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友5000元撿到了大漏,據說來自溥儀,專家鑑定:最少價值2000萬

5000元買的宣統官窯瓷器,據說來自太監,專家稱:堪比乾隆官窯

關注:閒扯古玩事


大家好,我是小編閒扯,說起清朝的事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末代皇帝》這部電影,電影中宣統皇帝溥儀,作為清朝末代皇帝,在位時間很短。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溥儀前期生活的奢華,他使用的器皿都及其珍貴。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故宮流傳出來的瓷器。

北京李先生,是一位資深藏友,在90年代的時候,聽說北京一位老奶奶家裡,有一對宣統官窯瓷器,就馬不停蹄地趕去。據這位老奶奶說,這對瓷器是當初是溥儀的用品,老奶奶祖上有親戚進宮做太監,伺候過溥儀,溥儀在離開北京去東北的時候,把這對瓷器送給了老奶奶。


專家稱,這是一對青花礬紅彩雲蝠紋葫蘆瓶,瓷質非常的純淨,釉面光澤瑩潤,青花的繪畫非常的穩定深沉,繪畫非常細緻,特別是礬紅彩的篇幅,非常的生動,偏偏起舞。


“大清宣統年制”款識寫的非常規整有力。所以這對瓷器應該是宣統官窯瓷器無疑,質量堪比乾隆官窯瓷器。現實中醜陋的蝙蝠,卻是瓷器上的寵兒


繪五隻蝙蝠向心環繞一“ 壽”字或壽桃,寓意“ 五福捧壽” 。在器物的內壁或外壁繪多隻蝙蝠作散點式排列,寓意多福。


繪一株開有鮮豔花朵、結有嫣紅桃子的桃樹,有紅色蝙蝠翩飛於樹間,頗有情趣。此類圖案以桃喻壽,以蝠喻福,寓意福壽雙全。一株桃樹生長於山崖,枝頭橫斜倒掛於海水之上,數只蝙蝠翩翩飛舞,寓意“壽山福海”。總之,在清代吉祥瓷畫上蝠紋及其組合紋飾是非常重要和常見的。清代宣統官窯,質量堪比乾隆時期官窯瓷器

清宣統歷史雖短,卻仍在燒製官窯瓷器,據《清檔》載,宣統二年,為東西陵燒造供器豆、爵、罐、盤、碗一批。《明清瓷器鑑定》一書中,耿寶昌先生概括宣統官窯為:造型與前朝規格一致,仍為傳統的形制。只是胎體比以前輕薄,器形亦大,比前朝規整。


宣統時期官窯器的紋飾也基本承襲前朝傳統圖樣,但比光緒朝描畫精緻,彩繪細膩。宣統官窯瓷器有“大清宣統年制”青花六字二行無圈欄楷款,也有紅彩、赭彩、墨彩篆款。款識書寫規整,排列有致,筆路圓潤有力,青花款呈色深濃鮮亮且不暈散。

專家稱,咸豐、宣統朝雖然瓷器燒製稀少,但質量上乘,堪比乾隆時期的官窯。所以李先生拿來的這對宣統官窯青花紅彩雲蝠紋葫蘆瓶價值不菲,按現在市場價格,起碼價值2000萬。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了,最後小編求贊、收藏、評論,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