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委屈很想辭職?明白這3點再做決定

很多人原本打算領了年終獎,過完年就立馬回公司辭職。

然而2020年的魔幻開端,導致各行各業經濟蕭條,很多公司都在裁員,這種時候不被公司裁掉就謝天謝地了,哪還敢提辭職。

於是大部分人都會陷入這樣一個困頓的局面:不敢離職,但是原來的公司又呆得一點也不快樂!

這兩天有個讀者就找我傾訴,列出了公司的“三宗罪”:

1、加班太嚴重,沒有福利補貼,也沒有升職希望;

2、公司內部管理混亂,高層都是老闆的親信,經常受委屈;

3、不喜歡現在的自己,換個環境會不會可以有所改變...

是留是走,選擇都是你自己的。

但在你還沒下定決心做出選擇前,逆習君希望你能先看看今晚文章提到的3點,再做出自己覺得正確的那個選擇。


辭職這個念頭,99%職場人都會有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自己在剛進入一家新公司,接觸新工作那段時間,是最有動力最富激情的,但當你慢慢的熟悉日常工作流程後,就經常打不起精神、感覺上班的心情比上墳還沉重。

這說明你進入了一種職場階段,叫“職業倦怠期”。

處於這種狀態的人基本都會出現“想辭職”的迷茫狀態,因為現有的這份工作已經不具有挑戰性了,你獲得不到成就感和滿足感。

而事實上,如果你的工作內容一直沒有很大的變化,而你卻一直在工作中有所成長,這種倦怠感其實是一種有利的信號

提醒著你,你需要主動尋求新的挑戰和改變了。

工作委屈很想辭職?明白這3點再做決定

新的挑戰也包括換一份更有挑戰性的工作。

處於職場倦怠期想換工作是一種正常反應,甚至很多人都對【換工作】寄予著很高的期望。

但在這個節點你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換工作帶給你的只是一個表面的變化——環境、工資、同事,自身的工作內容卻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那這個時候換工作其實是治標不治本的選擇。

等新鮮的勁頭一過,你又會重新進入職場倦怠期。

“想離職”要弄明白的第一點是,自己是不是隻是進入了每個職場人都會出現的倦怠狀態?

如果為此換了新的工作,那麼在本質上能不能使自己獲得全新的挑戰和成長?


帶著委屈的問題辭職,到下家公司依然會遇到同樣的委屈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職場不是你家,領導不是你媽”。

職場就像一個“小江湖”,勾心鬥角、明爭暗鬥、潛規則橫行......這幾乎是每家公司都會存在的問題。

如果沒有弄清楚本質問題,只是一時衝動或者其他的情緒問題而離職的,你到下一家公司依然會因為同樣的問題苦惱。

網上曾經有這麼一段“為什麼辭職”的階段性分析:

2周辭職,與hr的入職溝通有關。

3個月內辭職,與不能適應工作和工作內容本身有關。

6個月內辭職,與直接上級有關。

2年左右辭職,與企業文化有關。

3~5年辭職,與晉升空間受限有關......

儘管各個階段性離職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是這裡面多多少少和當事人自己有一定的關係。

有些人總想著不開心就換份工作,反正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其實當他們腦海裡產生這個想法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輸了。

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同一家公司裡,混得風生水起的人去了其他公司也依然能夠遊刃有餘,受氣離開的人去了其他公司,如果不嘗試著改變自己,也依然只能當個“受氣包”。

工作委屈很想辭職?明白這3點再做決定

我留意過一些在名校畢業、在名企工作,因為不開心而辭職的人。這些人中有的是我的同事,有的是我的朋友。在很多人看來,這種人群的職場籌碼比普通人多一點。

那麼,他們辭職之後是不是就更開心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在我很多非常優秀的同事中,按工作資歷可以分成3個檔次:

低(離職前是基層職員)

中(離職前是團隊主管)

高(離職前是部門經理)

就我在他們辭職後的接觸中瞭解,哪怕他們換了一家新公司,職業道路也沒有變得更容易,發展空間甚至更狹窄,在薪酬待遇方面也比過往遜色。

簡而言之,其實不難看出的是,將“工作委屈”作為離職的理由是非常衝動的一件事,離開某些讓自己不開心的人或者環境,難道以後的職場道理就更開心了?

顯然不能。

職場裡從來沒有人“不委屈”,唯一的區別在於:

有的人把化悲憤為力量,在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資源之後才辭職,而有的人只知道抱怨和委屈,一次次跳槽後改變的只有自己對職場環境的一次次妥協。


你缺的不是一個好工作,而是一份好好工作的心態


說一個身邊朋友的故事,他在一家貿易公司工作了一年,和他見面總能聽他抱怨道:“我在公司裡的工資是最低的,老闆也不把我放在眼裡,如果再這樣下去,總有一天我要跟他拍桌子,然後辭職不幹了”。

當時有個創業的朋友反問他“你把現在這家貿易公司的業務都弄清楚了嗎?弄懂了嗎?”

他老老實實地回答:“還沒有。”

那位創業的朋友接下來給他建議:“你不如先認認真真地工作,藉著公司這個平臺,把一切貿易技巧、商業文書和公司組織完全搞通,甚至包括如何書寫合同等具體細節都弄懂了之後,再一走了之,這樣你才不虧啊~”

從那之後,我朋友一改往日工作的散漫習慣,開始認認真真地工作起來,甚至下班之後,還常常加班加點地留在辦公室裡研究商業文書的寫法。

又一年過去,我們幾個人聚在一起,問起他還想不想拍桌子不幹了,他說:

“這半年來我發現,老闆對我刮目相看了,不但升職而且又加薪。說實話,不僅僅是老闆,公司裡的其他人都開始敬重我、羨慕我了!”

其實在職場上,比找一份好工作更重要的,是找到好好工作的心態。

而這份心態意味著你會如何看待工作賦予自己的意義。

工作委屈很想辭職?明白這3點再做決定

古希臘神話中西西弗斯受到的懲罰,是把石頭推上山,但石頭永遠都會在快到山頂時滾下來。讓西西弗斯在這種無效又無望的勞作中消耗生命,希臘眾神認為這是最嚴厲的懲罰。

曾經有人效仿西西弗斯的傳說做過實驗,在監獄中迫使一群囚犯挖土坑,然後讓他們填上,然後再挖開......如此一直進行下去,囚犯們的情緒很快就失控了。

他們寧可去幹其他更累但有用的活兒,也不願忍受這種毫無意義的勞作。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至始至終都找不到工作的意義,只是日復一日的做著不變的工作,任誰都會發瘋的。

我們活著的唯一目的,就是找到活著本身的意義,而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職場和人生。


委屈想辭職的前提,找到委屈的原因


一個懂得對自己負責的人,是不會把前程交託給情緒的。

當你覺得目前的工作不快樂時,與其抱著“不爽就走”的心,不如理智的給自己做個分析,讓自己清楚地認識到:

到底是什麼讓自己不開心?

怎樣才能避免遇到這種事?

如果再次遇上,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

在這裡介紹一種最簡單的方法【5Whys

——連續不斷地問自己5個問題,也就是盤根究底連環設問,直至挖出問題的根源。

舉個例子,如果你覺得目前的工作很壓抑想辭職,可以這樣問自己——

1、為什麼我有壓抑感?

我的工作得不到認可,還時不時受批評。


2、為什麼我的工作不被認可?

上司認為我做的事達不到他的要求。


3、為什麼我做的事不能達到他的要求?

他沒有把工作要求講清楚。


4、為什麼他必須把所有要求講清楚?

他不那麼做的話,我就不知道怎樣做才是對的。


5、為什麼我不知道怎樣把事做對?

因為.....因為我不太熟悉這份工作。

得出第5個答案後,接下來就可以明確方向了——是讓自己在工作上儘快上手,還是另外尋找一份自己既熟悉又擅長的工作。

有時經過5Whys的層層萃取,往往可以得到那個與自己最初想法不一樣的深層原因。

原本以為是上下級關係問題,實質上卻是自己的業務熟練度問題;

原本以為是辦公室政治問題,實質上是溝通方式問題。

這樣的實例多的是。

問得越多,問得越細,越容易找到根本原因。

只有找到“讓我委屈”的根源,才能摸索“避免委屈”的方法,才會得到“讓自己快樂”的鑰匙。

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

無論你是一個創業者還是職場人,都會發現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需要對應的難題。

職場的委屈不是站得越高就越少,真正站得高走得遠的人,反而都是比一般人更能消化委屈,也是比一般人吃了更多委屈的人。只不過,在委屈面前,他們能更好的消化,把委屈轉化成成長和進步的養料。

明白了這點,或許我們能夠更沉下心來,一天天讓自己進步和慢慢變好。

工作委屈很想辭職?明白這3點再做決定

未來的你,都和現在的無數個選擇息息相關,你所有的努力和付出,也都是在給自己的未來做鋪墊,而不僅僅只是為了每個月得到的那點工資。

擺正自己對工作的看法,也就更清楚自己應該如何選擇。

以上內容,與君共勉


作者簡介:藍浠,逆習號主,國際ISNS認證教練,天賦挖掘/個人品牌諮詢師。歡迎和我探討,共同成長(VVV:nixi526)

這裡是正能量爆表的逆境成長研習社,每篇原創文章都會給你3個錦囊妙計。唯有堅持學習,才能逆境重生,實現人生逆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