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众志成城,我们还有理性认知:那些沉重往昔带给我们的启示

1月30日当地时间晚八点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在日内瓦宣布,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经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在此之前,全国各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湖北全境进入“封城”状态,全国各地向湖北驰援,继“非典”之后,中华民族再次众志成城,共同经受重大考验。

以前“同胞”只是一个熟悉的名词,而在这次灾难面前,“同胞”成为一种血脉相连,成为一种感同身受,成为一种行动的理由。那些逆行勇士的背影,那些苦苦支撑的普通人的故事,无不让我们泪目,我们期盼着每天的那些数字不再增长,祈祷着这场灾难快些过去。但是,我们也都是血肉之躯,我们也都是平凡之人,我们有勇敢的热血,自然也会有胆怯的彷徨。

在这里,我们将结合有关人类重大疫情的书籍、文献等,尽力去盘点整理人类历史上的各大瘟疫,期待从历史和科学的角度,理性认知此次灾难,树立一些战胜疫情的信心,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也为我们自己加油。


除了众志成城,我们还有理性认知:那些沉重往昔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瘟疫从未远离:人类历史上的那些至暗时刻


病毒也是一种生物,而且是很古老的物种。人类不得不承认的是,病毒对于人类的攻击永远也不会停歇。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相互的接触更加频繁也使一些病毒的流行成为必然。比如,上个冰期末期,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之间,也就是我们在地球仪上看到的美俄之间的白令海峡,是被海平面切断的,所以旧大陆和新大陆的人口和疾病环境都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再加上交通工具的不发达,地球上很多地方也是相对隔绝的,这虽然是一种落后,但也造成了病毒流行缺乏成规模扩散的必要条件。

但是,从中世纪末期开始,在商业联系和随后产生的军事联系的推动下,那些在过去独立发病的地区逐渐连接了起来,导致许多致命疾病在整个大陆传播开来。在人类历史上,有些病毒以瘟疫的魔鬼形式肆虐人间,留下了骇人听闻的人间浩劫。“十大瘟疫”的排行榜虽然不尽相同,但榜上每一个名字都让人心惊胆战,“十大瘟疫”一般是指:


公元前430到公元前437年的雅典大瘟疫;

公元164年的安东尼瘟疫;

公元541到542年的查士丁尼瘟疫;

14世纪50年代开始的欧洲黑死病;

15世纪末的美洲天花;

1648年开始的黄热病;

18/19世纪的霍乱;

1918年西班牙流感;

1917年俄国斑疹伤寒;

一直肆虐的结核病。


这些肆虐一时的病毒和瘟疫给人类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可以说每一次都是人类历史的至暗时刻。比如,史学家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所说的“哥伦布大交换”,横跨大西洋的联系导致大量的致命病毒迅速地传入美洲。在哥伦布第一次到达美洲大陆不到一年时,传染病开始在欧洲人在美洲的第一个立足点海地岛肆虐。海地岛的土著人口从原来的可能有数十万人减少到1508年的6万人,1510年的3.3万人,减少到1519年的1.8万人,1542年的不到2000人。多种流行病横扫加勒比地区,并且很快就传播到大陆。1518年的第一次天花大流行,则摧毁了这些岛屿。到了1519年,则造成了中美洲的阿兹特克人和玛雅人的大量死亡。




二、抵抗从未止步:人类对抗病毒的那些战役


人类VS瘟疫,这是这个星球上最惨烈的战争。在那些战争中,早年人类由于医学水平和卫生防疫意识的落后,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席卷整个欧洲的鼠疫被称为“黑死病”,是人类瘟疫史上最著名、也最恐怖的一场瘟疫,它在十四世纪五十年代的欧洲大地上爆发。历史学家约瑟夫•P•伯恩在《黑死病》一书中说,钦察汗国的军阀扎别尼对热那亚商业殖民地卡法发动进攻,1345年,感染鼠疫的这支军队将疾病带到了欧洲。之后,瘟疫通过商人、军队等途径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传遍了整个欧洲,短时间内便夺走了欧洲五千万人口,这个死亡人数占到当时欧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二。


除了众志成城,我们还有理性认知:那些沉重往昔带给我们的启示

但黑死病并不是欧洲大陆的第一次大瘟疫。早在这次瘟疫发生的800年前,一场类似的病毒就曾在欧洲和中东地区肆虐,这就是查士丁尼瘟疫。查士丁尼瘟疫从公元541年一直持续到大约公元750年。那次瘟疫于公元541年7月首次出现在埃及和巴勒斯坦之间海岸的培琉喜阿姆,8月传到附近的加沙地带,9月传到埃及首都亚历山大,次年3月1日,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声称“死亡事件已经遍及所有地方”。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就从此缴械投降了。虽然伤亡惨重,但人类却从未停止抵抗的脚步。人类的防疫意识逐渐觉醒,特别是医学以更加努力的姿态一往无前。鼠疫一直是瘟疫阵营的头牌,不管是从传染学角度还是对人类王国的杀伤性角度,它都当之无愧位列前茅。虽然人类忍辱负重、屡战屡败了数百年,但最终在19世纪迎来了细菌学的创立。1894年法国细菌学家耶尔森终于撕开了这位邪恶杀手的神秘面纱,鼠疫病原体也被命名为耶尔森氏杆菌,此后鼠疫被人类逐渐消灭。


除了众志成城,我们还有理性认知:那些沉重往昔带给我们的启示


若论杀伤总量和残忍程度,也许天花才是真正的瘟疫之王。16至18世纪,欧洲每年死于天花的人都能达到50万,亚洲竟然是80万,18世纪欧洲天花大流行,有人估计仅那个百年,全球就有1.5亿人死在了它的手上。后面的故事很多人都熟悉,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发明了“牛痘接种法”,人类终于绝地反击。18世纪的伦敦和巴黎同时为琴纳树立了两座雕塑,巴黎的雕塑下刻着:“向母亲、孩子、人民的恩人致敬”。1977年10月26日,索马里梅尔镇发生了最后1例天花,1979年10月26日,WHO郑重宣布人类已经消灭了天花。当年不可一世的瘟疫之王,却成为人类彻底消灭的第一个传染病。

人类的性格其实很坚韧,更很霸气,你越是牛逼,越是来势汹汹、不可一世,我们非得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于亿万病毒里斩王于座前。




三、信心从未丧失:疫情战争后的人类社会重建


人类VS瘟疫,当然会付出最为沉重的代价,但《醒世恒言》中有句话叫:“人有逆天之时,天无绝人之路”。翻开人类的历史,我们也许会发现,人类不但在医学科技上在不断抵抗和反击,一些看不见的历史规律也在悄悄发生着作用。在疫情战争过后,在一片废墟和狼藉之上,人类社会顽强地实现着重建,并且迈向更加光明的远方。很多历史学者感叹:瘟疫其实是人类最不愿看到和承认的历史推手。

我们知道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全世界近现代社会的开端,而14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又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是什么结束了漫长黑暗的中世纪?是什么将人类从教权封建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当然这是个异乎寻常的复杂问题,包括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因素,但黑死病的出现确实与这一切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除了众志成城,我们还有理性认知:那些沉重往昔带给我们的启示


黑死病让欧洲的人口锐减,劳动力减少了,但当时的欧洲封建主们却依然盘剥人民,这使得欧洲各地爆发了反抗现有权力结构的运动,世界开始向早期现代社会过渡。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浩劫面前,人类终于从中世纪时期的蒙昧中开始苏醒,教会的权威终于开始被动摇。教会一直鼓吹的“神谴说”并不能自圆其说,尽管人们一再向天主祈祷,请求上帝保佑,每天仍有成千上万的人死去,连那些道德高尚的为上帝服务的教士和修女也不能幸免。

面对黑死病带来的大量死亡,人们把目光从来世转向现世,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意识开始呈星火燎原之势。人们终于冲破了教会的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开始追求现世生活和今生应有的享受。黑死病带来的灾难更促进了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考,唤起人们对现世人生的肯定。这也很像1918 年到 1920 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末尾和战后的两年时间里,一种名为“西班牙流感”的流行病横扫美洲、欧洲、亚洲,甚至爱斯基摩人聚集区,夺去了全世界 5000 万到 1 亿人的生命,达到当时世界人口的 5 %,被它击倒的人数远超战争伤亡人数。


除了众志成城,我们还有理性认知:那些沉重往昔带给我们的启示


战争和瘟疫的双重浩劫,让人类社会在反省中不断重建。这些悲伤的历史,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关于毁灭、死亡和绝望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如何与自然强加于人类社会的灾难作斗争的故事。它还是一个关于科学和探索的故事,一个关于如何坚守“活下去”的信念的故事,一个关于人们应该怎样改变思维方式的故事,一个关于人们在近乎完全混乱的环境中,应该怎样不让信心丧失,应该如何冷静思考然后作出果敢抉择并付诸行动,而不是无谓地长时间争论的故事。

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四、思索从未停歇:当人类从瘟疫的迷雾中走出


人类VS瘟疫,是一部需要永远铭记的沉思录。如果翻开那些血与泪的历史,我们会从中得到很多启示,那是人类用无数生命和生离死别为后人留下的醒世恒言:

① 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我们会和病毒一直共存在这个星球。这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在著作《瘟疫与人》中所说:“传染病在历史上出现的年代遭遇人类,未来也将会和人类天长地久地共存,而且,它一定会和从前一样,是人类历史中的一项基本参数及决定因子。”


除了众志成城,我们还有理性认知:那些沉重往昔带给我们的启示


② 我们必须对病毒的危害提起最高的警醒,任何大意和自以为是都将是毁灭性的。“病从口入”这四个字我们几乎挂在嘴上有千年之久,但从果子狸到蝙蝠,我们依然自得于饕餮客的虚荣,却再次倒在了病毒的脚下。更需要特别警醒的是,在这次疫情爆发后的一段时间,即使人们收到很多加强个人防护的信息和警示,但仍然有很多人不戴口罩,不做防护。记得春节前甚至还有一个叫“如何劝家里长辈戴口罩”的话题。在那个时候,我就亲眼看到一些邻居大爷大妈不戴口罩出去晨练,还笑话我们这些小字辈胆小怕死……为了您和家人还有同胞的安危,请永远不要忘记《三体》里那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③ 我们必须相信科学,唯有科学之光才能使人类越战越勇。前面我们曾经谈到天花肆虐,当时找不出病因的人们将恐怖的天花视为“天谴”、“神的惩罚”或“巫师作祟”,许多无辜者甚至因此被恐慌的人们处死,最终是爱德华•琴纳医生的“牛痘接种法”拯救了人类。


除了众志成城,我们还有理性认知:那些沉重往昔带给我们的启示


④ 我们必须正视严峻的现实,任何隐瞒都只能将形势变得更加不可收拾。当年“西班牙大流感”的病源地其实是美国,但当时的美国隐瞒了疫情,而西班牙当时坚持将那次流感称为“法国流感”,说是法国传过来的。瘟疫不是皮球,你踢来踢去它就走了,瘟疫是恐怖的雪球,踢来踢去,或者在自己脚下盘来盘去,只会让它得到恶性膨胀。

⑤ 无论什么时候,请不要就这样放弃。想对无意中看到这篇小文章的你说一句:“辛苦了,你并不是一个人,千万千万不要就这样放弃啊”。你可能已经在家里宅了好久,特别烦闷;你可能已经身在工作岗位,心里七上八下,十分担心;你可能已经身处疫情旋涡,自己和家人都正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甚至生离死别;你可能就是那些我们心中致敬的“逆行者”……但不管你在何地,请你相信,在这片土地上,无数人正在和你一起经历着。我们虽然很普通,是亿万人中不起眼的一份子,但我们都有相同的血脉,我们彼此是那种可以称为“同胞”的人。只要我们自己精神不坍塌,思想不放弃,相互不抛弃,我们这个民族就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顽强的族群。


除了众志成城,我们还有理性认知:那些沉重往昔带给我们的启示

最后,想对疫情最严重的武汉的朋友说:

请一定加油啊!

等疫情结束了,我们就去你们那里。

看武汉大学的樱花,登黄鹤楼揽胜,逛一逛户部巷,压一压江汉路,尝一尝正宗的热干面,听一曲翔叔的《汉阳门花园》,最好还能一起喝个酒,听说:“在武汉,冇得莫斯事,是一顿虾子啤酒解决不了滴,尤其是勒个季节,放眼武汉大街小巷,到处是虾、到处是啤酒……”


除了众志成城,我们还有理性认知:那些沉重往昔带给我们的启示


—END—


本文参考书目如下,朋友们如果感兴趣也可以读一读:

《瘟疫与人》[美]威廉•麦克尼尔/中信出版集团/2018-5

《非典启示录》王宏甲/海峡书局/ 2013-12

《人类历史上的十大瘟疫》佘志超等编 / 金盾出版社 / 2003-10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约翰•M•巴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8-12

《不平等社会》[美]沃尔特•沙伊德尔/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19-6

《黑死病》 [美] 约瑟夫•P.伯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3-7

《逼近的瘟疫》[美]劳里•加勒特 / 杨岐鸣 / 杨宁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7-1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美] 理查德•普雷斯顿 / 姚向辉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6-3

《基因病毒》[美]詹姆斯•罗林斯 / 李玉兰 / 重庆出版社 / 2014-1

《欧洲中世纪史》朱迪斯.M.本内特 / C•沃伦•霍利斯特/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2007-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