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黄金阅读期”,家长别错过,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独立阅读?

抽屉酱


大家公认的孩子阅读黄金期是在3~6岁,这个时间段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最佳时间,所以请家长利用好,这个难得的孩子阅读发育期。

要培养孩子独立阅读,需要完成五个步骤。

第1个阶段是家长读孩子听

因为孩子的年龄较小,识字量有限,不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所以就需要家长在孩子的阅读中起到主导作用,家长来有声有色的为孩子讲故事,孩子负责专心的听故事。

第2个阶段家长边读,边指引孩子。

家长在读书的过程当中,用手指或者工具指引着文字或者图画,带着孩子跟着内容走,孩子在专心看的时候,就可以初步认识一些常用的汉字,为下一步过渡到孩子的自主阅读,打下基础。

第3个阶段家长和孩子交替着读

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可以家长读一段,孩子读一段,从一开始的时候给孩子一小段或者较简单的一段,提高孩子对阅读的积极性和好感,之后再慢慢的加大阅读难度。

第4个阶段家长陪伴孩子为主的阅读

这个阶段家长可以在孩子有一定的质量基础之后,陪伴孩子,完成纠正孩子阅读当中的错误。如果缺少了这个步骤而直接过渡到孩子的独立阅读,可能会使孩子的信心受到影响,读书的热情下降,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的任务是主要负责认真的听,多夸奖,遇到孩子难以解决的汉字问题的时候,马上给孩子以帮助,给孩子读书更大的信心。

第5个阶段孩子完全自主的阅读

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适当的从孩子的阅读当中抽离出来,但也不是做甩手掌柜,而是在孩子阅读的一些细节方面进行指导,比如说选书,买书,整理,藏书,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也同样可以陪伴在孩子身边,大家各自读书,共同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悠悠乐淘淘


孩子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整个学生时代都是黄金阅读期

中考我女儿考了96分,全校第二名。有许多人问我,你给孩子报的什么课外班,我也去报名。我说:我从未给她报过语文课外班。

孩子的语文好全在于课外阅读。

其实大家都知道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但具体怎么做却很茫然。年代不同,孩子上小学后,望着茫茫书海,家长大都不知道这个年代孩子们应该读什么。

我也遇到这个问题,也曾试着咨询一些过来人,按照她们的推荐我买了许多书,但孩子根本不爱看,那些书至今还是书架上的摆设。

于是在孩子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和女儿做了这样一个约定:每月给她100元钱,她自己在书店里选她自己喜欢的任何书籍。

于是每个周末的至少半天,女儿都兴奋地停留在新华书店里选书:查理九世、怪物大师、杨红樱系列、马小跳……女儿用每个月100元的额度把一本本她喜欢的书买回来,有时她自己买超额了,下个月我要扣回来。

书店选书、看书成了她小学的一个期待,最后也成就了她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开端。

从实践中我认为孩子的真正阅读期是在她能认识大部分字之后,而家长要做的是此时留出每个周末的半天时间带孩子去书店,在那样的氛围和环境中让孩子喜欢阅读,触摸书籍(宁可贵些,不要网上买书);同时给孩子自己选书的权利,选到自己喜欢的才会阅读,家长不要越俎代庖,替孩子包办买书事宜,否则书只会是书架上的摆设。给孩子限定购书额也很重要,这样她会珍惜,家长不要因为孩子选了几十本书一高兴全付款了,每个月读4、5本左右的阅读量对一个学生已是足够了,让孩子每月有所期待。

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孩子的整个学生时代都是黄金阅读期。


行走的光阴


我认为孩子要想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应该先从配有大量图片的彩色书籍开始,文字尽量要少,图片要活泼有趣,能够带动起孩子阅读的积极性。年龄应该从孩子2-3岁开始,太小的孩子培养阅读会使孩子对阅读产生厌恶感。家长应该从小陪孩子阅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应该根据图片内容变换阅读语气,语速,使孩子听起来抑扬顿挫,不枯燥,让孩子爱上阅读。等孩子上了小学后应该从以下几点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1、增加孩子的阅读时间,这个是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关键。2、学会引导阅读和利用时间,多给孩子买有趣的课外书。3、在孩子上床睡觉之前给孩子阅读书籍,让孩子自己形成阅读的好习惯。





兔兔好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容易带错的老师。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在父母的带领下,它逐渐一步步模仿。孩子穿母亲的高跟鞋时,是的,父母一定要有阅读的习惯,因为孩子已经学会了模仿。小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所以父母应该避免在孩子面前打游戏。基础决定未来,孩子的基础只能靠你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