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三月施行的新交通法規

三月是萬物更新的春分時節,各行各業也陸續推出了一系列便民舉措加快智慧型城市建設、提升市民們的便捷生活體驗。

在貼合城市發展運行最關鍵的交通出行領域,國家就出臺了多項改革試點措施,其中一些新規想必將令廣大駕駛員朋友欣喜不已。那本期我們就重點挑出幾項為大家做簡要解讀:

1、十六座城市將首批試點機動車檢驗標誌電子化。

市民們在辦理完成車輛登記檢驗業務後,不必再在車輛的前擋風玻璃右上方粘貼紙質檢驗標誌,改為通過手機展示方式出示給交通執法部門核查車輛檢驗狀況。

首批試點城市為:北京、天津、上海、哈爾濱、重慶、南京、寧波、杭州、濟南、株洲、海口、深圳、成都、玉溪、貴陽、烏魯木齊。

車主可通過全國統一的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www.122.gov.cn)、“交管12123”手機App等途徑,申領、查看和使用機動車檢驗標誌電子憑證;對六年內的免檢車輛,可直接在網上申領檢驗標誌電子憑證;對檢驗有效期內的在用車輛,可以直接上網下載使用。

政策解讀:三月施行的新交通法規

解讀:繼新車“六年免檢”措施落地運行後,國家交管部門再次簡化了驗車流程,徹底“無紙化”。這將大大節省廣大車主每年往返於車管所辦理領取檢驗合格標的時間成本。但對於超過六年的機動車仍需上線驗車。

2、接受教育可減免交通違法記分。

從3月1日起,國家將在四川、重慶、廣東深圳等地先行試點“提前接受交通法規教育減免交通違法記分”政策。

符合條件的機動車駕駛人,可以參加公安交管部門組織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學習考試、或交通安全公益活動。以此減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記分,每個記分週期最多減免6分。也就是未來駕照扣滿12分未必就會被吊銷駕照。

政策解讀:三月施行的新交通法規

解讀:值得注意的是,每個記分週期“減免”6分不等同於“增至”18分。減免記分是在機動車駕駛人現有累計記分分值中扣減,而不是通過學法減分“預存分值”。

乍聽起來,駕照吊銷條件被放寬,但這絕不能作為我們放鬆警惕、肆意駕車違法的誘導因素。時刻牢記交通法規規範行車是每個公民都必須遵守的社會行為準則。

希望這項惠民政策能夠順利通過試點,在全國普及。

3、六省市試點網上查詢交通事故處理進度、結果,3月1日執行。

這項新規是對於造成人員傷亡或較大財產損失的交通事故而設置的。通過一般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各方【事故當事人或其近親屬(代理人)】,均可通過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網頁、“交管12123”手機APP查詢最新事故處理進展和結果。

(進展包括:案件受理、扣留扣押、調查取證、檢驗鑑定、損害賠償調解等內容;處理結果包括: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證明)、複核結論等內容)

新規首批試點城市為:上海、山東、江蘇、廣東、四川、重慶六個省(市),2020年底前將在全國全面實施。

政策解讀:三月施行的新交通法規

解讀:新的線上查詢方式進一步簡化了事故雙方對處理結果的跟蹤,大幅提升了跟進效率。但對於事故車輛所有人、承保保險公司人員提出的查詢請求都需向交管部門提交書面申請,審核通過後方可獲得查詢憑證,體現了對當事人隱私的嚴格保護,值得稱讚。

4、今年3月底前全面推行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檔案電子化網上轉遞,也就是在二手車買賣交易中廣泛提到的“提檔”。

申請人可直接到車輛遷入地車輛管理所申請辦理機動車轉籍,無需回到遷出地驗車和提取紙質檔案。

政策解讀:三月施行的新交通法規

解讀:這項新規無疑對跨省市二手車買賣雙方是一大利好。以往買方都須自行前往遷出地辦理一系列的過戶提檔手續,大費周折。新規的實施將使買家足不出戶就能按正常進度提到新買的愛車(提檔後用板車運輸車輛至遷入地),不可謂一件樂事。尤其在當前新冠疫情蔓延形勢下跨省交通受到嚴格管控情況下。

5、全國將在3月底前普及交通安全導航提示服務,對交通事故、交通管制、佔掘路施工、公路事故多發路段等情況,通過地圖導航向交通參與者及時發佈預警信息,保障群眾出行安全順暢。

政策解讀:三月施行的新交通法規

解讀:如果您經常使用手機導航App,肯定會發現在線路規劃頁面頂端加入了最新通行信息提示,覆蓋內容非常全面貼心。這是“警民融合”的最新展現,交管部門與民營地圖導航公司的進一步深度信息共享將惠及億萬機動車駕駛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