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时梅殷手握四十万大军为何按兵不动,谁也不帮?

别酒流年


其实梅殷就是隔岸观火,以最大程度上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无论是朱棣还是朱允炆,梅殷都没有表现出太过明显的倾向,这样子的不偏不倚在梅殷的思想里,便是无论将来谁是赢家,他梅殷皆可以谋求到一个不错的位置。

这般说来,梅殷就是个两方面派,怕得罪人,更怕死。但若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梅殷此人心中无丘壑,只是个懂得用最大利益保护自己的人,说得好听点便是审时度势。

朱元璋虽然是有着嗜杀成性的烂名,但是对于子孙的安排以及江山社稷的安排来说,确实是用心良苦。朱棣17岁便被封为藩王驻守北平,其他兄弟亦是如此,而当时朱标便是核心。朱元璋原本是想凭借着藩王来维护大明江山,但是藩王接二连三的去世再加上太子朱标的去世打破了朱元璋原本的设置,而北方朱棣的独大更加威胁了南京的统治。

梅殷便是这个时候被委以重任,梅殷乃是朱元璋的女婿,也算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一支强大后援,但是朱元璋还是看错了人,梅殷只是个文学方面的人,率兵不是他的强项,保护建文帝更不是他第一考虑。

朱棣起兵造反之后,虽然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但是究竟真相是什么样的,大家都心知肚明。而梅殷便是被安排到了淮安,据说是手握四十万的精兵。但其实就是吓唬朱棣的,先前的战争已经损耗了不少人力,这四十万除去一些老弱病残以及从民间征集的滥竽充数之人,其实真正的精兵只有十万人。

而朱棣在攻打南京之时,必经淮安,以进香之名借道,但是梅殷并没有同意,反而割下使者的鼻子和耳朵以示警示。而朱棣自然是没有办法,只好绕道而行。从这一点上,梅殷似乎是得罪了朱棣,但是却是对建文帝尽忠,偏向了建文帝。

虽然淮安这一关,朱棣没有能顺利过去,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绕道而行去攻击其他的关口。而此时手握精兵十万的梅殷却没有做出任何举动,而是任由朱棣一路厮杀到南京,逼得建文帝不知所踪。从这一点上看,梅殷又是在偏帮朱棣,而弃建文帝于不顾。

所以或许在梅殷看来,无论将来谁赢,自己这方面都是对对方有着恩情的人、朱棣也好,朱允炆也罢,在将来论罪或者是奖赏时,他都是最大的得益方。

所以整体来看,梅殷是个两面三刀的人物,怕死但是又能合理保全自己。若只是这样,梅殷只能不算恶人也不算好人,但是梅殷的死就有点让人啼笑皆非了。

朱棣登基之后,虽然表面上是正统,但其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梅殷时不时跳出来,指责朱棣的上位,时间一长朱棣自然是心生杀意,而梅殷的杀身之祸也是由此而来。从这一点上来看,梅殷似乎又是个忠于建文帝,像是幡然醒悟,想要为之前不攻打朱棣来正名,以免脏水泼到自己身上。

从这一生来看,梅殷此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当了婊子还想立贞节牌坊。”


小镇月明


我是大史官,我来告诉你“靖难之役时梅殷手握四十万大军为何按兵不动,谁也不帮?”

在朱元璋62岁的时候,太子朱标不幸去世,摆在朱元璋面前的一大难题就是立谁做太子?朱元璋最终的选择的皇长孙朱允炆,虽然朱允炆很聪明,但是他性格过于软弱,很难驾驭那些飞扬跋扈的开国功臣。于是便有了火烧庆功楼屠杀功臣等一系列清洗行动,为朱允炆称帝消除威胁做好铺垫,同时还为朱允炆安排了托孤大臣,希望在朱允炆遇到困难时能够给予帮助。

这位托孤大臣就是梅殷,他不仅是当朝驸马,娶得是宁国公主,而且还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女婿,曾称赞其精通经史。可是,当朱允炆登基之后开始了削藩政策,导致朱棣对此不满,并以“清君侧,靖国难”发动了靖难之役的时候,为什么梅殷手握重兵,却按兵不动,没有出兵帮助朱允炆呢?。

当朱棣起兵后,朱允炆命梅殷镇守淮安,当朱棣派使者前往淮安,想借道淮安攻打京城时,梅殷将使者的耳朵和鼻子割了下来,并用朱元璋的灵牌将朱棣大军逼退。朱棣只好绕开淮安直取大明京城。虽然梅殷没有让朱棣借道淮安,但梅殷也没有派出兵增援京城,而且还没有断朱棣的后路,这对朱棣来说,简直就是神助攻啊!减少了很多的麻烦。

梅殷为何会坐山观虎斗呢?一方面因为梅殷并非是统帅之才,没有统率大军参战的经验,而且史书上说他“恭谨有谋”,也就是说他做事十分谨慎,所以,作为文官的他举棋不定,更不敢冒险,根本没有把握能够战胜朱棣大军。

另一方面,梅殷祖上就是墙头草,他自己也很难在建文帝和朱棣之间做出抉择,所以只好观望了。梅殷的伯父本是元朝的官员,先投靠了红巾军,又加入了张士诚,后来转投朱元璋献出四州之地才被封为汝南侯的。我想梅殷有可能是学他伯父,看谁势大就帮谁,没想到朱棣仅用了两个月就攻下了京城!


大史官


不熟悉明朝历史的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梅殷这个人,他是朱元璋的大女婿、太子朱标的亲妹夫,其妻子是朱元璋和马皇后所生的嫡长女宁国公主。并且,梅殷还是明朝为数不多手握重兵的外戚将领之一。

据史书上记载,这位梅殷精通经史,其才华为当世人所仰慕,在朱元璋的十六个驸马中,他最受朱元璋的喜爱。加上和他的妻子和朱标是亲兄妹,所以在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被立为太子后,朱元璋有感诸位王实力强盛,便派梅殷率军十万镇守淮安,负责保卫南京的北大门。

后来,在靖难之役中,梅殷先是自己在苏杭一带招募了新兵十万,接着他又接管了徐辉祖的十万大军,再后来朝廷又抽调了近十万禁军精锐到淮安协助梅殷,这样加上梅殷原有的十万大军,合计他麾下就有近四十万大军,这样庞大的军事实力,按理说足以保障南京的安稳。


问题是,在靖难之役的最后一年,朱棣率十五万大军挥师南下,他却选择绕过淮安,直接进攻南京。从某种意义上说,朱棣的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

举个简单例子,淮安作为一个拥有四十万大军的军事重镇,朱棣直接绕过它去攻打南京,这很容易让他自己进退失据。

因为,这四十万大军一方面可以趁朱棣渡江时进攻他的背后,另一方面,如果他们觉得自己打不过朱棣的野战部队,那也可以通过骚扰朱棣运输后勤物资的部队,让朱棣的军队陷入粮草危机之中。

从这层意义上说,梅殷如果愿意的话,完全可以让朱棣无法全力进攻南京。然而,在朱棣进攻南京的过程中,梅殷却是什么也没做,即没有率军从背后进攻朱棣的野战部队,也没有趁机在后方骚扰朱棣的野战部队,最后眼睁睁看着南京被朱棣攻破。

对此,很多人自然很好奇,为什么梅殷什么一直按兵不动呢?



其实,不仅仅是梅殷,当时很多坐镇在江淮地区的将领和藩王,都选择了按兵不动,坐观朱棣和朱允炆鹬蚌相争。而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他们从内心里并不支持朱允炆。

因为,朱允炆上台后,位置还没有坐稳,就开始磨刀霍霍的全面削藩。于是周王、齐王被抓,代王被幽禁,湘王直接吓得全家自焚。

表明上看,这是朱允炆在削藩,但其实呢,这是朱允炆在全面否定朱元璋给它留下的权力布局。因为,现在在位的这些藩王和统兵将领,甚至许多军政大佬,都是朱元璋留下来的。换句话说,他们都是朱元璋精心提拔上来的,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有着相互制约的作用。

但是,朱允炆一上来,就磨刀霍霍的全面削藩,要知道,这些藩王可都是和朱允炆血缘关系最亲的人,如果连他们都被朱允炆毫不犹豫地干掉,那其他人还有安全感吗?

更重要的是,等到这些藩王全部被干掉后,其他朱元璋时代的军政大佬,比如梅殷等人,自然就变成朱允炆的最大威胁,那到时朱允炆是不是也要对他们下手?

从某种意义上说,朱允炆的这种行为,让帝国的普遍军政大佬都缺乏安全感。因为按照朱允炆的这种玻璃心,恐怕只有把普遍的军政大佬,都换成他自己的亲信,恐怕才会收手。

既然如此,梅殷也好,帝国的普遍军政大佬也好,自然都缺乏全力支持朱允炆的决心,所以在靖难之役开始后,虽然大家还不敢明着反对朱允炆,但都有意无意磨洋工。

也正因为类似的原因,朱棣率领一支孤军,才能够攻克南京,席卷天下。当然,这也是梅殷按兵不动的根本原因。


我是赵帅锅


“靖难之役”历经4年,在最紧要的关头,建文帝任命顾命大臣梅殷为总兵官,镇守淮安,把守住朱棣南下的关口。守握40万大军的梅殷却按兵不动,放任朱棣的队伍雄赳赳地朝南京奔去。很多人,对此大惑不解!

三少回答说:梅殷怕死。

梅殷,是何人?

梅殷,字伯殷,出身名门,是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

公元1378年,朱元璋将自己15岁的女儿宁国公主,嫁给了19岁的梅殷。青年才俊的梅殷,仕途一片大好,任驸马都尉,后又加封荣国公。

宁国公主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生的女儿,爱女心切的朱元璋对这个精通经史,文韬武略的女婿很是青睐和器重!

但是,到了朱元璋的晚年,他亲手描绘的大明蓝图,好像已经不怎么受自己掌控了。老大朱标和老三晋王已死,老二秦王又成不了事,老四朱棣一支独秀,在北方越来越强。

在这样的环境下,皇太子朱允炆胆小懦弱,撑起大明江山恐怕很吃力!

而朝中的大臣,基本上都是文臣。那些曾经和朱元璋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开国大将,几乎都被自己处死了。留下脑袋没有被杀的人,只有寥寥数人。

这些人臣服朱元璋是没有话说,但是朱元璋死后,他们会不会臣服自己的孙子朱允炆?那还是个未知数!

所以,在朱元璋临终的时候,他秘密召见了自己很看重的女婿梅殷,把辅佐朱允炆的重任交给了女婿。朱元璋语重心长地说:

“汝老成忠信,可托幼主。敢有违天者,汝讨之。”

同时,朱元璋有专门下了一道遗昭给梅殷,针对将来如果有一天,谁敢造反的话,梅殷有权讨伐。

这个说明,英雄一生的朱元璋,在弥留之际是清醒的。他要为自己的孙子朱允炆,留下一个相对安全的政治环境,这道遗昭好像是一把尚方宝剑,但愿能保护朱允炆!

梅殷行事谨慎

朱元璋驾崩后,21岁的皇太孙朱允炆即位。

其实,朱棣无论在哪方面看,都比侄儿朱允炆更适合接替大明的江山。父亲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在朱棣的心里是很郁闷的。

偏偏不懂政治的朱允炆,一上台没多久,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削番,完全推翻了爷爷的布局。

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掌握着时局的主动权。在明初的时候,朱元璋制定了分封藩王的制度,把自己的24个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当藩王。

一方面自己的儿子可以“镇固边防,翼卫王室”,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的势力,互相制衡。

朱允炆可比爷爷朱元璋差了一大截!

他上台后一看:哇,全国到处都是自己的叔叔,手握着兵权。自己手中的皇权,不是太危险了吗?于是,朱允炆为了增强自己的皇权,就开始削弱诸藩的权力。

他削弱的时候,还先赶软的开始削。一年之内,5个小藩王被废!最后剩下的,就是势力强大的朱棣。

唉,朱元璋苦心经营的制衡政策,就这样被朱允炆搞的稀八乱了。再说,这燕王朱棣正愁没有理由造反,这不是送上门给人砍吗?

终于,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朱允炆向来就怕这个叔叔,他派出了一拨又一拨的人去平定叛乱,结果一个接一个败下来了。

建文三年十二月,朱允炆任命顾命大臣梅殷为总兵官,镇守淮安。

淮安位于江淮平原东部,是朱棣南下南京的重要关口。奉命的梅殷带领40万大军,在淮安驻守,梅殷对淮安的防御之事很上心,发布号令都很严明。

其实,手握大军的梅殷,是很纠结的。

朱允炆上台之后一系列的措施,朱棣队伍的势如破竹,气势不可挡!这说明了什么呢?

自己可以挡吗?

自己能够挡吗?

自己挡得住吗?

挡不住的结果,是什么样呢?

诸位,别笑话梅殷的纠结,行军打仗谨慎一些,没有什么不好哦。

梅殷知道自己打不赢朱棣

话说,梅殷在淮安有40万大军驻地。但是,这40万大军都是什么人呢?一直溃败的建文帝,难道还藏有40万精兵的家底?

当然不是!

在朱允炆把淮安交给梅殷的时候,朝廷的军兵资源因屡屡打败仗,差不多已接近枯竭。梅殷没有办法,只能从民间动员百姓参军。面对淮安这个军事要地,梅殷对自己的40万大军一点底都没有!

第1:驻军的数量40万,只是给在朱棣面前虚张声势,实际数量不到40万。

第2:号称有40万大军,大约包括辎重兵、杂役兵、甚至随军的家属在内。

第3:朝廷拨给自己的兵,有一部分是战场上活下来的残兵,战斗力薄弱。

第4:梅殷本身不是打仗出生,又不善于训练士兵,新招来的士兵没有经过有效的训练,战斗力并不强。

综上所述:这支号称40万人的淮安驻军,能上阵打仗的士兵,恐怕只有十万出头。

梅殷没有统领大部队参加过大规模战争的经验,但是,他熟读史书,并不是个对军事一窍不通的二楞子!对自己手中的军队的质量,更不会盲目地评估。

朱棣是什么人?

朱棣的势力如何?

朱棣的战斗力如何?

他梅殷,比谁都清楚!如果硬拿自己的40万水货军队,去对抗朱棣的精锐部队,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也许牺牲了所有40万人的性命,也挡不住朱棣南下的脚步!

所以,当朱棣派使者来淮安,以给明太祖朱元璋进香为名,向梅殷“借道”淮安时。正在郁闷的梅殷一肚子气撒在使者身上:"进香之事,先帝有禁令,不遵守的人可是不孝。"

他又命人割去送信使者的耳朵、鼻子。放其回去的时候,梅殷对使者说:

"留下你的嘴巴,好让你对朱棣说什么叫做君臣大义。"

梅殷打仗打不过朱棣,对于一个小小的送信的人,他还是不怕的!

得到回信的朱棣很生气,无奈之下,他只得带领部队拐了个弯,绕道扬州进军南京,心中对梅殷记恨不已。

当然 ,在朱棣攻打南京的时候,梅殷也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去支援建文帝,更没有派军队去阻断朱棣部队的后路。

梅殷怕死

1402年6月,朱棣的部队如气贯长虹,杀进了南京。在《大明风华》里,朱棣缓缓地走进皇宫,说:我终于回来了!

七月,朱棣登皇帝位,是为明成祖。

这个时候,建文帝生死不明,满朝的建文帝旧臣,被朱棣杀的杀,砍的砍,大势清除了不少。而梅殷,还在淮安驻军。

这时,明成祖朱棣逼迫自己的妹妹,梅殷的妻子宁国公主,给梅殷写了一封血书。

接到血书的梅殷,明白自己追随的建文帝已死,大势真正的已去了。他哭着说:"本应君死我跟着死,君生我跟着生,但我姑且忍耐一会。"

于是,梅殷秘密地为建文帝发丧,算是尽君臣的最后一场情谊。之后,就去了南京。梅殷想不想去,他都得去,他的妻子、儿子、一家子都在南京。

梅殷不是方孝儒,不会当着朱棣的面骂他“你这个不孝之子”。

梅殷更不是景清,不会假装归顺朱棣,然后再刺杀他。

梅殷就是梅殷,他虽然恨朱棣,却只能是恨,什么也做不了。至于他说的“姑且忍耐一会”这句话,是不是想先养精蓄锐,后东山再起为建文帝报仇呢?

这个,可能性不大!

因为梅殷来南京后,一直对朱棣很冷漠,表面上看就是很恨朱棣。我们想想,如果梅殷真有日后为朱棣报仇的打算,只少要表面上装得像一些,不至于两年后,自己连命都弄丢了!

三少说:

梅殷胆小也好,谨慎也罢,说简单点,就是怕死。有后人说,他人品有问题。其实,这世界上怕死的人多了去了,难道都是人品有问题吗?


三少yun


梅殷是否知兵?



梅殷确实拥兵40万,但是梅殷是否知兵呢。是否又有能力打过成祖朱棣?明初学者焦竑曾说:“国初李曹公掌国子,梅都尉摄山东学政,皆一时文武才。”曹国公李文忠确实文武兼备,可梅殷确不尽然。

纵观梅殷其官场生涯,几乎没有与军事有关。

【一】洪武十一年,“殷视山东学政,赐敕褒美”。

【二】洪武十七年,“河南北平水命驸马都尉梅殷等...往赈之”

【三】洪武二十八年,“命驸马都尉梅殷等阅中都留守司属卫军士并籍其户丁名数来献。”

【四】到了惠文帝建文三年,才初掌兵事“遣驸马都尉梅殷镇守淮安。”



从其履历来看,梅殷从未掌兵,都是一些临时性的虚职,不是赈灾就是巡视。这也是明代驸马都尉的共同命运,有点“列爵而不临民”的味道。

南北军战斗力

还有就是大家忽略了40万军士的战斗力。成祖朱棣的士兵都是靖难以来的精锐,再加上宁王的朵颜三卫,虽然只有十五万人左右,但是战斗力不容小觑。反观梅殷镇守淮安的40万军士,(乃召募淮南兵民,令军士号四十万,命殷统之),都是临时招募的民兵。

洪武年间约有兵力120万左右,李景隆伐燕被挥霍了50万。明代兵制,京卫四十八卫,每个卫所约5600人,南京兵力约有27万上下。其余大部分都镇守全国各地了。所以,梅殷手上几乎毫无精锐可言,大部分都是民兵。

成祖朱棣企图借道淮安,但是被梅殷“出誓书及遗诏”劝退燕王。所以梅殷所镇守的淮安根本无甚战斗力,守城已是不易,别说主动进攻了,要不然也不用这种类似铁炫的方式劝退朱棣了。

最后的结局

梅殷作为一个统帅,没有判断出北军的军事动向。仅仅两个月,北军绕道扬州攻下了南京,建文帝失踪。朱棣以宁国公主血书召回了梅殷,不是公主的血书梅殷还不知道南京以被占领。

或许梅殷可以拥兵一方,但是大势已去。偏安一隅又有何用,自建文帝即位以来,重文抑武,靖难起,各地武将、藩王都持观望态度,何况此时朱棣已经攻下南京。

梅殷是一个矛盾的人,他忠义,但是南京攻破后又不自杀殉国。又不真心投降辅佐朱棣,却为旧主建文帝秘密发丧、上谥号。《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君亡与亡,君存与存,吾姑忍俟之。”梅殷在图谋什么,在忍耐什么,或许梅殷只是个普通人,或许只是放心不下宁国公主也未尝不是。


仲木笔谈


在朱元璋的众多女婿之中,朱元璋最喜欢梅殷这个女婿。也许是因为梅殷的妻子是朱元璋的嫡长女宁国公主,也许是因为梅殷本人熟读经书。朱元璋在去世之前准备立朱允炆为皇帝,朱元璋知道朱允炆尚且年幼有,立朱允炆势必会引起不满。于是朱元璋便秘密召见梅殷这位最得他信任的女婿,并令梅殷暗中保护辅佐建文帝。

虽说梅殷领了朱元璋的密令,在朱允炆即位之后带着大军镇守淮安。可是靖难之役爆发后,梅殷并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数十万大军在梅殷的指挥下按兵不动,仍由战事发展而不援助建文帝朱允炆。

那么问题来了,梅殷为何不援助朱允炆,也不直接派兵支持朱棣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梅殷就是一个“骑墙派”,一个见风使舵的墙头草。



当初建文帝刚即位的时候,梅殷作为朱元璋安排的辅佐大臣得到了重用,镇守淮安。这个时候建文帝势大,梅殷紧紧依靠在朱允炆这一边。

后来朱棣发动政变,军队越打越强,朱允炆眼看落入了下风。梅殷动摇了。一方面继续待在朱允炆的势力中已经没有了发展,令一方面如果直接投降于朱棣势必会遭到世人的唾骂。

梅殷不想失去政治地位,也不想名节不保落得一个与反贼为伍的的称呼。

于是,当朱棣意图借淮安之路进攻时,梅殷“义正言辞”的拒绝了朱棣的要求,并割下使者的耳朵鼻子“警示”朱棣,表明自己忠于建文皇帝的立场。可是当朱棣进攻南京时,梅殷同样按兵不动,既不救援建文帝,也不攻击朱棣叛军。

梅殷只是眼睁睁的看着京城被围,看着建文帝的仓皇逃窜。

当建文帝失踪的消息传来,梅殷又假惺惺的哭泣感叹,在接下来的岁月中梅殷依旧表现自己忠于建文帝的模样。这种两面派的样子最终让朱棣非常的愤怒,无奈之下流放了梅殷,梅殷最后也溺死在了水中。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呢! 不方便的话,感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弋北谈古今


靖难之役可谓是明朝初年的一件大事,燕王朱棣在建文帝削藩之后,就开始打着清君侧的口号起军造反,最后经过4年的战争,一直打到当时明朝的都城南京,把侄子朱允炆给赶下皇位,自己当上皇帝。



朱元璋在没死之前,曾经让驸马梅殷辅佐建文帝,当时梅殷确实手握兵权,手下兵力达到好几十万。只不过那是之前的事情了,后来可能朱允炆和梅殷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所以并没有受到重用,而是被派去守淮安。他守淮安自然不可能有多少军队,40万守一个小小淮安城,怎么可能呢?



梅殷是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他娶了朱元璋的宁国公主。本来梅殷也非常受朱元璋的器重,在朱元璋临终之前确实也托付梅殷,要好好的辅佐朱允炆。可惜朱允文上台之后,所重用的都是他所信任的一些文臣,而这些臣之类的这些人执政经验都不足,结果搞出了削藩这种事情来。



当朱棣起兵造反之后,建文帝派出的军队一波又一波,但是并没有打败朱棣,反而被朱棣反杀。当时梅殷守淮安手下恐怕也没有多少部队,并且也不是前线的精锐部队,只是一些地方守备军而已,并没有多少战斗力,所以朱棣南来的时候,他也没有那个实力去阻挡。不过在建文帝篡位登上皇位之后,梅殷也确实比较硬气,一直不服从朱棣,后来被朱棣给暗中害死。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平安读历史


梅殷是归德下邑(今河南商丘夏邑)人,明朝初年外戚、将领,汝南侯梅思祖之侄,明太祖朱元璋之婿。

洪武十一年,朱元璋把14岁的嫡女宁国公主下嫁18岁的梅殷,并且梅殷任驸马都尉,加封荣国公,在诸多驸马之中最受朱元璋喜爱,此后,朱元璋即将驾崩时也曾密令梅殷作为顾命大臣辅佐建文帝朱允炆: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即将驾崩时,梅殷在一旁服侍,因此朱元璋嘱咐他道:“你老成忠信,可以将朱允炆托付给你。”又下圣旨给梅殷,写道:“如果有违大者,你可以讨杀他。”《续英烈传》

由此可见,梅殷不仅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女婿,而且是朱元璋最信任的顾命大臣,朱元璋把辅佐孙子建文帝朱允炆的重任托付给梅殷。

不要怀疑雄才大略的明太祖朱元璋的眼光,梅殷的确是一个是一个文武全才、忠心耿耿的皇亲国戚,朱元璋评价梅殷“精通经史,堪为儒宗”,可见梅殷杰出的文才。《明史》评价梅殷

“天性恭谨,有谋略,便弓马,能骑射”。

可见梅殷是一个有勇有谋,而且擅长骑射的优秀将领。

但梅殷这样一个文武全才的优秀将领,却在朱棣绕道扬州进攻南京的危急情况下,梅殷坐镇淮安,手握四十万大军而不发一兵一卒援救南京,甚至不派军队截断朱棣后路,眼睁睁看着朱棣率领燕军攻陷南京,推翻建文帝政权,梅殷的确有负朱元璋的托孤重托,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公元1398年,70岁的一代雄主洪武帝朱元璋驾崩后,20岁的建文帝朱允炆即位。

事实上,朱元璋的四儿子燕王朱棣老谋深算,而且性格与能力最像朱元璋,都比年轻仁弱的朱允炆更适合接替明朝的皇位。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皇太孙朱允炆,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的心里是非常郁闷的。

年轻的建文帝朱允炆踌躇满志,实行建文新政,改革朱元璋的酷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受到臣民的拥护,但建文帝毕竟太嫩,一上台没多久,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削藩,完全推翻了祖父朱元璋的布局。

朱元璋雄才大略,深谋远虑,为了明朝的长治久安,朱元璋把自己的24个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当藩王。 一方面自己的儿子可以“镇固边防,翼卫王室”,另一方面可以让各藩王的势力,互相牵制。

建文帝朱允炆却不理解祖父朱元璋的深谋远虑,朱允炆一看全国到处都是手握重兵的叔叔们,感觉自己的皇权受到严重威胁,他寝食难安,于是在齐泰黄子澄等亲信大臣的鼓动下开始削藩。

其实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擒贼先擒王”,首先干掉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但朱允炆却欺软怕硬,先干掉了五个实力较弱的叔叔,结果打草惊蛇,让燕王朱棣决定铤而走险起兵造反。

朱允炆最大的失误是放虎归山,没有把朱棣来南京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扣为人质,反而放他们回北京,让朱棣毫无顾忌发动靖难之役。

但朱棣的靖难之役也并不顺利,毕竟是以北平一隅之地对抗建文帝中央政府的全国军队,朱棣从起兵的一帆风顺到后来东昌之战中处处碰壁,使得他数次濒临险境,要不是朱允炆的妇人之仁——“毋使朕有杀叔父名”旨意,让南军将士束手束脚投鼠忌器,既不敢杀死朱棣,又难以活捉,只得放虎归山。

燕王朱棣也恃此建文帝给的特权,单骑殿后,南军无可奈何。 虽然燕军屡战屡胜,但因兵力不足,仅仅凭借北平、保定、永平三个郡是无法夺得天下,同时南军数次战争使得兵力损失惨重,战斗力急速下降,因此双方在公元1401年签订了停战协议。

也是这一年梅殷奉建文帝的命令率领40万大军镇守淮安,他对防御之事很尽职尽责,发布号令都很严明。

但朱棣只是缓兵之计,建文三年冬,朱棣耐不住性子,决定再次率兵南下,不过这次不再和铁铉、盛庸、平安等山东明朝将领等硬骨头纠缠,长驱直入,直取南京。

既然朱棣要走捷径那么就不得不路过淮安,而此时镇守淮安的朝廷主将正是梅殷!

朱棣派遣使者以进香为借口欲图向亲妹夫梅殷借道,梅殷却不给大舅子朱棣面子,公开拒绝说:“进香之事,先帝(朱元璋)有禁令,不遵守的人可是不孝。”

朱棣听闻妹夫梅殷骂自己“不孝”,勃然大怒,写信威胁梅殷说:“如今我兴兵清君侧,是顺应天命,不是一般人所能阻挡的。”

为了自己表示忠于建文帝的决心,梅殷把朱棣派来的送信使者的耳朵鼻子割掉后,将其放归北平,并对他说:“留下你的嘴巴,好让你对朱棣说什么叫做君臣大义。”

朱棣气得火冒三丈,但朱棣只有十几万军队,也不想与手握四十万大军的妹夫梅殷拼个两败俱伤,朱棣只得绕过淮安从扬州进军南京。仅仅两个月后朱棣就攻陷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梅殷不顾新皇帝朱棣的威胁,毅然为建文帝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

至于梅殷手握四十万大军,为什么对建文帝见死不救,不发一兵一卒去南京勤王?


首先,朱棣的燕军直捣黄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绕道扬州攻陷南京,只有两个月时间,让梅殷等明朝将领措手不及,来不及派兵去南京勤王。

当朱棣的十万燕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建文帝朱允炆自恃城中还有20万大军,要与朱棣议和,但令朱允炆意想不到的是城中明朝将领都被朱棣策反了,短短数日城门大开,朱允炆的建文王朝覆灭了。要不是朱棣让妹妹宁国公主写下血书,梅殷还不知大舅子朱棣当皇帝了。

其次,建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靖难之役毕竟是明朝皇室之间的内部战争,作为朱元璋女婿的梅殷虽然想阻止大舅子朱棣篡位,但并不坚决。

梅殷作为朱元璋的女婿,对妻子宁国公主的亲哥哥朱棣并不想痛下杀手。梅殷只是按照朱元璋的遗诏想阻挡朱棣篡位以保住建文帝的皇位,但他并不愿意与大舅子朱棣拼一个你死我活。

何况建文帝自己都下令不许杀死叔父朱棣,你让梅殷等大臣怎么办?

第三,建文帝朱允炆继位以后,对姑父梅殷这位顾命大臣并没有加官进爵,特别重用,梅殷对建文帝朱允炆应该有不满情绪,并不愿意为他与朱棣决一死战。

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留下的最重要顾命大臣的梅殷,在建文王朝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梅殷没有得到建文帝任何的封赏,甚至不如齐泰黄子澄等书呆子得到建文帝的重用。既然建文帝没有给梅殷任何好处,凭什么让梅殷为他卖命?

正因为梅殷在建文帝朱允炆与燕王朱棣两大集团之间的态度并不是非常决绝,导致梅殷在手握四十万大军的有利条件下,没有坚决打击朱棣的十万燕军,辜负了朱元璋给梅殷的托孤重任,导致南京陷落,建文朝廷灰飞烟灭!

但梅殷也为自己的优柔寡断付出惨重的代价。

公元1402年七月,燕王朱棣登皇帝位,是为明成祖,时梅殷仍驻军淮安,朱棣逼迫妹妹宁国公主咬破手指,写成血书一封送与梅殷,梅殷见血书后大哭,询问使者建文帝去向,使者说:“死了。”梅殷乃说道:“本应君死我跟着死,君生我跟着生,但我姑且忍耐一会。”

梅殷又听从黄彦清的建议,为建文帝发丧,追谥孝愍,上庙号神宗,接着前往南京。

到南京后,朱棣亲自迎接妹夫梅殷,说道:“驸马你辛苦了。”梅殷冷冷地回答道:“劳而无功,只能惭愧罢了!”让朱棣脸色变得阴沉,一言不发。

此后梅殷对大舅子朱棣的愤怒之情久久不能平息,经常有不平的言语和神态,朱棣经常派人于夜中潜入妹夫梅殷的府邸,为梅殷所察觉,梅殷更加愤怒,二人关系也就不可调和。

永乐二年(1404年),都御史陈瑛上奏称梅殷培养死士,和女秀才刘氏勾结,诅咒朱棣。朱棣说:“我自己会处理。“因此朱棣让户部考核公、侯、驸马、伯的仪仗从人数量,另外派锦衣卫将梅殷的家人押送到辽东。

永乐三年(1405年)十月,梅殷入朝,在过笪桥时被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等人挤入水中,溺死,年仅45岁。两人却上奏称梅殷自己投水而死。后都督同知许成揭发此事,朱棣下令将谭深、赵曦作为替罪羊斩首,抄没其家,并派遣官员办理梅殷的丧事,谥号荣定,封永新伯。

根据《明史纪事本末》、《国朝献征录》记载,朱棣审判杀害梅殷的凶手谭深、赵曦时,二人说:“这是你命令我们做的,你为何杀我们?”朱棣因此大怒,让力士拿金瑵打落二人牙齿。显而易见永乐皇帝朱棣才是谋杀梅殷的幕后黑手。

宁国公主听说丈夫梅殷的死讯,认为是四哥朱棣果然杀了他。于是她找到哥哥朱棣,扯着朱棣的衣服大哭,她哭得梨花带雨,向哥哥朱棣要丈夫梅殷的下落,朱棣说:“妹妹,我已经帮你找出杀害驸马的贼人,你不要自己为难自己了。”



不久,朱棣封了梅殷的两个儿子为官,并告诫二人说:“如果不是我念及你们的母亲,你们能有今天?”又写信给妹妹宁国公主说:“驸马虽然有过失,但兄长我因为是至亲之意不予追究。近来听到他溺死后,我非常怀疑。后都督来报,已经处死谋害的人,特向妹妹通知。”

可见朱棣虽然心狠手辣派人谋杀了妹夫梅殷,却没有对自己亲妹妹宁国公主下毒手,宁国公主一直活到70岁才寿终正寝。


厚德载物49847


梅殷是朱元璋的女婿,朱元璋次女宁国公主于1378年嫁给梅殷,而且在几个女婿当中,朱元璋是最喜欢梅殷这个女婿的,任其为山东学政,朱元璋对其赞美有加,赞其精通经史,朝廷官员对他都非常尊敬。

朱元璋画像

朱元璋对其这个女婿的重视除了给予重要官职和赞美之外,最关键的一条是朱元璋还密令梅殷辅助建文帝,这类似于托孤大臣,所以可见梅殷对于大明朝的重要性。


朱棣画像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在朱棣大败建文帝军队后,打算从淮安过境直接攻打南京,所以朱棣派信使给梅殷,打算以进香为名企图借到淮安而攻南京。梅殷看得一清二楚,将信使耳、鼻割掉后放回,对信使说:留下你的嘴巴,好让你对朱棣说什么叫做君臣大义。朱棣气急败坏。

梅殷画像



之所以梅殷没有去勤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淮安对守卫南京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文帝之所以派梅殷镇守淮安,就是因为淮安是朱棣南京进攻南京的一条重要通道。所以,梅殷义正言辞拒绝了朱棣进香的要求就在于次,所以在拒绝朱棣的要求后,他一心做好淮安防务。

【二】对朱棣南下战略理解的失误。淮安是进京的重要途径,而梅殷在拒绝朱棣之后并没有及时对朱棣下一步的战略进行正确的分析,所以,他仍然认为朱棣会对淮安发动进攻,进而获得进京的通道,但是朱棣面对此路不同他就改另一路,所以改由扬州进攻南京获得全胜,进而夺得天下。

【三】古时战争信息传递手段的落后。待梅殷全心全意镇守淮安的时候,朱棣改到已进攻扬州,而此时梅殷即便获得信息战报的时候,朱棣南下的速度之快已超出梅殷的思想准备。待其想南下勤王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文帝手下的军队已抵挡不住朱棣的大军,朱棣已攻入南京攫取地位。

建文帝



所以说,梅殷是一心一意帮助建文帝守天下,这从他后来为建文帝后世所做的一切,以及去南京后对朱棣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但是当时建文帝手下的部队已溃不成军,抵挡不住朱棣的大军,梅殷也无能为力。



朱元璋在位时,宁国公主下嫁梅殷,并且梅殷在诸多驸马之中最受朱元璋喜爱,此后,朱元璋即将驾崩时也曾密令梅殷辅佐建文帝:

朱元璋即将驾崩时,梅英在一旁服侍,因此朱元璋嘱咐他道“你老成忠信,可以将朱允炆托付给你。”又下圣旨给梅英写道:“如果有违大者,你可以讨杀他。”《续英烈传》

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中,镇守淮安功不可没

建文帝登基之后,觉得各藩王实力强横,甚至于威胁到朝廷,便颁布削藩政令,故而引发朱棣发动靖难之变。靖难之变时,建文帝任命梅殷到淮安镇守。当时,他不仅用朱元璋令牌逼退了朱棣大军,还割掉朱元璋使者的耳鼻来讽刺朱棣。正是因为梅殷的镇守,朱棣才没有拿下淮安,也正是因为其镇守太严实,朱棣才选择绕过淮安,直取京都。而朱棣这一决策杀的一朝人措手不及。

在靖难之变中,梅殷手握40万大军,对于朱棣起兵造反却保持中立立场,没有及时出兵相救。这一点让众人很是不解。但是在靖难之变后,他虽然没有以死明志,却是表现出了自己对建文帝死忠的决心:在明成祖朱棣安葬建文帝之后却没有给予建文帝任何谥号和庙号,他便公然在军中为建文帝发丧,追谥孝愍,上庙号神宗。

“缟素发丧,私谥孝愍皇帝。”《国榷》

此后,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出与明成祖不合作的态度,甚至拥兵淮上,以求复兴,对明成祖构成一定的威胁。

“拥兵淮上,图兴复。”《国榷》

那么,靖难之役中,梅殷究竟为何保持中立态度,没有出兵勤王?

在后期的研究中,很多学者认为,梅殷并非忠君爱主的高尚人士。但在我看来,梅殷忠肯定是忠于建文帝的,他当时并非保持中立,而是被朱棣绕道这一招杀的措手不及,当然,被杀的措手不及的不止是他,建文帝以及朝野中的大臣也是一样的。所以,我将其没有及时出兵归结于一下三点:

  • 首先,梅殷手上到底有没有40万大兵我们另当别论,但是其军事力量肯定是不如朱棣大军的。我们看一下当时的军事力量对比,单看实力最强大的燕王朱棣,兵力不足十万,以及另外一个实力强劲的宁王,有甲兵八万,当时朱棣进攻淮安时,若其真有40万大军,就不用依靠用朱元璋令牌退其大军的办法了。40万打10万不到,妥妥的,但是他没有,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的军事力量根本不及朱棣。
  • 其次,朱棣绕道淮安,杀的众人措手不及,勤王真的来不及。自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到建文四年(1402年)四月其攻打淮安,并且在淮安梅殷用朱元璋灵牌退朱棣大军用了三年多时间,而朱棣绕道淮安,直取京都,仅仅两月时间,这是大家都始料不及的。
  • 再者,梅殷奉命镇守淮安,而淮安是战略要地,没有帝王指令,他是不能私自调兵的。

我认为梅殷军事力量难以与朱棣对抗、朱棣绕道直取京都以及对于皇命的谨慎以及犹豫,这些都是其没有及时出兵勤王的原因。


总结

我们无法揣测梅殷是持有中立态度还是心有余力而不足,我们更多的只能从现有的史料中去分析梅殷对于建文帝的态度,总结出最贴合史实的结论。更多观点,欢迎大家共同讨论。


青花瓷一般制作精美却又色泽淡雅,青铜器一样体量厚重而又造型独特,这是苏木看到的历史,愿与你一起共赏。
认准飞扬的专属logo,点关注,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