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进口原料120万吨 产铜近50万吨 面对“黑天鹅”突现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富冶坦然应对

年进口原料120万吨 产铜近50万吨 面对“黑天鹅”突现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富冶坦然应对

杭州日报讯 “我们要坚持全年目标任务不变,把疫情影响降到最小!”领回“鲲鹏”企业奖后的第二天,富冶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罗忠平就召开公司电视电话会议。“富冶要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确保全年的生产经营运行质量达到较好的水平,切实履行作为一个大企业集团应尽的社会职责。”

作为工业销售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年产电解铜近50万吨的杭州市首批“鲲鹏”企业,富冶集团拥有激流勇进的底气。这家稳步跻身国内铜冶炼行业前列的大型铜有色金属生产经营集团,刚刚经历了改制近20年来最严峻的考验。

4000吨出口电解铜订单的考验

3月3日,4000吨出口电解铜订单的最后一批次货全部发运完毕,罗忠平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

刚刚过去的这一个月,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富冶生产和管理能力都面临重重挑战。冶炼企业因行业工艺的特殊性,需要长年连续生产。疫情爆发后,冶炼副产品硫酸因下游用酸企业停产和物流的不畅通,使得公司副产品硫酸涨库告急!

2月初公司被迫停了一条生产线,另一条生产线负荷降至三分之二。公司原料进口和产品销售和出口一度均处于停滞状态,两个港口最多的时候堆存了8万吨的进口原料铜精矿,每天冶炼伴生的副产品硫酸无法外运且无法储存,大量电解铜由于物流问题无法销售,特别是4000吨出口订单堆在仓库里,严重打乱了公司生产经营计划,企业面临空前的压力。

这批货值约2300万美元的4000吨电解铜出口业务,原计划2月10日左右发货。疫情冲击面前,业务部门一方面与国外客户联系做好解释工作,每日跟踪掌握物流复工情况;一方面,富冶采取分拆发货,灵活调配单批出货量,扩大船期选择,将原计划的3批次货物拆分为7批次;每日到厂的集装箱车辆,无论多晚仓库均安排加班装箱出运,终于在一个月之内发运完毕。

整个集团产能已恢复到95%

在富冶集团和鼎铜业生产基地,冶炼、电解等车间一片繁忙生产景象。

电解车间内,巨大的全自动行车在空中来回穿梭,提取原料和产品。电解完成的阴极铜经过库卡工业机器人机械臂,不停地在抓取、剥离、堆垛、打包。由于整个流程已全部实现自动化、机械化,只需两名员工在控制室监控电子仪器程序运行。

2月29日,和鼎铜业生产线检修完成顺利复产。“目前和鼎铜业产能已恢复到了100%,整个集团产能已恢复到了95%。”企业生产部门负责人介绍,不能完全达产主要是因为上下游企业暂没有完全复产,一旦达产条件具备,立即满负荷生产。

3月2日杭州市“战疫情 促发展”工作推进会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同样令企业备受鼓舞。富冶也得到了融资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如授信银行对企业流贷资金贷款的利息给予了优惠减免,对2月份到期的进口信用证付汇进行了押汇,缓解了公司流动资金等压力。

罗忠平说,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有利政策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我们更有信心,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要求,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

化危为机加快走向国际化

铜,作为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中有色金属的代表,其行情走势可谓具有风向标意义。

近段时期,市场担忧疫情对全球经济的拖累,国际铜价跌破前期低点。

在瞬息万变、“黑天鹅”不断突现的国际市场上,更需要有保持定力的“金钢钻”。富冶的原料铜精砂85%在国际市场采购,富冶的产品也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和上海金属期货交易所注册,其高纯阴极铜、白银可以在国内和国际两个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进行销售与交割,通过与国际市场接轨、现代金融工具的灵活运用,同样也使企业获得了更多腾挪调整、化危为机的空间。

做强做大,国际化是一条必由之路。去年富冶集团铜精矿的进口量达120万吨,供货商遍及全球各地。电解铜出口41443吨,白银出口290吨。“今年富冶集团将继续深化国际化经营,拓展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目的地,开拓新市场,加快迈向世界大型有色冶炼集团行列。”罗忠平表示,公司电解铜、白银等产品将陆续在欧洲、美国等地的著名金属交易所注册交易,拓宽市场空间。

坚持“铜业报国”理想,富冶集团继续围绕矿铜生产经营主业,延伸产业链。目前富冶集团的和丰多金属项目已启动,预计明年上半年建成并投入运营,在铜再生资源领域打造新的增长点。下一步,将开展多金属、稀贵金属资源综合提取回收研究,并拓展废旧金属资源综合回收产业。

2020年,富冶继续加快走向世界的脚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