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十大禍水紅顏

妺喜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十大禍水紅顏


妺喜(“妺”讀作mò),有施氏,又作妺嬉、末喜、末嬉。有施氏(即有施部落)的公主,是這個部落的第一美女,夏朝第十七位君主桀的王后。

有施部落為避免和夏發生戰爭,進獻美女妺喜。夏桀為了討好美女妺喜,築瑤臺、造傾宮、玉床、象廊。用玉石建造華貴的瓊室,以此作為離宮,終日飲宴淫樂,不理政事,而且妺喜更以她的絕世美貌干預朝政。《帝王世紀》載:“日夜與妺喜及宮女飲酒,常置妺喜於膝上。妺喜好聞裂繒之聲而笑,桀為發繒裂之,以順適其意。”

據說,妺喜是後世紅顏禍水的第一例證,此後在三代間又陸續出現了商代妲己、周代褒姒。因此,當越王勾踐差范蠡把西施獻給吳王夫差的時候,伍子胥進言:“臣聞:夏亡以妺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夫美女者,亡國之物也,王不可受。”

妺喜是中國有歷史記載以來的第一個亡國的王后,她與妲己、褒姒、驪姬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妖姬。

妲己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十大禍水紅顏


妲己(dájǐ),己姓,名妲,正確稱呼為己妲。帝辛(商紂王)的王后。

根據史籍記載,妲己是有蘇氏(有蘇部落)諸侯的女兒,在紂王征服有蘇部落後,有蘇氏把她嫁給了紂王為妃。妲己深得帝辛喜愛,被立為王后。《國語·晉語》雲:“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

紂王沉迷於妲己的美色,荒廢朝政,對她言聽計從,到了“妲己之所譽貴之,妲己之所憎誅之”的地步,酒池肉林、炮烙之刑、比干剖心等皆典出於斯。《呂氏春秋·先識》曰:“商王大亂,沉於酒德,妲己為政,賞罰無常。”

紂王殘忍無道、天怒人怨,激起人民的反抗。周武王乘機發動諸侯伐紂,於牧野之戰,一舉滅商,紂王逃到鹿臺自焚,妲己被押往刑場斬首示眾。

褒姒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十大禍水紅顏


褒姒(bāosì)姒姓,古褒國人。西周君主周幽王第二位王后。因褒人所獻,姓姒,故稱為褒姒。

據《史記》記載,褒姒是個冷美人,偶露出豔麗迷人的笑容。周幽王為了取悅討好褒姒,舉烽火召集諸侯於驪山前,諸侯匆忙趕至,卻發覺沒有外寇侵犯,只見周幽王和褒姒在臺上飲酒作樂,只好狼狽地退走,褒姒終於開懷大笑,幽王也跟著傻笑起來。

後來犬戎等入侵,周幽王舉烽火示警,諸侯以為又是騙局而不願前往,致使幽王被犬戎所弒;褒姒也被劫擄,下落不明。

驪姬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十大禍水紅顏


驪姬(?-前651年),為春秋時代女性,驪戎國君之女,後被晉獻公擄去,因姿色豔美,而成為寵姬,不久懷孕,驪姬生下一子,取名奚齊,同時作為陪嫁的驪姬之妹,也隨驪姬來到晉國,為晉獻公生下了卓子。

驪姬以美色獲得晉獻公專寵,但又與優施通姦,併合謀排擠申生,改立所生的兒子奚齊為太子,而害死齊姜所生的太子申生,使公子重耳、夷吾逃亡國外,是所謂驪姬之亂。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及破驪戎,獲驪姬,愛之,竟以亂晉。”

西施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十大禍水紅顏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國美女,因為她居住在村西邊,故稱其為西施。春秋末期出生於浙江諸暨。天生麗質,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中的“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經典傳說。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

與西施有關的成語有:沉魚落雁、東施效顰、西眉南臉、情人眼裡出西施等。

《史記》、《春秋》、《左傳》等均未載西施其人其事。先秦諸子有隻言片語言及西施者,如《墨子》曰:“吳起之裂,其功也;西施之沈,其美也。”

趙飛燕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十大禍水紅顏


趙飛燕(前45年--前1年),其原名未被正史記載,是西漢成帝的皇后,漢哀帝時的皇太后。趙飛燕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和神話般的美女。正史上對她的記載很少,班固在《漢書》中說:“飛燕之妖,禍成厥妹。”然而關於她的野史逸書卻又很多,趙飛燕與妹妹趙合德的故事是一個不斷流傳並逐漸豐富發展的過程,尤以《西京雜記》、《飛燕外傳》最為影響深遠。

在中國民間和歷史上,她以美貌著稱,所謂“環肥燕瘦”講的便是她和楊玉環,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體態輕盈瘦弱的美女。同時她也因美貌而成為淫惑皇帝的一個代表性人物。

貂蟬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十大禍水紅顏


貂蟬,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閉月”。也是其中唯一一位無史料記載僅存在於小說戲劇中的的美女,曾登場於小說《三國演義》。

三國時王允的歌姬貂嬋在後庭拜月,忽然輕風拂面,浮雲遮月。這場景正好王允看見,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裡。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楊玉環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十大禍水紅顏


楊玉環(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號太真。其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羞花”。

楊玉環為隋朝宗室後裔,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有人進言楊氏“姿質天挺,宜充掖廷”,於是公爹唐玄宗將楊氏召入後宮,冊封為貴妃。楊玉環自入宮以後,以自已的嫵媚溫順及過人的音樂才華,受到玄宗的百般寵愛,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氏於六月十四日,在馬嵬驛被賜死於亂軍之中,香消玉殞。白居易的《長恨歌》中說:“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李師師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十大禍水紅顏


李師師,北宋末年的名伎。事蹟多見於野史,筆記小說。據傳,李師師曾深受宋徽宗喜愛,並得到宋朝著名詞人周邦彥的垂青,更傳說曾與《水滸傳》中的宋江有染,由此可見,其事蹟頗具傳奇色彩,也間接證明了李師師的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

李師師早年豔滿京城,在仕子官宦中頗有聲名,她與宋徽宗的故事也傳為佳話,而宋徽宗被擄,北宋亡後李師師的下落也成為了千古之謎。

陳圓圓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十大禍水紅顏


陳圓圓,秦淮八豔之一。明末清初南曲名妓。陳圓圓初入南曲便被名士爭相攀求,一時名氣蓋過溫婉可人的董小宛,如皋公子冒闢疆訪之,許以來年婚姻。豈料中途國舅田弘遇欲給皇帝尋求美女,聞得圓圓芳名掠奪而去。

其時戰亂頻仍,崇禎無心逸樂。陳圓圓進宮後被退回田府,田弘遇收陳圓圓為歌妓,後將她贈予吳三桂為妾,盡其拉攏之意。李自成攻破北京,手下劉宗敏擄走陳圓圓,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遂引清軍入關。據說陳圓圓跟吳三桂到了雲南,後出家為尼,又一說自縊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