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誤解也適用“控增量、減存量”的原則

誤解很多時候是因相互之間交流不充分,造成信息不對稱而產生。

當然,因為生產信息的渠道不同,信息受體接受的數量及理解程度也不同,信息是很難對稱的,所謂對稱不過是不對稱的一種特殊狀態。

人是複雜綜合體,會思考、有感情,渴望被理解和被尊重,但往往容易以自己心中的預期去等待對方的言行,加之語言、表情及某一時刻的情緒等,都會帶來與實際情況不符的表達,再加上接受者單方面的加工醞釀,誤解就會不斷被生產出來,如不及時化解,就會日益加重並具有巨大殺傷力和毒害性。

其實誤解猶如吃飯、喝水一樣平常和頻繁,不必擔心和苦惱。人活世上,沒有不被誤解的人,也沒有不誤解別人的人,無非程度輕重而已。

有誤解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或者不願主動去化解和消除,放任其擴大和加深,結果往往是曾經親密友好的關係產生裂痕甚至走向終結,更甚者反目成仇。

消除誤解,要從源頭做起。

首先是儘可能在相同的話語體系裡交往和接觸,用“標準語”,說“普通話”,在最基礎的層面上求同存異。

其次是把想法和意見建議擺到桌面上、曬到陽光下,推開天窗說亮話。有不同看法甚至相左的意見和建議沒關係,只要開誠佈公說出來,誤解就不再是誤解,矛盾就會快速冰釋,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所以,對待誤解也適用“控增量、減存量”的原則,做到一手防範發生、一手及時化解,在誤解產生和化解的動態平衡中,關係更加和諧、感情更加深厚。

對待誤解也適用“控增量、減存量”的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