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論語》|孔子學習之道之學習的方法


我讀《論語》|孔子學習之道之學習的方法

學習方法是否得當,決定了學習的效率和效果。方法得當,事半功倍;不得其法,事倍功半。孔子教育弟子,特別重視學習的方法,“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當學生努力想弄明白但想不透的時候,不去開導他;當學生心裡明白卻又不能準確地表達出來的時候,也不去啟發他。如果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就不往下再教了。看似教育的方法,實際上是教育學生要懂得學習方法,學習既要循序漸進,也要能舉一反三,這樣學習的效率會更高。

(一)學思結合

學與思是相輔相成。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學習的同時要善於思考,才能學有所得,思是學的深化;學而不思,就不能弄懂弄透所學的東西,不能明辨是非,陷入迷茫的境地。學是思的基礎,沒有學的積累,思只能是胡思亂想。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與其長時間的思而不得,不如帶著問題去學習。孔子的這兩段話說明了學與思的關係,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深化學習,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我讀《論語》|孔子學習之道之學習的方法

(二)溫故知新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新知識都是在舊有知識的基礎是發展起來的,溫故不僅僅是要知道過去的舊知,而是重新認知的過程中,既增加了對舊知的認知,又能夠有所發現並獲得新知,是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說明學問有了長進。溫故是方法,知新是目的,溫故不是要反覆重複,最重要的上在舊有學習的基礎上能夠有新的感悟,從舊知推出新知,從過去感知到未來。常言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強調的不是讀,而在反覆讀的基礎上能夠悟出書中的意義,有新的收穫。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在於常讀常新,在反覆學習的基礎有才有新的發現,新有收穫。


我讀《論語》|孔子學習之道之學習的方法

(三)博專結合

孔子認為要博學,學習的內容要廣泛,不能只限於學習一種知識。他說:“君子不器。”(《論語·為政》)君子不能把自己培養成一種自限其用的器物,不能僅僅是專門人才,而應該是複合型人才,也就是說是通才。孔子要求弟子學習的內容多種多樣,包括德行、言語、政事、文學,還有禮、樂、詩、書,內容廣泛。

孔子在重視博學的同時,強調學習要抓根本的東西,在涉及事關人生重大原則上要專一,做到始終如一。在子貢的心目中孔子是一個多學善記的人,孔子對子貢卻說:“非也,予一以貫之。”(《論語·衛靈公》)他說自己不是的,他只不過是在多學的基礎有一個基本觀念來貫通自己的學說。這個觀念就是學習的根本,學習必須抓住的根本,一切學習都要圍繞這個根本展開。孔子眾多的零散的主張就像珠子,根本就像串珠子的線,把孔子的各種主張串連在起來,成為一個整體,看起來很多,但又不散。

博專結合,就是學習既有廣度,知識面要寬,但又要在某一領域有深度。學習不能泛泛的,看起來什麼都知道一點,說起來又很膚淺,蜻蜓點水,一知半解,要有屬於自己的高精尖的專長。如果學習只盯一點,捨棄其餘,視野會受限,影響其專長的發揮。所以,既要在專的基礎擴展,在博的基礎上深化。


我讀《論語》|孔子學習之道之學習的方法

(四)學用結合

知識只有在付諸於實踐之後,才會有意義。孔子主張學以致用,《論語》開篇就說“學而時習之”,學習了要用於實踐,這才是最重要的。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論語•子路》)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政治任務,卻什麼也做不成;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從容應對,不能完成外交使命;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麼用處呢?知識再多,卻不能活學活用,只能是書呆子,這樣的人也就毫無用處了。

學習知識容易,把所學的知識運用於實踐就比較難。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論語·述而》)孔子說,就書本上的學問來說,他同別人差不多,至於落實到行動中身體力行地去做一個君子,他還沒有完全做到。這是孔子的自謙,也說明了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是人人都會的,也很容易做到,把書本上的知識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之中較難,聖人難以完全做到,一般的人就更難了。正是難,曾子每天都要自我反省是否做到“傳不習乎”,檢查檢查自己把老師教給自己做人做事的道理有沒有落實到行動上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