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懶對聯:下聯一字不差地照抄上聯,總在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漢族的傳統文化之一,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上下聯之間,形式上對仗工整,內容相互照應,相映成趣。

史上最懶對聯:下聯一字不差地照抄上聯,總在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大圖模式

對對聯,是古代文人雅士消閒解悶的益智活動,從古到今流傳下許多聯語故事。比如書法大家王羲之,不僅字寫得好,對聯也撰寫得非常有趣。傳說有年春節,王羲之也應景寫了春聯張貼到大門上,結果,寫一幅,被人揭走一幅,原因有二,一是他的字寫得好,二是對聯的寓意也美好,所以,別人都盯著他家大門,只要有新聯一出,就會被人給竊為己有。

史上最懶對聯:下聯一字不差地照抄上聯,總在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大圖模式

眼看除夕夜深,家裡的春聯還沒搞定,王夫人急得團團轉,催王羲之趕快再寫一副,王羲之沉思片刻,笑著拿來文房四寶,再寫了一副春聯:

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

史上最懶對聯:下聯一字不差地照抄上聯,總在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大圖模式

這副春聯的內容太不吉利,王夫人更急了,讓他重寫幅好的。可是,王老師就是不聽夫人之言,直接讓兒子貼了出去。這下好了,再也沒人來揭了。直到大年初一的凌晨,王羲之起了個大早,又在上、下聯的後半部各寫了三個字,叫兒子貼上。拜年的人看到這副春聯後,無不拍手稱妙。

史上最懶對聯:下聯一字不差地照抄上聯,總在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大圖模式

原來,王羲之在上聯後半部添了“今朝至”三個字,在下聯後半部添了“昨夜行”三個字,全聯就成為充滿美好的吉祥語了:

福無雙至今朝至, 禍不單行昨夜行。

史上最懶對聯:下聯一字不差地照抄上聯,總在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大圖模式

看看,王羲之為了一幅春聯,下了多少工夫,動了多少心思啊。可是,明代有個人在撰寫對聯時,卻出奇地懶。懶到什麼程度呢?懶到下聯一字不差地照抄上聯:

好讀書不好讀書; 好讀書不好讀書。

史上最懶對聯:下聯一字不差地照抄上聯,總在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大圖模式

撰寫這副對聯的,並非一般的小人物,而是明代著名畫家徐渭。徐渭,字文長,紹興府山陰人,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徐渭多才多藝,在詩文、戲劇、書畫等各方面都獨樹一幟,與解縉、楊慎並稱“明代三才子”。

史上最懶對聯:下聯一字不差地照抄上聯,總在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大圖模式

徐渭不僅僅是畫畫得好,書法也有著鮮明特色,並且,他的文藝創作所涉及的領域也很廣,藝術上絕不依傍他人,喜好獨創一格,具有強烈的個性。

史上最懶對聯:下聯一字不差地照抄上聯,總在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大圖模式

“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就是徐渭晚年撰寫的一副教子聯。咋一看,兩聯內容完全一樣,細一品,卻大有深意。聯中的“好”字,是個多音字,徐渭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才創作出這樣一副不同常人的對聯來。此聯的正確讀法是:“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

史上最懶對聯:下聯一字不差地照抄上聯,總在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大圖模式

原來,此聯妙就妙在一個“好”字上,語意雙關,耐人尋味:少年時,正是讀書的好時光,可惜因不知讀書的重要而不喜歡讀書;等到年紀老了,懂得讀書的重要了,也想好好讀點書了,可惜因老眼昏花,力不從心,已經不能好好地讀書了。

史上最懶對聯:下聯一字不差地照抄上聯,總在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大圖模式

“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雖然有些繞口,但它卻揭示了一個人間至理:年輕時大好的時光要愛好讀書,不要等到年老了不方便讀書時才愛好讀書。有人說,成名在趁早,讀書更要趁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