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弟子曾參,都反對道德的虛高

家裡有一套國學叢書,每晚臨睡前都隨手翻著看看,昨兒晚上臨睡前,讀到這樣兩個小故事,與讀者諸君分享:


孔子和弟子曾參,都反對道德的虛高

呂氏春秋


1、子貢贖人的故事

隨便翻到《呂氏春秋》,看到《察微篇》裡有這樣一則故事: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

呂不韋講完故事感嘆說:

“孔子見之矣細,觀化遠也。”

孔子和弟子曾參,都反對道德的虛高

孔子

這一篇講的是孔子的兩個學生,子貢和子路的故事。

魯國有一條法律,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如果有人能把他們贖出來,可以到國庫報銷贖金。有一次,子貢(端木賜)在國外贖了一個魯國人,回國後,拒絕收下國家賠償金。孔子知道後就說:“子貢你做錯了。從今以後,魯國人將不會願意從別國贖回奴僕了。向國家領取補償金,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但不領取補償金,別人一想到要學你的樣子,就沒有人願意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孔子和弟子曾參,都反對道德的虛高

子路受牛


有一次,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就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呂不韋因此稱讚孔子見微知著,洞察人心。

的確,由這兩個小故事,我們可以看見孔子對人性是洞察而且尊重的,並不提倡道德上的虛高。後世的儒生多有裝腔作勢之舉,大有數典忘祖的嫌疑。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

“道德這事,必須普遍,人人應做,人人可行,又於自他兩利……”

只有對自己和別人都有好處的時候,人們才願意去做一些幫助別人的事,一味要求助人的人做無償的犧牲,就誰也不願意去做好事了。高風亮節,樂於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的人,也不是沒有,只是對那樣的人,人們會往往會不吝讚賞,卻不會效仿。違反常情,悖逆人性的道德是不會具有普遍性的,所以要想讓社會風氣變好,還是要提倡

無損於己,又有利於人的道德。


孔子和弟子曾參,都反對道德的虛高

不食嗟來之食


2、不食嗟來之食的故事

又翻到《禮記》,有個不吃嗟來之食的故事。

“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履,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這個故事講的是齊國遇到了饑荒,有個叫黔敖的富人在路邊準備好飯食,以供路過的飢餓的人來吃。有個餓壞了的人,用衣袖蒙著臉,腳步拖拉,兩眼昏昏無神地走來。黔敖左手端著食物,右手端著湯,說:“喂!來吃吧!”那個饑民抬起頭瞪著眼睛看著他,說:“我正因為不吃別人施捨的食物,才落得這個地步!”說完就走,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也不理。最後,終於因為不吃別人施捨的飯而餓死了。

恰好這時女兒過來,把這篇故事講給她聽,問她怎麼想。小姑娘說:“人家都道歉了他為什麼還不吃啊?一開始不就是因為別人不尊重他了麼?道歉就表示開始尊重他了,為什麼還不吃,寧肯要餓死自己?”


孔子和弟子曾參,都反對道德的虛高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名參,字子輿,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嘉祥)人。春秋末年思


其實不光孩子不理解,曾子和我也都不太理解。曾子說的話其實跟我女兒差不多:

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

“不食嗟來之食”作為一個成語,一直是用來形容人有骨氣,《後漢書·樂羊子妻傳》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妻日:‘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以汙其行乎!”’

羊子路上撿了一塊金子,回家給妻子,妻子說,我聽說有志氣的人渴了都不喝盜泉的水,就因為這泉水名字叫盜泉,有廉恥的人不吃嗟來之食,你這樣撿了錢,就拿回自己家,不是玷汙自己的品行嗎?

拾金昧下,當然是不對的,然而故事裡讚美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還是有問題,為了標榜自己品行高潔,寧肯渴死,餓死,怎麼想都算不得正常的思想和行為。以我們現代人的思維,人生的價值當然是看你創造了什麼,做到了什麼,為社會奉獻了什麼,如果只奉獻了一個道德偶像供人膜拜,這樣的人生應該算是走了歧途。


孔子和弟子曾參,都反對道德的虛高

開卷有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