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常有人到农村收购牙膏皮,牙膏皮有啥用?为何现在没人回收了呢?

棒奔霸


八九十年代那会,农村比较穷。生产比较落后,那时候收牙膏皮的,收瓶子的,收鸡毛鸭毛的。都比较多,现在这些都没有了。那时候可以用鸡毛换糖,不是成块包装好的,是一大块,给你用小锤子砸下来一点。那时候收牙膏皮,就几分钱一个。那时候的锅,勺子之类的都是用铝做的,收的牙膏皮可用融化后铸成锅,勺子。

那时候农村用的锅,勺子都是用铝铸的。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看那些老手艺人,去做这些东西。还有专门铸首饰的,做成耳钉,手镯等等。

他们用过烧,里面有一个容器,把这些铝制品放进去。直接就会被融化,然后倒进模具里,一个锅或者勺子就成了。家里的锅用的时间长了,或者不小心给弄漏了,就可以把锅拿过来让他们来修补。因为换新的成本比较高,老一辈人都比较节俭也不舍得换新的,一般都是补补继续使用。

现在农村这种锅都淘汰了,都会在商店,集市上买不锈钢的锅铲,所以现在就没有来收这些东西的了。而且现在牙膏皮也不是用铝做的了,都是用塑料做的。





植保管家


八九十年代常有人到农村收购牙膏皮,牙膏皮有啥用?为何现在没有人回收了呢?


我出生在八十年代,记得那时候的农村很穷,一般的人都不去刷牙,因为没有钱买牙膏。我第一次认识牙膏是在邻居家里,我邻居家里有一个大姐姐,她是村子里唯一的大学生,她放假回家,我就会看见她蹲在墙角刷牙,满嘴的白沫让我即羡慕又好奇,大姐姐说刷牙可以刷掉牙齿上的脏东西,可以保护牙齿又可以预防疾病,我回家也让母亲给我买牙膏牙刷,但一直没有买,等到上中学的时候,我才拥有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只牙刷和牙膏。

那时候街上卖的最多的牙膏是两面针,冷酸灵和中华牙膏,那时候的牙膏皮是用铝做的,牙膏用完了之后,我们就会把牙膏皮留下来,牙膏皮不但可以做各种好玩的东西,还可以卖钱或者换糖豆吃。

那时候农村有走乡串户收牙膏皮的小贩,一个牙膏皮能卖几分钟或者换几个糖豆,那么他们收的牙膏皮干什么用了呢?

一,以前村子里经常有安徽人来补锅补盆子,他们补锅用的材料就是牙膏皮,所以我断定收牙膏皮就是用来补锅补盆子的。



二,那时候的供销社里卖的一种扎辫子用的头绳,头绳上用牙膏皮装饰了一下,非常漂亮,学校里的女生几乎每人都有一条这样的头绳,绑在头发上自信满满。


如今社会物质条件非常丰富,锅,盆子烂了就直接扔掉了,没有人在会拿出去修理了。市场上也没有用牙膏皮装饰的头绳了,牙膏皮失去了使用价值,所以没有人再收牙膏皮了。


豫南小平


农村70后和80后估计对这个事情现在还印象比较深刻,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卖货郎到农村里来售卖一些东西,同时也有一些收破烂的人到村里来回收一些破烂品,像穿坏了的凉鞋、杀鸡后留下的鸡毛,啤酒瓶、农药瓶子以及牙膏皮等等。还记得小时候,每次家里的牙膏用完了以后,父母都会把它收集起来,等到收破烂的来人,就会把几个牙膏皮一并卖给他们。那这些牙膏皮有什么用呢?为什么现在却没人来收购牙膏皮了呢?

八九十年代牙膏是什么材料?

我们每天都要刷牙,不少的年轻人更是养成了早晚刷牙的习惯。在农村一个家庭普遍都是共用一盒牙膏。如果人员比较多,一般一盒牙膏也就一个吧月就用光了。在当时牙膏皮可是“破烂王”们眼中的“抢手货”,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保留,等到他们上门来收购了,一次性也能卖几毛钱。

至于为什么以前有人收购牙膏用完了后所剩下的牙膏皮,那是因为在早期的时候牙膏皮都是铅、铝、锡等金属制作而成的,因此回收的价值比较大。回收以后可以把它们溶解了,然后用来制作一些金属物件。很多人也比较清楚,铅是比较重的,回收的价值也打,不过铅却是有du的,后来因此也就慢慢被铝所取代了。而铝的又很轻,即便是很多的牙膏皮收集在一块也没多少分量,所以积攒的人少了,回收牙膏皮的就更少了少了。

牙膏皮有什么用?

农夫依稀还记得,当时的牙膏皮好像是轮个卖的,一般大的五分钱,而小的好像是三分钱,一年下来也能卖几毛钱。别看着才几毛钱,在当时购买一根冰棍也就五分钱呢。像学校门口卖的水果糖才一分钱一粒,所以一个牙膏皮就能换一根冰棍,或者是几粒水果糖吃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不仅大人喜欢收集牙膏皮,小孩子见到了也会收集起来,有些直接就拿着牙膏皮去商店欢零食吃。

其实当时的牙膏皮普遍都是铝箔制成的,而这对于大人来说还有一个用处,那就是可以用来补锅。因为在过去家里的很多锅都是铝锅,永久了就会在锅底出现一些小洞。老一辈人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理念,是舍不得扔掉的。因此这个时候牙膏皮就派上用场了,只要等到修锅的到了,就可以拿着牙膏皮去补锅。

为什么现在没人回收牙膏皮了?

到了近些年,基本没人再回收牙膏皮了。那是因为现在的牙膏皮都是塑料做成的了,其制作成本很低。回收的成本甚至还要比制作的成本更高了,何况一个牙膏皮的重量有很轻,所以渐渐的回收牙膏皮的也就绝迹了。其实这个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过程,像过去很多回收的物品现在都少见了,类似的还有啤酒瓶、农药瓶、塑胶凉鞋等,也见不到有人回收了。

小时候,你可有收集牙膏皮换零钱呢?


农夫也疯狂


我们村有个人外号“胎里坏”,“胎里坏“从小坏心眼就多,小时候为了用牙膏皮换零食吃,最后被他娘狠狠实实揍了一场。

“胎里坏”是我同学,说实话,在学校几乎没同学和他一起玩,因为他坏心眼太多了,那时候没有人叫他“胎里坏”,“胎里坏“是长大以后村里人叫出来的外号,我们小时候只知道这小子喜欢恶作剧,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面。

那时候的孩子零花钱都是靠自己挣,上山挖药材,抓蝎子,或者捡碎玻璃,还有就是收集牙膏皮,一个牙膏皮可是能换好几样小零食的。

“胎里坏”妈妈外号叫“俊不够”,整天把头发挽成鸡窝的样子,喜欢刷牙,喜欢擦雪花膏,一家人就一支牙刷,是“胎里坏“的娘~“俊不够”用的牙刷,一瓶雪花膏也是“俊不够”的专用品。

“胎里坏”自从用牙膏皮换了零食吃以后,整天惦记着妈妈赶紧用完牙膏,他好用牙膏皮换零食吃,可天天看天天盼,总觉得妈妈像是不用牙膏刷牙一样,后来他一着急,每天看到妈妈刷牙结束,赶紧去挤出了一大朵牙膏,然后跑到院沟那里,把牙膏抹在院沟石头上。


“俊不够”觉得牙膏用的速度挺快,但问了全家人,谁都没有用于是她猜想是买牙膏被骗了,给了个小剂量牙膏,眼瞅着牙膏就要用完了,“胎里坏”可兴奋了,觉得糖果触手可及,可是没等牙膏皮用出来,“胎里坏”的行为败露了。

那天下大雨堵了院沟,“俊不够“趴在院沟跟前往里瞅,看看是什么情况,原来是个大塑料袋子把院沟堵住了,往外掏袋子时她发现院沟上沿石头上有很多牙膏,于是她明白为什么牙膏总用的那么快了。

当天晚上“俊不够”刷完牙留了心眼,她表面上是和老公说话,眼角好好瞅着牙膏,果然看见自己一肚子坏猴的儿子慢慢磨蹭到了牙膏跟前,然后用身子挡住妈妈看到的位置,一会就跑到院沟跟前,蹲下身子把手伸进院沟往上一抹,咧着大嘴巴站起来,一转身撞到了妈妈,这一通揍自是免不了。

当年的牙膏皮据说是铝制作的,有回收价值,所以有人专门到农村回收这玩意的,价格不算低,回收后被集体回炉,然后制成别的物件另行售卖。


当年兴盛一时的牙膏皮早就退居二线了,后期是用塑料管盛装。


看农村说农事


本人上世纪八十年代生人,标准八零后(也就是1980年),对于牙膏皮还是有一定记忆的,印象最深的就是上世纪九十是年代初期,有专门到村里用零食换牙膏皮的,那时候老人们基本上不用牙膏这些东西,直接点也就是不刷牙,我们家就姐姐有一只牙膏,每次用完了可以换糖吃,那么这些牙膏皮最后干什么用了呢?!我下面就给大家说一说。


牙膏皮收集后做锅勺

那个年代的牙膏皮都是铝制的,也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铝制品的原料,那个年代的厨房用具很多都是铝的,民间有很多做土法冶炼铸锅的,他们走街串村,也加工也卖成品,很多牙膏皮到了他们手里,就直接做成了铝锅、铝壶、铝勺子了。

用牙膏皮补搪瓷制品

那个年代除了厨房铝制用品多之外,还有一样东西是最多的,那就是搪瓷制品,搪瓷缸子、搪瓷碗、搪瓷盆子、搪瓷茶盘等等,搪瓷制品虽然好用,但是怕磕碰,一旦磕碰掉了瓷,就会很快被腐蚀生锈,时间一长就会有小眼漏水了,这样就衍生了一个职业,专门修补这些东西的,那么修补这些搪瓷制品的时候,牙膏皮就成了最好的材料,牙膏皮薄、容易造型,所以修补这些搪瓷制品的人是不能缺少牙膏皮的。



当然,当时大部分的牙膏皮是通过物资回收站,也就是废品收购站,回收后作为工业原料使用了,现在的牙膏皮已经不再使用铝制,也没有当年的功能,直接就是废品或垃圾了。也欢迎大家说一说下时候记忆中的牙膏皮,欢迎在下面评论区积极留言。


最后附上牙膏皮的材质一般传为:锌、铅、锡、铝、以塑料为主的新材料。

欢迎大家点击关注按钮,关注我的头条号【吕家姐夫】,我们一起探讨更多关于农村的问题。

吕家姐夫


收购牙膏皮,这是哪个年代的事了。我记着小时候家里的牙膏用完之后牙膏皮是不会扔的,会积攒起来等着收购牙膏皮的小贩来换点生活用品什么的。为什么现在没人回收了呢?

我没记错的话,曾经的国内首富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是收购牙膏皮逐渐起家的。那时候的牙膏皮不知道到底是什么金属材质制成的,用铁片或者小刀把牙膏皮外面的颜色涂层刮掉之后能看到有着金属光泽的牙膏皮。但是这个牙膏皮到底是铝合金还是其他的具体什么金属制成的就不知道了。

我是80年代生人,在90年代的时候也没见过谁家大量出售牙膏皮的,因为一年也用不了几个牙膏。能够大量出售牙膏皮的都是那些收购牙膏皮的小贩子。把牙膏皮用工具压扁之后挤出里面的牙膏叠在一起出售,具体的售价我真不清楚。但是这些小贩子推着收破烂的倒骑驴或者三轮车来农村收购牙膏皮都是以物换物的方式收购,比如几个牙膏皮换个顶针或者换点别的其他的小件生活用品,也说不上合算不合算,毕竟那时候的日子都是比较苦的。

之所以现在没人收购牙膏皮了,是因为现在的牙膏皮材质是类似塑料的材质,不值钱了。如果说收购塑料的话,收购一些矿泉水瓶子、塑料布什么的远比收购塑料牙膏皮的速度快的多、利润也高的多。所以,现在就没人收购牙膏皮了。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上世纪八十年代收购牙膏皮有两种形式。


国营供销社里的生资部和义乌货郎担。生资部的收购要有一定数量,用称称的,那称最小也一斤起星,少了无法收购,当时我同桌同学父亲就在生资部里作主任(那时我学校休息时间多在那帮忙破开刮那牙膏里的杂物,能换取在店里算盘上课与同桌共用,不帮忙同桌不让用,自己家当时被哥哥拿去到另一个学校了),那收购牙膏皮标准比较严格,是要破开刮干净里面杂物,称净重的,好似那农村人用的小牙膏单个合金牙膏皮国家收购价不到一分,因为没有一分以下的钱能付出,只能欠付,或需要几个,几十个合称才好算,一般农村那时经济不发达,用牙膏的数量很少,一年到头几个,还是很小的,多半没法去生资部换钱,只有那些上班的人家,生活较讲究的,孩子比较听话的会集成一定数量后,才去生资部换钱。

还有一种收购方式就是那最开始做生意的义乌货郎担,担着个担,下面是箩筐,上面是麦芽贻糖,用一块小小,随意敲下的糖,换取牙膏皮,甲鱼壳,破塑料纸,破塑料拖鞋,多能换取那时物质缺乏的小孩子们拿着家里这些破烂去换糖吃。也有时这些货郎一头担有一头用小箱装着的日用小百货,纽扣,针线,针顶,松紧带,钓鱼鱼线,鱼钩,发夹,梳子,瓜刨,补胎胶水,小锉刀等等,如果引不了小孩的开始换糖,有的就停在开阔地方,敲起那铁制的敲刀和锤子,那叮叮壳,壳叮叮,清脆声音能传入很远,引来大小孩子来观望,提着许多货件来换糖,再来一的货郎鼓叮咚叮咚,那些缺少日用小百货妇女也围了过来,兑糖的,换货的,掏小钱卖点鱼线的男人们。那场面比生资部热闹的多,许多散落农村的再生资源就这样被义乌货郎收购走了,又在浙江集中了起来重新铸造成小商品,由这些小货郎担向全国的农村。这也是浙江先人一步商品流通,开拓市场经济(义乌批发市场)和小私有企业等起步早发展。


牙膏皮在那时多是用铅,锡合金的,民间应用较小,没有自己的铸造模具,多是孩子们,大人用来钓鱼鱼线上的沉坠,或一些搪瓷盆,合金带饭具等破损,用那薄薄牙膏皮卷成合适的大小,穿过孔,两边锺锤平,那样也能不漏水的用一段时间,并没有高温溶入很相互焊接。那锤平位置一旦毛糙勾出,就很易再发生漏水,反正没钱买新的也再次锤平,反复多次后,就没法用了。

为什么现在没人收购牙膏皮了?

九十年代后期,牙膏厂家己经改着塑料外壳生产牙膏包裹皮了,虽然牙膏销售量增大了,厂家也增大了牙膏,但是那点塑料包裹皮还是不足于50克重,己经如同以前生资部收购一样,没法给你换出钱了,最多在一些小收破烂那里添添称了。小小塑料牙膏皮在大宗其他塑料废品中不足于称重回收,一般人己经看不上了,但为了环境保护,希望还是能集中起来给于收购,以免丢弃污染环境。


老艾叶


估计大部分70后、80后的朋友都有过类似经历,收集家里大人们用剩下的牙膏皮,然后听到街上货郎的吆喝声,拿出去换麦芽糖吃,有时候自己没有牙膏皮换,也会跑出去凑会热闹。经常出去凑热闹说的就是我自己,主要是家里人不给我收集的机会呀。



记得以前的牙膏皮主要有铅、锡、铝这几种材质,铅制牙膏皮应该是最早出现的,回收价格也是最高的,但是因为铅制品有毒,对身体有危害,所以逐渐淘汰了。


在我小时候牙膏皮多是锡、铝制成的,因为当时资源比较匮乏,锡铝应用在工业上和生活制品上的缺口很大,所以就会有小货郎,挑着担子去村子里用日常用品和麦芽糖换牙膏皮,直接换钱也可以,铝牙膏皮1分,锡牙膏皮稍微贵点2分,大人们多是换成针线等日用品,我们这帮半大孩子都是换糖吃了,所以我们那就有“牙膏皮换针”的说法,其实前面还有一句,我实在想不起来了,不知条友们还有没有记得的。

我们家的牙膏皮除了一部分被母亲换成针线,剩下的都被爷爷拿去修补家用的盆盆罐罐了,还记得我们那会买点东西还没有塑料袋,比如去买块豆腐,都得自己去拿铝饭盒装回家,上学也要用铝饭盒带饭,还平时喝水用的搪瓷缸子,用时间常了就容易露眼,然后爷爷自己就会用家用的旧牙膏皮补好,所以我也一直没有机会去换糖吃!


现在的牙膏皮几乎都成塑料的了,回收价格和重量都成倍下降,还有一点就是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不再需要积攒牙膏皮去补贴家用了,攒的人不多了也就没人回收了。以上就是科学种菜的一些观点,希望对您有参考价值。


种菜小哥


哈哈哈哈哈[捂脸]

难忘的童年记忆。记得小时候,牙膏皮分为两种,价格不同。一种是铝制的,一种是锡制的。废品站回收牙膏皮。铝制的便宜,一个牙膏皮1分钱。锡制的牙膏皮可以买3分钱。那时,一分钱都是非常珍贵的。普通冰棍2分一支,豆沙冰棍3分一支。卖牙膏皮的钱,余攒多了,就能买到冰棍了。粘牙糖,也是2分钱一个。小时候,绝大多数家庭都穷,父母根本就不给我们零花钱,更别说有什么好的零食了。天天盼望有点零花钱,做梦都想吃零食。

记得有一次,那时我还不懂事,把家里还剩小半袋的牙膏,全部挤出来了,然后卖了2分钱。我妈后来到处找牙膏,家里没有牙膏,也没钱再买新牙膏,不刷牙别人看不起。有人向我妈举报我把牙膏皮卖了。我妈知道后,没有打我也没骂我,但,我看到我妈偷偷的流泪……

现在的日子好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分两分,一角两角,都没人要了。朋友,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吧!来之不易啊!……


吴家波喜鹊




要说牙膏,在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刷牙的时候都需要用到牙膏。市面上有很多种牙膏,功能也各不同,但现在的牙膏皮都是塑料的,挤出来也方便。但是在以前牙膏皮可不是塑料的哦,而是铅制作的。那时候家里用完牙膏了,都不会像现在直接把牙膏皮扔掉,而是储存起来,而且那时候穷,每次牙膏都挤得很彻底,剪开之后发现里面都干净了。



以前家里经常有人来村里收废品,一看到有人来了,就会拿去卖了,我记得好像一个几分钱。买几个也得一两毛钱了,那时候对于我们来说一两毛钱也挺多的呢,可以拿去买老冰棒吃了,我记得好像是2分钱一根。铅的回收利用价值大,所以就会有人回收了,有时候我们也会用牙膏皮来补一些铁盆的漏洞,但因为铅有毒,所以也慢慢的不用铅来做牙膏皮了,逐渐被塑料取代了。现在市场上的牙膏皮都是塑料,制作成本也低,牙膏厂都是用这种了。



在以前,不仅仅是收牙膏皮的,还收坏的塑料凉鞋。家里的鞋子坏了是不会扔掉的,而是存起来,等收废品的人来了再拿去卖,鞋子大小不同,价格也不同,几毛钱一双。小时候还是蛮喜欢储存这些东西的,因为可以拿去卖了换钱,到时候可以买零食吃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鞋子坏了就丢掉了,不会再存起来拿去卖了。

总之生活慢慢变好,很多东西也在慢慢的改变了,就包括以前我们耕田都是用牛、锄头居多,现在几乎都是机器为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