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乔恩谈妈妈:始终做不到亲密相处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有的人用错了方式,致使孩子产生的是恐惧,而不是爱意。


1

在综艺节目中,尽管大大咧咧如陈乔恩,她曾经也有过抑郁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待着,三个礼拜可以不出门。

陈乔恩谈妈妈:始终做不到亲密相处

谈起妈妈,她说:“小时候经常被妈妈打,总是活在恐惧中,不知道怎么跟妈妈讲话,怕她会打我。”

在20岁之前,她不敢牵妈妈的手;节目中,始终做不到和妈妈亲密相处。

陈乔恩谈妈妈:始终做不到亲密相处

综艺节目《旋风孝子》中,屋内,两人在沙发上各坐一边,自顾自地埋头,一句交流都没有,只剩下长达半小时的静默;

屋外,陈乔恩一边挽着妈妈一边说自己“最亲密的人是工作”,上车之后的表情更是严肃地像是专车司机;

陈乔恩谈妈妈:始终做不到亲密相处

即使亲密拍照,两人之间还留着一只手掌的距离。

无论是妈妈还是陈乔恩,在节目都反复提到:“不知道怎么相处”。

她们两人看起来就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虽然是母女,但陈乔恩充满了对她的恐惧。

在说到妈妈会打她的时候,还警惕地回头看了看,确认妈妈没有在,才安下心来。

陈乔恩谈妈妈:始终做不到亲密相处

妈妈爱她吗?非常爱她,她从小到大的玩具都收藏着,她吃的食物都记得,甚至以她为傲;只是用错了方式,动不动就打她,最严重的时候打得满身是血。

导致陈乔恩现在对她的回忆都是恐惧,不敢独自面对她,更别说如别人一样亲密相处。

最爱的女儿成了最害怕自己的人,任谁心里都会很无奈。

2

严厉如陈妈妈,虽然陈乔恩现在出息了,但儿童时期的阴影永远无法抹去。

光芒万丈的董卿内心深处也有自卑感,她说“我要做的比别人好很多很多,我才觉得踏实”。

陈乔恩谈妈妈:始终做不到亲密相处

董卿有一位非常严苛的爸爸,从小被逼着做家务、跑步、抄古诗词,不准照镜子,说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更不准妈妈给她买新衣服。

高一到高三,父亲让她去餐馆打工,每天挣1块钱,一个月也就30块钱。

虽然董卿现在的修养有父亲很大的功劳,但她还是没有安全感,没有自信,只有拼命地把事情做好。谈到父亲也会落泪。

郎朗三岁开始学琴,爸爸为了他辞去工作,全心陪他去北京租房子练琴,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陈乔恩谈妈妈:始终做不到亲密相处

有多期待就会有多严厉。

每次郎朗喊累时,爸爸就会用“暴力”把他拉回到钢琴前。

一次郎朗赌气不再练琴,父亲用了激将法:把他推到13层高的阳台,逼他跳下去……

如果当时郎朗真的受不了跳下去,就少了一个音乐天才了。

有时候我们都会错误地认为,只要是为了孩子好,不管自己采取什么教育方式,他今后成才了,总会明白自己的苦心。

董卿、郎朗现在是成才了,但谁又记得年少时,他们曾多少次午夜梦回地默默地流泪。

回忆年少时全是痛苦的记忆,父母的打骂和自己的眼泪。

如果重来一次,他们也不一定再愿意承受如此严苛的教育。

陈乔恩谈妈妈:始终做不到亲密相处

3

打骂教育,有两层意思:

一是体罚;

二是肢体虐待。

前者是为了让孩子认识错误,不会有情绪失控;而后者名义是孩子犯错,实际是情绪的发泄、失控。

有很多父母往往用错了方式,使打骂成了肢体虐待,成为了孩子心理创伤的根源。

留给孩子的是无休无止的痛打和毒骂,孩子就会长期活在巨大的阴影里,随时随地都在担心惩罚的到来,根本无暇关注更多。

内心强大的人如陈乔恩,会在成年后一步步走出这种阴影;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活在这样的阴影里。

陈乔恩谈妈妈:始终做不到亲密相处

更为可怕的是,这种阴影会隔代遗传,降临到自己的子女身上,结果只能是悲剧的再一次延续。棍棒教育,毁掉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三代人。

就像打人的爸爸背后曾经有一个爱打人的爷爷;一个爱吼叫的妈妈背后曾经有个大吼大叫的姥姥。

美国作家珍妮·爱里姆说:“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道路的领路人,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为孩子好,不代表可以打着这样的旗帜,然后任意地打骂,即使为孩子赢得了未来,也失去了孩子的心。

我们常说的关键时还是要逼孩子一把,不代表失去分寸。

陈乔恩谈妈妈:始终做不到亲密相处

4

打骂教育是最简单的方式,但是伤害却是最大的。

成为暴力父母很简单,但能把教育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父母,才是真厉害。

如何做好孩子路上的引路人?我觉得要做到这几点:

1、情绪控制

打骂教育失了分寸主要在于情绪失控,将简单地惩罚上升到了侮辱、奴役孩子的程度。

每个父母都忍不住地想责骂孩子,但建立在情绪控制的基础上,才不会令孩子感到被侮辱。

2、多理解孩子

多一份理解,就少一分责骂,这样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会明白如何引导孩子。即使是孩子犯错时,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理由,视情况而定。

陈乔恩谈妈妈:始终做不到亲密相处

3、目标不要定的太高

有时候烦恼就来自于目标太高,实现的过程艰难,会加重焦虑。

然后你再把这份焦虑传给其他人,最后全部给了孩子,闹得大家都不轻松。

既要给孩子压力,也要给孩子鼓励。

4、逼孩子时要有度

千万不要错误地理解逼孩子一把,逼不代表无限度地逼,往死里逼。

虽然说孩子的潜能需要被激发,但过度地逼,容易让孩子崩溃,功亏一篑。

弦崩的太紧,容易断;有收有放,才能飞的更高。

陈乔恩谈妈妈:始终做不到亲密相处

叶圣陶曾说过:“教学有法,亦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育孩子千万注意方式,否则会让孩子和我们渐行渐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