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那些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的“疫”捐者

見“疫”勇為,“疫”不容辭,許多人不辭辛勞、不怕犧牲地奮戰在戰疫、抗疫、防疫一線。

大疫之下有大義,全國上下都在慷慨解囊,為戰疫、抗疫、防疫捐款捐物。

“有錢人”動輒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地捐,為富而仁,廣獲稱讚,贊有應得。

許多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的人也“不甘示弱”,捐出自己口攢肚挪、從牙縫裡省下來的錢——同樣數額的錢,在他們手裡似更有“含金量”。

他們掙一萬可能比人家掙一個億都難都費勁。而一個有一個億的人捐一萬和一個有一萬的人捐五百是不一樣的。當然我們不能以此來判定誰更可敬、誰更高尚、誰更有覺悟,況且“兩級”的捐者在“同級”人中都不是大多數。

而他們捐的更像是血汗錢:

致敬!那些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的“疫”捐者

郭文俊老人在清點剛取出來的錢

2月4日上午,甘肅慶陽正寧縣西坡鎮韓坳村70歲退役老兵、五保老人郭文俊來到正寧縣山河鎮董莊村疫情監測點找到執勤民警,從身上掏出一張存摺說:“我要向武漢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捐款1萬元。”並讓民警帶他到銀行取現。取完錢他們即返回監測點,將錢交到了已經等候在那裡的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手中。郭文俊1976年參軍,沒有兒女,與老伴相依為命,老伴身患殘疾,兩人靠國家低保(每人月300元左右)和撿破爛維持生計。這1萬元是他們省吃儉用積攢了20年的存款。

2月15日下午,一位老人來到山東菏澤鄄城縣箕山鎮黨政辦公室,說了一句“政府為了老百姓,很辛苦,很偉大,我要捐1萬元”,然後將現金放下就走了。後經查找得知,這位匿名捐款的老人是箕山鎮王老垓村的低保戶王全倉。鎮黨委要將捐款退還給他,他一再堅持:“目前正是政府需要錢的時候,我得多拿點回報政府。這麼多年,政府一直很照顧我。這個錢,你們不要,我也不要。”王全倉老人一個人獨居,生活十分節儉。這1萬塊錢中有9800元是其賣了家裡一頭黃牛的錢。

2月19日清晨,河南濟源坡頭鎮蔣莊村村民張成早早來到蔣莊村疫情防控檢查點,將早已準備好的100塊錢執意遞給村支書:“這些年來多虧黨的政策好,讓我脫了貧。現在國家有難,這100塊錢,請你們幫我收下。”張成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貧戶,妻子下身癱瘓,他邊照顧妻子邊在家門口打零工貼補家用;2017年他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除了享受低保補貼、健康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等政策外,村裡還為他安排了公益性崗位,每個月有了一定的收入;2018年村裡大力發展花椒產業,他又試著種了10畝花椒。目前他家已順利摘掉了“窮帽”。

3月2日下午,89歲的抗美援朝老兵王佃忠和妻子互相攙扶著走進山東濰坊高新區清池街道治渾街社區,將1萬元現金交到社區工作人員手中,他說:“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還有什麼不好奉獻的呢?我15歲就出來當兵,當人民有困難的時候,黨指向哪裡就奔向哪裡。我們倆就是捐點錢,應該的。”王佃忠15歲就加入了村民兵連,1953年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1955年在部隊入黨。

致敬!那些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的“疫”捐者

楊術強手捧《捐贈證書》

3月5日,浙江杭州蕭山瓜瀝鎮政府來了一位特殊客人,他戴著口罩,將手中一黑塑料袋交到鎮工作人員手裡,說:“現在大家都在抗擊疫情,我想捐點錢表達自己的一份心意。”說完便急匆匆離開了。經查點,袋裡竟是近13萬元的現金。後查到,這名男子名叫楊術強,是河南信陽商城縣人,今年54歲,30年前來蕭山打工,靠收廢舊物資維持生計。考慮到楊家的經濟現狀,鎮、村幹部想如數退還他的捐款,老楊一再堅持,最後勉強讓老楊留下一個整數12萬,接受了其餘9273.4元。老楊說:“早些年生活確實不太寬裕,是當地鎮、村兩級組織的幫助扶持,生活也逐步得到了改善。現在國家有危難,我要懂得感恩,想盡一份自己的心意,就當感謝組織、回報社會吧!”

3月6日,百歲老黨員任維秀委託子女將1000元善款交給了其所在的山東濟南市場監管局離退休幹部第六黨支部,子女轉達了他的話:“大家都在積極為防控疫情做貢獻,我年齡大了,啥也不能做,捐上1000塊錢表達我的一點心意。” 任維秀1946年入黨並參軍,參加過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南麻戰役。

3月7日,86歲的老黨員、老戰士林惠志在老伴的陪同下將1萬元現金交到河北石家莊市軍隊離休退休幹部第四休養所第八黨支部書記閆慶祥手中,他說:“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刻,自己年齡大了不能出征到抗疫一線去,現在不能幫什麼忙,只能捐點錢,盡一點微薄之力。”林惠志同志1947年11月入伍,1952年10月入黨,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多場戰役,並多次立功。

3月9日上午,河南開封城南國家糧食儲備公司行政黨支部收到了有著7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徐錫才委託子女送來的2000元“抗疫”捐款。徐老1949年1月參軍,參加過多次戰役,並相繼榮獲三等功1次、二等功1次。

3月9日上午,浙江金華東陽市江北街道華店小區華啟明老人坐著女婿的電動車在村老年活動室將6萬元現金交給市慈善總會。老人是一名退休工人,他自我介紹說:“剛退休的時候退休金只有50多元,現在也有4000元了。我小時候生活條件艱苦,得到了國家很多幫助,現在年紀大了,我也要為國家出一份力。這6萬元算是我的一點心意。”老人女婿說,爸爸從電視上看到許多社會各界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也想盡一點自己的心意。老人平時省吃儉用,能自己種菜就不會出門買菜,就連90歲生日也拒絕了家人大擺宴席的安排。

3月10日,87歲的梅金榮老人騎著三輪車將她和老伴兒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2萬元送到山東濱州惠民縣教體局,老人說:“看到疫情期間,大家這麼辛苦,我們年紀大了不能現場幫忙,就和老伴兒商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梅金榮今年87歲,老伴兒樊書和今年91歲,兩位老人都是退休教師。

3月11日,家庭並不寬裕的王松源、陳月芝夫婦將2000元錢捐到了山東青島市北區水清溝街道萍鄉路社區。王松源是一名黨員、退伍軍人,1978年退伍至今已有42年了,是社區交通文明引導志願者。陳月芝今年71歲了,在社區擔任樓長已經30多年。疫情發生以來,夫妻二人主動承擔起開放式樓院上崗執勤工作,每天堅守在路口測體溫、登記出入人員。

3月11日前,河南南陽西峽縣桑坪鎮塘岈村收到一筆320元支援防疫的特殊捐款,捐款人是該村共產黨員張攀和他的兒子、女兒。疫情爆發後,35歲的張攀和妻子商量:“我是共產黨員,應該帶頭為防疫獻一份愛心。”妻子很贊同丈夫的想法,從箱子裡拿出年前賣香菇的300元錢,交給丈夫。第二天要去村裡捐款時,11歲的女兒張伊雯和6歲的兒子張鈞豪說:“爸爸,等一等,我們倆也捐錢!”姐弟倆把各自手中的一把一元票子塞給了張攀,每人正好湊了10元。

3月11日,90歲高齡的山東泰安市軍隊離退休幹部休養所離休幹部任志明同志主動捐款5000元,以慰問戰鬥在防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任老1948年12月入伍,195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6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獲一等功一次。同所退休幹部於連端也主動捐款5000元。

3月12日,赤峰市檢察院95歲的離休老黨員林山“為疫情阻擊戰”捐款5000元。年事已高、身體多病的林山同志1946年入黨,1947年參加革命。2016年他還曾捐了1萬元“特殊黨費”,獻禮建黨95週年。

3月12日,湖南嶽陽楊樹塘社區孤寡老人王勝寶打電話給社區書記,希望社區網格員上門收一下他的捐款。由於年前不慎摔了一跤,他的腿腳行動不便。生活拮据的他捐出了積攢的800塊錢,說是要“馳援武漢疫情防控工作”。考慮到老人年紀大了,也沒什麼收入,社區婉拒了其所捐。

(以上資料摘編自主流媒體)

致敬!那些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的“疫”捐者

截選自網絡

如上這樣感人的捐款故事不勝枚舉,或你的身邊也有。

那些葆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老戰士、老黨員、老工人,那些知恩圖報的“貧困戶”“弱勢群體”……他們“千里捎鵝毛”式的捐款義舉,非常感人,我們按他們捐款數額一塊錢一塊錢或一分錢一分錢“等額”卻廉價地贈還他們“

致敬!那些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的“疫”捐者

”——也不多!……!

他們的做法值得我們致敬、宣揚甚至效仿!!!

——我“疫”捐500元,和我之“所處”相稱,和如上諸位比則遜色太多,問心甚愧,不能同日而語,簡直無地自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