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友5000元捡到了大漏,据说来自溥仪,专家鉴定:最少价值2000万

5000元买的宣统官窑瓷器,据说来自太监,专家称:堪比乾隆官窑

关注:闲扯古玩事


大家好,我是小编闲扯,说起清朝的事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末代皇帝》这部电影,电影中宣统皇帝溥仪,作为清朝末代皇帝,在位时间很短。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溥仪前期生活的奢华,他使用的器皿都及其珍贵。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故宫流传出来的瓷器。

北京李先生,是一位资深藏友,在90年代的时候,听说北京一位老奶奶家里,有一对宣统官窑瓷器,就马不停蹄地赶去。据这位老奶奶说,这对瓷器是当初是溥仪的用品,老奶奶祖上有亲戚进宫做太监,伺候过溥仪,溥仪在离开北京去东北的时候,把这对瓷器送给了老奶奶。


专家称,这是一对青花矾红彩云蝠纹葫芦瓶,瓷质非常的纯净,釉面光泽莹润,青花的绘画非常的稳定深沉,绘画非常细致,特别是矾红彩的篇幅,非常的生动,偏偏起舞。


“大清宣统年制”款识写的非常规整有力。所以这对瓷器应该是宣统官窑瓷器无疑,质量堪比乾隆官窑瓷器。现实中丑陋的蝙蝠,却是瓷器上的宠儿


绘五只蝙蝠向心环绕一“ 寿”字或寿桃,寓意“ 五福捧寿” 。在器物的内壁或外壁绘多只蝙蝠作散点式排列,寓意多福。


绘一株开有鲜艳花朵、结有嫣红桃子的桃树,有红色蝙蝠翩飞于树间,颇有情趣。此类图案以桃喻寿,以蝠喻福,寓意福寿双全。一株桃树生长于山崖,枝头横斜倒挂于海水之上,数只蝙蝠翩翩飞舞,寓意“寿山福海”。总之,在清代吉祥瓷画上蝠纹及其组合纹饰是非常重要和常见的。清代宣统官窑,质量堪比乾隆时期官窑瓷器

清宣统历史虽短,却仍在烧制官窑瓷器,据《清档》载,宣统二年,为东西陵烧造供器豆、爵、罐、盘、碗一批。《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耿宝昌先生概括宣统官窑为:造型与前朝规格一致,仍为传统的形制。只是胎体比以前轻薄,器形亦大,比前朝规整。


宣统时期官窑器的纹饰也基本承袭前朝传统图样,但比光绪朝描画精致,彩绘细腻。宣统官窑瓷器有“大清宣统年制”青花六字二行无圈栏楷款,也有红彩、赭彩、墨彩篆款。款识书写规整,排列有致,笔路圆润有力,青花款呈色深浓鲜亮且不晕散。

专家称,咸丰、宣统朝虽然瓷器烧制稀少,但质量上乘,堪比乾隆时期的官窑。所以李先生拿来的这对宣统官窑青花红彩云蝠纹葫芦瓶价值不菲,按现在市场价格,起码价值2000万。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了,最后小编求赞、收藏、评论,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