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疫情严重,会对粮食生产有影响吗?

江南136573062


不会,每个国家都有相应的储备粮。若疫情造成死亡人数越多,反而粮食会因吃粮人减少而变得越充足。只有连年的天气灾害造成粮食欠收,绝收,才会有影响。


吴伯康271


疫情短期内对农业经济还是有一定影响。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较小。首先疫情不是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也不是虫灾,对于粮食作物,没有直接的威胁,其次此次疫情发生在春节期间,这个时间属于农闲季节,秋收早已完成,粮食已经入库。因此总体来说,此次疫情对农业的影响相对较小,粮食作物未受灾,产量也没有减小,市场供给相对平衡。

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不必过分夸大。对粮食种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能的农时耽误。“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时节。但目前受到疫情的影响,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很多粮食种植户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足不出户。尽管会有一些分农户选择适时务农,但总体来说农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由于多地交通的封锁或限制,农村地区现有的生产资料并不足以支撑接下来的农业生产活动,会出现农业生产一定程度的短缺。

随着疫情慢慢减缓,情况也在不断变好,很多地方也都出了政策,春耕备耕工作陆续展开,各种与春耕相关的物资保障也在紧张地筹备,保障春耕的顺利进行。





匆花丸子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粮食安全不仅关系社会稳定,也是确保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

虽然疫情给部分地区的粮食流通和春耕生产带来了一些困难,但总体而言,春耕生产情况运转正常,各地粮食备耕没有出现较大问题。然而,重农抓粮的“弦”不能有丝毫放松,要全力组织好春耕生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一、疫情对我国粮食生产的直接影响

(一)水稻:部分产区或受到影响。广西不同地区的播种期从2月下旬持续到4月初,广东为2月中旬到3月中旬;湖南与湖北均从3月底开始播种,预计受影响较小。如果3月末前疫情能得到较好控制,预计早稻主产区受疫情影响的面积较小。

东北地区水稻从3月下旬开始浸种、4月上旬插秧,之前的水稻种子下放到生产主体大约需一个月的时间,理论上有关部门应于2月20日前后完成水稻种子下放,从疫情发展和实际备产情况来看,部分地区的一季稻播种已经受到影响。

(二)小麦:冬小麦主产区受疫情影响较小。2月是冬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由于小麦生产地区多为开放、通风较好的空间,绝大多数农民能够到田间地头开展管理,种粮大户也已经陆续开展田间管理。河南信阳、南阳等疫情较重地区种粮大户跨地作业受到限制,但总体占比不大。在农资供应方面,当前春管用肥以尿素为主,目前备货量较为充足,短期内农资供应问题不大。此外,近年来我国小麦一直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在单产稳定的情况下,今年小麦的供给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此外,春小麦播种时间一般为3月至4月,影响不大。

(三)玉米:疫情对籽粒玉米播种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从区域布局来看,东北地区的玉米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3%,黄淮海地区的玉米产量约为全国总产量的37%,西南和西北地区的玉米产量则各占全国总产量的10%左右。其中,目前西南地区从2月中下旬开始进入春播期,但是该地区占整体玉米产量比例不大。东北地区的玉米播种期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疫情可能产生影响的环节主要是种子、化肥和农药等的供应。黄淮海区域90%为夏玉米,播种期在6月,总体影响不大。

(四)大豆:疫情对今年大豆生产的直接影响较小。我国大豆产区大致可分为东北春大豆主产区、黄淮流域夏大豆主产区和南方大豆复合种植区。其中,东北春大豆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能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东北地区大豆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2月至3月为备耕阶段。如果疫情在4月得到有效控制,预计不会出现大豆种植成本大幅提高的情况,种植面积也不会明显下降。

二、疫情对我国粮食生产的间接影响

(一)农资供应紧张、运输受阻已得到初步缓解,市场较为平稳,现阶段供应基本得到保障。

农民购肥困难这一现象目前得到了有效缓解。各级涉农部门针对节后农资运输受阻的难题,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保证下游农资正常运输。据了解,很多地方的农资运输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此外,农资市场相对平稳。虽然疫情短期内对化肥行业供给产生负面影响,但同时由于疫情使部分农民的购肥需求延缓,农资价格没有出现大幅波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中旬尿素、复合肥和农药价格较1月涨幅分别为0.5%、0和3%。

但值得注意的是,疫情集中暴发的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化肥生产大省之一。2019年湖北省化肥产量为60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2.3%,其中磷肥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0%,位居全国第二;合成铵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位居全国第四。受疫情防控影响,湖北地区化肥开工率较春节前大幅下降,根据中信证券研究,截至2月24日,磷酸一铵开工率为37%,磷酸二铵开工率为56%。磷肥价格涨势明显,并有可能导致复合肥市场价格上涨。经过各地农业部门努力,农资运输有所恢复,但是在疫情较重的地区,仍然存在困难。

(二)粮食加工产业受原料供应和停工影响较大。由于疫情防控之初,各地都有农民工返工的限制要求,加之粮食原料供应难以及时补足,导致部分粮食加工企业复工复产较慢。其中,湖北省是我国全价饲料生产供应大省,生产能力占到了全国全价饲料的40%左右,湖北饲料生产供应能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国肉类生产及供应。此外,75%医用酒精作为防疫消毒的重要物资,短期需求较为旺盛,而玉米是酒精、胶囊等医用物品的重要原材料。虽然各地玉米加工企业开始复工复产,但受多地物流停运的影响,部分企业玉米原料难以及时补足,出货压力较大,部分资金实力不强的企业开始主动限产,甚至停产。


窦窦小姐姐


作为种粮区的一名扶贫干部,对此有着一定借鉴的看法。

疫情严重,对生产生活各个层面都有冲击,粮食生产只是其中之一。

一方面是人员的流动受到极大限制,粮食种植区和粮食大户急需生产工人进行复工复产,但是由于疫情防控,很难找到足够数量的熟练工进行操作,耽误耕耘期会极大影响粮食生产。

另一方面是物流运输的限制,由于疫情,部分国省干道甚至县乡道路都进行了管控,一些粮食生产急需的机械 化肥 种子迟迟难以运输,容易影响粮食生产。

还有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疫情对整个供应链的摧残,不仅粮食行业,与粮食行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也会受到波及,包括饲料行业 白酒行业等等,也会因为疫情导致供需关系失衡,极大影响粮食生产。


商丘玄鸟义务救援队03


我作为种粮区的一名扶贫干部,对此有着一定借鉴的看法。

疫情严重,对生产生活各个层面都有冲击,粮食生产只是其中之一。

一方面是人员的流动受到极大限制,粮食种植区和粮食大户急需生产工人进行复工复产,但是由于疫情防控,很难找到足够数量的熟练工进行操作,耽误耕耘期会极大影响粮食生产。

另一方面是物流运输的限制,由于疫情,部分国省干道甚至县乡道路都进行了管控,一些粮食生产急需的机械 化肥 种子迟迟难以运输,容易影响粮食生产。

还有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疫情对整个供应链的摧残,不仅粮食行业,与粮食行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也会受到波及,包括饲料行业 白酒行业等等,也会因为疫情导致供需关系失衡,极大影响粮食生产。


扶贫路上的阿宝哥


1、部分地区水稻受到影响

因此早稻主产区的播种时间与此次疫情发生时间有较高重合度,比如广西和广东这两个省份的早稻播种期从2月份就开始了。

如果疫情继续得不到有效控制的话,湖北湖南和东北地区也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为这些地区都是从3月开始早稻播种的。

2、小麦受到的影响不太大

比如说冬小麦,这段时间都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但是小麦管理和水稻播种不一样,小麦地一般都是开放、通风较好的空间,所以农民朋友也比较分布,不会影响到疫情防控。

但是春小麦就可能会受到影响了,因为春小麦播种时间一般为3-4月份,而如今疫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假如在最近两个月仍没有缓解,那春小麦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3.如果疫情在四月份能得到有效控制则对大豆,玉米等农作物影响不会太大


鑫然衣家


疫情肯定会对粮食生产造成影响,尤其是世界性疫情。小户种植不会受影响太大。随着疫情扩大各种物流都受影响,化肥种子,务工,抗旱防涝等种种原因都波及到粮食生产的个个环节!


德胜农业


世界疫情严重并不只看眼前影响,总体来看已经对生活秩序影响不大,未来的时间了如果疫情持续爆发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话,不排除会有蝴蝶效应发生,应该关注粮食安全及生产问题。


把生活整的美美的


个人觉得不会,粮食是人类生活的必须品。受疫情的影响国家都会制定出动一些惠农政策来应对以保障粮食的稳定


小乖兽001


会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