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家族富了17代,昌盛了500年,在上海有近1000套房,從不張揚

相信光是看到標題,大家都羨慕“瘋了”,在上海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竟然擁有近1000套房,別說1000套,就是1套小編也買不起呀!按理說那麼富有的家族,肯定像賭王何鴻燊那一家子似的出名。

這個家族富了17代,昌盛了500年,在上海有近1000套房,從不張揚


但恰恰與其相反,此家族非常低調,甚至很多人都沒聽過他們,他們不止有錢,更了不起的是,在“富不過三代”的魔咒下,他們竟然富過了17代,他們是誰?究竟靠何發家?

貝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10位,是我國較為常見的姓氏,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便是“貝氏家族”。

這個家族富了17代,昌盛了500年,在上海有近1000套房,從不張揚


根據《吳中貝氏家譜》記載,原籍浙江金華府蘭溪縣的貝蘭堂是蘇州貝氏的始祖,他帶著一家老小從浙江遷居到了蘇州,貝蘭堂掌握了一些祖傳藥方,於是在蘇州行醫賣藥,由於他做生意特別實誠,藥效也不錯,十幾年後(乾隆年間)貝蘭堂成為了蘇州四富之一,日子是越過越紅火。

這個家族富了17代,昌盛了500年,在上海有近1000套房,從不張揚


但和別的首富家庭不同,貝蘭堂對子孫管得特別嚴,他允許孩子們跟著他行醫,也允許他們根據自己愛好決定未來,但不管男孩女孩,一定要讀書,做一個有文化、有見識的人,所以貝家的孩子從不和其他富商紈絝子弟攪在一起,皆有自己的主見。

後來他們有的行醫,有的經商,有的做官,將貝氏家族變得越來越大,雖然此後他們經歷了數次戰爭的衝擊,但沒有一個人被打垮,更沒有人走上歪路,很快,貝氏家族迎來了第13代世孫,他們將貝氏家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個家族富了17代,昌盛了500年,在上海有近1000套房,從不張揚


貝潤生和貝理泰,由於自幼喪父,全由母親教養成人,家族產業衰落,生活日漸落魄,但貝潤生並不著急,他從一個顏料行的小學徒做起,一步一步成了上海鼎鼎大名的“顏料大王”,關鍵他特別有遠見,覺得房地產是個不錯的產業,於是賺了錢就買房,買到最後竟然擁有了近1000套上海房,簡直是不可思議。

這個家族富了17代,昌盛了500年,在上海有近1000套房,從不張揚


弟弟貝理泰,從小成績特別好,還中過秀才,但是父親意外去世,他必須要打理父親遺留下來的產業,雖然無緣仕途,但貝理泰頗有經商的天賦,1915年,他協助陳光甫、莊得之創辦了上海銀行,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貝理泰的影響下,他的4個兒子、5個孫子都開始從事金融,於是他們被稱為“金融世家”。

這個家族富了17代,昌盛了500年,在上海有近1000套房,從不張揚


貝理泰的3兒子叫貝祖貽,比起自己的老爸,貝祖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當年年僅22歲的他就進入了中國銀行北京總行,並且以“可怕”的速度先後擔任廣州、上海、香港的分行經理,最後成為中央銀行總裁,推動中國幣制改革,被人稱為“金融鉅子”。

貝祖貽與夫人莊氏特別恩愛,莊氏出身名門,是一位有見識的知識女性,1917年,他們生了一個兒子,取名為貝聿銘,誰也沒料到,這個孩子會在以後有那麼大的成就。

1979年,美國建築界為他定下了一個“貝聿銘年”,用來表彰貝聿銘先生在建築界的傑出貢獻,貝聿銘先生到底有多牛?他18歲就隻身前往美國留學,先後在世界頂級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一畢業就拿到了美國建築師協會的獎項。

這個家族富了17代,昌盛了500年,在上海有近1000套房,從不張揚


再後來,他設計了盧浮宮金字塔、約翰·肯尼迪圖書館、蘇州博物館、日本美秀美術館等等世界級建築作品,毫不誇張地說,所有建築上的大獎,他貝聿銘都拿到了。

這個家族富了17代,昌盛了500年,在上海有近1000套房,從不張揚


除了貝聿銘先生,貝氏家族還有很多族人上過哈佛大學,比如貝建中、貝禮中,他們從小接受了良好的知識教育,我想,這就是貝氏家族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的主要原因。

無論是始祖貝蘭堂,還是21世紀的貝聿銘,他們皆嚴格要求自己,並沒有把錢財放在第一位,而是通過勤勤懇懇的努力,認認真真的學習,有了真本事以後才施展自己的抱負,最終取得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