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養”孩子好處多

散養,就是沒有用柵欄框著,沒有用精飼料喂著,給孩子一片芳草地,讓他自由快樂的覓食、玩耍、長大。

在孩子的“學”和“玩”之間,許多父母搖擺不定,不知作何取捨,我的觀點是:學要學得認真,玩要玩個痛快!事物總是有張有弛的,如果說學期裡孩子應該以學為主,那學習任務完成後或是假日裡就應放心大膽地讓孩子去玩。不要總是一見到孩子拿起溜冰鞋釣魚竿羽毛球,就蹙起眉頭甚至呵斥。

散養,就是讓孩子玩,這種玩既是生活,也是學習。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是孩子十分樂意和樂此不疲的自願行為,這一點很重要。孩子在參與他所願意從事的活動時,它的潛能才能得到極大地調動,才會有積極的情感體驗,這樣的生活對孩子自己來講才是最有意義的。

玩可以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孩子學習新的知識,總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之上的,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舉個數學學習的例子來說吧,比如看電影,孩子拿著票入場,在偌大的電影院裡按照票上“幾排幾座”的信息找自己的座位,這種生活經驗對孩子在課堂上學習用“數對”描述物體的位置很重要,有這樣的直接生活經驗參與學習,“數對”概念就會形象化,孩子的空間觀念就很容易形成。不單是數學學科,在語文、英語等學科的學習中生活經驗同樣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這種直接的生活經驗,課堂上教不來,書本上學不來,只有孩子親自從生活實踐中體驗才能夠汲取。孩子在學校上課,接觸生活的機會相對較少,在家裡孩子接觸生活的機會則很多,父母有必要讓孩子彌補這一缺陷。

玩有利於培養創造能力、啟迪心智。許多的科學發明不是在科學實驗室裡發現的,而是在孩子們的玩耍中產生的。例如1609年,荷蘭一家眼鏡店老闆漢斯的兒子在玩鏡片,一隻手拿起一個近視鏡片,另一隻手拿起一個老光鏡片,把它們放在一前一後往遠處看,突然驚叫道:“禮拜堂的塔尖變近了!”按照這個方法,漢斯做了一架望遠鏡。後來,伽利略將它改進,設計出世界第一架天文望遠鏡。可見,玩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精神,使孩子隱藏著的智慧、稟賦和才能,在玩中得以展現,心智得以啟迪,孩子自然變得更加聰明起來。

玩還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健康體魄和勇敢精神。當下我們的教育過分強調對孩子的安全保護,恨不得把孩子放進保險箱裡,許多的戶外活動,學校因怕出安全問題不敢組織,哪怕是孩子能夠承受或應該承受的一點點所謂的不安全,都會統統取消。你看,現在的學生春遊少了,郊外野炊少了,就是很短的學校軍訓,父母也是擔心孩子吃不了苦,有的甚至陪著孩子吃住。這樣的成長環境中,孩子會養成膽小怕事不敢冒險,缺乏敢作敢為的精神。好在現在有見識的父母漸漸多了,帶孩子出門旅遊、參加各種活動的多了。讓孩子踢球、賽跑、旅遊、釣魚,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發育,而且有利於培養頑強勇敢的精神,將來走上社會才是一個能做事、敢做事的人。

散養孩子的本質是:“散”是釋放孩子天性的玩,“養”是順應孩子天性的養。

摘自《中華家教》錢如俊~文


“散養”孩子好處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