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战争史上有哪些令人窒息的弱智操作?

雪域惊鸿


我说一个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弱智操作,作为国民党中将和有名的大特务,1949年兵败如山倒时他既不跟着蒋介石去台湾,也不主动投诚交代问题,而是选择把头发剃了去当和尚。


当解放军找到他时,他还一脸不忿的批评解放军“老衲已是出家之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你们还抓我作甚?


这人就是黄埔一期,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的曾扩情。


曾扩情,现在知道他的人应该不多了,他是四川人,在黄埔一期就都算老大哥,报考黄埔军校时不但已经结过婚了,而且都年过三十了。被人戏称是“黄埔三老”。


这个人怎么说呢,天然有呆萌属性,尽管为人还算忠厚,但是办事实在太糊涂,也很贪财,所以老是得意一段时间就被蒋介石一撸到底。


他先是兼任黄埔同学会主任秘书,实际主持了黄埔同学会,并且成为了黄埔学生中第一个国民党中央委员。


当时黄埔同学会势力有多大呢?类似于后来的复兴社。用他后来自己的话说“无论毕业与未毕业的同学,均须在同学会的监督指挥下。……同学会不仅对同学有任命罢免之权,而且有生杀予夺之权。”


正当他仕途春风得意的时候,1927年他被蒋介石以特派员的身份派回四川与四川军阀打交道,结果他衣锦还乡后在四川却大肆受贿,仅川绣被面就有100多条,以致四川当地有报纸讥讽其为“被面特派员”。


蒋对他这个学生大为失望,认为其贪财不可重用,至此曾扩情开始在蒋面前失宠,1929年春,逼其辞去其在同学会的职务,调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组织部秘书长,已经成了一个闲职。


1933年,蒋介石终究还是没有忘记他这个学生,再次把他从冷板凳上提拔起来,再次以特派员身份派回四川和刘湘打交道,按理说曾扩情这次应该洗心革面,痛改前非了,可他偏不。不但收受贿赂,更接受军阀赠送的妓女和鸦片。


刘湘派了一个师长陪着他在成都尽尝四川美味,一到晚上就到风月场所闲逛,曾扩情对此极为满意,还给同僚写信腆不知耻的说作为一名四川军阀的客人,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曾扩情在四川享尽了富贵,在给南京的电报中自然也大说刘湘的好,替刘湘要装备要军费,不但逾期不归,还让刘湘保举其在四川当师长,颇有乐不思宁的味道。当蒋介石收到刘湘的保举电报后,气的大骂曾扩情“ 腐化不堪、毫无斗志”,认为一个黄埔学生却让四川军阀来保荐,是对自己的背叛,当即下令其立即回南京,回来后对曾一顿臭骂,并撤了其一切职务。


之后曾扩情又多次上演类似的戏码,把蒋介石气得半死。


1949年时,曾扩情其实已经坐了很久冷板凳了,他之所以去当和尚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不过曾扩情的表演还没结束,更好玩的还在后面。


他被逮捕后,一度和王陵基、宋希濂、沈醉等人一起关在白公馆楼上,这时候曾扩情开动了自己的小脑瓜,认为这些人都是大官、大特务,和他们在一起肯定没有好;反而楼下关押的都是一些校、尉级军官,肯定能活命;于是他坚决要求把自己关押到楼下去,不让去他还绝食。


只要他不跑,不要求换地方,只是楼上楼下,这点要求当然满足了。


只是有一条,当时规定少将以上的犯人吃中灶,少将以下不但吃大灶,而且还要参加劳动,当时曾扩情已经50多岁了,不但每天吃大灶,还要跟着这些校、尉级军官劳动,天天累得半死。


结果后来陈赓将军去看望他们这些黄埔同学,给他们吃了定心丸,曾扩情这个时候放了心,但是又开始不满自己吃大灶,天天劳动,又闹着要去楼上住。


看押人员遇到这么一个活宝也是哭笑不得,干脆满足了他的愿望,让曾扩情回到楼上。


回到楼上的曾扩情还一个劲的和宋希濂、沈醉抱怨,说自己在楼下住的这段时间不但吃的很差,每天还累得半死,白受了这些天的罪。


你说这么一个活宝竟然是蒋介石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真是太可乐了。


兰台


关于这方面让人窒息的操作,我想到了两个历史中的案例,一个是民国时期的军阀征战案例,一个是二战中日本人的案例。

广东军阀陈济棠让人感到窒息的案例

在民国的中期,一直以来没什么军阀出现的广东被一名军阀给掌控在了手中。

这名军阀是近代史中著名的南天王陈济棠,他是从1929年开始掌控广东的,一直发展到1936年的时候,他所掌握的权势达到了巅峰。

如果没有出意外的话,他后来可能会成为民国的副总统,只不过因为蒋介石方面的原因,这个可能突然被中断了。

因为种种矛盾的扩大,南天王陈济棠和广西王李宗仁在1936年联手对蒋介石展开了讨伐。

正在这场军阀混战一触即发的时候,陈济棠却做出了一系列让人哭笑不得的举动。




在他真正打定主意要讨伐蒋介石之前,他找到了一个不知道从哪个地界冒出来的风水大师,让他跟着自己的兄长以拜见蒋介石的名义亲自去南京为蒋介石看了一番面相。

而这名风水大师不知道是徒有虚名还有他的看相水平比较高瞻远瞩、遥知未来的原因,在他从南京回到广东后,他跟陈济棠说出了他此番去南京所看出的结论。

在他的结论中,他声称蒋介石一脸呈现败相,是必将要经历失败的。

陈济棠非常相信这名风水大师的话,在听完他的话之后,陈济棠心里的大石彻底落下,抛弃了之前的犹豫不决,开始坚定起了自己的反蒋决心。

在这场两广和蒋介石的战争准备爆发之前,陈济棠按照风水大师的说法挑选了个黄道吉日沐浴更衣了一番。


然后让手下按照蒋介石的体型打造了一个稻草人,在这个稻草人中贴上了蒋介石的名字以及生辰八字。

在风水大师做完一场特殊法事后,他按照风水大师的嘱咐拿起一柄桃木剑,然后带着一股荆轲刺秦王般的无匹决心,将桃木剑刺入了稻草人的心口。

正是在做完这一番让人感觉到无比拉低智商的仪式后,他公开向蒋介石宣起了战来。

不过这一系列特殊的战争操作却并没有让他获得战争的胜利,在他手下空军被蒋介石收买背叛了他之后,他很快就吃到了战争失败的苦头,在失败后,他逃亡到了香港,在那里避开了蒋介石的通缉。

日本人在太平洋战争中让人感到窒息的操作

无论是通过各种抗日神迹还是现实的历史记录,我们都可以发现日本人非常喜欢拼刺刀。

他们之所以那么喜欢拼刺刀,并不是拼刺刀这个举动有着超越枪支火炮的奇效,而是他们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不得不做出的一个无奈之举。

日本只是一个弹丸小国,虽然他们在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下了东北、在侵华早期也一直和美国人做着各种国际贸易,但是他们资源的缺乏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更改的事实。

正因为他们的资源实在太缺乏了,所以他们为了节省子弹,才花费了那么大精力在军队中训练起了拼刺刀的项目。

他们在后来的侵华战争中之所以敢于用刺刀和我们作战,是因为和他们相比,我们的武器弹药要比他们缺乏更多。

因此在他们发现我们军队同样弹药严重不足时,他们选择和我们展开了拼刺刀的作战。

这种作战方式让他们在战争中节省下很多资源的同时,也使得他们在我国获得了不少战果。

据一些抗战军官的回忆,如果有两名日本士兵背靠背拼刺刀作战的话,十几名国军在没有动用枪支的时候,是无法拿下他们的。

而在他们和美国爆发太平洋战争的时候,他们竟然小瞧了美国人。

以为美国人和我们一样严重缺少枪支弹药、以为他们作用在我们身上可以取得巨大成果的拼刺刀也可以在美国人身上占到便宜,所以在太平洋战争中,他们就时常向美国人发起了拼刺刀作战。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过程中,美国人如果是在空旷地方遭遇到了日本人的拼刺刀,那他们就会选择用机枪给日本人来一顿扫射。

如果是在丛林中无法施展机枪和步枪的时候,他们则会掏出随身携带的手枪,在日本人的刺刀还没来临前对着他们的脑袋、身体就是一枪。

正因为他们早期错误判断了美国人的武器装备,所以他们在太平洋早期的时候,遭遇到了巨大的伤害。

这就是日本人在二战中一个让人窒息的低智商操作。

所以说这就是战争史中两件令人窒息的低智商操作,一件是民国的一个案例,一件是日本人和美国人爆发太平洋战争的一个案例,每当想起这两个案例的时候,我都总会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孤客生


说说解放战争,个人想法。蒋中正这个人军事眼光实在一般。

解放战争初期,林帅带着十万装备及其落后的部队在东北需求生存,蒋直接从缅甸把孙立人的新一军拉来确实吧林打得手足无措,追击战都打到了哈尔滨城下,当时中央已做好放弃哈尔滨入山打游击的准备,可是此时蒋宣布停战了。

淮海战役杜聿明拖着残疾之躯亲临徐州统一指挥,他提出了主动放弃大城市,集合主力部队滚筒式主动出击,在野外需求我军主力,一旦发现战机即可以机械化部队保卫歼灭。我认为这个战略很正确,此时粟裕将军报告给中央的淮海战役计划书刚刚被批准,中野从山东动身还需要时间,可是就当黄百韬兵团途径碾庄的时候发现了我军部队,蒋认为这是一支先锋小部队,电告黄百韬可以先行消灭再出发至徐州,于是黄百韬在碾庄多待了一天,就是这一天的时间,我军部队完成合围,除了歼灭黄百韬部队外,还顺道包围了来援的黄维兵团,淮海战役大局已定。


说经一篇


这个韩复榘的火羊阵当之无愧。

1925年,郭松龄反奉寻求冯玉祥支援,韩复榘作为冯玉祥麾下和奉系军队在天津附近展开了拉锯战。战事令韩复榘一筹莫展。突然有一天,不知道他哪儿来的灵感,弄了个火羊阵,想扭转战局。他找来300多只公羊。在羊角上绑上尖刀。然后在晚上的时候,在羊尾巴浇上油点燃,冲向了敌阵。一群着火的羊冲了过来,确实把东北军吓了一跳。

韩复榘这个火羊阵的灵感不是凭空而来的,应该是田单的火牛阵的变形。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破齐,连下齐七十余城,齐国只剩了莒城和即墨,齐将田单此时守坚守即墨。后来因为燕惠王对乐毅的不信任,派骑刧接替了乐毅。田单一方面找人向燕军诈降,一面准备了千余头牛,牛角绑上尖刀,牛尾绑上草束,在晚上的时候趁燕军松懈,点燃牛尾冲向燕军,并随后掩杀,燕军荒乱中大败,骑刧死于乱军之中。

这个阵据说唐朝时的王玄策也用过,所以韩复渠也想试一试。他找不到牛,就抓了三百多只羊来代替。东北军刚开始确实被搞蒙了,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一顿扫射,这些羊就都倒下了,被东北军笑纳了。东北军免费吃了一顿烤全羊,这些壮烈牺牲羊最后只是改善了一下东北军的伙食。


朱铁平


说到战争史上令人窒息的弱智操作,我就想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薛岳将军带领的中国军团和日本鬼子之间展开的万家岭大战期间发生的事情。在战争期间,日军的一个操作,简直弱智到让人无语的地步。

在这一次战役之中,日军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操作,可能是薛岳将军打的日本鬼子走投无路了,在极其绝望的情况下,他们干了一件蠢到不能在蠢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这一次战争在历史上被称为万家岭大捷。

此次战役薛岳带领的军队,是打日军的106师团,这个师团在中国真是做了太多罄竹难书的事情了。

那时候当薛岳得知,日军106师团正好走到自己的伏击圈之内的时候,他暗暗的高兴了起来。

因为他觉得是时候给日军来一次沉重的打击了。

可是,在高兴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日军的武器比我们先进很多,和他们打仗还是要小心点为妙。

和日本鬼子打仗,当然是要狠狠地打,并且一旦开战就是你死我亡的拼杀。

开战之前,薛岳反复的强调命令。此次作战只许胜利,不许失败,全体将士不可后退一步,否则,将会按军法处置。

在国仇家恨面前,全体将士,一鼓作气,他们到达了薛岳制定的地点,开始等待日军了。

当两军交火的时候,战役打的确实是惨烈的很。日军在坦克大炮的掩护下,一开始似乎还占领了先机。

不过,很快他们的火力,就被薛岳带领的军队给盖了下去。

日军占领地盘上可作战的领地,在不断的缩小,他们的伤亡也是十分的惨重的。很显然若是日军再不补充兵员,就意味着他们会被薛岳给歼灭了。

让人难以置信的一幕,正是在日军补充兵员的时候发生的。

大家可能不知道,当时日军被打的惨到什么地步。日军全部都落入到了薛岳兵团的包围圈里。

这时候他们若是想要补充兵力,也只能通过空军一条路了。没错,日军就是通过飞机向下投放官兵的。

可是,大家都知道,空投官兵到战场上,是有很大风险的一件事情,因为你不能保证掉下去的官兵落到哪里。

正是因为很多日军官兵,在下落的时候,掉到了薛岳占领的地盘上,所以,他们还没有下来就被打成了活靶子,一个又一个的死掉了。

即使掉的日军阵地上的,活着到了战场上的也没有剩下几个。因为他们在空中,向下落的过程中,就被我军强大的火力,给打死了不少。

你说选择这种向战场上投放兵力想要挽回战局的事情,是不是弱智到窒息的操作。

因为伤亡太过惨重,最终,日军不得不放弃这一计划。

既然这个计划也不能实施了,就标志着日军已经没有办法可用了。

后来,薛岳兵团了解到,原来日军从飞机上投下来,想要补充的都是一些中下级军官,他们是临时派来指挥作战的。

没办法战场上被薛岳围住的日军中下级军官,基本上全部都被打死了。也就是说现在日军106师团里,根本没有几个可以指挥作战的人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日军才选择了这种弱智到窒息的操作的。不过我们不得不佩服日本人脑洞大开,竟然想通过空投补充兵力来取得战争的胜利。

恰恰也正是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薛岳把他们打的真的是惨不忍睹。后来,薛岳几乎全歼日军106师团,取得了万家岭战役的彻底的胜利。


汉史趣闻


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中外历史上有很多战争的起因和过程都让人感觉哭笑不得。也不知道有些人是怎么跑到指挥官的位置上去的,下面咱就聊一聊那些战争史令人窒息的操作。

一、“强行送温暖”的巴拉圭

典型的作死战争发起者“弗朗西斯科·索拉诺·洛普”,弗朗西斯科作为巴拉圭的往届总统,在其在任期间做了一件遗臭万年的“大事”。

他这个人非常崇拜拿破仑,一直认为自己拥有拿破仑的战略眼光和雄厚实力。于是这位总统在1864年同时向阿根廷、巴西、乌拉圭三个国家发动战争,想要通过这次战争来证明自己名垂青史。可惜可惜,这场战争中雄心壮志的巴拉圭始终扮演着一个挨打的角色。

根据官方统计,巴拉圭损失了将近八成的青壮男性,三个国家的国力随便一个都比巴拉圭强。这也导致了巴拉圭5.5万平方英里的土地,成了阿根廷和巴西的囊中之物。此外巴拉圭还要支付巴西和阿根廷的巨额赔款,弗朗西斯科也从此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强行送温暖没送成,反而把自己送了进去,也只有巴拉圭了,不过由于男女比例骤减,战后的巴拉圭,也变成了男人的天堂咯。

二、日本:“不把我打死你还想走?”

这是一场前苏联和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之间的战争。两边因为边境问题的误会,又因为当时处于敏感时期,战争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打响了。

日军抱着先下手为强的想法,在没有得到上级命令的前提下突然开始袭击苏联。没想到刚开了几枪就被苏联还了上千个炮弹,日军发现这规模不像是小打小闹,于是开始向上级申请兵力,就这样“诺门罕战役”拉开了序幕。

苏联见日军集结军队,立刻集结了远东地区的装甲坦克,唯恐顶不住日军的冲击。结果到战场上以后才发现日军都是步兵作战,这让苏联感到非常不可思议。于是就像割韭菜一样齐刷刷地把日军收割了,日军炮兵射程不够,所以只能再次申请将坦克调往前线。当时整个东北地区驻扎了将近几十两坦克,全都用上了,苏联的指挥官朱可夫得到消息后哭笑不得,都开始动真格的了,才叫来这点玩意。于是集结了将近500架飞机配合装甲坦克部队,把日军的机械武装力量打了个底朝天。

万万没想到的是日军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天皇冲锋”,喊着万岁送人头。苏联再一次收割了日军,就在日军全面失败之后,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来了,日军开始了骑兵冲锋。又给苏联送了好几顿马肉,日军到彻底失败才意识到这已经不是之前的沙俄了。

日军在这场战争中真正诠释了“不把我打死你还想走”这句至理名言。

三、“我把我屁股给你打”的墨西哥将军

在1846年爆发的美墨战争中,墨西哥的统帅“吉迪恩匹罗”也有一个让人非常窒息的操作。

当时美军推进到了墨西哥一个叫卡马尔格而对的村庄附近,于是这位墨西哥将军在战前修筑战壕来抵抗美军的前进。但是万万没想到的的是,这位指挥官把战壕修反了,军队的屁股暴露在敌人的枪线下面。不及如此,随着美军的推进,甚至还鸠占鹊巢,占领了墨西哥军队修好的战壕。反过来攻击墨西哥的守军,不知道当时前线的墨西哥士兵心里有多苦。

这位墨西哥将军也诠释了,什么叫撅着屁股让你打的操作。

四、打仗也得做生意的车臣战争

在1994年的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俄罗斯装甲部队拥有绝对的优势,俄罗斯以强大的火力向车臣的部队施加压力。但是打着打着车臣方面的火力越来越没有声音。过了一会儿,车臣方就停火了。一群士兵举起手像是投降了一样,俄罗斯认为对方已将投降了于是也停火了。没想到车臣方面的代表人来了以后商谈的却不是投降的问题,而是从俄罗斯这里买一些弹药,因为他们的弹药储备已经耗空了。

一开始俄罗斯认为这简直就是在开玩笑,但是车臣愿意出双倍的价格。结果俄罗斯还真心动了,双方愉快地签订了一个军火协议。这也导致俄罗斯在这场本就应该早早胜利的战争中陷入了泥沼之中,不知多少的士兵因此被自己的武器打死。

不得不说领导人为了追求利益完全不顾自己士兵死活的操作真是让人无法理解。

你还知道哪些战争史上十分愚蠢的操作呢?欢迎大家写在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不过我认为战争本身就是一件愚蠢的事情,往往都是政治家们追求利益的途径,还是希望世界和平!


杨角风发作


目光聚集到诺门坎,这里发生了一次令人窒息的弱智操作。

1939年5月初,几个蒙古牧民放牧越界,遭到了日本军队的射杀,对此苏军边防军大感吃惊,立刻调集了军队。

日军一看不对劲,认为苏军这是想要动武,于是日军前线指挥官决定先下手为强,在没有通报上级的情况下挑衅了苏军。

结果苏军还给他们上千发炮弹,日军觉得这是受到了苏军的主动进攻,于是乎日军驻东北的关东军决定立刻增兵。

就这样诺门罕战役就打响了。

战斗开始之初,苏军没有意识到日军会增兵,所以只是简单进行了工事的构建,当日军增兵的消息传来之后,苏军吓坏了!

于是乎苏军集中了远东所有的装甲力量,希望借此来阻止日军的攻势,说实话当时苏军心里也没底。

第一次进攻,苏军突然发现坦克用着挺顺手,尤其是打日军这种传统步兵,而且苏军发现原来日军的大炮射程根本够不着自己,于是乎苏军炮兵大发神威,将日军一个师团成功打残。

不服气的日军调集了驻扎东北的唯一一个战车师团,虽然总共也才几十辆坦克,但是日军觉得足够了。

而此时苏军已经是朱可夫在指挥,得知日军装甲力量和火力不足之后,朱可夫聪明的没有在主动进攻,而是让日军完成集结。

结果在苏军500架飞机和1000辆坦克的攻击之下,日军溃败千里,但是依旧是不能撤退,于是发起了万岁冲锋,结果在坦克下报销了数万之众。

胜利之后,苏军开始整理战场,但是突然之间,一队日本骑兵杀奔而来……

苏军的坦克兵吓坏了,赶紧开着坦克迎战,在几番轮砍之下,这支英勇的骑兵害的苏军吃了一个月的马肉。

原来日军骑兵从日俄战争战胜哥萨克骑兵之后就极其自负,认为俄国佬还是得他们来收拾,所以不顾战车师团失败的事实,硬是无畏的发起了进攻。

估计苏军当时的想法是如今都什么年代了,还用打败沙俄那一套来!

更有意思的战后,日军硬是不敢公布伤亡数,最后还选择虚报伤亡数的做法,事实上这场战役之后,日军便患上了恐苏症。


小司马迁论史


小编来给大家聊一聊世界战争史里面的弱智操作。

1. 瓦萨号

1626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下令建造一艘军舰,名为瓦萨号。国王急切期待一艘强大的战舰加入波罗的海舰队备战,但是无奈他的下属们缺乏政治勇气,沟通技巧以及执行能力,他们的行动和国王的命令完全相悖——

国王希望这艘船具有极致的续航能力、防御力、火力,因此在短暂的建造过程中,不断追加一些要求,而手下们无脑地落实,最后把这艘船打造得异常的古怪——船楼偏高,船体笨重;

仅仅用了两年,1628年,就把这艘船造完了,然而当时的瑞典其实是没有成熟的战舰制造技术的,所以很多部件是从国外进口的次品,胡乱拼凑;

最后国王催着这艘船出海,可是压仓物都没填充好,所以在1628年8月10日,刚刚起航,航行了不到一海里,便进水,然后一阵风吹过来,迅速翻覆沉没。

这是属于典型的劳神费力外加出师未捷身先死。

2. 信浓号

如果说瓦萨号作死是因为这些人缺乏基本常识,那么日本人的操作就属于典型的脑残。

1940年5月4日,日本开始建造信浓号,这本是大和级的三号舰,因战局需要,被改造为航母,因此她超越了一般的航母,拥有“大和级”战列舰级别坚固船体,同时铺上了有装甲保护飞行甲板,是二战中舰体最大、排水量最高的航母。

日本在二战太平洋战场上一直追求大舰巨炮,然而航母的出现已经让战列舰吃了亏,大和的没落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后期日本人开始追求航母,以及各种小型舰艇,当然并非主观如此,也是因为几次战役中航母和各种舰艇损失过大,所以,信浓其实是坎坎坷坷被临时改造为航母的,建造过程反复无常,十分艰辛。

就是这样不容易,大成本的一艘船,在转场的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防护。

1944年11月,未完工的信浓号服役,从横须贺海军工厂移至吴海军工厂完成最后的装修,11月28日下午1点30分,信浓号出航,由浜风号、信浓号、雪风号、矶风号保护,第十七驱逐舰队认为这样重要的转场应相当注意潜艇的活动,应该在白天,这样就可以出动反潜巡逻机护航,但舰长阿部俊雄大佐认为只要夜间以21节的航速前进,就可避开潜艇,于是否决了白天航行,飞机护航的提案。

12月28日夜间,转场中的信浓舰队遭遇了美军潜艇“射水鱼号”,日军驱逐舰本来已经发现了“射水鱼号”。如果说白天航行太明目张胆,夜间航行保守一点,那么阿部俊雄实在是太保守,他命令驱逐舰不要攻击潜艇,避免暴露行踪,而是过分相信自己可以通过骚走位避开潜艇。

其实这几艘日本驱逐舰无论是航速还是反潜能力要干掉“射水鱼号”都很轻松,无奈只能不作为,于是最终在经过五年艰辛建造工作之后,首次出航17小时的信浓,被美国海军“射水鱼号”潜艇发射六枚鱼雷击伤,后经过抢救无效,最后翻覆沉默。

大概阿布俊雄把信浓这样被美军描述为“一座岛”的战舰当成了可以隐身的忍者,一路走一路说“你看不见我”,最终通过自己的骚操作,创造了航母首航就被干掉的世界纪录。

3. 敦刻尔克

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军在136个师、3,000多辆坦克以A、B两个集团军群进攻比利时、荷兰、法国、卢森堡等西欧国家,仅10多天,就绕开马奇诺防线,横贯法国大陆,直击英吉利海峡。40万名英法联军集中向敦刻尔克撤退。

德军从西、南、东3个方向朝敦刻尔克推进,最近的部队离敦刻尔克港只有10英里,只要压过去,可能要造成英法联军的重大伤亡。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5月24日,德军却接到了阿道夫·希特勒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这个给了联军时间,顺利撤回英国,成为后来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今天讨论关于希特勒干涉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他担心装甲部队消耗过大,其次是戈林决定让他的空军出来秀一下骚操作,结果最后就是帮助盟军撤离争取了时间。

4. 不列颠空战

不列颠空战中,德军本来就不占太多优势,飞机飞到英国,英国人是以逸待劳,而德国飞行员只要失败就是有去无回。所以德军有限的空军力量应该打击军事设施,兵工厂,机场,码头等,然而,有一次英军在很意外的情况下空袭了柏林,希特勒大怒,于是要求空军转而袭击大城市,这样可以报复,另外带来恐怖气氛。

希特勒充满孩子气的骚操作,造成了德国空军在英军重兵把守的大城市遭遇重大伤亡,同时也给英军的制造,训练争取了时间。

聊一个中国的——

5. 土木之变

1439年,瓦剌开始骚扰明北境,1449年,也就是正统十四年,七月十七日,明英宗朱祁镇不顾群臣反对,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率军五十余万将士御驾亲征。

由于不会带兵打仗的阴阳人王振的折腾,最终结局是明军大败,明英宗被俘,明朝自此开始又盛转衰,史称土木之变。

其实我们总觉得战争中,赢了就是聪明,输了就是弱智,却没有想过,人类为了私利,狭隘的民族主义,想不出更好的资源分配办法,于是把所有的科学和技术都用于自相残杀,这难道不是最愚蠢的操作么?


HannibalLecter


坑爹的狗海战术。

在即时战略游戏红色警戒2中,盟军和苏联都有一种特殊的兵种―狗狗,狗狗除了谭雅和鲍里斯之外的步兵都是秒杀,我想,这其实是对苏联军队在二战中使用军犬作为武器的一种恶搞。

苏联军队对军犬的运用早至1924年,初期的军犬被用来巡逻,运送药品和传递消息,直到1930年代中期,脑洞大开的苏联军队想把军犬开发为一种生物武器,其具体思路是―让军犬运送有延时的爆炸装置到达指定地点后引爆。

但这种任务对狗狗来说可能太难了,多次失败后苏军决定将军犬作为一次性武器使用,从而着手改进了爆炸装置,爆破目标也改为敌军坦克,在作战时,狗狗唯一的任务是携带10-12公斤的炸弹钻进坦克下方,此时触发杆会碰撞坦克底部钢板向后转动,炸弹立即起爆,这时敌军就会感受到狗狗的威力。

为达到这一目的,训导人员让军犬保持饥饿状态,然后把食物放在坦克的下方,让狗狗自己钻下去找寻。利用这种办法,苏军训练了大批反坦克军犬,并于1935年正式编入苏军部队。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第一批500只反坦克军犬开始投入战斗,苏军本希望这些狗子能够像脱缰的野狗一般杀向敌阵,把德军炸个人仰马翻,但是实战结果却让苏军大跌眼镜:狗狗不仅没能炸毁德军坦克,反而纷纷跑回了己方阵地,把自己的坦克和士兵炸死炸伤了不少。

苏军总结战斗教训时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训练这些狗子时使用的模拟敌人也是苏军坦克扮演的,苏军坦克使用柴油机,而德国坦克使用汽油机。这些反坦克军犬在训练时使用苏军坦克作为假定目标,它们早已熟悉了柴油机坦克的味道,在双方坦克混战的战场上,反坦克军犬很可能专炸苏军坦克,而德国坦克则会毫发无损。

尼玛训练出这些专炸己方坦克的反坦克狗狗的弱智都应该枪毙!

得知这一愚蠢的设计之后,幸灾乐祸的德国人在媒体上对此事冷嘲热讽,嘲笑苏军人不如狗。

由于以上原因,自1942年以后苏军再也没有在实战中使用过反坦克军犬。

狗子:怪我咯


每日一段历史


世界军事史上各种bug和神操作不绝于史册,比如说昆阳之战中,号称位面之子的刘秀召唤陨石攻打王莽军队,或者是南朝第一帝刘裕大帝一个人追着一千人暴揍的场面,但是要说军事史上的大乌龙事件的话,肯定是这次战争了!攻守双方的一次大乌龙事件,直接导致了一个帝国的兴亡

公元1399年,大明建文元年,靖难之役开打,建文帝听信智囊团的建议决定削藩,在一系列兵乓五四的操作之后,成功引起最强的藩王——燕王朱棣的反抗!于是,一场决定国运的叔侄之间关于皇位的大战一触即发,开始时占尽天时地利的建文帝军队(简称南军)大举北上围攻燕王的住所北平城!

经过一系列的战胜战败之后,”元老级战将“耿炳文,”战神之子”李景隆等率领的南军纷纷败在了燕王军队的手下,死伤无数元气大伤!之后由于南军新一代战将盛庸,平安,铁铉等人的竭力抵抗,暂时遏制住了北军猛烈的进攻势头。不仅如此,北军第一名将张玉也被南军统帅盛庸设计干掉,铁铉等人还差点儿把燕王朱棣弄死在济南城下,于是双方展开了拉锯战!经过几年拉锯战,燕王朱棣突然脑洞大开,直接绕过盛庸,铁铉,平安等人的防区,直接打向了南方,剑指南京!

南军诸将突然被朱棣这一波出人意料的神操作给干懵了,醒过来神后纷纷率部追击北军。于是,北军和南军在江南展开了数次激战,不过结果是谁也吃不掉谁,直到这次大乌龙事件的爆发!当时双方在徐州附近的灵璧对垒,朱棣率领的北军远征作战,酷暑难耐,打得十分艰难,据说朱棣召集诸将商讨军事,诸将纷纷劝说燕王回师北平,休整再战!朱棣也险些动了心,但是朱棣那个自诩为”当代李世民“的宝贝儿子朱高煦率领援军来了,并且截断了南军的粮道!朱棣说服诸将再打一场,有枣没枣再打上一竿子!而南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是粮道被劫,也是人心惶惶,好在后方不远就有粮仓!于是,在公元1402年4月28日的那天晚上双方主帅同时做了一个决定,如下图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无论是北军进攻,还是南军撤退,号令竟然不约而同都是三声炮响,这可真是无巧不成书啊,电视剧里怕都不敢这么演!这下子,有好戏看了

第二天凌晨,北军率先发号令,三声炮响过后,诸将率领大军齐头并进猛攻南军,而南军那边儿听了三声炮响之后,以为是撤退号令,纷纷开撩!北军是精心策划的决战,南军是杂乱无章的撤退,这个仗就一点儿悬念都没有了,直接说战果吧!南军主将平安,陈晖,徐真,马溥,孙成等三十七员敌将,四名内官,一百五十员朝廷大臣,获马二万余匹,降者不计其数,只有南军统帅何福单骑逃走。灵璧之战彻底击溃了南军的主力,尤其是平安等猛将的被俘让南军丧失了战斗意志,平安小名叫平保儿,此人是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养子,骠悍善战,勇猛异常!他的被俘造成了南军失去了军中之胆,从此燕王朱棣再未遭遇过激烈抵抗,一路直接打到了南京,建文帝一把大火把自己烧失踪了,燕王朱棣继位做了皇帝成了明成祖!

若不是北军南军的同时用了三声炮响做了号令,靖难之役只怕不会打的那么顺利,毕竟南军还是掌握着全国的资源的,一旦燕王回到了北方,再打回来可就难上加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