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百科」杂七杂八百科录181-190


「超百科」杂七杂八百科录181-190


【181】帷车、帏幕、围子
帷车,有帷幔的车子。帷幕,帐幕,帷幔。帏, 帷, 帷帐。围子 即帷子。 围起来做遮挡用的布。宫闱, 帝王的后宫, 后妃的住所。

「超百科」杂七杂八百科录181-190

官员冬天皮帷车


「超百科」杂七杂八百科录181-190

黄罩帷车皇妃用


【182】下马、脱帽、点头、鞠躬、下跪、投地

均为降低自己身高,表达敬意的礼节。

「超百科」杂七杂八百科录181-190

南方人打躬行礼


【183】马铃、马铃薯

马铃薯,地下块茎呈马铃铛状,因此得名。马铃,系在马身上的铃铛。马铃最显著的一个作用是提醒路人马车人马接近,否则容易发生“车祸”。

马路,古指可以供马驰行的大路。

「超百科」杂七杂八百科录181-190


「超百科」杂七杂八百科录181-190


「超百科」杂七杂八百科录181-190


【184】炒字的语源

炒,烹调方法之一。 把食物放在锅里加热并随时翻搅使熟。 炒字的语源,在此列举几种看法:1.炒,少也

,用时少,或者说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烹调时间。2.炒,吵也,文例中也可用同“ 吵 ”,吵闹之义,这种烹调方法声音嘈杂。3.炒,燥也,原先是一种干燥粮食的方法(最早是干炒)。4.炒,抄也,需要不停翻炒(典型的如糖炒栗子)。 第4种当最合理。

「超百科」杂七杂八百科录181-190


【185】炮、庖、爆与伏羲

,用烂泥涂裹食物置火中煨烤,也指径将东西放在火中或带火的灰里煨熟。 炮从包声,裹烧之也,但炮的本义可能即是指防火中焚熟,裹烧只是其中一种,只是和包容易导致看起来在语源上有关系。指厨房、厨师或烹调。 ,迸出。燃烧,曝晒,烘烤,爆猛然破裂,也可指火烧物声,食物(特别是植物种子)受热经常会爆裂开,产生爆裂声。伏羲,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相传其始划八卦, 又教民渔猎, 取牺牲以供庖厨, 因称庖牺。
【186】炕与抗

《说文解字》 : “炙, 炮肉也, 从肉在火上。 ”段玉裁注: “《瓠叶传》 曰: ‘炕火曰炙’ 。 《正义》疏云:“炕,举也。谓以物贯之而举于火上以炙之。” 抗,有举,支撑之义。


「超百科」杂七杂八百科录181-190


【187】什么是罗马字母、汉字拉丁化

罗马字母,“(即拉丁字母,古罗马人使用其作为文字),是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字母体系,源自希腊字母,希腊字母源自腓尼基字母”。日语的罗马音

,“主要作为日文的读音注释,类似于英文中的音标对英文单词的读音解释,与汉语拼音有少许不同。”汉字拉丁化,“是汉字拼音化的一种具体形式。汉字拉丁化设想以拉丁字母代替汉字,最终废除汉字”。

【188】什么是日语的平文式罗马字、训令式罗马字

日语的罗马字标音方案出现过很多,16、17世纪出现过葡萄牙式罗马字、荷兰式罗马字等。1867年,出现平文式罗马字,平文指的是牧师詹姆士平文 (James Hepburn),平文式罗马字是由他设计的,现在的平文式更符合日语实际读音。1885年,田中馆爱橘发表了他设计的日本式罗马字,大致可以理解为这种是平文式的进阶版本,更为精确,也更难学和使用。1937年,《内阁训令第3号》颁布,训令式罗马字产生,这套系统以日本式和平文式为依据,训令式特点是非常规整好学,但是部分读音的标注会出现问题。日语罗马字越规整越好记,但同时也就和实际读音也就相差越多,两者此消彼长,从规整性来排列,即:训令式>平文式>日本式。

【189】衆,日出协作

“众”字字形上就是三个人聚在一起的意思。衆的字形,是众字加日(并不是血),而是“日”字(后多写为“目”字,多认为是日字之讹)。那么为什么要加上“日”字呢?有认为从日是因为“蓝天红日之下合群生活的广大人群,百姓”。这种解释看起来似乎有些冗余。“衆”的义项中有奴隶或者管理奴隶的人。可以这样来做解释,人们聚积起来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合作劳动。古时候,人们大规模的协作、劳动需要光照条件。即协作是和光照紧密联系的、也就和大规模劳动相关,所以这个日字可以解释成在强调众集之义(也就是说衆是众的一个繁化的分化字形)。如果太阳还没出来,则各在各家,不用聚集。光照对协作变得不重要,是技术导致的不稀缺。对古人而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自然的。而现代人到半夜12点躺在床上都能拿着手机过夜生活,一旦摆脱稀缺性人们就容易忘记这些隐藏资源的重要性。对古人来说,取火主要是取暖烧食之用,黑暗犹如拔掉了现代社会用以信息传输的网线,导致无法进行大规模协作,直到近现代照明仍然是一件奢侈的事。《圣经》旧约·创世纪:神说, 要有光 。

【190】蟲与众,䖵与群

众和蟲是同源词,或许强调的是众多、众集的意思。昆虫之昆的本字是䖵,写两虫表示多的意思,和群字或许同源。为什么䖵、蟲和群、众同源(很有趣,“䖵蟲”和“群众”在上古读音相近)?是因为大规模的群聚性是虫类的典型特征,大型动物的群聚性较弱、且数量少,和虫类无法相比。虫类的这种典型的群聚性体现了协作关系,例如蜜蜂、蚂蚁、白蚁,以及形成数量优势,例如蚊群,或者蝗灾。无论如何,集合体都增加了个体的战斗力。对这种密集物的生存危险也刻画在了我们的基因中。密集状的腐烂物、疮痘、昆虫、群众(有效协作体)的巨大力量总是让我们感到恐惧和压迫感。

「超百科」杂七杂八百科录181-190


「超百科」杂七杂八百科录181-1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