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耆——汪精衛的貴人 使其刺殺攝政王載灃事敗沒被殺頭

汪精衛的本名其實是叫汪兆銘,精衛只是他的筆名而已,但他跟魯迅一樣,因為文章寫得好,筆名實在是太出名了,常讓人忘了他們的本名。汪精衛此人文筆非常的好,他參與籌備同盟會後,就擔任了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的編輯。後來也因為他的才華,被孫中山所賞識,孫中山就把他招到身邊當秘書了。

善耆——汪精衛的貴人 使其刺殺攝政王載灃事敗沒被殺頭


汪精衛不僅文筆好,口才也極佳。他跟著孫中山去南洋一帶鼓吹革命的時候,俘獲陳璧君的芳心,最後成功抱得美人歸。那麼愛情事業雙豐收的汪精衛刺殺攝政王是為什麼呢?

汪精衛刺殺攝政王的起因


汪精衛策劃刺殺攝政王載灃,跟梁啟超有很大的關係。

善耆——汪精衛的貴人 使其刺殺攝政王載灃事敗沒被殺頭

同盟會成立後,先後發起了六次武裝起義,但都失敗了,大量的革命青年也因此失去寶貴的生命。此時,保皇派領袖梁啟超就趁機批評同盟會的暴力革命,特別是同盟會領袖,自己躲在海外,卻唆使別人在國內搞革命,白白送死。梁啟超的文章在海內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甚至同盟會內部也出現了反對孫中山的言論。同盟會面臨著崩潰的危險。作為孫中山的忠實跟隨者,汪精衛決定站出來,以事實反擊梁啟超的說法,證明同盟會黨人不是貪生怕死的遠距離革命家,並以此挽回社會各界對同盟會的信心和支持。於是在1910年3月,汪精衛與黃復生、喻培倫等同盟會員一起來到了北京,伺機刺殺攝政王載灃。

為什麼是攝政王載灃呢?

很簡單。他當時是清廷的實際統治者,掌控實權。殺了他,能夠產生最大的影響。


善耆——汪精衛的貴人 使其刺殺攝政王載灃事敗沒被殺頭

當然,刺殺難度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擬。載灃每天上下班的路線都很固定,而且都會經過鼓樓大街。汪精衛們開始想在鼓樓大街旁邊的一堵矮牆上扔炸彈,炸死載灃。沒料到那幾天鼓樓大街在修路,載灃改道了。於是又改計劃。什剎海旁的甘水橋下就成為最佳的爆破地點。那地方三面環水,人煙稀少,是作案勝地。4月2日凌晨,汪精衛與黃復生、喻培倫等來到甘水橋,在橋下挖坑埋起了炸彈。幾個人正在埋炸彈的時候,突然來了幾個警察和憲兵。他們趕緊跑,但因為炸彈太重了,就沒來得及搬走。事情也就這樣敗露了。沒過幾天,汪精衛和黃復生就在出租屋被軍警抓獲。

弔詭的是,最先發現埋炸彈的人並不是警察,而是一位完全不相干的局外人。有兩種說法,一說此人是附近居民,凌晨起來出去小便,見橋下影影綽綽,以為是埋贓的小偷。一說是一位趕大車的,妻子三天三夜未歸,丫出門散心,見到汪精衛他們鬼鬼祟祟,以為是姦夫淫婦正在辦好事,就報警準備捉姦。謀殺攝政王,當然是死罪一條。可是在審訊的時候,汪精衛和黃復生都表現出了大無畏的革命犧牲精神。他們都爭當主謀,希望犧牲自己,保存隊友。汪精衛在獄中無事,每日作詩。

風骨文采打動了肅親王

當時的主審官員是肅親王善耆,他看到了汪精衛的手稿《革命之趨勢》、《革命之決心》、《告別同志書》後,內心十分感慨。

善耆——汪精衛的貴人 使其刺殺攝政王載灃事敗沒被殺頭

肅親王善耆


善耆是個愛才的人,他首先被汪精衛的文名、儀表、供詞和風采懾服。當他把汪精衛、黃復生兩人“隔離審訊”時,兩人皆堅稱是“個人謀反 累及無辜朋友”,叩請庭上將本犯千刀萬剮而將無辜者釋放。

善耆大為感動,放下硃筆,再三嘆息,口稱“義士、義士”不絕。他說服攝政王載灃,把這兩個罪至凌遲處死、九族同誅的“大逆犯”,輕判為“永遠監禁”。

善耆——汪精衛的貴人 使其刺殺攝政王載灃事敗沒被殺頭


載灃、善耆這些“韃虜”貴族,顢頇誤國,可是相比後來有些剷除異己,殘害無辜者之熊狠毒辣,實有足多者。

汪精衛刺殺攝政王雖然沒成功,但他和黃復生的這種英勇舉動感動了無數的百姓。後來,武昌起義爆發,清廷為了能挽回民心,釋放了很多的政治犯,其中就包括汪精衛和黃復生。汪精衛和黃復生被釋放後,受到了百姓的夾道歡迎,場面非常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