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五個月了,如何恰當地引導和啟蒙教育?

V曉123


你好,我是吳西瓜,很高興為你解答問題?

首先:我跟你一樣,我家寶寶目前7個月,比你家孩子大2個月,時間段都差不多,還是吃奶吃輔食點階段,嬰幼兒認知度幾乎是沒有

的。

1、作為5個月寶寶翻身和拿小玩具是完全可以的了,可以買一些硅膠玩具,可手拿,可以嘴咬,這樣有利於練習寶寶手腳活動力,也可以買幾個發光音樂玩具,練習寶寶的聽覺和視覺。

2、平時多逗寶寶笑,拍手互動,多叫寶寶的名字,或者叫爸爸媽媽,讓寶寶產生一定的習慣性

3、天氣好的話,多帶寶寶戶外活動,去綠化比較好的公園,看看各種動植物,練習寶寶的視野,增加想象力。

最後總結:畢竟寶寶才5個月,談不上啟蒙教育和什麼引導,只能說讓寶寶熟悉這一切新的事物和環境,每天多和寶寶互動,多帶出去看看這個世界,更多的還是餵養方面,能母乳餵養儘量母乳餵養。





吳西瓜


這個時候最主要的是陪伴,要談啟蒙教育應該就是他醒了多和他聊天,其實小孩都懂得,而且我個人經驗感覺早點和小孩聊天他的語言能力是一定會早過其他沒有和他聊天的小朋友的,這樣也有利於他智利的發育。我兒子每天陪他說話說到我自己都有點缺氧感覺,他一歲半左右已經什麼都能講了,別的爺爺奶奶帶的基本不聊天的同小區小孩現在快兩歲半了還不會說話


無畏的灝媽


五個月的寶寶該如何教育?

我們先來看看五個月的寶寶長成什麼樣啦?五個月的寶寶,進入了身體和動作成長的迅速期,寶寶已經會翻身了,小手的靈活性也增加了,寶寶身體的各部分運動能力加強,力氣增大,對周圍都充滿了好奇,一雙眼睛總是東瞧瞧西看看,活動範圍也擴大了。有些寶寶還出現了認生的反應,見到不熟悉的人,會躲在媽媽的懷裡。


那麼針對寶寶這個時期的身體特點,我們家長該如何對寶寶進行教育呢?大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聽覺的刺激:

五個月的寶寶對音樂能表現出特殊的愛好,並且在聽音樂的時候,能夠擺動四肢,顯得特別的高興。這個時候,寶寶進入聲音傳感期。什麼是聲音傳感期呢?聲音傳感期指的是寶寶在半歲左右(有些寶寶可能更早一些),開始對周圍的聲音產生濃厚的興趣,以至於會進行模仿的一段時期。這段時期,寶寶非常喜歡有聲遊戲。


①那麼我們家長就要給寶寶多放音樂、兒歌等,選擇一些比較輕鬆、歡快的歌曲,培養孩子的音樂天賦。

②給寶寶多放一些動物的叫聲或者大自然的響聲等,吸引寶寶的聽覺注意力。

③多和寶寶做有聲的遊戲,比如給寶寶唱兒歌,講故事,帶上誇張的表情,引導寶寶進行模仿。

二、視覺的刺激:

五個月的寶寶的視力已經明顯增強了,可以看到較遠的物體,寶寶不但可以看清楚黑白分明的東西,還能看清楚一些東西的輪廓,這個時候需要對寶寶進行視覺的刺激,讓寶寶認識更多的事物。


①這個時候,媽媽可以帶寶寶認識屋子裡的物品,寶寶的玩具、傢俱、食物,帶寶寶外出時可以給寶寶看大自然中的花草蝴蝶小鳥等,以及白雲、行人、落日等。告訴寶寶這個是什麼,那個是什麼,也可以讓寶寶去觸摸感知一下。

②媽媽可以給寶寶準備各種形狀的玩具:長方形積木、圓球、魔方等,讓寶寶感知輪廓的變化。但是這個時期,寶寶對顏色還不敏感,家長不要著急。

三、語言的刺激:

寶寶五個月的時候,大人和寶寶說話,寶寶都會“咿咿呀呀”的回應了。寶寶在5~6個月的時候就已經具備了接收語言的能力,聽是基礎,所以這一階段,家長要多和寶寶交流,陪寶寶說話,以刺激寶寶的語言表達慾望和能力。

①引逗寶寶發音。父母可以對寶寶說笑,使寶寶發出高興的“啊――啊”聲或者笑聲,或者引導寶寶發出“嗯,啊”的的聲音。我們發音的時候,要慢一點,嘴型大一些,誇張一些,讓寶寶看清楚,好進行模仿。

②給寶寶講故事、聽兒歌。這是父母和寶寶交流的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媽媽可以拿著一個小玩偶,比如小兔子,然後給寶寶唱《小兔子乖乖》,或者給寶寶編一個關於小白兔的故事。這樣既能鍛鍊寶寶的聽力,也能對寶寶的語言表達方面進行刺激。

四、動作的刺激。五個月的寶寶已經能夠熟練的翻身了,如果平躺著,能夠自如的轉為俯臥。這個時候的寶寶就要為以後的坐和爬行做準備。因為寶寶的活動能力加強了,所以父母要加強對寶寶的看護,以免發生意外。

①訓練寶寶靠坐。俗話說“三翻六坐”,在寶寶六個月的時候就要會坐了,那麼現在就要訓練寶寶靠坐。將寶寶放在沙發靠背處,或者在寶寶身後墊好被褥做支撐,讓寶寶練習靠坐。但是每次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給寶寶的脊柱和背部肌肉造成壓力和損傷。


②訓練寶寶直立和跳動。媽媽把雙手放在寶寶的腋下,讓寶寶站在媽媽的大腿上,保持直立或者跳動,這樣可以鍛鍊寶寶的腿部肌肉,以及寶寶的平衡感。

③訓練寶寶匍行。五個月的時候,寶寶還不能爬行,但是有些寶寶已經會原地打轉了,這代表著寶寶的身體發育進入了新的階段。媽媽可以用玩具引逗寶寶,讓寶寶用上肢和腹部開始匍行。這樣可以鍛鍊寶寶的骨骼發育。

五、情緒刺激。

五個月的寶寶,已經能夠感知父母的情緒,並且能夠表達自己的情緒。高興的時候,會手舞足蹈,發出“咯咯”的笑聲;不高興了會發脾氣。所以需要父母多以愉快的心情面對寶寶。


①多對寶寶微笑。媽媽開心,寶寶也會感知到媽媽的心情,也會開心。所以媽媽要多對寶寶微笑,帶著微笑陪寶寶說話,玩遊戲,或者親吻寶寶,這樣不僅能讓寶寶感受到快樂,還能感受到媽媽的愛,增強寶寶的安全感。

②正確對待寶寶的壞情緒。寶寶雖然小,但是也有自己的的情緒表達。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會哭會鬧。這個時候,媽媽不要對寶寶發脾氣。可以通過玩具、遊戲、兒歌等寶寶喜歡的方式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又或者給寶寶換一個環境,都會緩解寶寶的哭鬧。

五個月的寶寶活潑好動,對外界充滿了好奇,也喜歡學習新東西。這個時候需要父母更耐心、細心的陪伴和引導,讓寶寶健康快樂成長。

感謝閱文,我是小風車媽咪,陽光寶媽一枚,有一個可愛的小子。我堅信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歡迎大家和我一起探討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問題。

小風車媽咪


很多家長喜歡買一大堆的早教書回家依樣畫葫蘆。我到不是很推薦這種做法,因為每個孩子的特性都不一樣,不能以偏概全。其實家長還是要細心觀察寶寶的特性,制定有針對性的早教方式。

  1. 翻身訓練目的:鍛鍊軀幹及四肢肌肉,協調平衡能力,為下一步爬,坐,站,走打基礎。方法:在寶寶3個月翻身訓練的基礎上,讓寶寶仰臥,在其一側放一個他喜歡的玩具,逗引他自己翻身去取,當寶寶側臥後,輕輕拉動他一下,幫助他翻身,每天訓練3次至4次。

  2. 蹦蹦跳目的:發展下肢肌肉,為站立作準備。方法:扶著寶寶的腋下,讓他站在你的腿上或硬木床上,舉寶寶蹦蹦跳,同時用快活的口氣說:“蹦蹦跳,蹦蹦跳”,漸漸地寶寶自己掌握了,不用舉他,他自己就會蹦蹦跳了。
  3. 拉大鋸目的:鍛鍊手臂,軀幹部肌肉,為坐立打基礎。方法:寶寶仰臥,你站在他的腳前,讓他的小手各握住你的一個拇指,同時用手掌握住他的小手,慢慢向上提,讓寶寶藉助你的力量坐起來,然後再把他放下,可反覆幾次,同時念兒歌“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唱大戲……”
  4. 逗逗飛目的:鍛鍊手指肌肉,在遊戲中發展觸覺與手眼協調能力。方法:寶寶背靠你的坐在你的腿上,你用兩手分別握著寶寶的兩手食指,使其對指食指尖,對指時說“逗逗一一”,然後指尖分開進度說“飛——”。反覆進行,每天數次,自己就眉開眼笑學著對手指,之後,還可教他拇指相對,中指,小指相對。
  5. 伸手抓物訓練目的:訓練手眼協調能力,掌握抓住懸吊玩具的技能。方法:把適宜寶寶抓握又能發聲的玩具用鬆緊帶懸吊在他能夠著的地方,訓練他用手去抓握,不要有偏手性,以促進左右側大腦的開發,還可以抱著寶寶坐在桌前,桌上放兩隻核桃或兩個乒乓球,訓練寶寶伸手抓物,一手抓一個。
語言發音訓練
  1. 模仿發音目的:訓練視聽覺,理解語言。方法:在寶寶覺醒狀態下,與寶寶面對面,輕柔地愉悅地發出“啊-啊”“嗚-嗚”“喔-喔”“爸-爸”“媽-媽”等音節,逗引寶寶注視你的口型,每發出一個音節應停頓一下,給寶寶留有模仿的時間。

  2. 教寶寶認物目的:培養語言理解能力。工具:用會發音,發光的玩具,如搖鈴,玩具汽車,布娃娃,玩具狗,玩具貓等。方法:把玩具擺在寶寶的面前,一邊指給他看,一邊用準確的語言說出玩具的名稱,不要用娃娃的語言,比如,說“電燈”,而不說“亮亮”;說“汽車”,而不說“笛笛”,用玩具啟發孩子興趣,培養孩子語言能力。

  3. 給寶寶念兒歌目的:訓練視聽覺,發展語言表達能力。方法:四五個月的寶寶雖然還聽不懂兒歌的意思,但他喜歡兒歌有韻律的聲音和歡快的節奏,更喜歡你親切而又豐富的面部表情,要選擇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如能配合彩色的畫片效果更好,每天至少給寶寶念1首-2首兒歌,每首兒歌至少念3遍-7遍。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幼兒教育


5個月的寶寶因為生理和心理的發育侷限,爸爸媽媽不用對孩子有太多的標準,重要的是做好日常護理,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其次,當寶寶在玩耍時,可以訓練寶寶的大動作和感知覺能力。

1、翻身練習

大多數5個月的寶寶已經會熟練翻身了,如果寶寶還不會,爸爸媽媽要多讓寶寶練習,仰臥在床上或者有墊子的地上,用玩具逗引寶寶向左或向右翻動。

2、靠坐練習

這個月的寶寶可以單獨坐一會兒了,但不能久坐,可以將寶寶放在有靠背的沙發或椅子上,可以先扶住孩子,等寶寶坐穩後,慢慢鬆開手,寶寶可能會向前或向兩邊栽倒,說明寶寶腰部力量還不夠。

3、腿部動作練習

腿部力量如果足夠,無論是翻身、爬行還是站立,寶寶掌握起來會更容易,所以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的腿部多動起來。讓寶寶躺在床上,在他的腿上邊放一個拱形類的玩具,顏色鮮豔帶有聲響的,逗引寶寶去踢。或者扶著寶寶的腋下,踩在你的腿上,上下顛動,讓孩子做蹬跳。

4、抓取玩具練習

5個月大的寶寶喜歡抓東西,爸爸媽媽可以在寶寶周圍放各種色彩鮮豔的玩具,一邊告訴說著玩具的名字,一邊引導寶寶去抓握,如果他能輕鬆的抓起,就移遠一點。抓握玩具不僅可以鍛鍊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還能的鍛鍊他上肢的活動能力。玩具可以變換種類、觸感、顏色,這樣還能從視覺、聽覺、觸覺給孩子不一樣的體驗。

5、語言練習

5個月大的寶寶是咿呀咿呀學語的階段,經常會發出“啊啊哦哦”的聲音,爸爸媽媽要跟寶寶多說話,臉部表情可以誇張一些,給孩子放一些短小有節奏的兒歌,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是有好處的。


甜甜圈伐木累


五個月的寶寶進行教育其實也是有方法的,而且非常重要,對孩子的發展是有很大幫助的。

畢竟孩子在成長的過程,每一天他都可以得到發展。這方面需要做父母的傾注愛心,要更多的學習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術。

明天陪著孩子一起,體驗孩子的成長,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有力的支持。

比如每天抱著孩子,跟他說話,孩子在傾聽模仿中她的語言表達能力會有很大的發展。每天帶著孩子出去散步,一路上給他講些有趣的事情。當然,最好用比較淺顯的語言,而且語速要放慢,便於孩子的模仿。自己學習一些親子互動的小遊戲,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觸覺,知覺,感覺等。讓孩子的這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對於智力的發展也是很有好處的。

每一個和孩子接觸的人都要帶著笑臉,帶著愛心和他說話,唱歌給他聽,唱些優美的童謠等等,和他做一些親子互動的小遊戲。這樣的方法對於孩子的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

天才的寶寶,也就是這樣一天天的培養起來的。


燕南月


5個月大的寶寶對媽媽和周圍的事物已經有了自己的感知,對一切充滿好奇,這時正是開始教育的時侯,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



主要訓練嬰兒視、聽、感覺、認知能力等。

視:給寶寶看各種顏色的圖片、物體、玩具等。

聽:播放童搖、兒歌、好聽的音樂給寶寶聽。

感覺和認知:可拿一些物品讓寶寶手抓,讓他感覺,如棉、布、玩具、等等,媽媽要經常和寶寶親切微笑,和寶寶多說話,還可輕輕撫摸拍打寶寶,要經常抱寶寶多接觸社會大自然,多接觸人,培養寶寶自己感覺認知能力。



總之,方法多多,寶媽們可根據孩子情況循序漸進引導。願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博亦然


花甲為父亦為師,

熱心教養和教育。

真巧,我臥室隔壁的一對青年老師夫妻,去年九月二胎喜生雙胞胎,曾向我問過此問,現答如下。

1.聽覺教育。

聽fm。充分利用手機fm(雲量內容任君選,可選擇適合寶寶的,器樂獨(合)奏,兒歌曲目,童遙(如搖籃曲等)。但最好藏好手機,讓孩子只聽勿玩,防止啃手機傷身傷機。

2.視聽教育。

視頻。精選幼兒早教節目。

3.觸覺教育。

對孩子早晚配合精選曲目,進行有節律的全身輕拍輕撫輕揑(重點是背腹),還有對五關部位(如耳鼻面等)進行輕度按摩和牽拉(使寶寶長得更加漂亮帥氣。

4.語言教育。

與孩子一起學習歌謠詞曲,貴在多次多式重複,先會其一,激趣求樂,循序漸進,鼓勵簡單表演。

5.認知教育。

認識更多的面孔,培養社會認知。認識更多的事物(花草樹木,小動物,生活用品等,培養自然認知。

6.生活規律教育和良習培養。

定時定量定濃度餵養,用鍾控音樂定時作息排便。用清水調節奶的濃度,以調節食量大小和大便的軟硬度,使孩子健康成長。

7.對寶寶的教養教育一定要因材因齡,適時適度,循序漸進,不斷總結和提高,不斷調適和完善。

多文詳細說教養。

留言熱議話教育,

科教興國益社會!























自教自學自強超級教育


5個月大的寶寶,談教育還有些早,這時候我們應該做的是養育!


0-3歲是孩子情感撫育的階段,這個階段決定著孩子日後的性格和情感方向。

李玫瑾教授認為養育是教育的基礎

  1. 養育:是父母辛苦付出積累教育的資本
  1. 養育:需要穩定地一對一關係,形成依戀親子關係
  1. 養育:是人性被喚醒的過程,情感發展得起點
  1. 養=育:其中3年的陪伴極為重要

半歲以前,應該培養孩子正確的依戀關係!

孩子在出生的早半年裡,會對主要哺育人有一個漸漸的認識,她會依奈這個人給她帶來的生理和心理的舒適感,這種依戀關係的建立,也將在日後在孩子心裡刻下深深的烙印。


如果在此時父親或者母親沒有為孩子建立起較好的依戀關係,那麼等孩子漸漸長大,她會越來越排斥你的建議和教導,那時候,教育會變得相當的困難!

所以,建議現在寶寶才5個月大,媽媽不要想著如何來教育她,只要好好滿足寶寶吃喝拉撒睡的需要,這樣,等孩子長大些,自然會聽你的教育!

我是小屁孩媽咪,一位二胎媽媽,和大家分享孕產和育兒過程中的真實場景! 如果有疑問可以留言,我會第一時間回覆哦! 孕育太辛苦,我們需要彼此攙扶!

安靜媽媽


寶寶每天都會有不同的變化,家長應該根據寶寶的各方面發育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比如爬行、走路、說話、交流等,對寶寶進行正確的早教練習,可以讓寶寶更好的成長髮育,那麼5個月寶寶教育方法有哪些?

5個月的寶寶應該怎麼教育呢?

一、認知能力的訓練

1、方位聽覺訓練:訓練寶寶追尋物體。用玩具聲,吸引寶寶尋找前後左右不同方位、不同距離的發聲源,以刺激寶寶方位覺能力的發展。每日訓練2-3次,每次3-5分鐘。

2、顏色感知練習:讓寶寶多看各種顏色的圖畫、玩具及物品,並告訴寶寶物體的名稱和顏色,可使寶寶對顏色認知發展過程大大提前。

3、認識自我:將寶寶抱坐在鏡子前,對鏡中的寶寶說話,引寶寶注視鏡中的自己和家長及相應的動作,可促進寶寶自我意識的形成。

二、動作能力的訓練

1、練習坐

拉坐練習:寶寶仰臥位,父母雙手的大拇指插入嬰兒手中,讓他握著,其他手指則輕輕抓著嬰兒的手腕,使寶寶雙手伸直前舉,手掌向內相對,兩手距同肩寬,然後輕輕向前拉起嬰兒雙手,使寶寶頭、肩膀離開床面抬起。此時寶寶會試圖屈肘用力坐起來,保持此姿勢5-6秒,再輕輕讓寶寶躺下,再重複2-3次。

靠坐練習:將寶寶放在有扶手的沙發上或有靠背的小椅子上或在寶寶身後放些枕頭、棉被讓練習靠坐,以後逐漸減少寶寶靠墊的東西,每日1-2次,每次2-3分鐘。

2、手部動作訓練

伸手夠物:通過伸手夠物來延伸寶寶的視覺活動範圍,使寶寶感覺距離、理解距離,發展手眼協調能力。

發展玩法:通過遊戲,教寶寶玩不同玩法的玩具,如搖晃、捏、觸碰、敲打、掀、推、扔、取、傳遞等,使他從遊戲中學到手的各種技能。

三、言語能力的訓練

1、應隨時隨地教寶寶周圍東西的名稱。多聽多練,寶寶的言語能力很快就會發生驚人的變化。和寶寶說話,不僅有意識地給予不同的語調,還應結合不同的面部表情,如笑、怒、淡漠等,訓練寶寶分辨面部表情,使他對父母不同語調,不同表情有不同的反應,並逐漸學會正確表露自己的感受。

2、發音訓練。和寶寶說話時,應坐在孩子正對面的位置,使寶寶能夠清楚看到大人的口形、表情,說話速度要慢、而明確。

四、社交和生活能力的訓練

1、睡眠:可將寶寶白天的睡眠時間逐漸減少1次,即白天睡眠3-4次,每次1.5-2小時。夜間如寶寶不醒,儘量不要驚動他。如果小兒醒了,尿布溼了可更換尿布,或給他把尿,寶寶若需要吮奶、喝水可喂喂他,但儘量不要和他說話,不要逗引他,讓他儘快轉入睡眠。

注意寶寶睡覺的姿勢,經常讓寶寶更換頭位,以防寶寶把頭睡偏。

2、飲食:有規律地進食,可使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等協調工作,並建立起對進食時間的條件反射,如,在接近餵奶的時間,胃腸就開始預先分泌消化液,併產生飢餓感,這有助於增加食慾,促進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每日餵養次數可減為6次,白天哺餵4-5次,間隔3-4小時。夜間視寶寶需要情況進行哺餵,一般1次即可,若寶寶夜間不醒或不願進食,可不哺餵。可開始逐漸訓練讓寶寶學會用勺吞嚥食物,為以後斷奶用勺進食做準備。開始可先用勺喂開水,若不出現嗆,可逐漸開始用勺喂果泥、菜汁、稀糊、蛋黃糊等。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大白熊健康】。我是大白熊媽媽,你想了解的科學餵養、育兒心得、家庭教育、疾病護理等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