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新疆行之5:自駕喀喇崑崙公路,從喀什、烏帕爾(《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紅山到蓋孜河谷。

我第一次上帕米爾高原,是在喀什市參加旅行社的塔什庫爾幹2日旅遊團。這回,在喀什租車,自駕國道314喀喇崑崙公路再上帕米爾高原。

金秋季節,離開喀什,出發向帕米爾高原上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行進。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國道314,即喀喇崑崙公路,也稱為中巴公路。這條國道有近兩千公里長,終點就是中國——巴基斯坦邊境交界處的紅其拉甫口岸。

烏魯木齊起點0公里,南疆重鎮喀什市位於1480公里處。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出喀什市西南行10公里進入疏附縣界,疏附縣是新疆喀什地區的民族樂器製作傳統之鄉,在新疆音樂界響有盛譽。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從疏附縣城再向西行30餘公里,就到了喀什——紅其拉普口岸(喀喇崑崙山公路)進山前的最後一個村鎮——疏附縣烏帕爾鄉,烏帕爾是中國通往西亞南亞各國的運輸中轉站和必經鄉鎮,314國道貫穿全境。

(一)烏帕爾

到塔什庫爾乾的人必須在此補充下給養,因為此後直到塔什庫爾幹縣城為止,這條路兩側都是荒無人煙。所以大家都下車在鎮上吃午餐,買水果。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烏帕爾鎮上維族傳統食物:饢、手抓飯。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烏帕爾鎮不大,主要建築分佈在314國道兩側。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一字眉

鎮上居民都是維吾爾族,街道兩旁十分熱鬧。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烏帕爾是維族傳統聚居區,是個維族風情十足的小鎮,除了遊客看不到漢族人的。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正好看見維族婦女相見的禮儀,握手的同時還要加貼面禮(相互貼面頰)。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維族人保持了不少傳統禮儀。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在烏帕爾,我見到了最純潔的笑顏。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發自內心的笑容,是如此真誠而潔淨。

路旁悄悄拍張,被她發現了。可是沒料到,對於俺這個素昧平生的異鄉客,她竟然報以燦爛的笑容。

(二)麻赫穆德·喀什噶裡與《突厥語大辭典》

距離烏帕爾鎮兩三公里處的毛拉木貝格村,有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墓地。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11世紀時,有兩部維吾爾鉅著出現:一部是用阿拉伯文完成的《突厥語大辭典》;另一部是用回鶻文寫就的《福樂智慧》。其中《突厥語大辭典》的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就是烏帕爾當地人。

麻赫穆德·喀什噶裡系喀喇汗王朝的皇族,他從小得到良好的教育,就讀於喀什噶爾的“汗勒克麥德力斯”(皇家伊斯蘭教經學院)。麻赫穆德·喀什噶裡聰慧好學,自幼精通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對回鶻悠久的傳統文化有深厚感情和較深的造詣。成年後,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到伊犁河谷與中亞的七河地區及錫爾河流域考察學習,開拓了視野,增長了知識。

麻赫穆德·喀什噶熟悉阿拉伯語、波斯語,具有豐富的伊斯蘭史、伊斯蘭哲學、語言學、邏輯學、地理學、天文學等學科的知識。他還掌握王室家族子弟必備的騎術、射箭、刺殺術等戰鬥技能。

公元1056-1057年,由於喀喇汗王朝發生宮廷內訌, 其父侯賽因等親人被殺,麻赫穆德·喀什噶裡死裡逃生離開喀什噶爾,就此流亡異鄉。此後的10年間,他幾乎走遍了整個中亞,對突厥語系各部落的語言及其來龍去脈,文化和風俗習慣等進行深入研究。

公元1072年前後,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到達了塞爾柱蘇丹國(突厥人建立的王朝)的都城——巴格達。此時蘇丹國的權力實際上操縱在王后托爾坎哈敦的手中。這位出身喀喇汗王族的王后鼓勵喀什噶爾的學者在巴格達從事政治和學術活動,為他們提供一切機會,創造良好的條件。麻赫穆德·喀什噶裡也就是在這種環境下,著手編寫語言學鉅著,終於公元1076年完成他的《突厥語大辭典》。

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將這部鉅著獻給了當時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烏布力·哈希姆·阿布都拉·本·穆克塔迪。穆克塔迪見書後如獲至寶,將它存放在宮廷皇家圖書館內,供人傳抄。

《突厥語大詞典》寫成後,這部鉅著並沒有刊印,僅是手抄流傳。經過輾轉傳抄,不少阿拉伯學者都讀過並利用過這部著作。一直到14世紀,還有學者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這部詞典,並引述了部分內容。

近千年後,1914年在伊斯坦布爾,有一位出身於奧斯曼帝國大臣納吉甫·貝伊家族的婦女,迫於窮困,把一部《突厥語大詞典》的抄本通過書商賣給了一個名阿里·埃米里的人。這個抄本是現今世界上僅存的唯一抄本,現珍藏於伊斯坦布爾圖書館。

保存至今的手抄本,是波斯人馬赫木德·本·阿布拜克爾於公元1266年抄成的。這個傳世的孤本是一戰期間在土耳其著名藏書家狄雅爾貝克家族的阿里·埃米里的書庫中被發現,以後在國外被譯成阿拉伯語,德語,土耳其語,烏茲別克語(前蘇聯)等相繼出版。

1981年後,我國連續出版了三卷本的《突厥語大辭典》現代維吾爾語全本。

《突厥語大詞典》是一部用阿拉伯語註釋突厥語詞的詞典,鉅著結構嚴謹,條目清晰,收進的辭彙極為豐富,堪稱一部關於突厥民族的百科全書,對研究中亞各國的歷史、地理、民俗風情、社會生活、文學藝術等有很高的價值,而且為研究突厥語諸部族的歷史,地理,物產和民俗提供了寶貴資料。

《突厥語大辭典》為我們提供了11世紀時,包括維吾爾在內的突厥語諸民族的語言、文字、人物、歷史、民俗、天文、地理、農業、手工業、醫學以及政治、軍事和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豐富知識,甚至連神話傳說、兒童遊戲與娛樂體育等等也是應有盡有。可說是當時中亞和我國新疆的一部大百科全書,且為後人研究那個時代突厥語各部族生活狀況的唯一重要而可靠的資料來源。

《突厥語大辭典》共收詞目7500條。其中所收民歌有242首,格言、諺語220餘條,在文學研究上也有極高價值。這部辭典從語言辭彙著眼,對突厥族語言與阿拉伯語進行了深入細緻地比較研究,這比歐洲19世紀末才開始發展起來的比較語言學,還要早出800年!而且就其對當時突厥語言、語法的科學理解及其系統性而言,都達到了那一時代的最高峰。

72歲時,麻赫穆德·喀什噶裡返回到故鄉在毛拉木貝格村創辦了一所學校,收徒教書,過著平靜的生活。

公元1105年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去世,安葬於故鄉——今喀什市疏附縣烏帕爾鎮毛拉木貝格村烏帕爾山頂。

現在烏帕爾山上的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墓地被新疆維族自治區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墓地建築在強烈地震中倒塌,1986年重建,對外開放。陵園高大肅穆,以米黃色雕花牆壁為主調,分正門的禮拜寺與北部的墓室、紀念館兩部分。正殿前懸掛著麻赫穆德·喀什噶裡的巨幅畫像,白鬚低垂,慈祥中蘊含著剛毅,深邃的目光中顯示出學識的宏大與一派學者風範。在紀念館裡,陳列著《突厥語大詞典》的各種版本及其與作者有關的各種文物書籍,還有一些在附近出土的各類文物。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我從烏帕爾鎮拐進鄉道,看見了如今已不多見的毛驢車。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毛驢車上非常純樸的維族大媽。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很遺憾,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墓地正在維修翻建。來年建好後,一定是個供人瞻仰大學者的好景點。

(三)奧依塔克紅山

過烏帕爾鎮,沿G314線行駛50公里許,就到了蓋孜河口的奧依塔克紅山附近。

從崑崙山中奔湧而出的蓋孜河河口是喀什市到塔什庫爾幹必經之處,它是進入崑崙山所遇到的第一個進山入口。

此後,公路將順著蓋孜河峽谷前行。

沿公路河谷邊上的山是由紅色的沙岩構成,這就是當地人稱為奧依塔克紅山,海拔由喀什的1200米變為近2000米。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三年前,來過一趟。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原先這裡只是個小小的村莊,有個小小間可以讓大家唱唱歌,因為此後沒有正式唱歌的地方,只能隨地唱歌了。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重新改建喀喇崑崙公路,沿線新增了不少建築,絕對不用野地唱歌了。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新修314國道,寬敞平整。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這是上一次去帕米爾高原,回程經過這裡碰上堵車,下車用手機拍的黃昏蓋孜河對岸奧依塔克紅山。

火紅色的山,分佈在蓋孜河和奧依塔克河谷兩側。以紅色岩石為主構成的山體,長達幾公里,山體稜角分明,寸草不生。

在夕陽的照射下,紅得炫目,與吐魯番火焰山的山體紅色相比,毫不遜色。所以這裡又稱為南疆火焰山。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繼續前行,遠方有雪山了。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翻新後的喀喇崑崙公路從蓋孜河左岸直抵雪山,以前314公路在右岸。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再往前,314國道又回到蓋孜河右岸,終於看見崑崙山最高峰公格爾峰。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幾年前,同一地點314國道是如此簡陋。

崑崙山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幹,屬於亞洲中部大山系。

崑崙山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里,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在中國境內地跨青海、四川、新疆和西藏四地,可分為西、中、東三段。

最高峰是位於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境內的公格爾峰,海拔7719米。

公格爾峰是世界著名高峰之一,山峰呈金字塔形,幾乎全由岩石和冰雪構成。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喀什到塔什庫爾幹,一路上有不少安全檢查站。規模最大、檢查最嚴的就是位於蓋孜河峽谷山口旁的“蓋孜檢查站”。

過檢查站時,看見幾個人因未辦理《邊境通行證》,到此為止,打道回府。

蓋孜安檢站海拔約2200米。

上次來,過安檢站後汽車一路盤旋爬坡,到海拔3300米的白沙湖才結束爬坡。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現在,鑿通了“公格爾隧道”,截彎取直,好走多了。

《突厥語大辭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家鄉——新疆烏帕爾

繞過最後這座雪山,就是著名的喀喇崑崙公路“白沙湖”。

下一站:白沙湖、喀拉庫勒湖、慕士塔格冰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