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很多学校,教师夫妻占比越来越大,这样好还是不好?

中学一点通


全国各地乡村教师的现状不一定相同,在我们这儿,教师工资是按职称,教龄,工龄,评聘教师的职称的时间来定的。即便同一职称教师,评上了职称,但没有被聘用,就与被聘用的那位工资不同。

举一个例子吧,小学高级教师,评上了,还得被学校聘用。各个学校的聘用小高教师是有指标的,按所在教师的人数来定。如果这所学校的小高指标是4个,而已经有4名小高教师了。那么这所小学新评上小高的教师就聘用不了。一是等指标,二是调,调到缺小高教师的乡村小学去任教。

看懂了吧,乡村小学教师中的夫妻有,但并不是很多。在一个乡镇有,教师夫妻俩在同一所学校任教的也有,极少极少。很少有教师夫妻俩同时评上职称,同时被聘用。评上了小高,又为了被聘用,那么想方设法打听,那所乡村小学小高聘用指标不够,就调到那所学校去。等聘用上了,再想方设法调到一所学校。这一番周折,怎么也得几年。

至于说到乡村学校教师夫妻在同一所学校的利弊,个人认为没什么影响。因为一个乡镇,乃至一个区,教师工资不受什么影响,主要的不想去乡村小学,原因在交通不方便。我们这儿的乡村小学普遍不提供教师住房,每天放学后都得赶车回家。有住市区,住县城,住下面各个乡村自建住房的,住各个小区的。没有谁愿意上下班不图交通便利的。

乡村小学的学校校舍大部分都改善了,最近几年,乡村小学的生源严重缺员,一个乡镇的小学拆并,整合,是经常的事。乡镇中心校好多了。学生多,教师多,插一下当然小高教师多,评上了小高的没聘用上的,还得去乡村小学去任教,等聘用上了教几年再调回来。关键是,评上了没有用,评上了还得聘用才能拿小高工资。工资加上去了,这才是最最重要的。其它都是浮云。有极少数教师评上没被聘用,也不愿调走,等呗。


笨笨潮爷1


我和妻子都是老师,而且一直在乡镇学校从教,最近几年才刚刚一起调进县城学校。

题主描述的这个情况的确是一个事实。

其他地方我不太了解,就拿我们当地来说,在农村任教的夫妻教师还真的是非常多。我们学校一共有143名教职工,其中13对教师夫妻。我原来从教的乡镇学校,70多名教职工,就有9对是教师夫妻。

教师夫妻,绝大部分都是从同事,到恋爱,再到夫妻,从相知,相恋,相爱,到一生相随。

那么,教师夫妻在农村学校任教到底好不好?

因为我的家庭本身就是教师夫妻,我个人觉得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

好的方面:

第一、干相同的工作,有相同的爱好,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因为,彼此干的工作都基本上相同,工作的强度难度也都有所体验,所以能够最大程度体谅理解和包容对方。

第二、有两个共用的假期,可以一起策划,安排和丰富共同的假期生活。教育管理子女,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第三、由于受职业的影响,清贫乐道,为人正义正直,都属于那种既善良又死硬耿直的人。

不好的方面:

第一、比较清贫拮据,就拿着一份死工资为其他收入,大部分都还背着房贷和车贷。

第二、由于受职业的影响,都属于那种比较强势的人,所以常会发发生一些争执摩擦,谁都不服谁,谁都不让人谁的状况比较容易出现。

第三、人际圈和生活圈非常狭小,几乎没有什么社会资源,基本上就过着家庭——学校,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式的生活。

题主说的在农村学校,夫妻教师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个现象我倒是没有研究过,但是在农村学校夫妻教师确实是不少。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甚至说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我想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人际圈和交往圈非常狭小,经常能够接触到的人,基本上就是自己的同事和学生。近水楼台先得月,因此上,就很容易从同事发展成夫妻。

第二、教师虽然比较清贫,社会地位也不高,但是却大多都属于那种比较清高的人。

对于女教师来说,她们一般还看不上那种官二代,富二代的公子哥,但却比较欣赏那些勤奋上进,踏踏实实工作的教师同事。

对于男教师来说,觉得自己能找一个教师当老婆总是比较靠谱的,至于说那些公主女,他们连想都不敢想,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养活不起,也驾驭不住。

教师夫妻到底好不好?有人认为为好,有人觉得不好。好与不好,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自我价值取向和归属感。如果你觉得好,那自然就好,因为你的好无关他人,那完全是你们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生活在于自己经营,幸福不幸福,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体验和一种价值取向。热爱生活的人也能被生活所热爱,教师夫妻虽然比较清贫,但一样能够有幸福安康的人生。


教育探微


我们学校13个老师,有一对夫妻,就是我们两口子,对工作没什么不好的。

刚结婚时,我媳妇在我家附近乡镇高中工作,我在20公里外另一所乡镇高中工作,我想调到媳妇所在学校,离家近一点,年轻不懂事,没有给领导意思意思,因此没有成功,而我们乡镇初中缺老师,当时高中县财政足额按时发工资,初中小学乡镇财政少不按时发工资,我轻松到了初中工作。

初中太缺老师,特别是英语老师,我媳妇教英语的,校长经常忽悠我说两人在一起好,我家翻新房子校长私人借我5000元,那是1998年,比我当时一年工资还多,盛情难却我媳妇也来到同一学校。

两个人在一个学校确实方便,我媳妇管不住学生,学校安排我们相同班级,我是班主任,两个人铆足劲上课,我的数学课在学校第一,媳妇的英语课也取得过全县前十名占三个好成绩。要说不方便也有,如果家里有事,两个人往往一起请假,课很难安排,但这种情况很少。

以后农村学校撤点并校换了三个学校,但两人一直没分开,无论在哪个学校,没有因为是夫妻影响工作,我不止一次给领导说别让我们教同样班级,怕有事不方便,但领导不听,领导认为这样更好。

这几年农村老师很不稳定,刚分配的年轻人很难干够两年的,以我现在学校为例,每年都分两三个年轻老师,第二年暑假都想法调县城了,领导总是发愁,我对领导说,只要学校不撤销,我就干到退休。

总得来说农村学校夫妻在一起利大于弊。


乌龙大博士


在农村学校工作过一段时间,对这方面比较了解!

我刚开始工作不久,在一所希望小学,那所学校建在村外面,校园外面就是池塘和农田。学校不大,一共有一百多名学生,十三名老师,其中有三对夫妻。教师中夫妻档整体占比将近一半了。

待了一年,我来到这里的中心学校,有二十多名老师,有四对夫妻,有几个老师对象就在一墙之隔的学校,两个学校彼此联系,亲如一家,他们也算半个夫妻档了。

之所以农村学校教师夫妻比较多,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1.农村教师找对象范围比较窄,教师搭配顺理成章。农村教师的地位处于一种很微妙颇有些尴尬的局面,高不成低不就的。教师在乡镇上来说还算一个比较好的职业,收入等方面还算很好的,有编制吃财政,有了一个吃皇粮的身份,身份的认同感在朴实的农村人面前还是比较强的。但教师这个职业在所有的吃财政饭里面又是比较低的。想找一个城里的人比较困难,找一个自由职业者是比较落矮的事情,乡镇上就那么几个像样的单位,所以教师们找对象可供选择的范围比较窄,只能在本系统之内消化,所以,夫妻档教师越来越多。

2.工作搭配简单,以生活方便为主。乡镇学校因为没有部门编制方面的限制,都同属于一个单位,工作方面的搭配以生活方便为主,比如,对象在那个单位,另一半也主动来到身边。因为没有编制方面的限制,很简单。所以,大部分夫妻都在一个学校里。出则夫妻,入则同事,工作生活都方便。

天长日久,农村学校中,教师夫妻越来越多,我认为这种现象的存在并不利于现代学校的管理的。

1.人情世故比较严重,工作和生活混在一起分不清。现在管理中,最忌讳的就是拉帮结派,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人多力量大,人多壮胆,很多措施都无法贯彻。教师夫妻这是天然的“帮派”,扯这骨头连着筋,牵一发动全身,尽管大家都明白,工作和生活分开,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我们是人情社会,如果夫妻一方在工作上出现失误,你需要指正,你就相当于得罪了两个人了,这是肯定的,人不可能划分的那么清楚的。

2.夫妻档教师话语权加大,使民主评议流于形式。有人说师德最重要的,这话没错,但师德是最不靠谱的,因为师德没有硬性的指标,都是通过教师之间互相打分,民主评议而得来的。如果一个单位夫妻档过多,家庭之间互相来往,话语权是相当的大的,没人敢得罪的。如果一旦得罪了他们,评议时给你一个低分,这一学期的考核就处于相当被动的位置了。使这种评议流于形式!

其实在现代管理企业和单位,是禁止同办公室处对象,不能和同事谈恋爱,大概就是从有利于管理方面的考虑吧!

其实夫妻档教师也有很多的优势,比方说在一个单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夫妻之间可以更方便地教研。不心乱如麻,安心教育,扎根乡村。夫妻档教师为乡村教育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一己之见!


我是教育锋线,专注于教育实践,欢迎关注!


语文在线


首先,这当然是好撒,第一,农村学校教师收入本来就低,很难留住很多优秀的老师,但是如果两口子都在一个学校,那么不出意外他们会在一个学校奋斗大半辈子的。第二,夫妻都在一个学校更有利于教学和对学生的管理,因为他们将会有更多的时间投身于教学工作中,而且可以相互交流教学和管理经验,这样更有利于老师的成长!第三,这样也方便于学校对于老师的管理,更有利于学校开展工作。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很有幸就遇到一对夫妻教师,男的是我们的班主任数学老师女的教我们英语,那时候就感觉他们两口子好像是每时每刻都监督着我们学习一样的,因为班主任不在就英语老师在,所以我们班的数学和英语初三毕业后全班平均分都是全县第一。

所以总的来说夫妻教师在同一所学校是有很大好处的!


洛天


我认为在农村很多学校,教师夫妻占比例越来越大应该是好事,这是因为:



第一、如果夫妻两个都是教师,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能够更好的促进教学工作,对教育教学工作有利。


第二、 如果一所学校,夫妻教师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夫妻之间是教师,就会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使教学工作越来越好,夫妻都是老师,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因为他们的工作时间,工作环境都是一致的,在学校里面好好的教书育人,回到家夫妻之间更多的还是谈论教育,这样就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促进, 使教育教学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第三、一个所学校,如果教师夫妻越来越多,对整个教学环境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这个学校就会发展的非常的好, 教师对不?就会非常的稳定 , 这样就有利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第四、双职工教师家庭生活比较和谐,因为都是教师,能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和规律,所以会互相体谅互相扶持,生活规律和谐,然后还可以在业务和工作上互相帮助。我校 有不少对夫妻都在学校的,经常看到两口子管一个班,老公帮老婆准备课件,老婆帮老公修改论文等景象,又由于放假时间一致,便于安排旅游什么的,可增进感情。但也有不方便的时候,比如某休息日加班,就没人管孩子,只能请假或请别人看管。


这是我的一点看法,有不成熟之处,请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绍明伊文


我们这边也有。两口都在单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单位有80多个正式人员。其中有两对夫妻吧。比例还是比较低的。因为我们是新的学校。

其实对于学校来讲,如果夫妻二人都在学校里面,有好处,好处就是,一个人因为有事请假,另外一个人可以帮助上课,这是最大的好处,不像去麻烦别人代课那么复杂,毕竟一家人很多事情很多话都可以代替。

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进行一些投票性的表决的话,两人之间的力量更大一些,比如说选择某一个老师作为优秀老师,两个人可以动用自己各自的力量来对一个目标进行选择。

不过这里面还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得罪了一个人,那么就相当于这一家人全得罪了,所以说这也算是一个坏处。

我们这边更多的情形是夫妻俩都是老师,但是不在同一个单位,这种情形非常的多,应当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

其实个人觉得,从事教育行业还是比较可以的,除了工资低一点,其他的一切都好说,因为假期是统一的,一些公共的时间安排都可以安排在同一个时间,没有必要造成了,都请假,一些重要的事情可以一个人请假,而另一个人可以帮助。

无论是农村学校还是城镇学校,教育的待遇会越来越高,地位也会越来越高。

如果要回到问题的本质上说,这样好不好,我觉得一个字好。


义诚老师


农村学校夫妻同在一校,其实不好!据老夫经历而言,夫妻同在一校者,只有一损俱损,没有一荣俱荣。所生后代受环境影响,接触外界不多,同学也都是农村孩子,故很难将来有大作为。眼界受到限制,天只有一个井大。老辈农村学校教师均为夫妻者,结局大都如此!而今科学发达今非昔比,年轻者经历与过去不同,可能会更好一些!鼠目之言,看后包涵!


远山雾1


在在很多农村学校教师服务器占比越来越大,这样的事情其实是一件好事。

●收入

现在学校老师的工资收入水平还是挺高的,而且农村学校老师的工作水平还要更高,因为他们有更高的乡镇补贴。教师的工资水平和工龄还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他们在农村学校当了十几年二十几年老师,以后工资待遇水平就更高了。夫妻两个人都在农村学校当老师,而且有正式教师编制的话,那么他两个人一个月的工资待遇水平可能会将近1万元,这在农村地区来说收入水平是相当高的,是周边人羡慕的对象。有了高昂的工资待遇水平,也就意味着有着不错的家庭生活环境。



●稳定

夫妻两个人都在农村学校里面当老师,平常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待在学校里面上班,两个人相互扶持工作者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这有助于两个人能够长久地在农村学校待下去。

●孩子教育

如果夫妻两个人是在九年制学校的话,可以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在这所学校里面读书,夫妻两个人手把手的教孩子文化课,应该不会差的;当然有的教师家长也想让自己的孩子去更好的教育环境中去学习,那么他们可以让自己的父母去县城照顾孩子的学习。



●周末

如果夫妻两个人在县城没有房子的话,那么在周末的时候,他们可以回农村的家一般这种在农村学校当老师的夫妻都是本地人,周末的时候还可以回家种种菜、打扫一下院落,这种日子其实过得还是挺安逸的。

●照顾家庭

一般这样的在农村学校当老师的夫妻都是本地人,他们离家也不是很远,可以方便的照顾到自己的父母。



●现实案例

我姑姑和姑父就是在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里面当老师的。姑父是学校的教务处主任,姑姑以前是学校的英语老师;他们唯一的女儿小学初中都是在这所学校上的,夫妻两个人有时候还教女儿的课程;以前在周末的时候,他们基本上都是在老家呆着,平时打打牌逛逛街、扫扫院子就能够度过一个平和安详的周末;记得那个时候他们还在家附近有一个菜园,平时的时候还要料理菜园。


饕餮视听


乡村学校义务教育是一个不能再拖下的问题了。夫妻都从事乡村教育教学的老师,房子基本在城里,孩子也在城里上学或上幼儿园,没人会把孩子放乡里学校或幼儿园,在城里有老人接送一下关照一下还好,没老人的,自已解决,很麻烦,若有什么孩子生病家里有事……或其他,要么一人请假,一人顶班,或让别的老师顶一下维持一下纪律,遇上较大的事,两人请假,那麻烦就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