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農村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無人問津了?答案來了

如今二胎政策放開了,在農村裡有不少的夫妻也是在積極“備戰”生二胎,甚至有些70後的中年人也加入到了生娃的“大軍”中。當孩子出生以後,父母們都要為同樣一件事情而苦惱,那就是給孩子取名字。名字雖然只是一個代號,但是卻將會伴隨著人的一生,所以在這方面也需要多花點時間和心思。而在過去南方地區一般流行按“輩分取名”,在當時可以說是紅極一時,很多的70後、80後,還有部分的90後們,應該都是按照輩分取名的。然而現在輩分取名卻無人問津了,這是為何呢?答案來了,看完心裡就明白了!


曾在農村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無人問津了?答案來了

按輩分取名在我國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了,並且這也是古人智慧的一種體現。所謂“輩分取名”,就是根據一個人在家族中的輩分排序來取名字,因此姓氏不會變化,而輩分排序又是事先排好的,這個也不會變化。在取名字的時候,只要想好最後一個字就行了。這種取名方法在過去是十分流行的,尤其是在宗族觀念很強的南方地區。一般按照輩分取名的,只要知道對方的名字,就能立馬知道對方的長幼次序,這樣在稱呼他人的時候,就不會亂了尊卑,畢竟我國是歷史悠久的禮儀之邦,是很注重長幼尊卑的。那如此有智慧的做法,在今天為什麼就無人問津了呢?


曾在農村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無人問津了?答案來了

首先是輩分取名不具有個性化。現在的年輕人在給孩子取名的時候,注重的是個性,容易讓人記住。比如這些年有些人就喜歡給孩子取四個字的名字,之前就有人給孩子取名“王者榮耀”。還有些人給孩子取名注重個性化,刻意取一些生僻字,就是為了避免重名。但是採用輩分取名,就很明顯縮小了取名的範圍,前面兩個字都是固定不變的,只能是在最後一個字有發揮的空間了。很顯然這樣就不能滿足現在年輕家長們個性化取名的要求。


曾在農村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無人問津了?答案來了

其次是家族觀念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過去農村裡宗族觀念是很強的,這個從名字就可以看得出來。當時很少有人外出打工,如果在村裡有啥事了,還是需要同宗族的人來幫忙。可是現在時代不同了,年輕人常年都是在外面打工,很少在農村裡居住。因此宗族觀念這方面也就淡了很多。而且現在人的觀念和過去不同了,思想更加開放了,取名字也更加追求潮流、個性,好些都沒有了輩分取名的觀念,更有甚者根本就不知道。他們認為孩子取名關鍵是要好聽,不重複。而採用輩分取的名字往往都不太好聽,有些人甚至還認為這種思想過時了,取的名字老土,也就不願意了。


曾在農村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無人問津了?答案來了

還有一點在過去農村裡普遍都沒有什麼文化,取名字都是找族長,或者是村裡輩分高的人來幫忙。而他們的思想比較保守,都是沿襲老祖宗傳下來的輩分取名思想。可是現在的父母基本都有文化了,取名字很少求別人了,都是自己給孩子取名。他們更加偏向“好聽”,“有寓意”的名字,有些就是簡單兩個字,有些是三個字,還有些是四個字,總之是取名方式也發生了變化。


曾在農村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為何無人問津了?答案來了

曾經紅極一時的輩分取名,如今無人問津了,這個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社會進步了,關鍵也與時俱進了,所以有些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勢必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各位網友朋友們,你們還會給孩子按輩分取名嗎?你還記得自己姓氏的輩分排序嗎?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