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坐断东南的曾国藩不起兵造反,恢复汉家江山?

缅怀未逝的青春


曾国藩号令天下的旗号,就是捍卫纲常道统、抵制外来邪教,这是他最重要的政治资源。如果他起兵反抗朝廷,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就会失去所有的合法性外衣,就会众叛亲离一败涂地!


气吞万里如猴


曾国藩本人对于自立这件事,态度是比较暧昧的。他用两句诗说明自己的心态: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大概意思是世间诱惑很多,但我却要坚守本心。但他的本心究竟是什么,却没人能说得清。


曾国藩的湘军是当时最精锐的部队,其本人又有剿灭太平天国的奇功,所以很多人都觉得他可以做点什么。左宗棠、彭玉麟、王闿运等人都曾劝他自立为王,而胡林翼更是直言不讳地问他: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

曾国藩对这些劝进之言,一概采取暧昧态度,含糊其辞应付了事,知道最后他最看重的九弟曾国荃站出来时,他才没有继续装糊涂。曾国荃带着大批湘军将领,准备学赵匡胤再演一次“黄袍加身”的戏码,把曾国藩推上皇位,曾国藩回答了上面那两句诗,于是众人借默不作语。

难道曾国藩真的不想做皇帝吗?我是不信的,中国人都有个皇帝梦,俗话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曾国藩岂能不想,只不过是他在分析利弊之后,觉得成功的可能性很低,所以才没有贸然行事。

曾国藩之所以能剿灭太平天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把洪秀全设定成了礼教罪人。《讨粤匪檄》中最著名的论断就是:(太平天国)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洪秀全宣扬自己是天父的儿子(同样是天子),坏了中国数千年的“礼仪人伦”,被曾国藩视为禽兽,必欲除之而后快。那么曾国藩如果自立为帝,必然同样要自称天子,这就走上了与洪秀全的老路,坏了读书人心目中的“礼仪人伦”,从而失掉人心。

满清入关二百年,虽然是以夷狄而入华夏,但已经被天下的读书人视为正统,如果曾国藩举旗造反,就成了大大的叛逆。必然得不到大多数地主阶级的支持,而两湖、江浙一带的百姓经过太平天国之祸后,迫切需要休养生息,曾剃头要造反必然应者寥寥。仅凭着曾国藩的湖南子弟兵,必不能与全国抗衡,失败也就是必然的结局。

智者如曾国藩,是不肯做必败之事的,所以他只能主动把一颗火热的心熄灭。


曾国藩有言: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他如果造反自立,失败了必然被认为是“禽兽”,而如果选择做大清朝的忠臣良相,必然会留下如圣贤般的形象。曾国安是清醒的,也是成功的,他后来果然成了“圣贤”。


李飞叨


 

  如今的湘军因为攻陷了安庆,已经威震天下,但是曾国藩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虽然湘军名噪一时,但是如果不找到一条归路,湘军一定难逃“狡兔死,良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命运。所以此时此刻,一定要从这三股势力中找到一个安稳的靠山,这甚至比和太平军战斗都要重要。

  话虽如此,但是没有人知道朝廷的三足中谁能最终获胜,更没有人能知道谁将掌握这最高的权力,因此曾国藩心里根本就没底,他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在不知不觉之中,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他们谈话的屋子已经变成了黑漆漆的一片。这种没有丝毫光明的黑暗,正好呼应了曾国藩此时此刻的心情,他为大清的前途担忧不已,更为湘军的何去何从困惑不已。

  到了最后,烦恼无边的曾国藩站了起来,他在屋里来回地踱步。内忧外患、国君年少、宗庙不和、女人执政,这种种坏事充满了曾国藩的脑袋。他已经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大清即将迎来一场惊天巨变,而在这场大战前,自己必须未雨绸缪,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就在曾国藩思索是投靠太后,还是投靠恭亲王,还是与八大辅政大臣交好的时候,胡林翼给曾国藩指了另外一条“明路”,一条让曾国藩完全不知所措、震惊不已的“大路”。

  “来安庆前,左宗棠让我捎来一封信。”说完,胡林翼就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了一个信匣。

  听见这句话后,曾国藩立刻把灯点燃。他接过信匣,抽出信纸,然后仔细地端详起来。只见信上面写了一副对联:

  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这四句话,让曾国藩触目惊心,震惊不已呀。特别是最后两个字,那就是要谋朝篡位,教唆我造反呀。因为“鼎”,就是问鼎中原、问鼎天下的意思。左宗棠和胡林翼的意思很明白:怎么样,老大?天下大势已明,眼见太平军撑不了多久了,我们应该有更长远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就是夺取天下!

  面对这个部下的意见,手捧着这封“逼反”的信件,曾国藩的心里一阵发冷。他的手掌已经布满了汗水,而他更是一句话也不敢说。

  而曾国藩对面的胡林翼,也是呆呆地看着曾国藩,也一句话不敢说。

  几乎同一时间,这两个人都沉默了,空气也凝重了起来,周围更是像死一般的寂静。

  沉默呀,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此时此刻,曾国藩只要一句话,他麾下的10万湘军就会改变中国的历史,曾国藩也会将那个腐朽无比的大清王朝、摇摇欲坠的太平天国全部踩在脚下!但是这句话,曾国藩始终没有说出来。

  对曾国藩来说,传统的儒家思想在他脑海里根深蒂固,他没有突破这个束缚的能力,更没有突破这个束缚的决心。有四个因素一直左右着他的行动,让曾国藩一直苦苦支撑着那片天,报答那所谓的“皇恩”。

  第一个因素:曾国藩不会造反。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虽然左宗棠、胡林翼他们支持自己造反,但是李鸿章、彭玉麟这些人会支持吗?他们凭什么要上这条贼船?只要朝廷略施小计,赋予这些人更大的官职,给予他们更大的权力,那么这些人肯定会为大清卖命,而曾国藩的湘军也会在瞬间被瓦解。一支完全被分化瓦解,各自为战的湘军,拿什么去造反?

  第二个因素:曾国藩不能造反。

  咱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曾国藩真的造反了,那么曾国藩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与哪些人为友,与哪些人为敌,还有自己旗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让曾国藩困惑不已,甚至无计可施。

  与什么人为友,是之前被自己揍得半死的太平军吗?还是之前的主子清朝呢





缅怀未逝的青春


很高兴回答问题。

曾国藩一生对清王朝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一生高官厚禄,是我国著名的儒学大师,特别是他率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起义,挽救了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权势坐断东南,加上拥有三十万湘军的实力,完全有能力取清王朝而代之,但他最终没有这样做。我个人判断,是不能,不想,不敢,这是因为:

第一,不能。我们来看清王朝,这个时期的清朝,虽说已经走向衰败,但还不至于灭亡,虽说太平天国运动,搞的清王朝焦头烂额,但还是有一定实力的,而且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军队不止湘军一只,还有淮军,和其他地方实力,清王朝并没有依靠八旗军,只不过湘军骁勇善战,人数众多,最先攻克南京。再说曾国藩,作为朝廷大员,一军统帅,他的战略眼光肯定是独到的,他深深知道,单凭湘军一己之力,是不可能推翻清王朝的,所以,曾国藩力排众议,拒绝了造反的建议。

2,不想,我们都知道曾国藩是从小就接受儒家思想的浸润,君君臣臣的观念根深蒂固,成年后官运亨通,十年七升迁,也算是深受清王朝厚恩,骨子里恪守君臣之道,虽说有大功,有军权,有势力,但他的历史背景决定了,他不想做起兵造反的大逆之事,玷污他一世英名。

3,不敢,起兵造反和平定叛乱是两个概念,都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当人们的观念都统一到平定叛乱上的时候,大家可以齐心协力,同仇敌忾,这是为了维护朝廷的安危,利益是一致的,如果曾国藩要起兵造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原来的盟友,马上就成了敌人,为了各自的利益,这时起兵造反的人,马上就成了众矢之的被讨伐这是很危险的,曾国藩那么有智慧,他不会不懂这些,所以他不敢。还有,曾国藩是深受儒学熏陶的人儒学根基深厚,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几年里,他看到的是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这个时候他在起兵造反,会加深百姓的痛苦,他自己也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所以,他不敢起兵造反。再加上清王朝还没有到一击即溃的境地,从朝廷对曾国藩的暧昧不清的态度就能看到,朝廷对突发事件是有手段,有预见,有准备的。这一切都决定了曾国藩,不敢轻举妄动。


奔走的历史


曾国藩当皇帝?不会的,也不可能的。

因为曾国藩自身的三大因素,决定着他不会去选择当皇帝。

一是曾国藩知道,皇帝是什么人?皇帝是真龙天子,不是什么人想当就能当的成。封建社会两千多年,出了无数真龙天子,当了皇帝,坐了龙庭。封建社会还出了无数造反者想当皇帝,最后自认为当了皇帝,结果不被历史承认。像李自成、洪秀全、陈胜等等农民起义领袖,本不是朱元璋那样的真龙天子,不可能成为皇帝的。曾国藩非常清楚这一点。

二是曾国藩明白,自己是一个读书人,信奉儒家思想,克己复礼,君君臣臣,仁义礼智信,名不正则言不顺等等儒家正统观念在他心里打下深深烙印,他不会越雷池半步。即使他打下南京,剿灭太平天国运动,名声大噪,朝野震惊,他毅然决然,急流勇退,不给朝廷和满人留下须臾造反可能。事实证明,满族贵族想要治他也无从下手。

三是曾国藩清楚,他的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一时得逞,想要驱除满清,建立汉人江山,功夫和火候未到。贸然从事,霸王硬上弓,到头来很可能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况且自己已经垂垂老矣,没有必要去硬挣一日之短长,做一件无把握的事儿,不如著书立传,扬名立万,赚的后人敬仰!曾国藩的小心谨慎事实上也维护他的一世英名。



一风2008


曾国藩在对太平天国作战后期,拥兵30万,全国8个总督3个出自湘军,15个巡抚7个出自湘军,江南五省都是富庶之地,左宗棠曾国荃等人也多次劝他举义,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兼备。儒家本来就说”王无道,可取而代之“。而且他还能举起民族大义这面大旗,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并不违背道德。历史上兔死狗烹的前车之鉴很多,放弃兵权也未必平安,他为什么不造反?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儒家思想”早已根深蒂固的植入他身体。

梁启超说他是半个圣人,标准就是按照儒家思想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判定的。曾国藩从始至终都遵循着这个“孔孟之道”。他组建湘军的目的相当明确:保卫儒学,保卫清政府。在曾国藩起兵时,发布的《讨粤匪檄》打的就是捍卫孔孟之道的旗帜。他认为太平军利用拜上帝会这套歪理邪说来否定中国的“孔孟之道”。号召天下的读书人起来捍卫孔孟之道,捍卫中华文化。曾国藩的个人追求是做一个中兴之臣,封侯拜相,光宗耀祖。

第二、清政府对其早有防范。

清政府之所以重用汉臣,是因为他们的八旗军不堪重用,被太平军打得满地找牙,不得已才下放权力。但是他们对老曾可是防范有加。举两个例子:1、咸丰四年七月,曾国藩打下岳州府,朝廷只赏他一个三品顶戴。曾国藩此时可是二品大员,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却只给了三品官的赏赐,真是蛋疼;2、湘军攻陷天京后,朝廷又赖掉咸丰帝“取江宁者封王”的许诺,只给了个一等候的爵位,同时还追究幼天王洪天贵福逃脱的责任。这简直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啊,要是满族将领立功,估计八辈祖宗和孙子都要沾光。可想而知,清政府是多么的怕老曾,怕汉人造反啊!

第三、外部条件复杂,时机并不够成熟。

1、大清有一支王牌军,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它们就部署在中原河南腹地,这支骑兵作风彪悍,能打硬仗。它们负责监视东南,曾国藩不敢轻举妄动。

2、此时湘军内部也已经分化。李鸿章成立了淮军,左宗棠成立了楚军。各自为营,互不管制。曾国藩并没有把握去控制这两支军队。

3、外国在华势力决定扶持清政府。曾国藩深知外国坚船利炮的威力,一旦起兵而得不到外国势力的支持,势必将自己置于死地。


竹维杂谈


简单来说,第一没有这个必要,第二也没有这个实力。

作为曾国藩而言,他是剿灭太平天国的第一功臣,但同时他也是太平天国盛衰的亲身经历者。纵使文有冯云山,武有杨秀清的洪秀全也只能落得个惨淡收场,他如果举兵谋反真的能够做的比他们好吗?满清不是南明,心思缜密的慈禧太后也不是南宋的谢太后。他当时已经是汉臣之中的第一把交椅,一等毅勇侯,文渊阁大学士,手握四省实权相当于两个总督,已经是位极人臣。如果他不谋反荣华富贵唾手可得,可是一旦起兵谋反这些东西会瞬间化为乌有,父母妻儿还会受到灭顶之灾。太平天国荼毒江南百姓、灭绝孔家贤圣,他正是以保卫乡梓,守护名教的口号才聚集起来了湘军数十万精锐,可是他如果起兵反叛,这些人会不会跟随他就难说了。而且以臣叛君是儒家的第一戒条,他如果这么做必然会丧尽天下读书人的支持,他的后方就堪虞了。所以,既然没有必胜的把握,那就最好不要贸然行动。

第二,他没有这个实力。满清的精明之处在于,湘军的很大一部分后援粮草和武器辎重都是要经过地方政府之手才能够到达湘军的手上。可以说慈禧太后一直抓住了湘军和淮军的生命线,以至于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都要为了后勤粮饷向太后低头。江南又经历了太平军的洗劫,根本无法作为大本营,在这样的境况下,曾国藩也没有能力造反。

第三,到了清末满汉之间的华夷之辩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人关注,广大的汉人士大夫已经把尊孔的大清视为本朝,已经与之融为一体,所以,恢复汉人江山对于他们并没有什么鼓动力。加上曾国藩身边还有一个野心勃勃的弟弟曾国荃,曾国藩也担心自己会成为第二个宋太祖,所以还不如守住了现有的富贵,搏一个忠君护国的美名来得实在。


经典守望者


主要是当时的条件不允许!

主观上,曾国藩刚刚战败太平天国,血洗天京城,获财货无数,清廷对他也是恩宠备至,他所举荐的部下基本都照准提拔,正是人生最得意的时刻,这个时候你让他放弃大好的荣华富贵去造反除非傻子才会去干!

客观上,也有以下几点让曾国藩不敢有二心:

1.缺少稳固的后方支援,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国藩的湘军势力范围也就在东南一隅,而且经过连年的战火摧残,原本富庶的江南之地已经十室九空,并不具备成为革命根据地的条件。

2.军心涣散,太平天国得主要作战对象是曾国藩的湘军,经过连年征战,军队战力早已疲惫不堪,攻破天京城后湘军将天京城洗劫一空,早就不想打仗了,升官发财回去过日子多舒服,又有几个人看着好日子不过愿意为曾国藩去打仗卖命!而且湘军内部也是帮派林立,并不完全受曾国藩的指挥,如从湘军中分化出来李鸿章的淮军。

3.清廷早有布局,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清廷早就在湘军后面形成包围之势,如果湘军敢有异动肯定会被及时拿下,湘军最后是被曾国藩解散的。

4.历史条件所限,中国历史上从南向北完成统一的只有明朝,而明朝的对手是早已腐败不堪的元朝,民心所向又有徐达、常遇春等当世名将才能完成如此壮举。清廷当时气数未尽,曾国藩肯定不会一时冲动去干掉脑袋的事的!


小眼睛啊董


“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这是1864年7月湘军攻破南京城后,以曾国荃为首的30多名将领,欲模仿赵匡胤黄袍加身,劝曾国藩自立为帝,曾国藩默默无语,写下的诗句。告诫大家,不仅我不能造反当皇帝,你们也不能乱来。按当时的情况来看,曾手中有兵有权,占据了清朝的半壁江山,有多少人觉得他会夺回汉族人的天下,这甚至是众望所归。那他为什么不自立为皇帝呢,我试从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分析如下

主观上

一、儒家思想。曾国藩自幼熟读诗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读书中举,报孝朝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追求的理想。忠于朝庭,为朝庭心甘情愿奉献一切,甚至生命,在与太平军的作战过程中,打了败仗都要自杀。成为清后期的中兴名臣,让清朝又苟延残喘了60年。

二、忠君思想,皇恩浩荡。曾国藩,从14岁开始第一次考秀才,父亲曾麟书陪考,双双落榜,接连考了七次,才中了举人,时年他27岁。当时这是农转非的唯一途径,大家熟知的老范进,一辈子考举人,考中了疯掉了,咱们的曾大人也好不到,曾有小偷到曾家偷东西,小曾在背书,小曾背,小偷等,几个小时过去了,小偷实在等不了了,跳梁下去,把小曾背的书一口气背了,还说道,你太笨了。不适合走这条路,可见小曾是笨,但也靠的一个字,勤,皇恩浩荡,老天开眼,小曾享受到了刑不上士大夫的待遇。感谢皇恩,一个无依无靠背景的穷小子,一步步成为大清朝倚重的权臣。谢主隆恩。

客观上

一、时代背景上,当时的清朝被洪秀全祸祸的不轻,可以说是个烂摊子,西方列强已斩露头脚,明显先进于闭关所国的大清朝,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逆之者亡。

二、军事上,曾虽号称40万湘军,但谪系只有几万人,其它在左中堂,李鸿章等人手里。最为忠心的水师一旦北上陆地做战也未必行。再加之,湘军跟随曾征战多年,每到一地烧杀抢掠,攻陷天京时,早已不是当年招募时的湘军,将领腐败,士兵厌战。湘军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如果自立很有可能把大部太平军编入湘军,李秀成诈降也不是没可能。那样最糟糕的情况就会出现,湘军会处在太平军和清军的夹击之中,毕竟那时太平军还未全歼,小天王洪天贵福还下落不明,劝曾为帝的曾九帅,在条件成熟时,会不会成为赵光义第二。

三、政治上,满清入关以来,对汉族高级官员一直是不信任,别说曾这种情况了,拥兵自重,天京攻陷不久,朝庭就派出以满族正白旗出身的官文为饮差大臣防守武昌,控据长江中上游,监视湘军的动向;以富明阿、冯子材分守扬州、镇江,占据长江下游有利地形;以僧格林沁屯兵赣、鄂边境,扼制金陵。名为防止太平军流窜,实为牵制湘军北进。重用左中堂,李鸿章,制衡曾国藩。文官方面,慈禧利用沈保桢和曾国藩的矛盾,为难曾国藩,想想自己一路提拔的人都与自己为敌,后脊背心都发凉。此时的曾国藩已处于慈禧的天罗地网之中,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合力剿杀。

四、面相上,曾从巜冰鉴》上分析,自己没有帝王之相,是蟒蛇非蟒龙。




明月明朗明空明天


曾国藩作为文人,自小受到的就是“忠君爱民”“克己复礼”的儒家教育,他视清廷为正朔,本人自视为忠臣、栋梁,他的湘军是平定叛乱的工具,而不是黄袍加身的资本。众所周知,曾国藩赖以成名的是湘军,从军权方面讲,当是的淮军不是湘军分出去的,而自始至终是一支独立的队伍。平定太平天国动乱后,曾国藩请旨裁撤湘军,淮军保留,成为正规的军事编制。

其次,曾国藩的实力也不允许。表面上曾国拥有三十万湘军,是当时最有实力的大臣。但是这三十万军队真的足以支撑他造反吗。中国历朝历代掌握三十万军队的将军不在少数,他们又有几个人敢轻言造反。别的不说,鼎盛时期的太平军人数达到五十多万,最终的结果还不是被收拾了。更何况曾国藩的湘军的战斗力也未必比太平军强。太平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自己内部出现了问题,而不是湘军多勇敢。当年太平军就把曾国藩打得差一点跳水自尽。

三十万大军和偌大的清朝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更何况他的三十万大军还远在东南,对北京产生不了多少影响。当年太平军北伐时总人数也曾经达到几十万,最后还不是败亡了。石达开够牛了吧,石达开带走了十几万精锐部队,离开太平天国也就成了无根之水,最后全军覆灭。

所以曾国的实力还没有达到造反的地步。瘦死骆驼比马大。清政府虽然已经衰落,但是毕竟还有一定实力,在当时还有一大批忠实的维护者。许多有识之士他们并不想推翻清政府,他们希望清政府重新中兴。慈禧虽然卖国是把好手,但是不能否认他的政治手段。除了慈禧之外,清政府还有不少能臣干将。如果曾国藩冒险称帝造反的话,他的胜算也不大。这也是曾国藩称帝造反前需要考虑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