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2》:助人行为


《社会心理学2》:助人行为

12.1 利他与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一种行为是否是利他的,依赖于助人者的意图:一个陌生人冒着生命危险,将一个伤者从即将爆炸的大楼里拖出来,然后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消失在深夜里,不给伤者任何回报的机会,也不会告诉任何其他人,这种行为就是利他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任何类型的帮助或想要帮助他人的行为,而不管助人者的动机是什么。一些亲善行为是非利他的。例如某人做好事,以便给朋友留下良好的印象。这个人就并不是在做一件利他的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一个连续体,从最无私的利他行为,到完全被自己利益驱动的助人行为。

亲社会行为受到人际关系类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更可能给自己的朋友而非陌生人以实质性和情感性的帮助。大多数情况下,对于他人的帮助是对朋友和亲戚的帮助。仅有少量的帮助是指向完全陌生的人。给予陌生人的帮助通常是偶然性的,自然发生的,例如,给某人指路、帮一个人时掉落的东西、在公共汽车上让座。相反,大多数对熟人的帮助都是有计划的,例如探望生病的朋友。

12.2 助人行为的理论观点

一、决策理论

当一个人决定为他人提供帮助并付诸行动时,帮助行为就发生了。在任何具体的情境中给予帮助的决定,都包含了复杂的社会认知和理性决策过程。一个人必须首先注意到有事情发生,并且决定是否需要提供帮助,如果需要提供帮助,这个人就需要决定自己个人的责任范围,第3步这个人要评估给予帮助和不给予帮助的成本和收益,最后,这个人必须决定什么样的帮助是需要的,以及怎样提供帮助。

1、知觉到需要

任何亲社会行为的第1步,关键是注意到有事情发生,并且决定是否需要帮助。有时需要很明确:一个儿童在踢足球时将头弄伤,需要紧急送往医院包扎,但在一些情境中,例如深夜听到尖叫,这种情况是很难决定的。

对于情境的解释或定义,对于我们是否会提供帮助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对于一个打架情境,人们的反应是相当有差别的,这依赖于人们知觉到的情境是一对恋人在吵架还是两个陌生人之间打架。

在真实生活的争吵中,如果争吵者之间的关系不明确,旁观者可能会假设是一对恋人在吵架,由此做出不干预的决定。尽管这个结果不是很好,但它意味着缺乏帮助,是由于对情境的误解,而非不愿意提供帮助。

2、个人责任

决定住人的第2步是考虑个人的责任。当人们感觉到他们存在个人责任时,他们很显然的更可能提供帮助。

另一个影响责任知觉的因素是能力。如果我们有能力提供有效的帮助,我们就会感到更多的责任。

3、权衡成本与收益

决策观点认为,人们会考虑到一种特定行为潜在的所得和损失,如果一个人帮助他人的收益(所得减去成本)大于不帮助的收益,他就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有时帮助他人相对容易,有时帮助行为需要在时间,精力和其他方面付出相当的成本。成本部分的依赖于你是否知觉到:对你自身安全的可能威胁。需要帮助的人看起来值得尊敬吗?或者是否有可能你会被抢劫?知觉倒的成本越高,越少可能给予帮助。给予帮助的收益也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得到的收益越多,就越可能给予帮助。被帮助者越值得帮助,助人者越有能力提供帮助,给予帮助后的感觉就越好。

对不给予帮助,后果的考虑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可能的成本。没有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可能会使你感到愧疚。其他人可能看到你没有提供帮助,对你形成不好的印象。你可能会有一个普遍性的价值观念:在自己能够提供帮助的情况下应当给予帮助。因此当你没有帮助他认识,你没能达到自己的道德标准。对这些问题的考虑会影响到你是否提供帮助。

研究发现,至少在部分情景下,似乎成本收益考虑确实会影响助人行为。某些行为迅速发生,甚至可能是冲动性的。一个人紧急的跳到冰窟窿里,就落水儿童,他可能没有时间仔细衡量此行为预期的收益,而且这类行为可能是有基本情感,关于人类生命的价值观和个人勇气所驱动的。

4、决定给予帮助和采取行动

决策分析理论强调,为什么人们不提供帮助的原因。他们不是没有注意到问题存在,也不是认为问题微不足道。可能是他们认识到帮助的需要,但不认为自己有提供帮助的责任,他们可能认为给予帮助的成本太高,他们可能想要提供帮助,但缺乏相应的能力,也可能他们正在犹豫。

二、学习理论

在成长的过程中,儿童被教育要与他人分享并帮助他人。人们通过强化(对帮助行为奖励或惩罚的效果)来学习帮助他人,人们还通过模范(观察其他提供帮助的人)来进行学习。

1、强化

研究表明,当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得到奖赏时,他们更倾向于帮助他人和与他人分享。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和教师更愿意用赞扬而非糖果来奖励那些帮助他人的儿童。研究表明,某些形式的赞扬比其他形式更有效。人格倾向的赞扬(例如说你是一个好孩子)比一般性赞扬(这是非常好的助人行为)更有效,可能由于人格倾向赞扬鼓励儿童将自己看做应该持续给予他人帮助的那类人。

2、观察学习

研究发现,观看亲社会内容的电视节目的儿童,显著的比看中立内容的电视的儿童更爱帮助他人。

成长中人们养成助人的习惯,并且学到了一些关于谁应该得到帮助,什么时候应该给予帮助的规则。对于儿童来说,亲社会行为可能更多的依赖于外界的奖赏和社会赞扬。但是当我们长大后,助人行为可以变成一种内化的价值观,独立于外界的奖励。当你实践了自己的生活准则,做了一件好事,而心底涌上一股暖流,这些就已经足够了。

三、进化理论

动物界的一些利他行为给进化理论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物种中最爱助人的群体,为了他人牺牲自己,他自身存活的可能性就会降低,通过生育子女的方式使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可能性也会比较低,那么利他行为的生物天性如何在人与动物间延续下去呢?

进化心理学曾经试图解决这一矛盾。简单而言,任何具有高度生存价值由基因决定的特征倾向于被传递给下一代。对于个体的基因来讲,这种利他的倾向可能具有高度的生存价值,但这种生存价值并不是针对个体本身而言。帮助血缘关系较近的亲属,可以增加个体自身基因在子孙后代中的存活率,这是进化生物学的基本原则。

有生物物学家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个体给他人帮助的潜在成本,可以从获得他人帮助的可能性中得到补偿。但是这一相互帮助的系统受到了潜在欺骗者的威胁。他们接受帮助却不回报他人。为了使欺骗最小化罪恶感天性,以及通过社会规则强化互相帮助的倾向(例如惩罚那些不遵从群体规则的人),经过自然选择而被保留了下来。

认为助人行为是一种由基因决定的,人性的观点,受到了相当的争议。这种理论如何应用于人类身上仍然是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但是,进化理论提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可能性,即自我保护,并不是像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压倒一切性的优势动机,自私和攻击的生物学倾向可以与助人的生物学倾向同时并存。

四、社会规范:责任、互惠和公平

进化理论无法解释,针对陌生人的无私帮助。

有三种社会规范与助人行为特别相关,它们是:社会责任、互惠和社会公平。

社会责任规范指我们应当帮助那些依赖我们的人。我们期望父母关心他们的孩子,教师应该帮助他的学生。一些宗教信仰和道德规范强调帮助他人的责任感,有时这种责任甚至会被写进法律。

互惠规范指我们应当帮助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更愿意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

人类社会还发展了社会公平规范,关于公证和资源公平分配的规则。之前讨论过公平是公认的原则,依据此原则,两个人对任务贡献相等的话,应该得到一样的报酬。如果一个人得到的报酬多于另外一个人,那么人们就会有压力,重新分配报酬,最后达到两个均等,报酬较少或利益较低的那个人很明显会感到痛苦。更有趣的发现是,得到报酬较多的人可能会给报酬较少的人一些钱,一个观察到这种不公平事件的旁观者,可能也会对受到不公平待遇者给予支持。

这三个规范是人类社会中共同的规范。他们为亲社会行为提供了文化基础。通过社会化的过程,个体学习到这些规范,并且表现出符合这些指导规范的亲社会行为。研究表明,比起陌生人,人们更愿意帮助亲属和朋友,这一点可以用上面的社会规范来解释:我们对和我们关系亲密的人有更多的责任,而且我们会假设,在我们自己有困难时,他们也会帮助我们。

说完了助人行为的主要理论观点之后,现在我们关注一下影响住人意愿的三个具体因素:情境特征,助人者的特征以及需要帮助者的特征。

12.3 情境因素:助人行为何时发生

即使是最无私的利他主义者,在某些情境下也不大可能提供帮助。

一、他人的存在

现场的人越多,个人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提供帮助的延迟时间也越长。为什么他人的存在会抑制助人行为?

一个解释是,他人在场所产生的责任分散。如果只有一个人看到了,有人处于危难之中,那么他就对需要帮助的人负有全部责任,并且如果不提供帮助的话,他就要接受所有的责备,但是当时如果有几个人都在,帮助可以来自于好几个人,助人的责任和做人失败所带来的可能成本是由大家共同分担的。而且如果一个人知道还有其他人在场,但不能和他们谈话,也不能看到他们的行为时,这个人可能会假设其他人已经提供了帮助。

不仅现场他人的数目很重要,而且身处群体之中,个人责任感也会降低。研究还表明群体的领导者(被认为对群体行为负有最大责任者)比其他成员更不易受到责任分散的影响。

旁观者效应的第2个解释,关注于对情境解释的模糊性。如果某一情境中确实发生了紧急事件的话,潜在的助人者有时是不确定的,其他旁观者的行为也会影响到我们对情境进行定义和反应。如果其他人忽视了紧急事件,我们也很有可能认为并没有发生什么紧急情况。

二、环境条件

你更愿意在一个愉快的阳光明媚的日子,帮助一个翻车的司机,还是在阴霾的下雨天?大量研究揭示了环境特征,例如天气和城市规模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研究表明,人们更愿意在阳光灿烂的情况下帮助一个翻车的司机,而不是阴沉的下雨天,更愿意在白天,而不是夜晚。

研究发现,在帮助陌生人方面,城市规模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小城镇中比在大城市里陌生人更可能得到帮助。一个人成长的家乡大小对助人行为无影响,起作用的是个体目前所处的环境特征。

对于城市居民较少给予陌生人帮助,这一现象,人们给出了多种解释。这包括城市生活的匿名性,对犯罪的恐惧压力过大,城市居民经常受到大量刺激的冲击,其中包括来自他人的,以及由于城市阶层的冷漠而感到无助。研究者目前还不知道哪种解释更重要。

三、时间压力

研究发现人们在时间匆忙的情况下,比没有时间压力的情况下,会更少的去给予别人帮助。

12.4 助人者:谁最可能提供帮助

有些人即使在环境条件不鼓励帮助行为的情况下也会提供帮助,而另一些人尽管在最适宜的条件下也不会帮助他人。助人行为方面的个体差异是存在的。

一、暂时性情绪

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人们在心情好的时候更愿意帮助陌生人。积极情感的暖流提高了亲社会行为的意愿。情绪保持假设认为提供帮助,可以延长我们积极情绪的状态,做了一件好事可以让我继续感觉良好。但是,感觉良好效应有很大的局限性。积极情绪的影响,只有很短的一段时间——20分钟。当帮助他人会破坏好情绪时,这种好情绪可能会降低助人行为。一个人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很明显希望保持这种积极的情绪。

如果坏情绪使得人们更多的关注自身和自己的需要,那么就会降低帮助他人的可能性。一个抑郁的年轻人可能完全沉浸在对自身的关注之中,而无法给他人以援手。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认为帮助他人会是我们自己感觉好一点,或会减轻我们的坏情绪,我们更可能提供帮助。当然帮助他人只是多种可以使个体情绪变好的方法之一,例如和朋友聊天或听喜爱的音乐都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消极情绪并非总是引发助人行为。

简而言之,助人行为可以提高助人者的情绪和自我评价。

二、助人的动机:移情与个人痛苦

之前指出过,真正的利他是由个体的意图决定的。仅仅当我们帮助他人,而没有任何获取个人利益的期望时,我们的行为才是利他的。

个人痛苦指我们自身对于他人困境的情感反应,我们感到震惊,恐慌,焦虑或无助。当人们看到一个事件而引发自身的情感反应时,个人痛苦就发生了。移情只体会他人痛苦的感受或见解,分担他人的痛苦,对他人同情和关心的感觉。只有当观察者关注到不幸者的需要和情感时,移情才会发生。个人痛苦使我们感觉到焦虑和恐惧,移情则让我们感受到对他人的同情和慈悲。

一般来说,个人痛苦会使得我们降低自己的不适感。我们可能通过帮助需要的人来减轻自己的不适。然而离开这个情境或者忽视我们周围的受害者,这些方式也可以让我们有比较好的感觉。在个人痛苦和提供帮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进一步讲,这种减轻自身痛苦所驱动的助人行为是自私的,而非利他的。由于移情关心的目的是提高他人的幸福感,所以移情作用是助人行为的利他动机。

舍身处地的,从遭遇不幸的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会促进助人行为。但是如何解释移情与住人之间的联系,也存在相反的观点。有一种解释以移情为基础的助人行为,并不是完全利他的,因为助人者的目的是改善他自身的情绪。

两种观点持续的争论表明,通常很难确定导致个体助人行为的动机。我们的行为通常有很多的原因。但是对于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帮助他人的人,这些理论并不会降低我们对他们的尊敬,我们将这些救援者看作英雄,而不管救援者的动机是移情还是个人痛苦。

三、人格特征

一个研究发现,对社会赞扬有高度需要的成年人会比那些低需要的个体捐献更多的钱给慈善机构,但是这仅仅是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可以推测,有高度赞扬需要的人,只有当他们的良好行为可能受到别人的注意时,他们才会赢得他人赞扬的愿望所激励,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导致一个人阻止一桩犯罪行为和导致一个人给慈善机构捐款或帮助一个心脏病突发的陌生人的个人特质可能是相当不同的。一个人是否会去住人,依赖于这个人的能力价值观和动机与当时情境要求的匹配程度。

12.5 守助者:谁最有可能获得帮助

在街上,有人拦住你,找你借钱打个电话。如果这个人衣着整洁,或者这个人看起来衣冠不整,哪一种人你更可能给予帮助?我们很快就会看到人们更愿意帮助那些他们喜欢的人,或者他们认为值得帮助的人。

一、帮助我们喜欢的人

我们对一个人的最初印象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生理吸引力和相似性。这些类似的特征也会影响助人行为。至少在某些情境下,那些外貌上比较有吸引力的人更可能获得帮助。

助人者和需要帮助者之间相似性的程度也很重要,人们愿意帮助那些和他们相似的人。有一个研究是这样的,在苏格兰一条繁华街道上,比起一个T恤上写着支持同性恋标语的人来说,很多购物者认为自己与这个支持同性恋的男子不同,而较少的给予他帮助。

二、帮助值得帮助的人

一个人是否获得帮助,部分依赖于这个人是否值得帮助。纽约地铁里的乘客更可能帮助一个看起来是因为生病,而不是因为醉酒而跌倒的人。

潜在的助人者还会考虑到寻求帮助者需要帮助的理由。比起因度假而缺课的学生来说,一个教师可能花费更多的时间帮助一个家中有人亡故而缺课的学生。

如果我们相信问题的原因是有个人不能控制的外在因素导致时,我们更可能帮助这个人。大学生们说,如果朋友因为生病(不可控原因)而不是懒惰(可控原因)而借钱付房租的话,他们愿意提供帮助。

如果一个人对于他所处的困境是负有责任的,我们较少可能会帮助他。

归因也会影响我们对需要帮助的人的情感反应。如果我们的朋友由于外界不可控的原因造成学业层的问题,比起由于个人责任的问题导致学业困难,我们会给予更多的同情和更少的气愤。

总的来说,我们会对那些不是由于个人错误而忍受困苦的人给予同情和关心,会对那些由于个人责任而导致问题的人感到愤怒和轻蔑。将一个人需要帮助归因为可控的原因,可能会引起愤怒,规避和消极情感,相反将一个人的需要归因为不可控的因素会引发同情并给予帮助。

12.6 接受帮助的体验

有时我们对于获得帮助是开心和感激的。但是也有一些相反的例子,人们在获得帮助时会给予消极反馈。当一位父亲帮助他5岁的儿子穿衣服时,小男孩可能会很愤怒的坚持他自己可以穿好衣服。

一、归因理论:对自尊的威胁

如果人们将他们的需要归为极端的不可控的力量,而不是个人能力不足,他们就会保持积极的自尊。一些研究发现,如果人们相信他们的问题是有困难的情境,而不是个人能力不足引起的,他们更可能寻求帮助。

关于对提供帮助动机的归因也很重要。如果我们知觉为人们帮助我们,是因为他们真心的关心我们,关心我们的幸福,我们可能会得到自我进步。另一方面如果接受帮助,意味着我们是无能的,失败的或依赖他人的,就可能威胁到我们的自尊。

对自尊的威胁可能会妨碍人们寻求帮助,甚至当他们极端需要帮助时也是如此。例如,人们有时不愿意向社会机构求助,就是因为害怕丢脸和尴尬。

二、社会交换理论:受人恩惠的成本

我们对于获得帮助的反应,揭示了两方面的内容:我们从帮助中得到的利益,以及我们接受帮助带来的成本。当帮助行为可以回报,由此使关系中平等的均衡状态能够得以保持时,助人行为最令人感激。如果人们认为他们有能力以某种形式来回报这种帮助,人们才会愿意寻求帮助。如果人们有能力回报他们接受的捐赠,他们会更加感激捐助者。

相反,如果双方关系中互相帮助,变成一方的巨大付出,就会导致“欠债”,并且造成这种关系力量的不均衡。例如年轻人得到父母的金钱支持,会感谢父母的帮助,同时也会感到接受帮助,使得他们的父母有了更大的权利影响他们的生活。简而言之,不平衡的帮助会威胁到关系的平等,还会造成权力的不平等。

三、抗拒理论:自由的丧失

人们希望最大化个人选择的自由。如果我们知觉到我们的自由受到了威胁,我们通常会表现出烦恼和敌意的消极反应。这种不愉快的心理状态被称为抗拒。预期会丧失自由的期望,可能使我们反复强调我们的自主性。

对于隐私和个人自由的侵犯,很容易导致对提供帮助者的敌意。

四、获取帮助的新方法:自我帮助群体与计算机

接受帮助的体验并不总是积极的。有时接受帮助会限制我们的自由,贬低我们的力量,降低我们的自尊。对于这些过程的理解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有时人们对于助人者的反应是消极或矛盾的,为什么有人们有时不愿意寻求帮助,甚至在他们极度需要帮助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当前流行两种帮助方式,自我帮助群体与计算机。

在自我帮助群体中有着共同问题的人们一起互相帮助。有怀孕少女群体,受虐待的儿童群体,还有大龄学生群体。自助群体最小化了接受帮助的成本,因为需要帮助的人们也有机会回报别人的帮助,而且了解到他人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计算机使人们拥有了独特的机会,是帮助来源于机器而非人类。现在计算机被应用于讲授各种各样的课程,这种计算机教学程序为用户提供帮助和建议,而且避免了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和问题时面对他人的尴尬。在人员帮助的条件下,学生们不愿意寻求帮助,而在计算机帮助的条件下,大多数学生不止一次寻求帮助。通过提供不需要回报的私人帮助,计算机可以降低受帮助的心理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