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車輪製造的小祕密

在寫“老子道論”的文章時,我在講“空”的時候引用了《老子》第11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翻譯過來是:“三十條輻條彙集到車輪中心的圓木,因為它中空,所以才有車的作用。”


古代車輪製造的小秘密

其實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就對“輻”和“轂”產生了興趣,古代車輪到底是怎麼造出來的呢?

《莊子》裡有一個著名典故“輪扁斫輪”:


古代車輪製造的小秘密


風和日麗,天朗氣清。

“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斫輪於堂下”。

兩人就“讀書是讀古人糟粕”的論題進行了一番友好交流,末尾,齊桓公“笑眯眯”地說:“大爺我讀書,你這個工人怎麼能議論!你說出道理來,要是沒有道理我馬上把你打包送去閻王府!”

輪扁老神在在,他以自己的工作經驗告訴齊桓公:學東西關鍵在掌握其精神內核,而精神內核不浮於文字,也沒法通過言語直接傳授,因此不能拘泥於書籍。

這個故事自然是莊子大智慧的展現,在此就不細說了。


古代車輪製造的小秘密

我倒是對輪扁“做輪子”的那番話印象深刻,他說:“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

“製作輪子,輪孔寬就滑脫不堅固;輪孔緊則輻條很難插入。”這話有點熟悉哦,在《周禮·考工記》裡有這樣一句話:“轂小而長,則柞;大而短,則摯”。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製造車輪有3個重要的部件:

古代車輪製造的小秘密

1、 轂gǔ

“轂也者,以為利轉也”,這是說要求它能夠靈活旋轉,因為轂是車輪轉動的核心,不但兩個車輪之間的軸要插在轂裡面,輻條也要彙集在這裡。所以老子說“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但是古代的車輪主要材料還是木材,木材容易變形,而《考工記》裡記載了特別的方法:“砍伐來造轂的木材,向陽的那一面紋理密實、材質堅固,向陰的那一面紋理稀疏、材質柔軟。所以,陰面要用火來焙烤。這樣造出來的轂會堅固。”


古代車輪製造的小秘密

2、 輻

“輻也者,以為直指也”,這是說要求他能夠筆直的插進轂和牙的鑿孔。在手工製作的年代,做筆直的輻條不容易,還要做30條相同的,那就更不容易了。

我以前一直以為輻條是圓柱體,沒成想它其實是稜柱體。

《考工記》說輻條要“三分之而殺其一”,就是其中靠近牙的三分之一的部分會變細,並且只就朝著車廂那一面而言,並不是輻條的兩面都需要。輻條粗頭和轂的鑿孔一致,細頭和牙的鑿孔一致,這樣才不會脫落。

古代車輪製造的小秘密

3、 牙

“牙也者,以為固抱也”,這是說要求它能夠牢固的相互合抱。

要知道,古人做輪子沒法兒直接在原木上掏出一個圓形,他們使用曲木合拼的方法,因此“相互合抱”就是指銜接得很圓滑緊實,這樣車上的人不會覺得顛簸。牙圍四面一共一尺一寸,上面是插輻的一面,下面是著地的一面。著地的那一面不上油漆,古人會包上一層薄鐵皮起保護作用。


古代車輪製造的小秘密

只有這三者配合起來,車輪才能轉動,這就是古代車輪製造的小秘密。


古代車輪製造的小秘密


(本文作者一純,今年19歲,在家自學國學四年,有所感悟,願能與您分享交流,您的點贊、轉發、評論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謝謝!*^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