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壓,改變未來甚至顛覆你三觀的新基建

之前在悟空問答回答了一篇關於新基建的提問,結果很快閱讀量超過40萬。(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先拔個草:《目前國家25萬億基建來臨,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機會?》)很多朋友還留言提問新基建的意義,與普通人的關係等等,這說明大家對這個問題十分感興趣。不過此次公佈的新基建七大領域與傳統基建項目有很大不同,更偏重硬核科技,大多數人每個字都認識,可不明就裡,因此我覺得有必要再細分闡述下新基建,尤其是未來的發展與我們普通人的關係。

首先聲明我不是技術流,讓我闡述數理化原理臣妾做不到,我只是從本行的商業與金融角度,嘗試將國家的大戰略解釋得淺表一點,尤其是著重探尋與你我普通人的關係,以打開機會之門,探尋未來之道。

開篇就選擇特高壓,其實是有道理的,因為縱觀新基建七大金剛:

1)5G基站建設;

2)特高壓;

3)城際高鐵和城市軌道交通;

4)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5)大數據中心;

6)人工智能;

7)工業互聯網

除了特高壓寄幾個,其他六個都是吃電老虎。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電作為現代文明的“血液”,重要性毋庸置疑,可問題是為什麼是特高壓?

特高壓,改變未來甚至顛覆你三觀的新基建

特高壓是個什麼寶寶

你可以把電想象成水,水往低處流,電也類似,要逐級降壓流動。

第一次用上電

您家裡電壓多少?220V;發電廠出來電壓多少?平均為10000V左右,發電廠的電流到你家的電冰箱上需要經過一級級的降壓,否則會把電冰箱變成電烤箱。最早的發電廠,發出來的電就只供周圍那一畝三分地,比如1882年,上海外灘6.4公里長的供電線路上串聯的15盞弧光電燈亮起,這是中國第一次用上電,有了電網雛形。

第一次有了超高壓

之後,電廠越來越多,電網也越來越密,為了天下大同,城和城、省和省之間也要聯網,這時候發現距離一遠,電會衰減。跑到半道,滋不動了,咋辦?升壓!你喝一杯水不夠勁,那就灌你一桶水下去,不信滋不到河對岸。所以現在遠距離輸電,兩端各建一個變壓站,先把壓力升高,才能保證電流抵達對方,中間可能還要建若干個接力的穩壓站。1981年12月22日,我國第一條500千伏(500000V)

超高壓輸電線路——河南平頂山至湖北武昌輸變電工程竣工。

再往後,工廠越來越多,電器越來越多,都張著嘴等電用。尤其中國沿海,成了“世界工廠”,咋辦?使勁造電廠啊,中國之前仗著煤炭儲量大,遍地開工火電廠、水電站,可造的再快也比不上用電需求增長,而且要命的是煤和水這些資源都集中在中西部,工廠多在東南沿海,所以電廠和煤礦年年要談判,你不給我漲價,我就不給你上菜,不,供煤。公路上擠滿了運煤車,還是趕不上趟,而且陸路運輸造成的資源浪費、環境汙染問題也很嚴重。專家就想了,有的造運煤的高速公路,為什麼不造送電的“高速公路”呢?

特高壓,改變未來甚至顛覆你三觀的新基建

第一次用上特高壓

於是,特高壓就被推上歷史舞臺。特高壓是由1000千伏(1000000V)及以上交流和±800千伏及以上直流輸電構成。特高壓相比超高壓有什麼好處呢?

1.輸送量大:一回路特高壓直流電網可以送600萬千瓦電量,相當於現有500千伏直流電網的5到6倍。

2.送電距離遠:特高壓送電距離是超高壓的2到3倍。

3.節省土地:輸送同樣功率的電量,特高壓線路輸電可以比500千伏高壓線路節省60%的土地資源。

4.損耗低:同樣的輸送工況下,500千伏超高壓輸送損耗是1000千伏特高壓輸送的1.7~2.9倍。

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少佔地,這就是特高壓的綜合優勢。萬能的中國專家經過艱苦努力,已經完全攻克了特高壓領域的技術瓶頸,無論是技術積累還是工程實踐都已穩居世界前列。

2009年,中國第一條特高壓輸電線路——山西晉東南至湖北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近日正式投入運行。

2018年,世界電壓等級最高、輸電距離最遠、輸送容量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輸電工程新疆昌吉準東至安徽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吉泉直流)雙極低端已於正式運行。

我們為什麼要大搞特高壓

特高壓是好,可投資巨大,一條線路投資動輒上百億。另外,全世界其他國家目前只有俄羅斯、日本的特高壓實現了工程應用,為何我國要將這個技術推到未來新基建的重要位置呢?

地理特質

地理課本早就告訴我們,中國地大物博,但還有一句話,資源分配不均勻。從能源角度講,我們並不算太匱乏,西南部的貴州雲南四川水資源充沛,西北部山西陝西新疆煤炭儲量豐富,可是中國的製造業和經濟發展中心都集中在沿海一帶。讓初級資源的水、煤轉化成終端資源的電直接輸送,無論從經濟效益還是運轉效率都是極大的提升。於是“西電東送”、“北電南送”成為國家重要戰略,也就不奇怪了。

特高壓,改變未來甚至顛覆你三觀的新基建

兩端帶動

一邊是中西部清潔能源無法外送,捧著金碗要飯;一邊是東部地區資源匱乏,諸多瓶頸,依靠分佈式能源捉襟見肘。這下好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最好的詮釋了“要想富、先修路”,而空中特高壓電網的發展也是修建了一條財富均衡分配的大路。

中西部的資源的到了充分利用,經濟發展有了長久的保證;而沿海地區的用電成本也快速下降,相得益彰。

成本降低

特高壓具有網絡規模效應,成網後將顯著降低電力供應成本。目前我國風電、光伏發電成本分別為0.4元/千瓦時、0.7元/千瓦時左右,預計2025年均可降至0.3元/千瓦時左右,而我國的水電和清潔能源基本分佈在中西部,一旦特高壓網絡建成,電費成本下降那是必須的。

用電安全

二十一世紀初,中國經濟騰飛的那幾年,先發地區出現過嚴重的能源供應緊張。僅在2004年,全國就出現大面積電荒。24個省級電網不同程度拉閘限電,夏季和冬季用電高峰期間,最大電力缺口達3000萬千瓦以上。華東地區缺電最嚴重,其中以浙江為甚,超過一半的浙江民營企業存在非正常停電情況,平均每月停電11天,隔三差五摸黑過日子,談何經濟發展。現在,停電限電已經早就消失在我們的記憶中。

特高壓,改變未來甚至顛覆你三觀的新基建

環境保護

國際大都市上海,原來最主要的供電來源是周邊密佈的火電廠,雖然技術不斷升級,電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逐步降低,但還是對城市環保帶來很大壓力。現在上海50%的用電是來自四川的水電站,通過特高壓網絡的輸送,使全市用電量中清潔能源比例增至一半以上,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綠電城市”,相當於每年節約原煤16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超過2600萬噸。

中國現在敢於在中西部大力推動水電、風電、光伏的發展,使中國迅速成為國際可再生能源大國,就是有特高壓輸送的能力帶來的底氣。 

產業帶動

特高壓領域的新基建,帶動的是一個強大的產業鏈,包括線纜、變壓設備、高壓開關、電源材料,機械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而且帶動能力非常強。這些行業都是製造業中的高端產品,可以同時引領一批技術升級與突破。

同時,新基建項目產生的其他經濟和社會效應也非常明顯,我們以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為例,據這個工程將直接拉動電源等相關產業投資超過2000億元,增加7000多個就業崗位。

再比如陝北-湖北的±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其總投資金額是185億元,預計可直接帶動設備產業規模120億元以上,帶動電源等相關產業投資超過700億元,增加就業崗位超過4000個。

“十三五”期間,包括特高壓工程在內的電網工程規劃總投資2.38萬億元,帶動電源投資3萬億元,合計約5.4萬億元,年均拉動GDP增長超過0.8個百分點。

特高壓,改變未來甚至顛覆你三觀的新基建

目前,國家電網已累計建成“八交十直”特高壓工程,在建“四交一直”特高壓工程,在運在建23項特高壓工程線路長度達到3.3萬公里,變電(換流)容量超過3.3億千伏安(千瓦)

特高壓和普通人的關係

發展機會、

特高壓,看起來是特別高大上,可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和我們普通人還是息息相關的。生產製造、基礎施工、設施維護,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都將伴隨風口行業長期享受發展紅利。

用電安全

大家還記得上次小區拉閘限電是什麼時候嗎?更不用說大範圍的電網崩潰事故。現在每個家庭裡,除了煤氣灶、燃氣熱水器,其他所有的能量驅動設備,都以電為動力了;今後隨著高技術的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這個趨勢將越來越強化。現在不斷建設和鞏固強大的電力輸送網絡就是在為未來的信息、數據社會奠定基礎。

用電成本

2019年,全國範圍內工商業的用電價格兩連降,降價幅度達到25%;目前居民電價平均0.52元/度,對“低保戶”、“特困戶”還有特殊的減免照顧。從長期看,電費降價趨勢也不可逆轉。目前中國的電價水平在世界範圍內處於低位,這也正是發電成本和用電損耗逐步降低的表現,這其中發範圍的電力平衡與調度起到了關鍵作用。

特高壓,改變未來甚至顛覆你三觀的新基建


環境改造

清潔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發電基地的區域集中,使原來最大的汙染源——火力發電少了,各種排放少了,帶來的是我們的生活環境肉眼可見的改觀。國家有8條特高壓線路納入了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每年可減少燃煤消耗1.8億噸,減排二氧化碳3.2億噸、二氧化硫88萬噸、氮氧化物94萬噸,顯著改善東中部環境質量,本來這些都是要被我們人肉吸塵器吸納的!

同時,遠距離電力輸送替代了原有的煤炭輸送,這也讓沿路的環境保護壓力大大減輕。目前,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內的特高壓工程已經累計送電超過9000億千瓦時,相當於從空中運送約2.9億噸標準煤。

特高壓背後的深遠戰略

標準輸出

發電與輸變電設備,類似於軌道交通,並不是買幾節車廂那麼簡單,而是要成體系得輸出硬件設施、安裝調試技術、管理維護系統,這就構成了一套標準。標準的輸出是產品、產業、管理輸出的龍頭,一個國家的能源安全是戰略安全的一部分,特高壓無疑可能成為跨區域緊密合作的橋(chou)梁(ma)。

巴西,有和中國相似的地理和能源佈局,幾經篩選,他們也選擇了中國的特高壓技術。電網公司成功中標巴西美麗山水電特高壓直流送出一期與二期項目,實現了我國特高壓技術、裝備、工程總承包和生產運營成套“走出去”。

打造貨幣錨

美元能夠成為世界貨幣,就是捆綁了石油作為貨幣錨。人民幣也在積極的走向世界,而要成為世界信用貨幣也一定要捆綁上不可替代的硬通貨。會是什麼呢?

設想一下:一種完全顛覆現有能源結構,成本極低的新能量來源(核聚變技術)+高效、大容量、低損耗傳輸技術(特高壓)+輸電網絡(國家電網),是不是可以顛覆下三觀,深刻改變人類生存方式與地緣結構呢?

誰又在搶先佈局進而搶佔制高點呢?

最後一段就當科幻小說讀吧,反正離最終實現還遙(chu)遙(shou)無(ke)期(ji)。


我是[玄同商道],商業地產二十年運營,頭部金融企業合夥人。

嚴肅財商,有趣分享,歡迎關注,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