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年前的英格兰帝王,是如何推动历史,谱写成时代宿命的

古往今来,历史画卷不断迭代更新,这是宿命使然,也是生存必要。英格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组成部分之一,它与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互相交织,形成英国历史。每个国家,都会出现领袖人物引领大家走向下一段历史,走出上千年的故事。

1000多年前的英格兰帝王,是如何推动历史,谱写成时代宿命的

阿尔弗雷德大帝


01

阿尔弗雷德大帝

阿尔弗雷德大帝是第一位形象饱满的英格兰国王。

他将韦塞克斯军队改编成一支常备军,辅以一名士兵由一户自由民农家供养的政策。他在韦塞克斯境内修建堡垒、建立自治市,并修建土城墙防御丹麦人未来的袭击。他建设了一支海军,建造长船并配以丹麦雇佣兵。如此一来,阿尔弗雷德取得了罕有的海军胜利,屡屡打退海盗袭击,其中就包括892年在肯特沿岸打败一支由250艘船只组成的庞大维京舰队。这支舰队不是从丹麦来的,而是来自法国塞纳河河口。在法国,罗洛率领海盗很快得到了法国国王割让的诺曼底地区。因而后来的诺曼人并不是法国人,而是地道的北欧海盗。

1000多年前的英格兰帝王,是如何推动历史,谱写成时代宿命的

阿尔弗雷德取得了罕有的海军胜利,屡屡打退海盗袭击


阿尔弗雷德大帝采用罗马式方格网形态重新规划首府温彻斯特,这种规划形式时至今日仍在沿用。经过数十年异教徒在修道院亵渎神灵的破坏活动之后,阿尔弗雷德哀叹道,放眼整个韦塞克斯地区,已经没有一个会说拉丁语的牧师了。于是他下令从欧洲大陆聘请学者来讲学,将王国的一半收入投入教会学校,以期英格兰人民识文断字,并希望温彻斯特能够媲美欧洲各大王国都市。拉丁文稿被翻译成盎格鲁—撒克逊语,其中还有阿尔弗雷德亲自翻译的6世纪人文主义者波伊提乌(Boethius)的一篇文章。大约890年,阿尔弗雷德下令编写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我们对比德之后那段历史的了解几乎都据此而来。“对一个人而言,”阿尔弗雷德说道,“最糟糕的莫过于他对该知道的东西一无所知。”

1000多年前的英格兰帝王,是如何推动历史,谱写成时代宿命的


在肯特国王艾塞尔伯特和麦西亚国王奥法所制定的法典的基础上,诞生了一部采前人所长的英格兰新法典。阿尔弗雷德表示:“如果那些先人的法典我喜欢,我就批准……不过很多法典我并不喜欢,因此我便在顾问们的建议下拒绝批准。”其中一条法规考虑得非常细致,规定如果一个人被一棵倒下的树砸死,那么这棵树便归死者的家人所有。国王们免受叛国罪审判,但作为回报,他们必须确保实施法律并维持治安。正如奥法让国王们臣服于教会一样,阿尔弗雷德让国王臣服于法律。这是民意统治的最早萌芽,经常被后代律师们提及。

1000多年前的英格兰帝王,是如何推动历史,谱写成时代宿命的

在肯特国王艾塞尔伯特和麦西亚国王奥法所制定的法典的基础上,诞生了一部采前人所长的英格兰新法典。


02

埃塞尔斯坦国王

899年,阿尔弗雷德去世,他的王位由儿子“长者王”爱德华一世(Edward the Elder)和孙子“光荣者”埃塞尔斯坦(Athelstan the Glorious,924—939年在位)继承。埃塞尔斯坦学识渊博,虔诚有礼,长着一头金发,他是首位终身未婚的英格兰国王。

为了巩固王位,他把妹妹们嫁给了撒克逊王国、法兰克王国和勃艮第王国的国王们。作为回礼,他得到了君士坦丁堡宝剑和查理曼大帝长矛。然而,即使如此,埃塞尔斯坦国王的统治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937年,他遭到一支爱尔兰海盟军的大规模进攻,这支盟军集结了威尔士人、苏格兰人和都柏林海盗。布鲁南博尔(Brunanburh,可能在柴郡境内)一役结束后,“战场上留下了五位国王的尸体”,史上称之为英格兰本土“以刀剑取胜的最伟大战役”。

1000多年前的英格兰帝王,是如何推动历史,谱写成时代宿命的

“战场上留下了五位国王的尸体”,史上称之为英格兰本土“以刀剑取胜的最伟大战役”。


03

埃德加国王

埃塞尔斯坦国王在布鲁南博尔战役结束之后不久便去世了。为了争夺韦塞克斯王国的主导地位导致了家族纷争,直到埃德加(Edgar,959—975年在位)继承王位。埃德加国王顺利将英格兰团结在一起,国内和平共处。

973年,他成功地在柴郡召开一次盛大的会议,据说为公平起见,会场设在迪河上,各王国代表坐船前来,与会的有威尔士、坎布里亚、斯特拉斯克莱德、苏格兰以及挪威人统治下的爱尔兰。不过前人管不了身后事,埃德加国王死后,韦塞克斯王国再度陷入内乱。

04

埃塞尔雷德国王

埃塞尔雷德国王是埃德加国王之后的一位君主,但他的出现不但没使情况好转,反而导致了长达38年的灾难性统治的发生。

1000多年前的英格兰帝王,是如何推动历史,谱写成时代宿命的

埃塞尔雷德国王10岁在其母亲的安排下登基,被称为“仓卒王”,并不是说他年少无知,而是说他懦弱无能。埃德加国王的首席大臣是上了年纪的邓斯坦大主教,他在埃塞尔雷德的加冕典礼上预言“英格兰从来磨难不断,可英格兰民族从未遭受过如此灾祸”。

埃塞尔雷德国王统治时期,英格兰形势尤为困难。他死后不久,政局一片混乱,他被众人口诛笔伐,因而声名狼藉。991年,丹麦人出动一支80艘船只组成的舰队进攻埃塞克斯王国,埃塞尔雷德国王只好按照对方要求支付勒索金,缴纳“丹麦税”。海盗由此认为:在英格兰,只要发出战争威胁,对方就会乖乖献出战利品。此后十余年里,海盗掠走了英格兰的大量财富,其中包括洗劫教堂和修道院,以及强征惩罚性税金。

1002年,丹麦首领“八字胡”斯温(Forkbeard Svein)发动攻击,埃塞尔雷德国王奋起迎战,下令屠杀英格兰东部的所有丹麦人,这就是“圣布赖斯日大屠杀”(St. Brice's Day massacre)。斯温的亲妹妹住在伦敦的丹麦人聚居地内,她请求埃塞尔雷德国王饶过她一命,不过最终还是被杀掉了。

1000多年前的英格兰帝王,是如何推动历史,谱写成时代宿命的

小结

生在帝王家,生死皆由命。他们终究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催化剂,是历史长河的指明灯,是后人追寻源头的祖先代表。英格兰的君主肩负起一个个时代的重担,书写出了上千年让后人为之着迷的画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