身上出現銅綠色,明顯是非正常死亡。

白崇禧離奇去世,終年73歲。蔣介石去參加其葬禮時,對白崇禧的兒子說道:節哀順變,家裡有困難的話,你就和我說。

白崇禧兒子沒有客套,只是冷冰冰地說道:我們白家沒有困難。本來想做個老好人,沒想到白家人不領情,熱臉貼了個冷屁股,這讓蔣介石十分尷尬,祭拜完畢後,就匆匆離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