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以後,農村的窮人會變成什麼樣?

新大風歌


知識改變命運不再是一句空話,輸在起跑線上還是會衝刺終點,只是過程夾雜了點心酸。農村人也有農村人的幸福,隨著國家的關注點看向農民,隨著國家對農村的扶貧政策不斷增加,農民朋友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在精準扶貧模式下,困難戶對於生活有了希望,有了更好的方向。當然,十年後,農村還有窮人嗎?

一、首先有階級層次,富人和窮人永遠都是對立的,有富人就會有窮人。如果只靠種地來維持生活的話,只會讓自己變得更窮。雖然有很多農民在發展規模化種植,但也賺不了多少錢,只有那些擁有現代化管理經驗的人才能更富裕。如果想變得富有,就需要改變思維方式,以便更好地發展農業。

二、農民的生活水平看起來有所提高,但富人也是越來越富了,所以窮人自然會比現在更窮。富人可能會因為賭博而讓自己陷入困境,但那些依靠雙手努力打拼的人會變得更窮。畢竟,這就是社會發展的現狀,只有10%的人會變得更富裕,其他人的生活都有著一些壓力,或是家裡負債累累,不算很有錢。

三、在未來10年,窮人會變得更窮,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依靠體力只會變得越來越貧困。隨著智能人工的不斷髮展畢,隨著工業化的不斷轉變,未來的自動化將會普及,工作崗位將會減少,依靠體力的人自然就不會有很好的發展空間,所以未來可期,也會可懼。

不管怎麼說,相信在未來吧,農民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這樣才能讓自己發展的更好。



全網最實惠的產品


大凡農村出來的人都知道,別說十年後,農村現在已經沒有窮人了。現在農村獨身五保戶或著智殘疾人甚至比正常人家還好過。

我們村有一個64歲的五保戶,體壯如牛,一年到頭給某鄉企打工,工資不高每月一千五百元,工作不累,說上8小時班其實真正上班不足5小時,一年下來基本是全班,能拿到1萬八千元。政府每年給五保戶養老金接近6千元,再加上土地租金幾千元(他有6畝地,850元一畝),一年下來3萬元,他又沒什麼人情事,象他這種情況,別說10年後,就是現在讓他拿出幾十萬恐怕也不成問題。一般家庭的婚喪嫁娶,人情是事,買車購樓,能拿出這些錢嗎?

現在農村沒過60的智殘人,也不能算窮人,這部分群體消費很底,對生活沒過高要求,一是得到社會救助,二是政府每月發給幾百元的生活費,吃喝不成問題,三是鄉鎮政府都建有養老院,供這部分人入住,住宿、生活取暖都超過普通農民。

我再舉個例子:我們這兒有位56歲從小患過腦膜炎後遺症的人,獨身一人,反應有點遲頓,但不應響體力勞動,30年一至在建築行業打工,每年至少要拿到2萬多元,這些年來手頭存三、五十萬是有把握的,能說他是窮人嗎?

再說現在農村一般家庭,雖然買樓購車娶妻生子花費要高點,但都有這個能力應對,總比弱智人要好一些,所以題主所說的10年後窮人會變成什麼樣?你想想現實已經如此了,10年後肯定會更好。


農人心田


十年以後農村的窮人會變得怎麼樣子?這個問題說的比較深了,有可能窮人會更窮,也有可能窮人慢慢的會變富有!雖然國家有很好的條件,有很好的政策給了你,雖然我現在也是個窮人不過我明白了一點,以前我小的時候老是抱怨家裡面窮,現在30幾歲了我自己也用了十年的時間去思考很多問題,現在我也明白了一點人為什麼窮?是因為自己不上進不努力,假如自己上進自己夠努力的話,再怎麼樣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假如富人不上進家裡面有再多的礦資源早晚有一天也會敗光,要是你自己窮而且更努力早晚也會有好日子過的,不管做什麼事情遇到什麼困難不要去抱怨,要腳踏實地的去幹活先努力的掙錢,專心的去做好一件事情早晚會成功的!


蘇家老四


我今年六十多了,那時候聽爺爺說,城裡人有錢也在農村買地,地是人的根。兵荒馬亂一開始,城市有錢沒錢都往農村跑,小婦女臉上沫灰,拿這戒枝換饃吃,有的直接洛戶鄉下了,在城裡不好生存,現在快走到那裡了,沒本事還不如在農村裡!


用戶9600473964452


十年以後,農村的窮人會吃喝不愁,看病不愁,老有所倚,在國家的照顧下生活的很滋潤。

我認為農村的窮人,就是現在的精準扶貧戶,而被定為精準扶貧戶的人員基本上是五保戶、殘疾家庭、智障家庭及懶漢家庭,這些人群由於是弱勢群體受到了國家政策的各方照顧,城裡的安居房優先,政府慰問優先,安排工作優先,而現在這些人吃喝不愁,看病不花錢,又沒什麼花銷,自己若能錚點錢基本上是純落。

如果在過10年,國家變的更富強,那這些人的生活會更好,五保戶由國家保吃、保穿、保醫、保住、保葬那不用說一切由國家包了,殘疾人和智障者,有社會福利院、養老院等機構,由社會全權保障。

所以只有國家富強了,政府就有能力照顧到所有人,即使是懶漢啥也不幹,國家也會救濟的,總不能讓他餓死吧!


農人潘哥


實際上不用十年,到明年,也就是2020年,農村就沒有所謂的窮人了。我們國家2020年就要全面建設成小康社會,包括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都要邁進小康社會,消除貧窮。

現在全國各地正在實施脫貧攻堅戰,特別是農村,通過精準扶貧,做到“一戶一策”,確保一個貧困人口都不落下。

當然啦,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再好的政策,再好的目標,再好的理想,如果不去做,就只能是夢想!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兩個百年奮鬥目標,其中一個就是到建國一百年,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分兩個階段實現,第一階段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二階段就是從2020年到2035年,用15年的時間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十年以後,農村可以說早就沒有窮人了。那會怎樣呢?我們會在小康的基礎上,大家更富有,奔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路上了。所以我們要團結一致,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努力實現“中國夢”。

悟空不信你可以穿越到十年後去看看!





說得好有道理


又是拿農村人說事,我只想問問題主,難道城裡就沒有窮人?說句難聽的話,我倒想問問,十年以後,城裡的窮人會咋樣?

沒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永遠也不會知道農村生活的優勢,特別是在山裡,身上即使沒有一分錢,我照樣可以天天有酒有肉,有著吃不完的美味。請問在城裡,你要是身無分文,你能做到天天有酒有肉嗎?更別說什麼吃不完的美味了,估計你只有靠乞討來過活。

估計我說的這些,很多人都會說我扯淡。其他地方我不知道,我只說說我老家的情況,酒是自家糧食釀造的老酒,肉是山上捉不完的野味,還有河裡的魚蝦。特別是這個時候,有兔子,山雞,田鼠,菜蛇等等,還有漫山遍野的野果,一點也不比城裡酒店裡的那些所謂的野味差。

所以別總是為農民的窮人擔心,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個在山裡長大的人,只要有手有腳,就會有在山裡生存的最基本的技能。我倒是替城裡的那些窮人擔心,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多,什麼房呀車的,估計會壓的人喘不過氣來。


清風冷月醉紅塵


看到這個問題時我腦海裡就浮現出一個畫面,要知道現在是2019年那麼也就是說在過十年就是2029年,在我們老家有一句話叫“十年一遇”那麼這句話就是說十年對於個人來說是一個成就期,因此這裡的一遇就是說的發展成果和在發展當中遇到的各種機會,但是問題當中所提到的是“十年以後農村的窮人會變成什麼樣”。

接下來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還想說一句話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那麼十年之後農村的窮人仍然只有兩種可能,分別是脫貧致富而另一種則是越來越窮,其實這都是要根據自己也就是個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比如說咱們接下來講一個例子,這個例子是我們村的,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在每一個村都有家庭條件不好的和好一些的。

也就是說以前住在我們家後邊的鄰居和我們村另外一個人,他們兩家的條件在以前幾乎一樣不好,但是後來他們兩個有一個外出打工了,有一個則在家裡種植著自己的那六畝多地,常言說的好“十年彈指一揮間”現在外出打工的那個人家裡已經蓋上了樓房,而另一戶種地整天在喝酒的人卻還和以前樣過日子。


那麼通過這個真實例子說明十年後只有通過在這個階段的不斷努力奮鬥,去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富才能從窮人進行轉變,那麼如果十年後仍然不努力不爭取,因此最後還是一無所獲,所以成為窮人和富人就是要看你付出了多少努力的多少。


紀錄鄉土


窮人這個概念要分幾種:1是幾輩人一直都很窮,而且有腳有手有兒有女,為什麼他們會這麼窮呢?整個家庭上上下下都很懶,2,家裡遇到事故,或者疾病,幾年十幾年之內很貧困,沒有資金來源,所以說第一種,十年過後還是窮人,第二種就不一樣




鄉村眼哥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是過去社會發展緩慢時期。現在十年基本就會是一個機遇期。我們的國家會發展的更加富強。農村更會出現很大的變化,如果沒有特別的天災人禍。農村的生活水平肯定大為提高。我想大體上會是以下的樣子。

我們國家已經消滅了貧困人口,那些因疾病,孤寡殘疾造成的困難群體會得到國家更好的救助。衣食無憂,醫療養老生活有充分保障。

那些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已進入老年期。養老待遇大概率會有大幅度提高,每個月會有幾百元的養老保障。以及一些人性化的養老措施。

上世紀七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是農村的中堅力量。整體收入都會有較大提高。

相當部分人會融入城市,在城市買房定居或進入當地城鎮化社區。也會出現部分成功人士,在某些領域做出突出貢獻。

還有部分人留在農村,外出打工還是主體選擇。但收入會有明顯提高。還有部分人從事農業生產,已有部分人成了職業農民。但農業收入肯定大幅增加。

00後出生的一代已經成為全新的一代。文化知識素質空前提高。屬於他們的時代已經和城市基本沒有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